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大学生心灵导师”李开复,还是“创业教主“周鸿祎,他们都在不停的奉劝:“大学生不要直接创业,要先进入社会积累一些经验…”,似乎大学生创业或大学毕业就创业,成为了创业失败的另一种说法。但是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经过黑马哥的调查,发现很多创业成功者其实都是典型的“大学生创业者”,他们用自己的实例证明了,中国大学生创业者也可以如硅谷的扎克伯克,比尔盖茨那样,做一个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
当然,创业有风险,入行需谨慎,一个创业者必备的素质是能清楚判断形势作出决策,究竟你是否要直接创业,还得你自己说了算。
杨明平
超级课堂的联合创始人杨明平是典型的大学生创业者,并且是一位连续创业者。杨明平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05年,大三的他接手了学校边上的一家川菜馆,发展到拥有400多平方、一年200多万营业额规模的火锅店,大学的创业经历为他赢得第一桶金。而后杨明平决定朝着更大的方向发展,进入在线教育领域,创建超级课堂(Super Class)。
超级课堂成立于2010年10月,由杨明平创立的超级课堂将线下教育搬到线上,为中小学学生提供好莱坞大片式的网络互动学习课程。
邱有林毕业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建环系,毕业后,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开地起了自己的锅盔摊。刚开始,很多人向他投来异样的目光:一个大学生出去卖锅盔,大学岂不是白读了?邱有林并没有在乎这些,而是靠双手和汗水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如今,他平均每天能卖出200个左右锅盔,日利润最高时可达800元。
大学生毕业后做什么?多数人都会想到学以致用,找一份相对稳定且体面的工作。但是,毕业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建环系的邱有林却有些“不务正业”,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人们异样的眼光,毅然干起了卖锅盔这一不起眼的营生。现在,邱有林平均每天能够卖出锅盔200个左右,月收入近万元,让周围的人刮目相看。
大学生卖锅盔 月收入近万元
“卖锅盔啊,尝一下,猪肉的3块5,牛肉的4块5……”1月22日,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附近,一位小伙站在写有“军屯锅盔”的小车前,一边认真地做着锅盔,一边努力叫卖。五六个学生正围在小车旁等着正在烤的锅盔,看起来生意甚是火爆。
这位做锅盔的小伙子就是邱有林,他身穿一件黑白格子外套,外面围着一件紫色围裙,上面沾了些许面灰。这位看似平常的锅盔小商贩,谁能想到,他是一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建环系的大学毕业生。毕业两个月后,邱有林放弃去公司应聘工作的机会。于2014年9月,开始做起了锅盔生意。
“刚开始做其实挺困难的,一天只能卖十多块钱,连本钱都不够。慢慢的有所好转,卖了半个月之后,就差不多有两百多了。”邱有林讲道,做锅盔生意也不是那么容易,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相当紧凑。每天早上6点起床发面、调料;7点半出摊,一直做饼,差不多凌晨才能睡觉。
邱有林介绍,锅盔生意越来越好,刚开始每天只挣几十元,半年后,每天平均能卖200个左右的锅盔,日利润最高时可达800元。
曾一度饱受质疑 他却没觉丢人
按常理,大学生毕业后该是去一家公司面试上班,找一份体面的工作。邱有林来自农村,家人供他读书也十分不易,更是希望他毕业后能够出人头地,有所作为。当邱有林将卖锅盔的想法告诉父亲时,父亲坚决不同意,理由很简单:一个大学生出去卖锅盔,大学岂不是白读了?
