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整个民族素质。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学校要搞好素质教育应遵循"四个面向"的原则。一、面向全体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德高为人范,技高为人师。
教师的教育观念、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是教师人格和教育力量的体现,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集体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一流的教师就难以培养出一流的人才,离开了广大教师高质量的劳动素质教育只是空谈,在工作中应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应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进行师德教育,并带领和组织教师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及优秀教师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等,明确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本意,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所需,是"四化"建设所需。
树立广大教师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其次要进行教师基本功训练,要求教师做到"五个一",即练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写一手工整的钢笔和粉笔字;设计出一个简练适用的板书;表现出一种亲切的教态;拟设一套高质量的试题。
教师应重视教学工作中的"三个面":一手好字是脸面;讲课水平是为师之体面;良好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质量是为师之局面。我校开展的"三课"活动,即领导干部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课,骨干教师的观摩课和青年教师的汇报课。
"三课"活动发挥了示范课的榜样导向,观摩课的研讨和汇报课的学习创新作用,使教师得到了锻炼提高,部分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骨干力量。二、面向每一个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学生,造成巨大的教育浪费,更不适应新形势对人才的需要。
21世纪的激烈国际竞争,占据战略主动地位的关键不是资源问题、资金问题,也不是设备和技术问题,而是人才问题。国家建设离不开高精尖人才,更离不开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大军。
我们在工作中做到使每一个学生进得来、留得注学得好,提出了"面向全体,抓好重点,提高一般,偏爱差生"的工作思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从而达到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和优等生提高之目的。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巩固率纳入每一个教职工的岗位责任制中,提出"班主任是控流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思想,在教学上进行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做到人人有进步,天天有成功。
三、面向每一个工作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全校教师在树立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思想,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针对影响学生成长的诸多因素,我们认识到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必须在教育的基本方向上保持一致,形成"三角形的稳定性"才能做到事事有人问,时时有人管,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素质教育络,实现整个教育时空上紧密衔接,取得最佳效益。开学伊始,我校开办了家长学校,校长向家长阐述了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做法和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思想。
形成共识,步调一致,同心协力搞好素质教育。四、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使学生德智体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我们本着"合格加特长"的原则,使学生掌握合格基础知识的同时,个性特长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们严格按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开课,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如田径比赛,作文评展,书画展,歌咏演讲比赛,"三斜作品评展,寓思想教育、学科教学于课外活动之中,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激发了兴趣,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面向未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创新创业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向未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首先,绝不能短视。
要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切实将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前需求与培育国家创新体系的未来生力军相结合,将促进学生的大学学习与终身学习相结合,把创新创业融入专业教育,而不能将其等同于岗位职业培训和企业家速成训练。其次,绝不能搞短期行为。
