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先后5次走进德明政府中学。
德明政府中学是新加坡的一所“比中国学校还中国”的知名华语特色学校,她也是一所办学质量优秀的初高中直通车学校,既有初中也有高中。从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堂正君子,社稷栋梁,学贯中西,兼容并蓄,心系祖国,放眼世界”和学校的校训——“诚、信、勇、忠”中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学校通过开设四大类课程——双文化课程、人文艺术课程、知识技能课程、数理课程,努力践行德明的使命——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他们成为“关怀、服务、领导”的社会公民。在德明政府中学,感慨最深的还是他们的中文图书馆,藏书数量堪比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种类之丰富令参观者为之感叹。
图书馆有许多中国历史书籍,更多的是近现代中国问题分析类的学术著作,涵盖军事、外交、农业、工业、国家政治、社会学分析,特别还有《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全套武侠小说,让参观的一帮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学校图书馆都成为学校的文化中心,同时还是师生讨论室和自修室。
而参观的每一个社区图书馆则成为了整个社区居民心灵相依的文化港湾。学校的中文老师介绍,这里的高中学生在他们的“中国通识”课上每年要写一篇5000字左右的中国分析与评价的学术论文,课题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高深”内容,论文质量之高,常令老师赞叹不已。
这就是一所双语精英学校在“双文化课程”的具体体现。有缘的是,在德明,我还遇到了学校艺术演艺中心音乐总监郑朝吉博士,他也是新加坡著名的民乐团体——鼎艺团音乐总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访问过北京十二中,熟悉学校金帆民乐团的大名,对乐团取得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赞赏有加,让我感动。
在德明政府中学有一个可容纳850人的表演艺术中心音乐厅,一流的隔音和舞台设备,可与专业场地媲美。校园华乐团是新加坡众多中学开设的课程辅助活动之一,而德明政府中学更是十分重视通过课程辅助活动培养学生的品格,华乐团成为德明作为特选学校弘扬和保留华族文化的旗舰项目。
因为在华乐(民乐)中包含了华族民俗、历史和音乐等重要的文化元素,学生在学习各种乐器的当儿,也是在累积文化底蕴。德明政府中学对双文化教育非常重视,华乐团在这方面所发挥的教育成效能助学生更加巩固双文化认识。
环球课室,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具有96年历史的南洋女子中学校是新加坡最好的女子中学。为了推进教育国际化,他们发起成立了国际教育联盟,努力实现“培养具备正确价值观的环球公民”的长远目标。
南中校长王梅凤把学生的浸濡和交流计划称作“环球课室计划”。所谓‘环球课室’,意指国外浸濡并不是孤立的学习,而是新加坡课堂学习的延伸。
真正把体验式学习融入环球课室计划,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深层的体会,是让孩子们去感受跟平日天差地远的生活内容。
我们规定学生不准拿行李箱,三个星期的换洗衣物都要装在一个背包里。到了那里,也没有旅行巴士等你,所有人都要搭公车、搭火车、走路。
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这不是去享受,而是去感受当地人的生活。”他们来到南京,帮助“明光金都外来工子弟学校”清洗肮脏不堪的厕所,给全校师生留下深刻印象。
南中四年各年级开设了不同内容的环球课程:中一(相当于初一)了解区域文化——马六甲之行;中二寄宿生活体验,和同学一起感知海岛集体生活;中三融入东方——中国浸濡计划;中四融入西方——探索国际多元视角。王梅凤校长表示如果学校不提供这样的机会,孩子们会和现实社会,乃至整个世界脱节,以为世界就如想象般美好,生活样样如意,这其实并不准确。
学校深信只有亲身体验,学生才能深入了解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及需求,从而思考民生问题并付出行动。一所以爱育人的独特中学 励仁高中是新加坡唯一的一所高级中学,有125名教职工,1200学生。
由于学校招收的学生在“中考”——O水准考试中比别的学生差了些,他们又不想立即进入工艺学院(职业学校),因此学校就把在别的学校需要两年学完的课程延长为三年,同时这里还在理科文科基础上多了商科的课程,即会计和工商管理,有点国内职普融通的味道。不仅如此,学校在高一年级特别开设了基础课程与衔接课程,以使学生尽快适应学习状态,找到自信,这些学生最终也能考上大学,35%升入公立大学,60%升入私立大学。
新加坡教育部没有因升学率而轻视该校,反而非常重视,在经费上享有初级学院(重点高中)待遇,硬件条件甚至超过初院,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同时学校非常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强调“诚信、坚韧、尊重、责任心”,培养“热爱学习、富有创意、有文化素养、充满自信的领袖”。在因材施教方面,实施小班化教学,高三考完以后,老师们会来到高一高二帮助老师一起上课,一个主讲,一个辅导和答疑!学校为学生开设的创业创新课程、海外社区服务、自我情绪管理、领袖训练课程,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课程平台。
在校园文化方面,校园。
创新模式,提高“双创”软实力。
开设“韶峰实验班”、“师昌绪班”和“卓越法律人才协同培养实验班”等,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和《大学生创业基础》等7门MOOC课程,明确要求每名学生必须修读2学分以上方可毕业。
打造高素质、多元化、专兼职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参加创业指导师培训,进实务部门和企业培训、学习实践活动等,积极引进、聘请企业人员等来校为学生授课。 营造氛围,激发“双创”新活力。
成立“创业者协会”、“创业者联盟”等创新创业学生组织,配备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广泛开展“三创赛”、“互联网+”、“挑战杯”等科技赛事。 举办“大学生创新论坛”、“就业创业大讲堂”、“韶风·名家论坛”等主题活动,邀请校内外名师名家传授创新创业经验,开展SIYB培训。
投入1700余万元用于支持创新创业实践、扶持重点项目,积极选树创业典型,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创业激情须加以保护 吴晓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我们是支持在校大学生创业的。
一些自我意识很强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是为了通过这一途径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一方面,创业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年轻灵活,充满激情、创造力强的优势。
