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坐落在中国地理中心的古丝绸之路重镇兰州市的黄河之滨上,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综合性理工科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前身是始建于1919年的兰州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十月一日正式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
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建制全部迁至甘肃工业大学。1998年,学校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 目前,兰州理工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工科实力比较雄厚,理科实力不断提高,文科具有明显特色的综合性理工科大学。
学校设有15个院,一个教学部,42个本科专业,36个硕士点,6个博士点,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并设有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13个校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校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近400余人。
学校在读各类学生22000人,全日制学生14000人,其中研究生近1000人。校园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馆藏中外书刊55万余册,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并提供网上信息检索和文献传递服务。
已建成覆盖整个校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教学平台。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建校。
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原则,按照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项教学研究成果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0多项。
学校坚持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科学改造传统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及现代技术应用能力,为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学校狠抓教育管理制度创新,形成了以学生评教、教学质量评估为核心的从招生质量到组织管理和学习质量以及学生就业为一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使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基本保障,学校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学校学科建设以“扬优、支重、改老、扶新”为指导思想,按照建设“一流工科、坚实理科,有特色文科”的学科建设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学术梯队建设为重点,以科研基地建设为依托,加强学科战略管理和学科生态环境建设。
实施了“三个计划”和“三个基金”,即“学术梯队和特色研究方向重点资助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科研启动计划”以及学术交流基金、专利基金和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着力打造学校特色晶牌学科,学校目前已形成计算机科学及技术、新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现代控制和现代设计与制造方法,现代企业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群体,并建成了10个省级重点学科,基本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 按照“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促发展”的要求,学校大力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协调发展。
学校长期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办学立足点,强化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形成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发研究与成果推广转化及科技产业发展相协调的科技工作体系。通过组织和争取重大纵向横向课题,建设重大研究基地,培育重大科技成果和发展:壮大科技产业,使学研产协调发展的核心,“研”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
近5年,学校先后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项目200多项,取得了100余项科技成果,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一批在机械、电子、材料、水力、液压、土木、管理等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或达到国外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同时,学校每年科技进款达6000多万元,在国内外核心期刊科技论文年发表量近1000篇,专项申请每年30多项。
学校目前已建立起了包括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校企合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内的各类科研基地,并与省内外10多个地区建立了校地全面合作关系。联合80多个企业、科研院所成立了校董会,通过校地、校企合作有力推动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工程研究中心基地的建设,为学校服务经济建设,特别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兰州理工大学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创造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互相辉映的育人环境,提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新型管理运行机制,大力弘扬学校“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和国家文明单位等称号。
兰州理工大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瑞士、加拿大、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大学建立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每年接待和派出的访问学者达100多人次,在合作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在人才培养、培训方面,学校每年还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学生到美国、俄罗斯等国高校学习。
为主。
应该是你的学习成绩比较好,老师很看好你,希望你将来能上一所好些的大学,要你现在书里也个目标哦! 山东这边只有山大、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是一本211、985重点大学,你所说的山东理工是省里重点在建设的理工科大学,相对你喜欢计算机来说选择山东理工大学还是比较好的。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由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理工科大学。 建校50多年来,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弘扬“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校风,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现设有73个本科专业、43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学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8个学科门类,已逐步形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学校现有22个学院,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33000多人,研究生1200人,是教育部首批命名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山东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基地,山东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院校。2007年,学校成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9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办学实力雄厚、办学设施齐全。
学校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的原则,按照“生态化、园林化、数字化、人文化”的建设目标,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校园占地240万平方米,校内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处处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校舍建筑面积128.58万平方米,多媒体教室208个,运动场面积17.57万平方米,体育教学设施齐全。
