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1)创业计划竞赛简介创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是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符合未来挑战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作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载体,创业计划竞赛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2)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介参加“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作品一般分为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起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国籍本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参赛。每个学校选送参加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6件(每人只限报一件作品)、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3件,其中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得超过1件。各类作品先经过省级选拔或发起院校直接报送至组委会,再由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其进行预审,并最终评选出8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终审的结果是,参赛的三类作品各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且分别约占该类作品总数的3%、8%、24%和65%。
不一定要有创新的产品.可以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
写了这么多,要采纳为最佳回答哦!
这是我们学校的通知,应该可以帮助你。
第十一届“创新杯”科技文化节
之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组织实施细则
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引导大学生崇尚科学、锐意创新、追求真知,激发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践成才的热情。同时,也为了选拔优秀作品参加2012年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定举办第十一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资格
凡在2011年7月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我校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不限国籍)都可以申报作品参赛,每人限报一件作品。
二、参赛要求
1、组队:自由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原则要求每组人数控制在7人以内。为了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商业计划,一般要求竞赛小组中要由管理、经济、营销、法律、财务、科技等专业的学生组成。
2、选项:选择具有市场前景的服务或产品。所提出的服务或产品为参赛者的发明创造或经授权的发明创造,也可以是一项可能研发实现的概念或服务。
3、调研:就所提出的服务或产品开展广泛的市场调查和深入研究。
4、成文:完成商业计划报告书的创作主要是为了吸引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注入资金,争取商业计划真正走向市场,所完成的商业计划应论据充分,说服有力。
四、作品范围
1、谋划创建企业或者公司,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创设某种新的型职业,例: 海洋清洁工
3、推出某种全新的服务,例: 房客爱公益网
4、发明某种科技产品,例: 智能美发软件
注:以上范围仅供参考,只要使用参赛者自己的创意,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并且符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特点,同时要能够根据创业计划写作指南进行深入细致的阐述。只要是能为自己的未来谋取收益的设想,均可以作为作品主题参赛。
活动时间表
3月 下发大赛通知,进行组队
4月-5月 完成组队、项目选定和撰写初赛文稿
5月27日前 初赛报名,上交报名表和创业计划书
6月30日前 初赛评审,公布复赛名单
六、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 (4月-5月)
(1)创业辅导讲座(4月初)
邀请往届竞赛评委、获奖团队指导老师和全国创业竞赛获奖者对参赛团队成员进行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和座谈会等形式,对参赛团队进行创新创业知识、风险资本运营、资本市场运作、创业计划书的撰写等方面的指导;
(2)参赛小组完成组队,创业项目选择,市场调研和初赛文稿的形成等环节;
(3)各参赛团队在5月27日前上交报名表(团队+个人)和创业计划书(3份)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校团委办公室);
2、第二阶段(6月-8月)
(1)大赛评委会将根据团队的创业计划书进行评审,进行初赛评审;
(2)经评委打分,按得分高低,评出20件复赛作品;
(3)进入复赛的20件作品利用暑假进行项目调研;
3、第三阶段(9月-10月)
(1)参赛团队根据调研数据和市场分析,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创业计划书;
(2)各参赛团队在9月20日前将复赛报名表和创业计划书(3/5份)上交至校团委办公室;
(3)大赛评委会将对复赛作品进行书面评审,按照得分高低,
注意事项:
1、大赛以创业计划小组(团队)形式参赛。大赛要求参赛者自行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创业计划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参赛。鼓励跨学院、跨校区组队参赛(但小组成员务必事先协商明确作品申报单位)。
2、参赛者的参赛作品应该是针对一项发明创造、技术专利或服务。具体来源有:参赛小组成员参与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此种情况下,参赛小组须向组委会提交具有法律效应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引用其产品;或是一项可能研究发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
3、参赛小组应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有实施能可的创业计划书。同时创造条件,吸引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注入资金,推动创业计划走入市场。
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也称商业计划竞赛)。
大赛背景
创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是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它借用模拟实际企业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
为了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造就一代符合未来挑战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部相关部门特联合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举办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大赛旨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让学生不仅在未来的创业道路上有所准备,更对毕业后的社会就业有深刻体验。
大赛自2009年启动以来得到了各省市、各高校的积极响应。2009届大赛全国共计32个省市、1000多所高校,8233支队伍参赛,影响超过1,000万在校大学生。大赛覆盖全国所有985、211重点大学,代表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最高水平。大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推进了创新创业、就业教育在校园的普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