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工会开展的技术培训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的培训,即开展不同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提高职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训,主要是创造学培训。
下面,我们分两次讲解:先讲技术培训和技术创新,然后讲创造学培训。 第一讲:技能培训和技术创新 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和技术创新,是工会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措施,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提高职工职业技能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工会开展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 技术工人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经济腾飞的重要保证。当前,技术工人素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我国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这一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提高。
另外,1亿多的农民工整体上处于无技能或低技能状态,他们中大约只有9%的人接受过技能培训。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与发达国家60%一80%的水平相差甚远。
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缺少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要靠技术工人制造;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要靠高技能的技术工人来操作。
技术工人技术素质偏低,不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十一五”期间,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需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而且需要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不仅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 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工会开展技能培训,既是贯彻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技能人才,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贯彻工会“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提高职工就业竞争能力,维护职工发展权的需要。二、技能培训的作用据有关资料介绍,一个大学毕业生所学知识仅占其需要的职业技能知识的1/10左右,大量知识和技能是靠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再教育”完成的。
另外,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会使原来已经获得的知识落伍。为了克服这种知识老化,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再教育”,不断更新和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水平,对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技能培训发挥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提高劳动生产率 通过对员工的在职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可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如亚当·斯密在200年前曾指出:一个工人技能的提高,如同一部机器或一种工具的改进一样,可以节约劳动,提高效率。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生可提高劳动生产率43%,初中毕业生可提高108%,大学毕业生则可达300%。(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培训使员工的知识不断增加、技能不断增强,其创新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因而,经过培训的员工通过参与技术创新或产品创新等方式可以直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同时,利用其掌握的先进技能,可以对既定的物质资料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企业员工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水平,可以提高其技术熟练程度和技术应用能力,从而使科技成果转化率得到提高,更加充分地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四)提高职工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职工通过参加技能培训,有的取得技术资格证书;有的成长为一专多能的技的掌握了新兴的技术技能,提高了就业竞争力。这就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证明,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经济增长。日本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工人教育水平每提高一个等级,技术革新者的比例就平均增长6%。
一般工人提出的革新建议约能降低成本5%;经过一定训练的技术人员的建议,约能降低成本10%一15%;而受过良好教育的管理人员创造和推广的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则可以降低成本30%以上。三、工会开展技能培训的内容和要求 (一)工会开展技能培训的种类 目前工会开展的技能培训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企业内部面向企业职工开展的技能培训;一种是面向社会开展的技能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二)企业内部开展的技能培训 1、培训内容与方式 企业技能培训包括基础性培训、技术等级培训和适应性培训。基础性培训内容包括应知培训和应会培训两个方面。
应知培训的内容由三基知识、专业知识、外延知识三方面组成。三基知识指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计算。
基本原理是指实现各工序过程原理,相关信息、仪器、工具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包。
认识“五小六化”竞赛活动的重要意义。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五小”竞赛作为一项开展了4年的品牌活动,不仅要继续巩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态势,还要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使创业创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蔚然成风。二要立足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将“六化”要求落到实处。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扩大竞赛覆盖面,建立智能化管理模式,实现服务多元化创新。三要紧扣我省“三大目标”建设大局,团结动员广大群众为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再立新功。
