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人民政府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 创业人才(“530” 计划)报名公告 (2009年1月12日) 根据《市政府关于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锡政发〔2006〕144号)、《市政府关于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的补充意见》(锡政发〔2007〕326 号)、《市政府关于印发2009年“530”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锡政办发〔2008〕356 号)精神,为做好2009年“530”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特发布2009年“530”计划报名公告。
一、申报条件 (一)在海外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学成后在海外工作五年(博士学位的在海外工作三年)以上,在国际某一学科、技术领域内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拥有市场开发前景广阔、高技术含量科研成果的领军人才。 (二)在国外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其技术成果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市场潜力并进行产业化生产的领军人才。
(三)在引领我市环保、新能源、生物三大先导产业,以及服务外包、动漫设计、文化创意、新材料等产业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业领军人才。 二、申报对象 (一)目前在海外工作的领军型科技创业留学人员; (二)目前已在国内其他地区工作(创业),有意来锡创业的留学归国人员; (三)2008年4月15日后,到无锡投资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 (四)我市“7+1”政产学研合作联盟成员单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毕业,并在2008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从事研发工作满2年以上的人员。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无锡“530”计划,同年没有申报其他城市的引才计划。申报时必须明确一个创业意向区(县); (二)申报人个人出资不得低于政府扶持资金; (三)申报人原则上必须与注册企业的法人代表相一致; (四)申报人申报成功后所获得的创业启动资金须用于与企业科研经营等相关的活动; (五)已在无锡地区注册落户的“530”计划企业,不得重复申报; (六)到锡创业后,每年在锡实际工作时间须在半年以上。
四、扶持政策 (一)推荐(A类)项目 1、创业投资企业(公司)注册后1个月内,市给予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每个创业投资项目)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创业投资企业注册地所在的市(县)、区负责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工作场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住房公寓,三年内免收租金。 2、从事科技开发项目的,经论证、审批,根据其项目的投资需求,市和市(县)、区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给予不低于300万元的创业投资。
3、对具有市场需求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生产过程中流动资金不足的,可给予不低于300万元的资金担保。 4、以技术成果入股投资的,经评估,其技术成果可按注册资本不少于30%作价入股。
5、市政府制定的有关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入学入托、家属安置等优惠政策同时享受。 (二)推荐(B类)项目 1、创业投资企业(公司)注册后1个月内,市给予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每个创业投资项目)6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创业投资企业注册地所在的市(县)、区负责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工作场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住房公寓,三年内免收租金。
2、从事科技开发项目的,经论证、审批,根据其项目的投资需求,市(县)、区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给予不低于150万元的创业投资。 3、以技术成果入股投资的,经评估,其技术成果可按注册资本不少于30%作价入股。
4、市政府制定的有关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入学入托、家属安置等优惠政策同时享受。 (三)推荐(C类)项目 1、创业投资企业(公司)注册后1个月内,市给予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每个创业投资项目)4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创业投资企业注册地所在的市(县)、区负责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工作场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住房公寓,三年内免收租金。
2、从事科技开发项目的,经论证、审批,根据其项目的投资需求,市(县)、区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给予不低于150万元的创业投资。 3、以技术成果入股投资的,经评估,其技术成果可按注册资本不少于30%作价入股。
4、市政府制定的有关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入学入托、家属安置等优惠政策同时享受。 五、其他优惠政策 (一)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如申报成功,另可获江苏省政府100-150万元的创业资助。
(二)安家费。对落户我市的“530”领军型创业人才可不受国籍限制,在享受不少于100平方米住宅公寓(3年免收租金)的同时,凡在无锡购房的可享受30—50万元的安家费补助。
(三)子女入学。提供市、区两级公办优质教育资源(省重点实验示范园、校)。
(四)人才招聘。对注册落户无锡的“530”计划企业,在创业孵化阶段由市人事局下属的人才中心、人才市场免费提供人才招聘服务。