要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精髓,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既解决当下人才培养中创新精神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又在学生心中播撒创新创业的种子,厚培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养成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土壤。
0. 百年名校,千秋典范1. 热烈庆祝邵武一中建校一百周年2. 热烈庆祝邵武一中百年华诞3. 热烈欢迎海内外嘉宾校友共庆邵武一中百年华诞4. 百年名校雄风永驻 四万桃李人才辈出5. 文明发展百年荣耀 英才荟萃千载辉煌6. 老师兢兢业业育世纪英才 学生勤勤恳恳图百年伟业7. 让阳光照亮思想的土壤 用心灵呵护稚嫩的幼苗8. 师恩浩荡不忘书山岁月 学情深长永怀诗海年华 9. 洒下园丁千滴汗 赢来桃李一堂春10.百年盛誉培桃李 一代风流著锦篇11.熙春山喜迎名校百年华诞12.甘霖洒露 张扬万树芬芳13.心血培桃李 粉笔写春秋14.立德立言承化雨 树人树木煦春风15.人梯巧搭登攀路 心血勤浇栋梁材16.发扬优良办学传统 培养一流建设人才17.教坛千古业 桃李一园春18.百年老校创辉煌 四万桃李争芬香19.尊师爱生风尚美 勤学苦练气象新20.与时俱进 创中华名校21.培育英才建百年大业22.桃李芬芳满天下 教泽绵长遍九州23.唯勤唯毅 敬业奉献 声名籍籍冠八闽 克信克诚 树德立人 英才济济遍五洲24.敬业奉献 以优异的教育质量报答校友回馈社会25.自强不息 文光射斗赋古今26.桃李满园春色好 英才荟萃栋梁多27.教垂万代探日月经赋 育泽千秋阅天地文章28.厚德载物俊彩星驰蜚中外29.百年沧桑松涛不老 世纪辉煌日月永恒30.莘莘学子庆百年华诞 巍巍一中谱世纪新篇31.春风化雨乐育英才 学子成才情牵母校32.十月金秋累累硕果 全靠春风细雨33.展一百年风采 创新世纪辉煌34.一百年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新世纪鲲鹏展翅人才济济 35.校友为母校争光 母校以校友为荣 36.以教育质量为生命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37.传承百年光荣传统 谱写世纪崭新篇章38.深化教育改革 培养创新人才39.团结奋斗 艰苦创业励精图治 锲而不舍40.青山入园 繁花锦簇建设生态化校园41.打厚基础 尊重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42.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健全人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43.新目标 新思路 新举措新发展44.承百年底蕴厚积薄发 聚百载求索跬步千里45.今天我为母校自豪明天母校为我骄傲46.质量立校 教研强校创新兴校47.人才的摇篮 思想的宝库精神的圣塔 文化的田园48.春风化雨育祖国新苗 如椽大笔写世纪华章49.莘莘学子难忘母校师恩50.办学重全面发展 做人贵品学兼优51.求实创新勇于攀登 广育英才功在千秋52.乐育英才 香飘四海53.桃李芬芳 教泽绵长54.繁花发新枝 杏坛涌俊秀55.百年杏坛春长在56.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57.百年喜回眸 学府更巍峨58.盛世逢华诞 桃李沐春风59.春华秋实再展宏图60.教育兴民族兴 匹夫有责襄伟业 校友情师生情绵薄无贷助鹏程61.叶茂枝繁承先启后一百年春风育桃李 东临紫气继往开来二十一世纪展宏图62.百年传承育华夏英才 薪火相继铸世纪辉煌63.想当年承恩师言传身教诲人不倦 看今朝拜母校桃李满天五湖四海64.忆往昔同窗三载书生意气 看今朝欢聚一堂各路英豪65.一百年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 跨世纪艰苦奋斗栋梁遍神州66.一百年辛苦耕耘迎来桃李满园艳 数千日呕心教诲输送全省桑梓英67.重德重才 潜心造就新一代 重教重学全面培育栋梁才68.园丁遍栽桃李树 学子尽作栋梁才69.培育英才 建百年大业 与时俱进创福建名校70.桃李盈门 共贺一中百年华诞 芝兰满室同议母校世纪大计71.新老学子同喜同贺庆世纪新辉煌 全校师生且歌且舞祝一中更美好72.一百载辛勤耕耘 硕果累累 新征程鲲鹏展翅人才济济73.时光如水 忆往昔岁月峥嵘 岁月如歌看今朝再谱新篇74.实施素质教育 勇立时代潮头 落实科教兴国谱写一中华章75.重言教 重身教 严以律己 学知识学品德 宽以待人76.诚信严谨继往开来 求实创新再创辉煌77.珍惜百年春秋丰伟业 再攀廿一世纪新高峰78.爱我一中 兴我一中 强我一中79.讴歌百年华诞 续写世纪新篇80.加强素质教育 为科技兴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81.齐心协力开拓奋进 为一中增辉 为校史添彩82.向关心与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海内外校友与各界人士致敬 挑一个吧~。
工匠精神,是生产者、设计者在技艺和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以质量和品质赢得行业领先和消费者信赖的精神。工匠精神体现了一种踏实专注的气质,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钻劲背后,是对品牌和口碑的敬畏之心。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离不开工匠精神。大到汽车、电器制造,小到制笔、制鞋,国内许多产业的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使用的也是一流的机器设备,然而,这些产业长期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究其原因,工匠精神的缺失不可忽视。只有当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融入生产、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中国制造才能赢得明天。
