父母是这世界上对我们最掏心掏肺的人,他们爱我们胜过爱他们自己。
无论我们是不能自食其力的孩童,还是能独挡一面的大人,他们都一如既往地关怀着我们,疼爱着我们。
几十年的父母恩凝结的亲情纽带逐渐变成了永远都砍不断的金锁链,父母也成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无法割舍的人。
父母在,我们如有巢的鸟儿,飞得再远也不会孤寂哀伤,因为我们心有所依。
可是当父母与世长辞,我们将成为断线的风筝,满心彷徨,孤苦无依。
儿女是鸟儿,父母是鸟巢。巢碎之时,鸟归已晚。
《世说新语》中写道:“生老病死,时至则行。”
仔细品味,这八个字蕴含着多少的无奈与辛酸。谁也控制不了生老病死,儿女也终究有一天不得不面对与父母的生离死别。
母亲生我们时,剪断的是血肉的脐带,这份割舍是生命诞生的喜悦;
而母亲离世时,剪断的却是我们情感的脐带,这份割舍是锥心裂骨的痛苦!
虽然,我们都知道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生命的必经历程,虽然,我们也都知道与亲人生离死别是每个人不愿面对而又逃避不开的事,可是,真正面临与父母的永别时,谁又能做到豁达淡然?
国学大师季羡林,少小离家求学,漂泊在世界各地,与父母聚少离多。
后来,母亲忽然去世,他从北京匆匆赶回老家,却只看到一口黑魆魆的棺材,再也见不到母亲的面容。
邻居将母亲临终一直念叨的两句话告诉他,第一句是:“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
第二句是:“儿啊!你让娘想得好苦呀!离家八年,也不回来看看我。你知道,娘心里是什么滋味呀!”
季羡林听后,悲恸欲绝,愧疚万分。
后来他在自己的散文《永久的悔》中写道:
“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这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人生有很多遗憾可以弥补,可是如果人去世了,就算是有千句忏悔、万般愧疚又有何用呢?
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告诫我们:“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因为儿女每一天的远游,都会让父母牵肠挂肚。
长久的远游不归,更会让父母望眼欲穿。
对于年迈的父母来说,儿女不远游,常相伴,才是最好的孝啊!
儿女是风筝,父母是线轴。莫等线断,空留悔憾。
作家老舍说: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
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一个人无论是年幼孩童还是年近半百,父母能健康在世就是你的福气。
父母年轻强壮时,可以给我们关怀与照料,父母年老体衰时,仍可以给我们心灵的慰藉。
当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又无处可诉时,是父母的倾听与劝慰减轻了我们心灵的压力;
当我们遭遇情场或职场的打击时,是父亲的肩膀母亲的怀抱给了我们面对不幸的勇气。
父母年轻时是我们的护身符,年老时则是我们的定心丸。
父母对子女来说意义非凡,所以子女要珍惜父母在世的时光,别在父母永久离你而去时留下锥心的遗憾。
有人说,一次生前的孝敬,胜过身后百次扫墓;清明烧万堆纸钱,不如在世端一碗饭。
这话一针见血地说明:及时尽孝才是最好的孝,事后补孝毫无意义。
因为世事难料,岁月也不饶人,父母会在等孝的时光里渐渐老去,然后离去。
作家毕淑敏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此生只剩归途。”
我要说:父母在,如鸟儿有巢;父母去,如风筝断线。
好好珍惜有巢的时光,莫作远飞之鸟,要常回巢看看。
不要等到父母去了,你断了灵魂之线,孤苦无依,空余悲伤与悔憾。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0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