图书馆藏书464.8万册(含电子图书210万册),中外文期刊26971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94亿元。
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16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山东省骨干学科实验教学中心6个。先进的校园网络覆盖全校,并设有教育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
学校按照“汇聚人才、培育团队、成就大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着力打造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高水平人才队伍。目前,1720名专任教师中,教授214人、副教授56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86人、硕士学位的103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2人,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等17人,博士生导师16人。
另聘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及一批校外兼职教授。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大力倡导“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德业双修、学而不厌”的学风。
深化学分制改革,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自2003年以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2项,其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5部;学校成为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和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
深入实施大学生研究与创新训练计划,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等重大赛事中获得奖励近600项。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荣获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学校被评为首届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学科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科研工作方针,整合科研力量,组建学术团队,选定主攻方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院、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积极参与山东制造业强省建设。学校还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设立了20余个科技研发机构,成为山东省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
“十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710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国家级项目62项;荣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近70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项,2006年、2007年连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一项,2008年、2009年连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英、韩、俄、澳、新等国家的40余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达成交流合作协议。
探索与国外学校合作办学的渠道,推进办学国际化进程,目前已与多个国家的有关高校开展了9个合。
北京印刷学院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北京市政府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前身是1958年文化部所属文化学院印刷系,1961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撤消文化学院,将印刷系并入轻工业部所属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系基础上改建北京印刷学院。
经过五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工、文、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办学实力和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以“立足北京,服务首都,贴近行业,面向全国”为办学宗旨,肩负着为我国印刷、包装、出版等媒体和传播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
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教育部印刷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包装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印刷与包装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出版印刷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之“动漫创作及艺术人才培训中心”。 学校已形成研究生、本科、高职三个学历层次的办学格局,现有传播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设计艺术学、机械电子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企业管理学等6个硕士研究生专业;有印刷工程、包装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工业设计、传播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艺术设计、绘画和动画等19个本科专业;有版面编辑与校对、市场营销、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包装技术与设计、印刷技术、印刷设备及工艺、电子商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8个高职专业。
全日制在校生7600余人。 学校现有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个国家品牌建设专业,3个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示范实习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4个校内实习基地和79个校外实习基地;拥有中国编辑研究资料中心和期刊研究所等省部级科研机构;与国内著名印刷、出版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85个。
印刷出版文化教育基地—中国印刷博物馆建在校内,展陈面积6,000余平方米,馆藏珍品21,556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8,843.89万元,生均值逾万元;多媒体教室78个,语音教室10个,多媒体和语音教室座位数9,934个,百名学生配多媒体和语音教室座位数142.57个;教学用计算机 2,105台,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30.21台;图书馆藏图书83.28万册,生均113.52册,办学条件名列北京市属高校前列。 学校现有教职工786名,其中专任教师447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211名。
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教师47名,副高职称教师139名,共计186名,占教师人数的42%;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6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32名,共计288名,占教师人数的64%。“全国优秀教师”5人,获中国印刷最高奖“毕升奖”3人,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森泽信夫奖”4人;入选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学术创新团队2个,拔尖创新人才3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5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0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1人,北京市教育创新奖5人,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党员、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等奖励30余人次,有29位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学校构建了以“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研究计划”为龙头的校园文化活动格局,现有各类学生组织50余个,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国际莫必斯多媒体光盘大奖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英语口语大赛”、“首都高校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国际、国家、北京市的竞赛类活动中,累计获奖达400余人次。