升级的消费需求在呼唤工匠精神。消费正在成为支撑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解决温饱之后,市场面对的是一群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他们固然喜欢物美价廉,但同时也愿意为新技术和高品质体验“埋单”。近年来,中国游客在海外抢购一些小家电、化妆品等,一方面反映出国内制造业品质的短板,另一方面证明国内消费需求正在升级。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必须发扬工匠精神,善于从细节发现需求,臻于至善地追求品质,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也在呼唤工匠精神。一个充满活力、创新驱动的中国,既需要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又需要脚踏实地的“匠心”。在这个充满创业创新机遇的时代,需要一种不投机取巧的拙朴,真正创造出经得起挑剔目光检验的产品。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正在深度调整,这为那些在品质、创新上有远大追求的市场主体创造了极大的发展空间。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需要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持之以恒地“补钙”,从职业精神的培养到职业教育的改革,再到荣誉体系的激励以及文化土壤的培育,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才能让中国制造的筋骨更强健、品牌更响亮。
[内涵]
“工匠精神”是生产、设计者在技艺和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以质量和品质赢得行业领先和消费者信赖的精神。工匠精神体现了一种踏实专注的气质,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钻劲背后,是对品牌和口碑的敬畏之心。
[原因]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离不开工匠精神。大到汽车、电器制造,小到制笔、制鞋,国内许多产业的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使用的也是一流的机器设备,然而,这些产业长期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究其原因,工匠精神的缺失不可忽视。只有当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著融入生产、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中国制造才能赢得明天。
升级的消费需求在呼唤工匠精神。消费正在成为支撑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解决温饱之后,市场面对的是一群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他们固然喜欢物美价廉,但同时也愿意为新技术和高品质体验“埋单”。近年来,中国游客在海外抢购一些小家电、化妆品等,一方面反映出国内制造业品质的短板,一方面证明国内消费需求正在升级。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必须发扬工匠精神,善于从细节发现需求,臻于至善地追求品质,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也在呼唤工匠精神。一个充满活力、创新驱动的中国,既需要天马行空的“创造力”,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匠心”。然而现实是,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技能人才短缺,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技能人员。而就业率高的技工教育又面临招生难的境地。
[意义]
工匠虽已淡出现代人的生活,但他们代表的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精神却永不过时。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改变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的现状。弘扬“工匠精神”,将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作风。树立“工匠精神”,将带动我们的制造业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在这个充满创业创新机遇的时代,需要一种不投机取巧的拙朴,真正创造出经得起挑剔目光检验的产品。这需要一线技工的创造性劳动,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
[对策措施]
一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和氛围。当前,中国经济正在深度结构调整,这为那些在品质、创新上有远大追求的市场主体创造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需要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持之以恒地“补钙”,从职业精神的培养,到职业教育的改革,再到荣誉体系的激励以及文化土壤的培育,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才能让中国制造的筋骨更强健、品牌更响亮。
二是要转变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要充分认识技能劳动者一样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当然,转变观念要以整个社会大环境的转变为基础。只有全社会营造重视职业教育、重视技能人才培养的氛围,人们的观念才能够逐渐得到转变。
三是要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就要求职业技术教育要提高师资力量。比如有些职业技术院校的老师理论知识过硬,但在实践操作上却很欠缺。有些老师不愿意下工厂到一线车间去,认为那里的工作太辛苦,这些都影响教学水平。因此,职业技术院校要注重培养知识和技能兼备的双师型人才。
四是要深化校企合作。在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企业的办学主体地位并不到位。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一定要明确学校和企业的双主体地位,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根据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利于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这也是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