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2.0即Innovation 2.0,是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创新2.0并非是从WEB2.0引申而来的,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全球对Living Lab、Fab Lab、AIP等创新模式探索的结果。WEB2.0则是创新2.0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是要让所有的人都来参加,全民织网,使用软件、机器的力量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被需要的人找到和浏览。如果说WEB1.0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网,WEB2.0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互联网。创新2.0也是让所有人都参加创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让知识和创新共享和扩散。如果说创新 1.0是以技术为出发点,创新2.0就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的创新,以应用为本的创新,可以参照《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的论述来理解创新2.0的定义,创新2.0也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
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和发展催生了信息社会、知识社会形态,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创新2.0正逐步浮出水面引起科学界和社会的关注。普通公众不再仅仅是科技创新的被动接收,而可以在知识社会条件下扮演创新主角,直接参与创新进程。国内外关于创新2.0的关注和研究正在逐渐兴起,随着对面向未来的、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研究的深入也将给我们科技创新模式的发展带来新的视野和动力,同时也推动了体验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
如果说创新 1.0是以技术为出发点,创新2.0就是以人为出发点,特别关注用户创新,是以人为本的创新,以应用为本的创新,《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一文认为创新2.0是“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 正如《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一文在对知识社会环境下Living Lab、Fab Lab、AIP三种创新2.0模式对比分析基础上所指出的,创新2.0不仅是以复杂性科学视角对ICT融合背景下科技创新的重新审视,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的,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大众创新、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形态;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待,它更是知识社会条件下的创新民主化展现 。
云库房或称云仓库是第二个落地的创新项目,是由阿里巴巴提出的云概念。
云仓库,云故名思议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状态,不是实体,原意指天上水汽形成物,后经阿里巴巴提出云概念,是指网络平台,基于大数据端是为云,云仓库即指仓库平台,仓库云端大数据平台。
云仓库是指实体打造仓库在线互联网平台,联通全国各大仓库管理系统后台端口,实现仓库数据及时上传至云仓库平台,云仓库将所有仓库数据集合,通过数据分析来整合全国物资和信息的整合处理分析,到时全国的仓库所有货源将会得到很好的分流和整合,而今后所有的公司也将节省很多精力来管理全国货物的流通存放。
扩展资料: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官曾鸣,曾系统性地概括了云计算对于企业的价值。
1、移动+云计算=实现了IT服务的“在线化“,让技术的门槛大幅降低。
2、云计算是公共服务,是可变成本,可按需使用,不再是固定资产投入,创业公司的成本压力由此大幅下降。
3、云计算将数据变成生产资料和企业资产。
云计算,是用足够的低成本、商业化的模式来解决大计算的问题。以前大家只会想到超级计算机,它的运营成本高,而反应速度还是很慢,当这些大的互联网应用真正发展时,比如淘宝,数亿商家提出的购买需要,实时信息匹配的背后,就是大数据的计算。
所以,云计算就是使用分布式的方法,针对海量数据大计算的一种解决方案。如果没有计算能力,我们谈不上大数据的时代,谈不上海量数据的高效应用 。
马云在2016杭州云栖大会上提出了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阿里云正在成为这“五新”的经济基础设施,其自主研发的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飞天,可以将遍布全球的百万级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为社会提供计算能力。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接下来的3~5年,云计算、大数据不仅将在互联网内发生改变,同样会在工业制造、农业作业、城市交通,以及基因学、医疗影像、教育娱乐等领域产生赋能。
“云计算、大数据会对各行各业的基础生态产生改变,阿里巴巴希望把已有的能力进行输出,给予更多的创新者、创业者以及政府机构和国内外的合作者们。”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云仓库
百度百科—阿里云
重庆市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在沙坪坝区大学城虎溪镇
在沙坪坝坐888(站西路),266(重庆师范大学正门)路公交车在科院路口下车转陈家桥到曾家公交车可到学校正门 你看下面的资料嘛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民政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重庆市教委直属的一所专科层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院校、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是西部地区培养城市管理和社会工作服务型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学院坐落在重庆市巴南区花溪河畔,西临长江,东靠南温泉风景区,北接江南大学城,重庆内环高速公路环校而过,校园环境清馨优雅,是求学的理想场所。
学院立足现代城市管理,服务和谐社会构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以特色铸品牌,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积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满足现代城市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服务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学院现有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并在重庆大学城征地450亩筹建新校区。学院实验、实训设备先进,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00多万元,拥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中心)10个,下设49个实验实训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6个,并承建由中央财政支持的西南地区最大的物流实训基地。学院建有适应现代化教学与管理的校园网络。图书馆藏书37万余册,报刊660余种。生活服务设施配套,文化体育设施一流,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学院现设有民政学院、工商管理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文化产业管理系、工程管理系、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7个教学部门,开设33个专业,其中社区康复专业为重庆市教改示范专业,物业管理、社会工作、计算机网络等专业为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商务管理专业被确定为中澳职教项目成果推广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院举办普通和成人两个方面的高等教育,面向全国招收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同时在重庆市招收参加重庆市单独组织的高职入学考试的中职毕业生,现有在校生5000余人。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近30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8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93人,博士、硕士(含在读)92人,专业带头人20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双师素质”教师93人。学院还从重点高校、科研单位、知名企业中聘任著名专家学者以及高级工程师为学院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教师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项,完成院级教改和科研项目11项,获省部级教学和科研成果奖7项;在CSSCI、CSCD类核心期刊和其它各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253篇;出版专著和主编、参编公开发行教材45部。
学院建立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可对37个职业(工种)进行技术等级鉴定。学院还被命名为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站、国家民政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人事人才职业资格认证授权培训中心、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远程培训点等。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同美国、澳大利亚、挪威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同类型院校开展合作办学,为师生提供学习和交流机会。
目前,学院正秉承“敏学致用、厚德笃行”的校训、“和谐共进、求实创新”的校风,按照“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创出品牌”的工作思路,面向社会工作行业、现代服务业、IT产业,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招生电话:023-62558888 023-89025555
学院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走马梁景竹三村1号
邮编:400055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78.0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