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满足部分学生出国深造的发展需求,学校与美国俄亥俄大学、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英国波恩茅斯大学、莫斯科国立印刷艺术大学等国外大学建立了有长期合作和交流关系,开展学生交流、联合培养项目。 面对新科技革命对媒体与传播业和相关行业以及人才需求带来的划时代变革,以及首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新走向,尤其是“数字北京”、“都市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战略的实施,学校牢牢把握并紧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和媒体与传播业发展的脉搏,对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办学目标、办学重点等作进一步的谋划,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以印刷、出版等传媒类专业为特色,工、文、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使学校成为国家和北京市印刷、出版等传媒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编辑本段][办学特色] 经过五十年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形成了“工科与文科结合、艺术与科技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1.注重工科与文科结合,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能力。
为了适应印刷出版业对编辑、设计、出版、印刷、营销、管理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
安徽工业大学前身为隶属于原国家冶金工业部的华东冶金学院,是华东地区唯一一所冶金行业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
1998年9月起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学校坐落于华东地区,长三角西端城市一一马鞍山。
安徽工业大学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安徽省重点建设大学;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法等六大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招收海外留学生资格,是教育部批准的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院校之一。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学校,1977年原冶金工业部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华东地区唯一一所冶金行业本科院校——马鞍山钢铁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隶属于国家冶金工业部。
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0年10月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学校是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自2005年开始,该校专业陆续进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目前,安工大所有58个本科专业在安徽,河南、河北、贵州和甘肃等省进行一本批次招生学校概况 本部行政中心学校占地面积 2850 亩,校舍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1亿元,图书文献资料280万册。学校现设有冶金与资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学院、体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以及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 17个教学单位及一个独立三本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设有5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类特色专业5个(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安徽省特色专业4个(化学工程与工艺、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学校拥有2个在建一级博士授予权学科(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覆盖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09年立项,2011年中期审核,2012年教育部验收)。1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学科[2],4大类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工程硕士、工商管理(MBA)、会计、资产评估),5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材料工程、冶金工程、化工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工业工程、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会计、资产评估)。
有A、B类省级重点学科13个(冶金工程,材料加工工程、钢铁冶金、化学工艺、会计学、数量经济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热能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检验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6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 。 设有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重点研究中心,省级基础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4 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4个,学校还是国家“863”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依托单位。
此外拥有9个功能齐全的实验中心以及15个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大型企业等合作成立的研究所。建立与马钢等企业的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基地,实行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培养,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以及研究生学术论坛。
湖畔建筑学校在职教职工1800余人,专任教师1200多人。其中,有双聘院士2人,教授180人、副教授49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9人。
学校现有“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有安徽省科技创新团队4个,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拔尖人才64人,省教学名师7人,4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学校还聘请包括12名两院院士在内的150多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目前,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18000多人,硕士研究生1600人,另外,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有在校生4500余人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围绕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十一五”期间,在校学生申请专利500余项,获准授权250多项(发明专利2项);研究生李智虎荣获2009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在“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及创业大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英语演讲、机器人等全国性大赛中,在校学生取得一系列优秀成绩,学校连续四届成为“挑战杯”全国赛事的联合发起高校;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在亚运会、全运会、大运会等各类体育竞赛中也取得优异成绩。
2010届研究生就业率为100%,本科生就业率为97.2%,毕业生考研达线率达到30%。重点科研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目前拥有各类省部国家级研究中心、质检中心、重点实验室、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共18个。
其中国家及部级5个,省级13个。校园景色(18张)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发改委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质量检验中心1个:国家钢铁及制。
我国钢铁企业能源消耗过高的原因和对策给你个资料摘要:随着后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的双重影响,抢占新能源产业制高点,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缓解能源紧缺状况、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而关键技术创新是降低发电成本、实现我国新能源应用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关键。关键词 新能源 关键技术 创新一、新能源关键技术创新重点11太阳能电池产品。