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增长动能转换,深化“五小六化”竞赛活动;围绕提高成果转化率,深化“五小六化”竞赛活动;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深化“五小六化”竞赛活动。
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是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拓展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是提升职工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的有效途径。
通过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把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和名师带徒、先进操作法推广结合起来,全力推进职工知识化进程,使广大职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稳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快速增强,群众性劳动竞赛已成为企业工会工作的亮点和品牌。面对重钢的环保搬迁,工会劳动竞赛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起点,对职工综合素质、岗位技能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工会组织如何改进和创新群众性劳动竞赛,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浅见。
一、劳动竞赛存在的主要问题现阶段,劳动竞赛如何适应企业改革与现代市场竞争的形势需要,是我们基层工作者需要探讨的课题。就目前企业劳动竞赛状况来看,普遍存在三个方面。
1、劳动竞赛选项不规范且发展不平衡。一是有的单位劳动竞赛缺乏缜密的论证,主题不突出不集中,选项主观色彩重;有的竞赛项目很多,内容却大同小异,没有新意,更达不到劳动竞赛应有的效果;二是竞赛活动发展不平衡,认识有偏差。
有些活动开展得很好,有些活动开展得有头无尾。对于工会开展的劳动竞赛,有些员工认识上不到位,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参与活动的热情不高。
2、劳动竞赛目标不准确且内容千篇一律。一是竞赛目标大、内容虚、管理松的弱点。
有的劳动竞赛目标定的太高,如同挂在天上的月亮,参赛者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达到,自然失去信心。在制定竞赛项目时,既不给参赛者可望不可求之感,也不使参赛者唾手可得,竞赛目标应该是鼓励大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旗帜;二是竞赛内容千篇一律,流于形式、敷衍了事。
劳动竞赛是工会的一个传统项目,形成了一整套固定的做法,所以在形式上就缺乏创新性。有的只说不做,应付上级;有的虽然做了,也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深入,不实际,不注意总结经验,尽管每年都搞劳动竞赛,但每年的内容都差不多。
3、劳动竞赛考核不合理且奖励与处罚不平衡。一是有的单位将竞赛考核标准定得非常笼统,实际操作性不强,随意性很大;有些条款缺乏可比性,使优劣难分,缺少合理、公平、公正性;二是劳动竞赛奖励与处罚不平衡,激励制度不科学。
存在重处罚轻奖励的倾向,以致许多员工一想到劳动竞赛,就是和“扣钱”挂钩,对于竞赛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员工物质奖励甚微,满足不了员工的心理期望,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二、改进和创新劳动竞赛实效的对策和措施在计划经济建设时期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劳动竞赛,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前景如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劳动竞赛应从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高度,探索新模式、研究新内容、运用新方法,使之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1、用创新思维指导劳动竞赛。
“创新是企业前进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劳动竞赛无疑是生产技术创新的最佳载体和肥沃土壤。新重钢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劳动竞赛要做好“三个转变”。
一是从“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当前,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已经转向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就为劳动竞赛从“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提出了必然要求。
“体力型”劳动竞赛主要是通过充分焕发职工的劳动热情,转化成靠加强劳动强度、靠拼体力和延长劳动时间来促进生产。“智力型”劳动竞赛则要抛弃这种以工人为主的“人海战术”,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努力达到科技人员与工人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劳动热情与劳动技术结合。
要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知识和技术上的优势,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提高企业整体生产经营水平;二是从“生产型”向“效益型”转变。劳动竞赛要紧紧围绕经济效益这一中心,在提高产品竞争力、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上下功夫。
要通过劳动竞赛培养职工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益观、竞争观和价值观。要引导职工既注重产量与工作量,又注重成本费用及资产收益,既懂生产经营,又会企业管理。
要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到立足本职、勤奋进取、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拼博奉献上来。三是从“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要解决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只有把新技术注入传统产业,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才能实现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新时期劳动竞赛必须着眼创新,激励职工认清肩负的责任,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姿态、创新的举措、创新的工作,促进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新产品,产出高效益,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2、用创新的形式丰富劳动竞赛。