邱有林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他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开起了自己的锅盔摊。刚毕业不久,学校里仍有不少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每每碰见时,他们或是投来异样的目光,或是质疑他为何不去找一份踏踏实实的工作。遇到这样的情况,邱有林不但没有逃避、辩解,而是主动上前打招呼,主动介绍自己锅盔的特色以招揽生意。“卖锅盔是靠自己的双手与汗水,从中得到收获,这哪是件丢人的事儿?”邱有林常常这样鼓励自己。
慢慢地,邱有林的坚持逐渐改变了大家对他的看法。最先支持他的是他的父亲,“家庭给不了他太多,他知道自己奋斗,我们理当支持。”邱有林的父亲说,也正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他比同龄人多了份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冲劲。后来,随着生意一步一步的好转,周围人也开始理解他:“行行出状元,不管做什么,能做好就行。”
接下来,邱有林打算去成都拜师,提升自己做锅盔的技术,然后注册商标开分店。“今后会是什么样子,谁知道呢?”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看得出,邱有林信心十足。
还记得大学刚刚毕业,很多身边的人都向创业进发,但自己大学四年并没有为创业做任何准备,所以和多数毕业生一样,选择了就业,一开始找的是一家互联网广告公司,大学出来什么都不懂,只能通过工作不断学习,这一点自己非常庆幸,如果一早就投身到创业中可能失败的概率会高很多。
从一个普通的编辑岗位做起,一年之后成为项目主管,二年之后成为主管项目的经理,这么短的时间能有这样的成就自己都不敢相信,但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是别人的十倍,因此也 受到公司管理者的认可。在此对那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个建议:刚刚毕业不要对物质要求过高,从大学出来,我们就是一张白纸,做人处事以及工作技能上非常的缺乏,找工作,只要能满足基本的需求,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就行。
在公司工作了三年后,遇到了我现在的先生,并在恋爱半年之后结婚,很多朋友都认为自己对婚姻过于草率,但是自己在看人方面还是非常准的,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婚姻上,永远把品性放在第一位,能力排在第二位。在结婚两个月之后,自己怀孕,在家人的劝说下,自己从工作近四年的公司辞职,虽然之前对这样的现实非常感到不满,但是后来意识到想要获得其他东西,就必须放下一些东西。
在家中备孕时间感到非常的无聊,每天不是在菜市场瞎逛就是和朋友逛街,这个时期的自己非常迷茫。后来和众多妈妈在聊天的时候发现照顾孩子非常不容易,不仅还要买各种婴幼儿用品,这费用也要花不少,尤其现在国产奶粉让中国的家长非常不放心,众多家长选择“洋奶粉”,费用要高国产奶粉一倍,很多妈妈直呼自己承受不了,自己也开始为这个事情而苦恼。(更多精彩内容可以关注微信女人致富密码,nvrenZFMM)
1、王学集王学集出生于浙江温州,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
大学时和2位同学一起创新创业,大三时正式发布phpwind论坛程序,2004年大学毕业的王学集成立公司,公司亦命名为phpwind,中文名“杭州德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门提供大型社区建站的解决方案。目前,phpwind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社区软件与方案供应商,pw6.3.2版本的推出更在社区软件领域树立起一个极高的技术壁垒,phpwind8.0系列版本则推动了社区门户化。
phpwind于2008年5月被阿里巴巴以约5000万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现在隶属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为阿里云计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舒义舒义19岁就开始创新创业,读大一时就是国内最早的web2.0创业者之一,创办过国内第一批博客网站blogku,bolgmedia,还创建了一个高校sns和一家校园电子商务公司。
2006年舒义第三次创新创业,创办了成都力美广告有限公司,后发展为中西部最大的专业网络广告公司之一。2009年舒义成立北京力美广告有限公司,两年内发展为国内领先的移动营销解决方案公司,并于2011年获得idg资本投资。
目前舒义开始尝试天使投资,投资创办过多家移动互联网公司。3、黄一孟黄一孟除了是verycd的创始人,也是心动游戏的创始人。
2012年,心动游戏的收入达到了10亿人民币,从入不敷出的verycd到年收入10亿的网页游戏公司。黄一孟依靠自己的感觉和摸索去创新和创业。
4、戴志康康盛创想创始人戴志康是无数互联网人的偶像,他创建的“discuz!”开源模板与“wordpress”并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开源网站模板,被数以百万级的站长使用,深刻的改变了中国互联网,而戴志康也是一位大学生创业者。戴志康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亲属中也有很多人是老师。
据说,因为这种家庭背景,戴志康小时候开始就一直接触电脑。在计算机性能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他的编程技术也日益提高。
戴志康从小学刚毕业后的1995 年开始初步尝试编制软件。初中、高中时期,他几乎席卷了各类计算机大赛。
戴志康2000年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便在校外创业,他在外面找到一间月租300块的房子,一天差不多15个小时都泡在电脑前面,最终他创造的“discuz!”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建站开源模板,“discuz!”于2010年被腾讯以6000万美金的价格收购。5、杨明平超级课堂的联合创始人杨明平是典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并且是一位连续创新创业者。
杨明平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05年,大三的他接手了学校边上的一家川菜馆,发展到拥有400多平方、一年200多万营业额规模的火锅店,大学的创业经历为他赢得第一桶金。
而后杨明平决定朝着更大的方向发展,进入在线教育领域,创建超级课堂。超级课堂成立于2010年10月,由杨明平创立的超级课堂将线下教育搬到线上,为中小学学生提供好莱坞大片式的网络互动学习课程。
青年处于创新创业的活跃期,大学生是“万众创业”的主力军。但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率只在2%左右,与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比率的平均水平20%相差还很大。高校还应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创业教育究竟该如何开展?