(五)来锡参加项目洽谈会的申报人员,由市政府提供来锡往返交通费用(限经济舱)和在锡洽谈期间食宿费用。 六、承接载体 无锡市现有和建设中的重点创新创业创意。
于2005年12月6日注册成立,注册资金500万元,是在山东海龙技术中心基础上组建的集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
公司拥有人员172人,其中:高级职称21人,研究员2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及享受地市级以上政府津贴人员6人。公司下设研究所、市场开发部、检测中心、办公室等科研开发机构。
公司主营新型化纤用浆粕、粘胶纤维、纺织用原料、面料、纱、服饰等,同时致力于纺织技术开发、研究、咨询及转让。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富有开发经验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
建有国内同行业最完备的粘胶长丝、粘胶短纤维、浆粕中试车间和一流水准的检测中心,形成了集科研开发和新产品试制、市场推广、检验检测为一体的完善的科研开发体系。公司通过与高等院校产、学、研联合和自主开发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改性粘胶纤维和功能化纤维等高起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粘胶新品种的研制和开发工作,在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方面一直走在同行业的前列。
同青岛大学共同承担了国家“863”项目《阻燃抗熔融纤维新材料及纺织品的研究》;同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年产两万吨粘胶短纤维工艺与设备研究》;同东华大学共同承担了国家火炬项目《保健型粘胶纤维》。先后完成了高湿模量粘胶短纤维、无机阻燃粘胶纤维、保健型粘胶纤维(康特丝)等十几种新品种开发。
其中“年产两万吨粘胶短纤维工艺与设备研究”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其升级项目“年产45000吨粘胶短纤维工程系统集成化研究”荣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湿模量粘胶短纤维开发”、“无机阻燃粘胶短纤维开发”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保健型粘胶纤维开发”填补了国际空白,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山东海龙纺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为山东海龙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被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认定为功能性粘胶产品开发基地。
成立于2005年3月,2005年5月年产3万吨浆粕生产线建成投产。公司占地面积128亩,拥有总资产6500万元,职工4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6名,高级工程师2名。
公司具有年生产浆粕能力30000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利税5200万元。今后几年,公司将依靠总公司强大的技术力量,生产开发高聚合浆粕,谋求更大的发展,把公司建设成经济规模合理、产品优良、管理先进的企业。
海阳港于1976年开工建设,原名山东省凤城港务办事处,行政区划属烟台海阳市凤城街道办事处,是烟台市南部唯一的进出口岸。最初建设规模为设计泊位500吨级、300吨级、100吨级各一个泊位。
随着海阳市经济的发展,海阳工业园、碧城工业园、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建设发展迅猛,毛衫纺织行业、机械制造业、石材、水泥、化肥等加工业都蓬勃发展,产业的发展对仓储运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陆上运输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此海阳市委市政府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确立了“一港三区五大战略”的发展方向,将港口建设放在了第一位。在这种背景下,为满足海阳及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大型船舶作业对深水泊位的需要,打造新的物流中心,2005年9月,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参与海阳港的扩建开发,2007年10月,海阳港务有限公司成为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全资控股的子公司。
海阳港地理坐标为东经 121 ° 14 ′ 05.4 , 北纬 36 ° 40′40.2,其区位优势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几何中心 2、山东半岛港群中心节点 3、环渤海经济圈物流支点。海阳港的出色的区域位置决定了做大做强物流的可行性,从国际贸易形势看,未来以青岛港为中心,烟台、日照为两翼的山东半岛港口群国际航运中心必然形成,根据海阳市的区位和产业结构布局,在经济板块上融入青岛市的条件较好,海阳港实施“近洋基本港、远洋喂给港”的港口合作思路,区域上成为青岛港的辅助港。
海阳港扩建一期工程现已竣工并投入运营。一期扩建工程计划投资4亿元,实际投资2.54亿元,建成码头岸线总长545米,年吞吐量为300万吨,包括两个10000吨级(兼靠30000吨)泊位,水深-9.5米;一个5000吨级(兼靠10000吨)泊位,水深-8米;新建万吨级单向航道,航道水深-7.7米,宽100米,总长度4430米,方位角为25.268°-205.268°及0°-180°。
为培强做大海阳港,二期扩建工程规划建设3个20000吨通用泊位,2个35000吨通用泊位及3个工作船码头,形成陆域南北长约1300米。三期扩建工程规划建设10万吨级深水泊位和30万吨级栈桥式油码头。
在腹地经济日益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发展状态下,海阳港作为综合运输的枢纽和对外贸易的门户,将实现以下远景目标:第一,海港物流的进一步壮大。从发展势头看,海阳港的直接腹地——海阳市及周边商贸群体城市的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将会不断提高,煤炭、石油的进口仍将增大,建设运营能源专业化码头是大势所趋,特色港口的运作会带来海阳港全新的面貌。
第二,临港产业集群必然形成。港口物流的大发展必然催生制造业基地,伴随加工业形成的商贸、服务等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6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