这些创业经验还会为以后的就业提供优势。 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但理论与实践存在着很大距离,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过于理想化。
通过创业,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外面的世界,提早接触社会,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大学生的创业必须杜绝浮躁的思想,需要踏踏实实、从小做起,在选择创业项目时要慎重考虑,以降低风险。
我们希望大学生经过磨练之后考虑问题更理性,所以我们有必要保护好大学生们的这股创业激情,并引导他们往健康的方向发展。 创业仅有兴趣仍不够 何模雄(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电子通讯系学生、创新协会会长):大学生创业是完全可行的,现在的大学生们不能再依赖家长、学校,而要主动发现、寻找机遇,既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也不会耽误现阶段的学习。
我一直进行创业的实践,但我还要求自己每学期至少获得三等奖学金。 大学生创业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的爱好,有了兴趣就有动力。
但创业仅有兴趣仍不够,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首先要对市场的了解。去年我与师兄一起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由于我们在设计方案时忽略了成本预算,最终没有入围。
创业需要理智而不是冲动,创业需要冷静而不是狂热,大学生创业仅仅爱好不行,对自身专业的了解并不代表可以一蹴而就,随便开一个公司就会财源滚滚而来。作为有一次投资经验的大学生,我认为必须对行业市场深度审视,对社会和大众消费有深刻了解,由爱好变为事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学生的主业是学习 姚晓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学工组长高级讲师):在校大学生还属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年龄,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没有完全成熟,还不能承担创业的各种压力。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校大学生还是把书读好要紧。
创业可以说是急功近利的一种表现,不应该提倡。 大学生在校期间搞创业必然会占用学习时间,学生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目的是学习知识,而不是赚钱。
如果大学生投资创业失败,反而会加重父母的负担。我们只提倡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先了解社会,为将来就业打基矗大学还不是最好的创业阶段程为允(大四学生家长):在校大学生还生长在家庭的摇篮中,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还未具备创业的心理条件;学生所学的知识仅限于课堂,社会关系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创业,可想而知遇到的困难比别人多;很多大学生看到的都是著名人物的成功例子,自然把创业理想化;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从这几方面可以看出,年轻的大学生在很多情况下缺乏理智,还不是最好的投资阶段,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在较具规模的企业工作实践几年,积累下第一桶金,同时学习一些大公司管理、财务等各方面的知识,为自己的创业打下基础,这样创业成功的几率才高。 创业氛围尚未形成 毛晔(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生物工程系学生):我在上大学前已经进入社会两年多,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我认为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在就业普遍困难的今天,为自己提供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不可否认,大学生创业存在很多难题。主观上,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瞬间即变的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经营理念很大程度上还是书本上的经济理论。
客观上,大学生创业的整体气氛还欠火候,一些客户对大学生老板抱怀疑态度,大学生的经营能力还得不到社会认可。对于这些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激励、扶持青年人创业的优惠政策,建立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机构,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交流。
个人创业要循序渐进 王金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副教授):在校大学生所谓的“创业”严格来说只能算是“社会实践”。学生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经验。
此外,由于大学生对市尝营销、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创业过程中除了能“纸上谈兵”之外,很难一下子胜任投资者的角色。 在校大学生创业还有关于心态、技术、资金等难题。
在校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多,是因为很多大学生创业没有具备“风险意识”,没有责任感,没有想到要对公司、员工、投资者负责;同时忽视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在校大学生,没有雄厚的物资基础,资金有限,唯有利用专利、专业技术或者高新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进行投资,多数创业者都是由技术人员向管理和经营人员转化的。所以说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把重点放在专业上,才能在以后创业拥有专业技术的优势。
对于尚处早期的创业公司来说,要暂时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引入一些真正有实力、能提供增值服务、与创业者理念统一的投资者,而这些要求都不是在校大学生力所能及的。 ■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近年。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领域工作的、特色鲜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尤为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全面素质的培养。
