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学院、天津市职业大学、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Shenzhen Polytechnic,SZPT)是广东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A档)、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教全球联系中心、全国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为首批获得招收海外留学生资质的高职院校和首个获批面向港澳台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
2、淄博职业学院
淄博职业学院坐落于齐国故都山东省淄博市,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起源于1956年建立的淄博商业学校;2002年7月组建淄博职业学院;2009年淄博科技职业学院、山东轻工美术学校并入淄博职业学院;2007年入选国家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5月通过验收,第一批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学校。2016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3、天津市职业大学
天津市职业大学(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是天津市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天津市职业大学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开大学第二分校、天津大学化工分校,1982年改建为天津市职业大学;2006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之一。
4、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是一所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广州市属高等职业教育龙头院校。
学校1993年起筹建番禺理工学院;1993-1994年挂靠广州大学招生;1995年获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是全国首批、广州市属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被广州市政府确定为市属高职教育龙头院校;
2006年12月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08年成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08年6月更名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12月,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
5、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B档)、
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院校,是民政部社会工作、社会组织人才培训基地,获得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
两个类型,沈阳音乐学院是国家重点艺术大学,所有艺术专业都是一本,辽宁大学是211大学,辽宁省属重点大学,要说特色辽大是没有,人家沈音是有的,辽大没什么专业在全国能排名靠前!
沈阳音乐学院(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艺术类人才培养基地、辽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被辽宁省人民政府确定为辽宁省重点建设院校。
辽宁大学(Liaoning University)简称“辽大”,是一所辽宁省主管的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艺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重点大学。
是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序列的唯一辽宁省属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的十三所高校之一。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国办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是“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专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高技能人才.属高考专科二批录取,以山东省为主,面向全国招生,2008年计划招生2800人。 “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
学院位于济南市──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教育中心,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老校区位于济南市区,毗邻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周围大中专院校众多,高新技术企业林立;新校区位于章丘“高等教育基地”,交通四通八达,配套设施完善。
学院现举办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数控技术、电子商务、电脑艺术设计、应用韩语等近30个专业,形成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在省内外具有突出优势的专业群,已成为全国IT产业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实力雄厚,条件优越。
占地1000余亩,在校生9000余人。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30人,博士、硕士97人;有来自企业和重点本科院校的兼职教师90余人。
有来自企业和重点本科院校的兼职教师90余人。有满足电子、计算机、汽车和数控实验实训需要的各类实验室、实训中心、实习车间100多个。
教学资料丰富,图书馆藏图书35万册。“数字校园”建设已具雏形。
学院紧紧依靠行业背景,发挥专业优势,坚持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积极构筑学生成长的立交桥,培育学生的成才优势和就业优势,在教学和就业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大赛方面,在历届全国全省的大学生电子设计、软件设计、数学建模大赛中参赛学生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就业方面,近年来,毕业生专升本的比例居同类学校前列;就业形势良好,整体上一直供不应求。良好的专业素质使毕业生很快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创业精英,并且已经涌现出一批IT企业的领军人物。
校园信息化水平较高。2001年建起了校园网。
目前主干网络1000兆,宽带接入因特网,网络覆盖全部教学场所和管理部门。配有电子阅览室、语音室、校内英语广播电台、校内闭路电视系统等,各教室配备了大屏幕电视机和VCD机并通过闭路电视系统连接。
组建有具有摄、录、编及字幕、播放功能的演播室。全部课程将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
现有新老校区2个图书馆和威海校区图书室,藏书30余万册,有电子图书3.2万册,07年预计新增图书5万册。设有采编室、文科书库、理科书库、情报资料室、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目录室等。
管理基本实现电子化。 招生、就业两旺,在校生规模逐年增加,现有学生8100余人,济南校区有学生3380余人,章丘新校区有学生4520余人。
毕业生整体上供不应求。建校以来,已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2万余人,不少毕业生成为公司骨干,涌现出一批自主创业的典型。
学院现设三系一部,共21个专业。其中电子工程系,举办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微电子技术5个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举办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网络系统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脑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8个专业。自动化工程系,举办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6个专业。
基础部,举办应用韩语、应用日语2个专业。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挥产业和专业优势,不断强化办学特色。
树立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注重内涵发展,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坚持以质量求发展,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思想。
