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产业反哺创新体系建设是东北大学的鲜明特色。多年来,学校科技产业科学高效发展,仅2014年就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净利润6.5亿元。2007年以来,2545项省级以上竞赛奖励、1200多个创新项目、700多篇学术论文、289项专利成果、数十家学生创业企业,是学校聚合强优项,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的真实写照。
新的时期,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东北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专业教育、实验实践教学,以及企业、行业、社会发展,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新模式,在培养“善创意、会创新、能创造、勇创业”的拔尖人才上下大力气。
深度融合专业教育,汇聚并激发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源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必须从最核心、最根本、最持久的专业教育入手,将创新创业基因深植学生体内,从源头上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与活力。充分利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等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课程集群,并以现有创新创业系列选修课为试点,创建互动型学习示范课,推动教师在专业日常教学中自觉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思想。在继续实行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的基础上,通过专业课程替代、实践活动考核等多种形式,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
深度融合实验实践教学,打造新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通过开展讲坛、学术交流等创新创业文化品牌活动,利用新媒体手段构建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网络化体系,开展学生科学奖、创业年度人物等评选工作,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构建“大一创意节、大二科普节、大三科技节、大四创业节”活动体系,推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院试点工程,促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实验实践教学有效衔接、与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特长高度融合,并为在实验实践教学中产生的优秀项目和学生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扶持。
深度融合企业、行业、社会发展,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体系。经过多年实践,学校疏通了“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四位一体的创新链,通过交叉培养、协同育人为特色的前孵化器建设和包含创新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创新梦工厂近万平方米空间的后孵化器配备的密切配合,孵化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未来,学校将继续通过不断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调整专业学科建设引领人才的培养输送;通过统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社会资源,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投入与整合;通过加强国内国际间的校际合作与交流,在开放发展中,助推创新创业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据查, 东北大学(沈阳和秦皇岛)是教育部直属211和985工程全国重点大学,自创办以来,与“第一”相关的有以下事(所列未必全面,仅供参考):
第一批国家创新实验计划和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
第一批获得211和985工程全国重点项目建设的大学。
第一批获得国家级科技发明等科研成果奖项的大学。
第一批进驻外国专家讲学和从事科研的大学。
第一个大学科学园。
第一批15所大学科学园试点高校(之一)。
第一个建筑系。
第一所承办全国运动会高校。
第一所夺得男子田径赛第一名,并16项打破全国纪录。
第一所流亡大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
第一所奥运会代表大学(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参加第10届奥运会,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第一本中国大学期刊《科学研究资料》。
第一次中国科学报告会。
第一个中国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
第一批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
第一个中国大学科学园。
第一个中国大学企业——东软集团。
第一家上市的大学企业。
第一所接收女学生和外国学生的大学。
第一个创造中国第一台核磁巩振仪的大学。
第一个代表中国获得国际英语辩论赛冠军的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
第一个获得国内外各项大赛奖项最多的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
第一个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罗克韦尔重点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
第一所承担2008奥运会独立训练场馆的京外唯一高校——东北大学(秦皇岛)。
第一个成为中美教育互访团英语互译工作的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
第一个编创《电子商务》教材而被多所大学采用为教材的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
第一个开办电子商务学科的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
第一个成立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的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
第一个获得“世纪之星”和CCTV英语大奖赛奖项的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
第一个获得电子设计与技能全国大赛奖项最多的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
第一批获得数学建模全国大赛奖项最多的大学(之一)——东北大学(秦皇岛)。
