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更好,其次农林经济管理,最后国际经济与贸易。
农学院现有河南省高校唯一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拥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两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河南省最早)和“作物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0-2005年五年河南省唯一),设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生理学”3个博士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生理学”3个硕士点和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河南农业大学首家。
学院拥有省部共建粮食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国家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河南省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和省部共建教育部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机构。
将来可以读中国农大或者农科院的研究生。
希望你能满意,我是农大09级在读本科生。
创新2.0即Innovation 2.0,是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创新2.0并非是从WEB2.0引申而来的,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全球对Living Lab、Fab Lab、AIP等创新模式探索的结果。WEB2.0则是创新2.0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是要让所有的人都来参加,全民织网,使用软件、机器的力量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被需要的人找到和浏览。如果说WEB1.0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网,WEB2.0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互联网。创新2.0也是让所有人都参加创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让知识和创新共享和扩散。如果说创新 1.0是以技术为出发点,创新2.0就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的创新,以应用为本的创新,可以参照《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的论述来理解创新2.0的定义,创新2.0也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
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和发展催生了信息社会、知识社会形态,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创新2.0正逐步浮出水面引起科学界和社会的关注。普通公众不再仅仅是科技创新的被动接收,而可以在知识社会条件下扮演创新主角,直接参与创新进程。国内外关于创新2.0的关注和研究正在逐渐兴起,随着对面向未来的、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研究的深入也将给我们科技创新模式的发展带来新的视野和动力,同时也推动了体验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
如果说创新 1.0是以技术为出发点,创新2.0就是以人为出发点,特别关注用户创新,是以人为本的创新,以应用为本的创新,《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一文认为创新2.0是“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 正如《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一文在对知识社会环境下Living Lab、Fab Lab、AIP三种创新2.0模式对比分析基础上所指出的,创新2.0不仅是以复杂性科学视角对ICT融合背景下科技创新的重新审视,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的,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大众创新、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形态;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待,它更是知识社会条件下的创新民主化展现 。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是一所横跨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门类,培养经济管理类高级专门人才的学院。学院下设经济贸易、农林管理和管理工程三个系。1980年设立农业经济管理专业,1981年招收首届本科生;1983年成立农业经济系;1990年获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授予权;1993年更名为经贸学院;2005年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2006年获农业经济管理博士授予权。
经济与管理学院是河南省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强的学院,也是河南省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研究基地。现拥有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点(河南省普通高校中管理学科门类唯一的博士点)、作物技术经济博士点;农林经济管理一级硕士点,农业经济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3个二级硕士点,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推广硕士和农业经济管理在职硕士授予点。
2005年,以我院为依托组建的“河南农业大学农业政策和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被授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与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大卡特)”合作成立了“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河南分院”;与河南省财政厅联合成立了“河南省农村财政科学研究所”。
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院不断调整专业设置,目前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林经济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 、农村发展与管理(拟08年招生)、市场营销 (拟08年招生)共7个本科专业(方向),在校学生1500多人。学院拥有一支精诚团结、学术思维活跃、富于创新的高素质教职工团队,现有教职工69人,正副教授23人,博士后3人,博士10人。
学院先后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党总支”、“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先进组织单位”、“学生工作创新奖”、“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富有特色的班主任工作荣获学校“十大德育精品”。
20 年来,经济与管理学院始终坚持 " 办一流教育,育一流人才 " 的指导方针,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积极投身到河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培养了一大批适应河南经济和农村及社会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类高级专门人才。截至 2008 年 6 月,经济与管理学院已累计向社会输送各类专业人才约 6000 人。 近几年来,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2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国家软科学2项,省社科规划、省科技攻关、省软科学、省人文社科等省部级项目41项,科研经费239万元,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4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11项,被省政府等部门采用的18项;发表有关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她不仅是河南省农村经济与管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河南省农村、农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基地。
回忆过去,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在我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经济与管理学院全体教职工生将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在社会各界热诚人士的帮助、支持下,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合格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为河南省农村经济繁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扩大对外开放,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专业结构的完善、办学层次的提高和研究基地的建立,为我院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高、培养更多高质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提升学术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办学思路 : 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出发点,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 目标定位:河南省农村经济与管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河南省农村、农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基地。
原发布者:语烟草
创业培训心得体会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的时代,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会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乃至文明形态都在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因此学校担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使命。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接受创业的基础知识,学校开办了创业模拟班,通过短暂的课程学习,让我们能够系统的了解创业。通过这段时间创业课的实训,我们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了实训课中的各项任务。虽然创业实训的时间不长,但课程很充实,从中收获到了很多知识,了解创业的主要流程,让我对今后的创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找工作困难的情况下,创业就成了一条很好的出路。各地的地方政府也鼓励创业,不仅给更多的劳动者更广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提高个人的自信心,在这种创业的氛围下,还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经济发展。而对于我们每位有梦想的人,现在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心态的转换,更要面对经济环境对我们实现梦想的巨大考验。创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更没有经过大量的市场和社会环境的调查分析。同时,大学生缺乏创业必备的综合素质,没有专业的技能和指导,对市场动向把握不准,过于追逐创新而偏离实际,资金匮乏,因此很多大学生创业的激情在一刚开始就被种种挫折与困难浇灭,最
所谓读后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
范文如下: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我认为,创新就是根据人们的需求,然后你去做了去完成了,那就是一种创新。通过学习创新创业一课,令我对大学生创业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我们要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实战能力! 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创业的道路是充满艰难和挑战的。
在创业和就业过程中要敢于竞争。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
在卷入创业热潮的同时,也要深刻地思考清楚,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自我定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只要自己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无论最后成功或是失败,都是人生的财富。扩展资料写作注意事项:1、先要重视感: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
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2、要重视"读":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
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9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