开创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结合之路,采用“订单式”教育方式,为企业“度身定制”毕业生,与浪潮集团、齐鲁软件园、太古飞机、金宏景集团进行了较好的合作;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定期到企业实习,利用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为学生提供真实环境的实习实训场所,与浪潮、海尔、海信等重点企业有经常性的合作;积极引进企业培训模式,吸引步步高、华为等企业参与校内学生培训;送出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为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建立“双师型”素质结构的教师队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置。学院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开发了一系列的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课程,如“电子制作”课、“电子技能”课等,便于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发挥和行业贴近的优势,根据实际需求增设和调整专业设置,以便满足行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素质、职场应变素质、专业创新素质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使毕业生在社会中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优势。满足学生升学、创新。
(1)2013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350,食品工程345,营养与食品卫生学324
(2)2012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356,营养与食品卫生学328
(3)2011年
食品科学345,营养与食品卫生学303,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346,制糖工程329
(4)2010年
江南大学没有自主划线权利,所以参考价值不大。
食品科学与工程网上并没有查到专硕的情况
扩展资料: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复习科目
学硕:政治、数学二、英语一、专业课生化、微生物和化工原理三选一
专硕:政治、数学二、英语二、专业课生化、微生物和化工原理三选一
创办34年来,与深圳特区一同成长的深圳大学先后培养了马化腾、史玉柱和周海江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家,形成培养一流创新创业人才的独特现象。
建设高水平大学以来,一组靓丽数据力证深圳大学正从以教学为主的学校成长为教学和研究并重的高水平大学:从2015年9月到2016年11月,深圳大学3个学科(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广东高校进步最快。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维持208项,稳居全国高校第33位;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达23项,居全国高校第55位;国际PCT专利申请量居全球教育机构前20名,全国高校第一位…… 近日,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刘洪一、校长李清泉接受南方日报专访,详解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大速度”。
他们表示,作为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先行者之一,深圳大学将继续扎根特区,建成“与特区地位相匹配”的高水平大学,推动深圳乃至广东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高水平大学建设先行一步跑出“深大速度” 南方日报:近年来,深圳大学的发展可以用“生猛”一词来形容。
高水平大学三年建设,深圳大学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刘洪一:去年9月,我回到阔别十年的“荔园”工作,对深大的第一印象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设施和师资队伍都有显著提高。
深大现有后海、西丽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达2。 72平方公里;全日制在校生34000多人,设有11个教学门类、27个教学学院;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并重,现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0人,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顶尖千人、千人、长江学者、杰青、973首席科学家约80人,青千、优青40余人,教师队伍具有博士学位者占69%,海外留学或具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者占34%;国际办学规模扩大,与境外200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与合作。
李清泉:深圳大学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起步早,2012年时我们就确定了办学定位和目标——十年内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校前50名,成为一所与深圳特区地位相匹配的高水平大学。为此,我们进行了没有“综合改革方案”的综合改革,通过体制改革释放办学活力。
学校启动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从预聘—常聘制人事制度改革到本科学分制收费,从确立学院议事规则到鼓励学生参与治校等涉及高校办学的方方面面。据统计,从2012年9月至今,学校先后出台近200项综合改革举措。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3年来,学校一天一个样、一月一台阶和一年一大变,办学综合实力跃居全省高校前列:2016年,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分数线居全省第四;2017年硕士推免生接收430人,接收/推荐比居广东省高校第一;科研总经费7。 78亿元,创历史新高;2015年至今新增3个国家级平台;学校综合排名从2015年的第105名上升至2017年的第76名,跃升了29名;在世界大学学术表现排行榜上,从1000名开外进入前700名,平均每年进步100名,在世界范围跻身进步最快大学的行列。
深圳大学以优异成绩提前且超额完成全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第一期建设目标。这充分说明,深圳大学正从高水平教学型高校转变为高水平研究型高校,办学内涵、科研能力、生源质量、社会认可度和满意度显著提升,跑出了“深大速度”。
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输出一批“创业大咖” 南方日报:深圳大学又被称为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在服务深圳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有哪些成功探索? 李清泉:作为一所地方性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深圳大学的重要使命。 我们不仅注重与单个企业的技术合作,更突出对区域发展和产业创新的驱动作用。
目前,深大已与南山、龙岗、大鹏、坪山等区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创新平台,搭建教师科研团队与企业沟通合作的桥梁,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强化对于深圳主导产业的创新力和贡献力。 近两年,学校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呈“井喷式”增长。
2015年,专利申请量提高50%,全省高校排名第四;2016年,国际PCT专利申请量居全球教育机构前20名、全国高校第一。 深大始终把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作为服务地方的核心使命。
但与许多高校不同的是,我们的任务是培养创办腾讯的人,而不是直接去创办腾讯公司。更令我骄傲的是,我们培养了一批创新拔尖人才,服务深圳乃至广东的创新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留在深圳本地和珠三角的比例大幅增长,分别达到86%和95%以上。 南方日报:深圳大学拥有一大批著名企业家校友,也是省内获校友捐赠最多的高校,成为独特的“深大现象”。
请问,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何独特经验? 刘洪一:衡量一个学校对社会的贡献不仅是看体量,更要看对社会的贡献率。深大紧密扎根经济特区,30多年来为特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这背后是一大批拥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培养创新思维的学生离不开大学文化的孕育浸染。 深大的历史不是最长的,但在服务特区创新和发展上义不容辞地走在了前列。