第一个首次参加全国市场营销创业设计大赛而获得奖项的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
第一个代表中国高校参加亚洲英语辩论赛并获得冠军的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
很牛的学校。以下是业内评价全国同类排名:
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前3;英语教学创新前3;国家创新实验计划前3;学业深造指数前9;出国交流质量评价前6;中美教育互访交流英语自译水平前5;承办国内外高级学术研讨会指数前6;承办高级别培训指数前5;协办奥运指数前5;教授或专家授课指数前3;就业指数9;低消费指数前9;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数前3;绩效评估指数前3;学校综合评价指数前10;学校管理到位指数前6;学习环境指数前5;学风校风指数前3;实验室资源前5;实训基地前1;学生获国内外大赛奖项指数前3;人均教育教学资源综合指数前3;人均体育设施前1;人均实验室资源前1。实践创新与动手能力前2。校园和谐指数前1。
各有千秋,工科应该东北大学(秦皇岛)强,文史应该南京大学强,综合实力,应该东北大学(秦皇岛)强。东北大学,包括东北大学(沈阳)和东北大学(秦皇岛),为教育部直属211和985工程全国重点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和东北大学(秦皇岛)的校园名称、电子注册、学生档案、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学生证、教育教学和科研资源名称等均统一著名“东北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和秦皇岛),即东北大学,具有比较雄厚的本、硕、博培养体系和研究体系,具有比较完善的本、硕、博培养管理体系。
东北大学(沈阳和秦皇岛)具有以下特色:拥有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罗克韦尔重点实验室和北戴河实训基地;是中国最具精神魅力和创新能力气质的大学;是中国工科强悍、文社极棒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目前绩效一流的全国重点大学,绩效排名位于中国前三甲;是拥有国内最雄厚的创新师资力量和科研资源的中国大学;是人均教育教学和科研资源很高的中国大学;是拥有中国最优秀创新型学生的中国大学;是创新型国家动手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创新型获奖、国内外大赛获奖、动手能力等国际知名度很高的中国大学;是莘莘学子求知做学的最理想环境;是就业率和考研率比较高的知名重点大学;是国家高度重视和关心的老牌重点大学。
对南京大学的其他具体情况,不清楚,在此,不枉加评说。
亮点绩评,知情印象:
拥有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罗克韦尔重点实验室和罗克韦尔北戴河实训基地的大学。
最具中国优秀传统精神魅力和现代创新能力气质的大学。
工科和文科综合实力强悍的大学。
绩效一流(2009前三甲)的大学。
拥有雄厚创新型师资和科研力量的大学。
人均教育教学和科研资源份额很高的大学。
拥有优秀创新型学生的大学。
创新型动手能力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摇篮的大学。
创新获奖和动手能力知名很高的大学。
求知做学的理想环境,科研成果转化极强的大学。
美国东北大学(波士顿)简介美国东北大学(波士顿)(Northeastern University (Boston)),1898年建校,位于美国Boston市,是一所拥有学生20749人的学校。
该校专为准备进入美国东北大学(波士顿)学习的学生提供语言 预科 专科 本科 研究生 网络课程 学习。 /school/2179/desc/如果您要了解格拉斯哥大学的更多详情,请登录学校网址: /school/2179/desc/。
南海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是最适合创业,怎么说呢,因为学校有SOVO公司,学生早已经在学校学习中学会创业了,创业的经验很丰富。就像“刘积仁” 南海东软学院董事长。东软集团创始人,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东北大学教授。现任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兼任中国东北大学副校长,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成功的一半经验都是从学院中带出来的,所以,学院设置虚拟公司(SOVO)是学生的幸福。然而,每个学生能够来东软是很幸福的。
所以这位学生,我很明确的告诉你,你来到我们东软是很有前途,不要说做生意这个小志了,大志你都能可以实现。祝你好运吧!
介绍个qun给你吧,这里有师兄师姐帮你解答任何最真实的问题
【seven zero three four two five eight nine】
于2007年9月成立“东北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东大校字【2007】1号文件)。下设三个部门,分别是行政部(秘书部与人事部合并),项目部(执行部与公关部合并),信息部。
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创新课程体系
遵循“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进行教学”的现代教学观,挖掘校内外教师资源,结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开设创新教育系类课程,开展创意培训、创新理论讲座,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等,构建链条式助推式的创新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
2、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每年在全校常项性开展系类校园科普活动,建立了“两坛、两会、两赛” 品牌科普活动;注重校级示范性科普活动、院级普及性科普活动有机结合,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学生专业和兴趣,按照规范化、科学化、项目化要求,在全校范围内推行科普立项活动的“百千计划”,即上百个科普立项、几千名学生受益,形成浓厚的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的创新文化氛围。
3、构建学生科研平台
坚持科研训练“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为核心,逐步建立三级(国家级、校级、院级)科研训练体系,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搭建科研大平台。同时,开放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为学有余力的高年级学生提供课外实验实践及学科竞赛实践、创新性实验课题进行研究的工作平台,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科研乐趣、养成科研习惯。
4、提升竞赛育人功能
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和世界级的各类创新大赛,建立学生科技竞赛组织体系、日常培训体系;选拔优秀教师,加强过程指导,着力科技竞赛“竞中学”提升各项赛事的育人内涵和育人效果。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79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