太阳能电池为高新技术的综合性产品,产业链长,涉及材料、光电、装备制造、电机学、电子电力、自动控制等学科研究领域。其关键技术创新一是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二是完善制造工艺三是提高原料、生产装备的国产化率;四是提升并网、储能、电网的稳定性;五是完善太阳能电池保护与防尘;六是加强电池材料的回收与利用。
21风能。虽然风能发电技术比较成熟,但还需要扶持和攻关兆瓦级变速恒频风电机组、3MW以上风力发电机轮毂、底座、齿轮箱体和齿轮箱,兆瓦级偏航及变桨轴承等风电机组及关键部件技术,培育支持发展一批关键部件配套产业链。
31水源热泵。水源热泵技术相当成熟,但应用该技术的水平有待提高,尤其在纯粹的酒店中使用该技术如何更好发挥空调的作用、又减少无谓的浪费需要进一步探索;在减少噪音和用电量方面技术,以及该技术全面铺开对生态环境是否有影响也需要进一步探究。
41生物质能。生物质能中的垃圾燃烧发电,尽管发电技术水平相对成熟,但在提高热值及热效率低、预防和控制二次污染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二、新能源关键技术创新的障碍(一)政府方面11缺少整体的、有序的、具体的规划指导。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但在《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仍在酝酿之时,许多地方却已推出了本地的新能源发展规划。
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市场准入低,这种一哄而起势必造成产业规模小、重复建设、产业低端以及阶段性的产能过剩和土地等资源浪费。21缺乏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有力引导。
虽然国家把新能源产业放到了战略产业的位置,也不断的出台新能源示范应用政策,在各企业“四(原材料、设备、技术、人才)引进”的现状下,从中央到地方总体上对新能源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缺乏有力的引导。比如加强对世界新能源技术前沿技术进展的跟踪研究,加大在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加强重点开发项目攻关,加快提高新能源高技木的水平,实施一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新能源材料的国产化、影响新能源技术发展的关健研究和开发项目,通过招标形式,调动产学研各方的力量攻克新能源关键技术;与先进国家签订新能源技术交流与合作协定,为新能源技术的引进创造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对新能源技术的引进实行进口税减免,对于新能源技术高端人才的引进给予优厚补贴;尽快在大学增设新能源专业,鼓励企业参与新能源技术教育培养体系的建设;支持企业通过购并国外研发机构、引进国外智力、与国外联合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对外合作的研发形式;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研发机构,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尽早建立行业标准,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自我研发和创新能力。
31缺乏明晰、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环境支持。由于企业逐利驱动,自身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政府必须考虑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并通过如科研机构机制改革、金融配套政策、法规、制度等引导企业、规范企业、约束企业,使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创新方面有保证和竞争力。
在西方国家,政府纷纷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措施,促进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采用新材料,改进新设计。美国的新能源政策要求大力开发节能技术,积极寻求可替代资源,大力倡导全社会节能。
英国政府大幅度降低对资源消耗高的纺织、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的补贴,扶持发展能源消耗少、资源产出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欧盟鼓励企业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绿色能源产业,新生能源可获得相应排放额度的补偿。
而目前我国虽然也有出台了一些政策配套措施,但总体看来,针对性较差,可操作性不强,效果不明显。(一)机制11管理机制。
在我国,交叉重叠的“多头管理”管理机制,往往造成效率低下,程序复杂,部门协调的交易费用居高不下,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宜实行“一头管理”,比如美国就是由能源一个部门管理,以利于理顺关系,保证责权利的明晰。21人才机制。
目前从事新能源的高端人才基本上在国外具有一定研究和工作经验背景的海归人才,企业普遍缺乏能解决产品科研和生产工艺等问题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科技专业人才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企业从事产业前沿性研究及技术创新,极大地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电池及组件等生产核心技术方面和世界先进生产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政府应完善人才政策,创建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人才机制。(1)对科研机构进行改革,从战略的角度实行新能源产业的关键技术创新,培养和利用高端技术人才。
动用国家。
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央财政依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纲领性文件,针对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为广大中小企业营造公平和宽松的发展环境。在资金政策方面,先后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中小企业平台式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等专项资金,从不同角度和环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规模实现了逐年增长。
融资难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中央财政积极研究对策,不断完善支持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是采取无偿资助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二是采取贷款贴息、担保业务奖励、创业投资引导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及创业投资机构围绕中小企业开展业务。
——在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方面。为鼓励担保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业务,从2006年开始,中央财政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专门支出,对信用担保机构围绕中小企业开展贷款担保业务和降低收费标准进行补助和奖励,即按已实际发生的贷款担保业务给予一定比例的奖补资金。2008年下半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冲击,中央财政在已安排2亿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补助资金的基础上,追加安排10亿元资金,对管理规范、资本实力较强的担保机构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给予资助,以进一步发挥其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上的积极作用。获得中央财政资助的330家担保机构,共为4.1万户中小企业提供了1148亿元符合政策要求的贷款担保业务,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同时,中央财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补助资金明确用于弥补担保机构代偿损失,有效提升了担保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
据有关统计,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通过不断探索与规范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4247家,当年担保额达到7000多亿元,担保企业户数达到23万户,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的担保业已初步形成。
2009年上半年,财政部与工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第一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补助项目继续列为支持重点。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促进担保机构更好的提升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在金融政策方面。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26号),增强金融机构化解中小企业不良资产的能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我部已经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了中小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处置办法。2009年3月,我部先后决定实施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增量奖励试点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两项政策措施以涉农贷款业务和涉农金融机构为支持对象,探索多种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包括农村中小企业在内的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实现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目标。以上政策措施的出台,将有利于缓解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促进其平稳、健康发展。