学校坚持“自立、自律、自强”的“三自”校训,秉承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和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办学思想与文化品格,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
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京港大学联盟成员。
所以可以看出虽然北京工业大学作为一所市属高校,但是位列于于211工程高校,也是在北京市市属高校中唯一拥有211资格的高校。在北京认可度还是很高的。
1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江苏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于2003年6月正式成立的独立设置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实行“小学院、大学校”的办学模式,下设南京工程分院等49所分院和江苏省戏剧学校等36个办学点及6所高等师范学校,设置十六大类、130多个五年制高职专业,在校五年制高职学生近20万人。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现有20多个教育部批准的和15个教育厅批准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许多分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聘请国外教师来校任教,并组织学生到国外学习。
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行“双证制”,努力使学生在毕业时既能取得毕业证书,又能获得职业技能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学院积极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基地,近年来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2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 广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创建,是国内最早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之一。学校已培养8万余名全日制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自2001年开始,学校先后与国内129所高校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协议。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中国十大最具就业力高职院校”等荣誉称号。
3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 陕西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创办于1950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改制升格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西北地区首家由教育部批准改制升格的高职学院。2010年1月,与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1万余名,为陕西乃至全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4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江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南工院”)创办于1918年,前身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
2011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人才强校试点单位;2012年,江苏省首批获准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试办高职本科;2013年,江苏高职院首家省级大学科技园顺利通过验收,同年获批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项目——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中心;2015—201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江苏高职院校人才综合竞争力第一名,2016年获评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院校;2016年,被确定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教育部试点学校;教育部第一个职业教育“走出去”项目试点学校。5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江西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2002年,前身为江西省电力学校和江西电力职工大学,2010年7月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被列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
2010年7月,江西省电力公司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在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电力技师学院的基础上,成立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电力技师学院、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作模式。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电力行业和社会培养了近5万名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两院连续六届“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省公司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6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3月,是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坐落在珠三角腹地佛山顺德。
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第一批立项建设单位。近年来,该学校的电信系的智能家电专业就与顺德先行微电子公司合作探索“校中厂”形式,以电子车间为平台,在生产性实训课程教学、电子产品生产加工、电子产品技术开发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企业订单掌握实战能力,除此之外,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还在马来西亚成立了中国高等教育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烹饪学院—马来西亚UCSI大学顺峰烹饪学院。
为学生创建形式多样的工学结合模式。7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广东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教育厅直接管理。
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学生21700人。有广州和南海两个校区。
2016年,被列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政校行企协同促进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深入探索实施“寓教于研”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轻工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急需,搭建轻工行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轻工职教集团、南海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联盟、国家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等产学研创新、科技研发与转化平台;瞄准世界500强企业,与华为等知名企业合作成立了瀚蓝环境学院、白天鹅学院、雷诺钟表产业学院等产业学院,实现校企合作育人。8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广东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98年,200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在深圳。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