一是要灵活多样。要把劳动竞赛的重心放在组织具有较强吸引力、针对性强、成效显著的竞赛活动上。
可将以工种对抗的同行式、以夺标夺星创最佳的夺魁式、以分阶段完成竞赛目标的台阶式、以集聚智慧技改革新的攻关式、以互定目标相互督促的合同式等竞赛形式,。
当前,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的工会组织能否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的大局中体现新作为,展示新风采,树立新形象,对于更好地服务职工,凝聚力量,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至关重要,意义重大。这就势必需要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科学判断面临的形势,正确分析存在的困难,准确把握发展的机遇,努力转变工作方法。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 随着形势的发展、环境条件的变化,人的认知水平、思想观念也要随之改变。
特别是在当今全国钢铁企业行业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严峻挑战中,工会组织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保守僵化的思想观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要不断突破思维惯性、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改变空洞的政治化工作内容和方式,改变工会工作中存在的追求表面,脱离实际;追求数量,不重质量;习惯看台帐、查记录的老方法。
要密切联系工会工作的实际,开展实实在在有形活动,达到虚功实做。要多想、多思,善想、善思,保持工作常干常新,树立“干那些前人没有干的事,想那些前人没有想的事”的思想。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解放思想,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突出问题,使我们的思想、行动、政策和措施,更加符合党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企业发展和工会工作发展规律,不断推进工会工作的群众化、民主化、制度化,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促进工作大发展。 二、强化服务意识,破除“等、靠”思想,树立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
工会只有强化服务意识,坚持重心下移,切实转变作风,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一线、服务职工,才能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拥护,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信赖的家,使工会干部真正成为职工贴心的人。目前,工会工作上还存在“等、靠”思想,习惯于沿用行政化的手段,部署工作靠开会,指导工作靠发文,推动工作靠活动,了解情况靠汇报。
工会组织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发扬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超前性,提高工作效率。要通过开展“走动调研”、“交心恳谈”等形式,深入基层。
多加强指导性工作,讲求实效,不要增加基层的负担,坚决反对搞花架子。 三、切实以职工为本,转变维权方式方法,主动依法科学维权。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党赋予工会的神圣职责,是广大职工的期盼和希望。工会组织通过主动了解并反映、表达职工的诉求和意愿,对于更好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注重实现维权方式方法的转变,即从单纯地解决个案问题向解决全局性问题转变,从职工来访后的被动处理,向事前主动预防、未雨绸缪的工作方式转变。要着力加强和保护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要心系职工、情系职工,经常深入车间、班组、职工家庭,了解职工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虑,及时反映他们的意愿,使需要帮助的职工通过切身的体会感受到工会是自己的“娘家人”,从而对企业、对工会产生归属感、亲切感。 四、在工作推动上,实现以重点突破来带动整体工作的提高。
工会工作的领域很广,内容很多,但具体到工作安排,往往是这也不能丢,那也不能放,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各项工作面面俱到、齐头并进,重点不突出,成效不明显。要把握好企业特殊时期和阶段的重点工作,紧跟形势、紧贴实际、紧扣主题,实现以重点突破来带动整体工作的提高。
要围绕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谐企业建设、维护职工稳定等方面,不断创新,努力探索,积极开展职工喜闻乐见和具有实际成效的建功实践活动。要注重从各自的具体实际出发,有所侧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打造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工会工作品牌,力求多样化,努力营造百花齐放的工作局面。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论,牢牢抓住制约发展的症结所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注重突破薄弱环节,以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富有创见地升华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创新和重大升华。
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必须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在工会工作中的着力点,破解问题短板,强化工作创新,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坚持创新发展,着力引领职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引导职工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让创新在全体职工中蔚然成风。要广泛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社会氛围,发挥劳模先进引领作用,深化名师带徒活动,强化劳模技能工作室创新孵化功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广泛智力支持。
要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组织职工积极参与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打造职工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大讲堂等平台,提高职工技能等级、技术和文化水平。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着眼“十三五”发展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领域,创设丰富多样的竞赛载体,让每一位职工在竞赛中成就自我、发展自我,让劳动竞赛成为服务发展的“助推器”。