当前,有关部门正着力改善小企业贷款的政策与监管环境,引导和督促银行业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改革力度,开发和丰富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产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正在推进。工、农、中、建等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相继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加大了对中小企业信贷比重。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优势,致力于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建设,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这将推进全国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规模的大幅度增加。
现阶段,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是落实好已有的各项政策措施,同时构建长效机制。为此,中央财政将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相关措施,积极改进支持方式,切实提高政策实施成效。
感谢您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
近年来,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学校美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
为进一步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落实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图解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在整体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发展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基础教育阶段美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考虑地区差异,重点关注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美育教学条件的改善,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因校制宜,鼓励特色发展,坚持整体推进与典型引领相结合,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局面。
坚持改革创新,协同推进。加强美育综合改革,统筹学校美育发展,促进德智体美有机融合。
整合各类美育资源,促进学校与社会互动互联,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三)总体目标。
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
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二、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四)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
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综合性,加强实践活动环节。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
幼儿园美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懂得珍惜美好事物,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美育课程要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传授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发展艺术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和爱好,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
普通高中美育课程要满足学生不同艺术爱好和特长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特殊教育学校美育课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注重潜能发展,将艺术技能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为学生融入社会、创业就业和健康快乐生活奠定基础。
职业院校美育课程要强化艺术实践,注重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普通高校美育课程要依托本校相关学科优势和当地教育资源优势,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
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逐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
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职业院校要在开好与基础教育相衔接的美育课程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好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和学生特点的拓展课程。
普通高校要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意性选修课程。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和加强艺术经典教育,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美育课程。
(六)实施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美育实践活动是学校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
是啊。
沈阳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建于1949年,1985年由沈阳机电学院更名为沈阳工业大学,原为国家机械工业部所属院校,1998年起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
学校由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中央校区、兴顺校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位于辽宁省辽阳市的辽阳校区等四个校区组成。中央校区(主校区)位于沈阳市装备制造业聚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校园内碧波荡漾,草木葱茏,精致典雅,如诗如画,是读书治学和陶冶情操的理想之所。 学校总占地面积158.9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4.34万平方米,设有20个学院、3个教学部和2个工程实践中心,共设50个本科专业、20个专科专业。
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20348人,硕士研究生2664人,博士研究生272人,其他类硕士生473人,专科生1815人,成人教育学生7971人,外国留学生151人。 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
有电机与电器国家重点学科,有4个省重点一级学科,16个省重点二级学科。5个一级学科和19个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7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另外还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以及工程管理硕士5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3个招生领域,是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0年,学校获批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研究生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是辽宁省四所获此荣誉的高校之一。
学校把教学工作作为中心工作,将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十一五"以来,建设5个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辽宁省示范性本科专业、15个省级教学实践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0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4门省级精品课,3门省级视频公开课,9门省级资源共享课,5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承担国家级教改课题3项、省级教改课题95项,获省级以上教改成果奖51项,培养省级教学名师13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师云集。现有师资队伍1366人,其中院士3人、教授191人、副教授424人、讲师659人、博士生导师69人,硕士导师422人。