该专业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宽 、就业率高,近三年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主要在电力系统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建设、管理 、教育等单位就业,从事电力系统、发电厂和相关工业领域电气工程的设计、运行、安装、调试科研教学、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单位就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概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本专业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是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领域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据估计,随着国外大企业的进入,在这一专业领域将出现很大缺口,那时很可能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
一、专业综合介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则为其主要技术手段,同时也包含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以及系统管理与决策等研究领域。该专业还有一些特点,就是强弱电结合、电工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宽口径”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对广大考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属于热门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往往要比其他专业方向高许多,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①就业容易,工作环境好,收入高;②名称好听,专业内容对学生有吸引力; 社会宣传和舆论导向对其有利。该专业方向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研究成果较容易向现实产品转换,而且效益相当可观。
他创造性的研究思路吸引着众多考生,这里的确是展示他们才能的好地方。但是鉴于国内现在的形式,考生在报考该专业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两点:(1)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
也许自己本来并不对该方向感兴趣,但是许多人都说好,于是自己就“感兴趣”了。这对以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衡量自己的综合素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需要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较强的外语综合能力,为今后能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做准备。
该专业方向的人才需求虽然大,但可供选择的人也很多,如果没有非常强的综合素质,很难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取得突出成绩。也许这对许多胸怀远大志向的考生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当然,这里所说的两点是否可行也和学生个人的追求有关,如果一个人追求仅限于一份较好的工作,该专业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想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突破性的贡献还是要建立在个人实力以及刻苦努力的基础上,馅饼是决不会无缘无故从天上掉下来的。
由于本专业研究范围广,应用前景好,毕业生的专业素养相对较高,因此就业形势非常好。我国现在非常需要该专业方向的人才,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整个社会,都离不开这些专业人才的工作。
通常情况下,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国有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研究所、工矿企业等;也可以是一些外资、私营企业,待遇当然是相当可观的。如果学生能力足够强,又在学习期间积累了比较好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自己创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国外在该专业方向的研究要领先于我们,因此如果想要有进一步的发展,确立自己在国内该方向的领先地位,出国深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二、专业教育发展状况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是理、工、文相结合,融机械工程、艺术学和计算机设计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专业之一。
主干学科包括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本专业产生于70年代,首先在英国的牛津大学,首次实现的是直流电的控制方式,那时候执行元件的驱动电压是直流的,控制电压也是直流的,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方式是很简单、粗糙的,精度也很低。
但直流的控制方式由于其历史的久远而被人们所熟知,自然而然的人们想到了用直流电去控制交流执行元件。随着晶体管、大功率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大功率的电子器件的出现和成熟、以及建立在场的理论上、以现代数学、矩阵代数为理论依据的弱电强电控制系统更使电子技术与自动化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至此,本专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日本、美国、英国及其他国家的大学也纷纷设立了本专业,在这一时期的成果也并不少,诸如完成数控机床,车间厂房自动控制的工作已经是新的课题。电子技术与自动化、计算机的有机结合,赋予电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以全新的内涵。
无人操纵,系统简化,格局合理,即插即用型的产品成为新宠。建国初期(1949—1966)我。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