要实施“工人先锋号”亮牌创建活动,推进职工“五小”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职工岗位先进操作法等工作,促进提质增效。 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引领职工推动整体均衡发展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重大关系问题,引导职工助推整体协调发展。要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职工生产生活,广泛宣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等精神,引导职工强化岗位奉献意识,培育协调发展理念。
要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积极培育先进典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优化监管评估机制,推动服务引导与管理监督相结合,以共担责任、共谋发展为主题,促进更多企业不欠薪不欠保,职工与企业同心同德共同发展。要培育职工树立创业意识,探索金融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等服务举措,帮助职工实现创业和再就业。
要营造协调发展氛围,繁荣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推动基层形成常态化职工文体活动机制,深化送文化到基层活动,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贡献力量。坚持绿色发展,着力引领职工促进经济社会良性互动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引导职工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要培育职工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形成促进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要引导职工加快产业生产经营方式革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推动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筑牢生态安全底线。
要引导职工广泛参与“垃圾分类”等生态文明活动,发挥各级人大职工代表和政协工会界别委员监督治理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力度和生态修复的力度,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开放发展,着力整合各方力量提升工会服务能力 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理念,运用社会力量提升工会服务能力。要积极推进工会实体化、普惠化、项目化、社会化服务,设计和实施好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的服务项目。
要提升各级职工服务中心、企业实体化服务站点功能,完善困难帮扶、创业就业等机制。要在做精做细工会帮扶、办好各类维权热线,畅通法律援助渠道。
要遵循“互联网+”发展趋势,依托工会官网、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服务方式,实施网络普惠服务。要发挥工会枢纽型组织的功能,采取购买服务吸引社会组织参与服务职工,积极构建互利合作平台,提升工会在社会组织中的吸引力和话语权。
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实现职工共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增强职工的“获得感”。
要强化工会源头维护,落实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等民主协商机制,参与修订完善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制度。要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职能,强化高温津贴、带薪休假等待遇的落实。
要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推动出台工资集体协商条例、职代会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健全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广泛开展行业(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要加强职工劳动安全保护,健全完善劳动保护分级管理措施,会同行政部门建立工伤事故预防联动机制,督促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加强事故多发企业的警示教育和督查。
牢固树立和自觉践。
把维护职工利益的触角延伸至各个角落。总工会积极完善基层组织和服务阵地建设,通过采取"抓重点、破难点、聚散点"的方法,龙华区总工会健全区、街道、社区(园区)、企业四级工会组织网络。同时,职工服务中心和维权关爱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在全区重点企业建立员工关爱中心,基层工会综合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以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为"脚手架",建设服务发展的职工队伍大厦,构建了职工大培训、大教育格局。通过开展"百场课堂进企业"、岗位成才、职工素质提升行动等系列活动,推动职工全面提升岗位技能和文化素质。同时,总工会分层次分项目制定培养计划,先后举办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有理念、敢担当、懂方法、善做群众工作"的工会干部队伍。
总工会将做好民主建会工作,着力推进大企业、重点企业建成一批职工满意、企业认可、积极有为的模范工会。同时,提升工会基层组织覆盖水平和运作能力,构建工联会、基层工会和工会小组有效覆盖的组织体系,探索实施区和各街道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在企业工会挂点制度。
办好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仍然是总工会未来五年的工作的重点。未来将加大试验区推广复制力度,全面推进"10+1"试点建设,在符合条件的工业园区与社区建立工联会和职工之家,完善"一区多点"布局。同时健全工联会运行机制,建设职工之家服务平台,用创新服务吸引职工,以活动组织职工,壮大工会的群众基础。
大力推进"新工人"队伍建设,组织和引导广大职工为龙华打造产业创新主力区建功立业。未来将实施龙华职工队伍建设"十百千万"工程,包括打造十家职工技能培训"优才"企业,举办百场"劳模大讲堂"活动,培育千名工匠,落实万名高端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同时实施龙华职工"双创(创新创业)"工程和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推进建立职工创新创业基地,加大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力度,广泛开展职工素质教育讲座、举办职工文体康乐活动、开设培训课程等,全面提升职工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未来将创新维权机制,健全完善工会维权工作机制,加大工会法律援助及普法工作力度,做好集体劳资纠纷的处理,积极推进集体协商,探索完善企业工会干部津贴和权益保障制度,使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为切实服务好辖区职工,总工会未来还将建设职工服务阵地,健全职工服务体系,全面提升职工服务工作水平。其中,在加强阵地建设,提升职工服务资源保障水平方面,正筹建工人文化宫,同时推动党群共建,广泛整合连接共青团、妇联和社会组织资源。龙华区还将树立"互联网+"思维,努力打造"指尖上的工会",围绕职工入会、会员管理、信息发布、民意征集、维权咨询、民主监督等需求,拓展职工服务的网上阵地,全面提高工会工作信息化程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19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