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师资队伍总数的30% ,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师资队伍总数的83%。
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5%。今年的生师比在17.2:1。
师资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和劳动模范、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专业学会理事长、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国家和省级优秀科技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千人层次人选82人、辽宁特聘教授10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部级优秀人才、学科拔尖人才、教学名师和优秀创新团队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师。 科技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十二五”期间,学校以不断建设和完善科研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重点加强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成绩突显。先后建成了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大科技平台和沈阳工业大学(营口)工程技术研究院。
目前学校有省级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4个,协同创新基地5个,其中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与教育部创新团队的成功获批,标志着学校在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科技创新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十二五”期间,学校先后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批973、863、自然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百余项;有效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200余项并获“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5项,通过“第二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验收;发表SCI、SSCI、EI检索论文2815篇;科技总量相比“十一”五增长超过50%。
学校面向世界,开放办学,与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芬兰等国家的43所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从 1995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2001 年开始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美国班尼迪克大学在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已经形成 1700多名学生的培养规模,与美国班尼迪克大学联合培养的 MBA 研究生已毕业九届。
截止到去年9月初,我校在校的留学生数达到151人。 我校团学活动丰富多彩,按照“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学院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的活动思路,积极开展各类特色鲜明、参与面广的大学生文化、体育、。
无锡轻工大学经贸管理系创建于1985年。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和无锡教育学院三校合并,相关院系调整,组建江南大学商学院,2003年原东华大学无锡校区相关院系并入。商院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无悔追求和砥砺磨练,伴随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逐渐造就成为具有完整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要求的创业者、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的人才智库。学院现下设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等5个系,以及江南大学中小企业管理与发展研究院、江南大学金融研究所、江南大学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江南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 、江南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江南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江南大学都市圈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并都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相关的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9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36人,博士28人 ,7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太湖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35人。全院现有在校本科生2464人,国际班学生约300人,留学生20余人,硕士、博士生450余人。
学院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和工业工程5个本科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1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工商管理、项目管理和物流工程等3个专业硕士点和1个与食品学院共建的食品贸易与文化博士学位点。近三年来学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有了较快发展,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权威期刊收录的论文超过130余篇,出版专著48部,获得多项部省级科研奖,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达到1500万元,每年都能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项目,丰富了经济管理理论,为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每年举行国际、国内学术报告会50余场,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院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体,以中小企业管理与发展为特色,以“创造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培育卓越人才、服务经济发展”为使命,倡导在先进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塑造坚持真理、主持正义的个性品质;尊重个性、尊重创造,关爱信任、自信自强的文化,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把培养国家经济建设的优秀管理者作为主要目标,着力成为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基地,孕育商界精英的摇篮。江南大学MBA教育中心是商学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级管理人才”的基地。自取得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资格以来。MBA教育不断积累,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训练,招生规模和办学声誉与日俱增,MBA联合会积极参与国家赛事和省MBA联合会活动,锻炼和提高才识,逐步打造出特色化、精品化的江大品牌。
学院成立了由热心教育事业的知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组成的董事会,香港利奥集团、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在学院均设立了奖学金。学院与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先后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LANCASHIRE)联合培养国际化商科人才,互派教师讲学交流,进一步开阔学术视野,提升学术水平。
学院为学生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创造良好的条件,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应用性、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特色。建有现代化的国际商务模拟仿真、会计电算化模拟、金融、保险、ERP模拟等8个实验室,设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60多家,并与香港利奥集团共建了高科技物流实验与研究中心,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和能力培养,组织以党员义工站为主线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第二课堂,先后成立了大学生科协、青协、英语和电脑俱乐部。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在学校文体、社团活动中屡获殊荣。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以上,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