要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创业,大学营造一种创业文化很重要。现在大学中创业的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在大学里的各种讲座和报告中,学术方面的内容居多,而关于创业的较少。今后可以多邀请企业家和成功的创业者来到大学开办讲座、同学生交流,让企业家的精神在青年学生的心中发芽。
要支持和鼓励老师和学生成立更多的创业沙龙,比如清华大学的创客教育基地联盟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学生和老师能在一起学习和交流关于创业的思想和心得,并亲自动手实践创新,也是塑造创业文化的一种途径。学校里也应该兴办创新工厂、车库咖啡这样的场所,让学生有创业的文化和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在营造创业文化的过程中,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热情,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创业不仅是就业和挣钱,更是一种更高一层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创业应该是比简单的就业具有更高的自我实现的价值。
要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创业,加强创业实践教学是重要基础。培养学生创业,。青年处于创新创业的活跃期,大学生是“万众创业”的主力军。但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率只在2%左右,与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比率的平均水平20%相差还很大。高校还应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创业教育究竟该如何开展?
要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创业,大学营造一种创业文化很重要。现在大学中创业的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在大学里的各种讲座和报告中,学术方面的内容居多,而关于创业的较少。今后可以多邀请企业家和成功的创业者来到大学开办讲座、同学生交流,让企业家的精神在青年学生的心中发芽。
要支持和鼓励老师和学生成立更多的创业沙龙,比如清华大学的创客教育基地联盟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学生和老师能在一起学习和交流关于创业的思想和心得,并亲自动手实践创新,也是塑造创业文化的一种途径。学校里也应该兴办创新工厂、车库咖啡这样的场所,让学生有创业的文化和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在营造创业文化的过程中,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热情,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创业不仅是就业和挣钱,更是一种更高一层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创业应该是比简单的就业具有更高的自我实现的价值。
要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创业,加强创业实践教学是重要基础。培养学生创业,仅通过开设课程是难以完成的。创业是综合多方面内容的复杂实践,因此创业教育一定要通过实践性的教学和训练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借鉴MBA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鲜活的创业案例,学习和体会创业中需要的工商管理、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组织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竞赛,让学生在模拟创业练习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两年一次,参加人数有限。各个学校可以在学院层次定期举办类似的创业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硅谷的创业教父彼得·泰尔从2011年起,启动资助“20 Under 20”创业青年人项目,鼓励大学生退学创业。虽然我们不一定要鼓励退学创业,但这种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活动,在美国乃至很多国家引起了很大反响。
激发更多大学生创业,需要给学生提供创业空间。实验空间就像乔布斯家的车库,是创新创业的原始空间。因此,利用大学科技园提供创业空间很必要。这方面需要高校予以重视,出台更加灵活、便于学生到科技园创办企业的政策和措施。这方面工作做得好,我国的大学也能够像斯坦福等国外大学那样,在大学科技园中产生很多有影响的创新企业。
创业教育还要求高校转变办学思路,与社会加强联系,使更多的金融、法律等资源进入学校,为创业服务。由于目前高校教师普遍较为缺乏实践经验,这就促使学校要在体制和机制方面创新,使社会上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走进学校,以多种灵活的形式到学校上课或任教。这也可借鉴德国大学的经验,对一些学科的教师要求有企业工作的经验。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wuyonglilidan
大学生创业案例与启示
有一句话叫做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大学生创业也一样,听起来很美好,但是真正行动起来的人并不多,而行动起来并坚持下去的人更少,取得成功的人微乎其微,所以我觉得做任何一件事,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然后只要行动,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丘兆瀚
2009年珠港澳青年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珠海市电视台落幕,由中大2006级本科生丘兆瀚、周健强、黄腾达等同学组成的创业团队——“印客传媒”勇夺冠军,同时获得了5万元奖金和最佳创意奖。现在,丘兆瀚想在大三时买车的愿望应该可以实现了。今年印客传媒的影响覆盖了广州大学城,而明年他计划是“广州加珠海”,2011年他希望能走遍珠三角,2012年走出广东省。
曾有人做过统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学生的创业尝试以失败告终,而这十分之一的成功案例里又有一半会被人中途放弃。但是丘兆瀚不这么想,创业大赛冠军在他看来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是对自己的团队之前的艰辛努力做出的肯定,而未来对他确是无限广阔。
创意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
外表白净斯文的丘兆瀚从小学开始,就一直担任班长。考入中山大学政务学院以后,也曾经参加过学生会和其它社团活动,但是不同于别人的是,丘兆瀚的父母需要供养他们姐弟俩读中山大学,同时还要抚养家里的两位老人。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丘兆瀚刚上大一时就申请了学校的助学金
从百元到百万元的大学生创业故事在高三毕业的时候,他找了20多名初中的同学,组成小团队做起家教,赚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在大一的时候,他和老同学筹划建立了咨询公司,开始了家教业务,从中学到了如何管理一个团队;
因为团队成员的一句玩笑,他又开始了自己出教辅的历程,首批5000本英语教辅销售一空,短短半年取得了10多万元的净利润;现在,这位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组建了一个学生团队,一手打造了一个“从百元到百万元”创业神话的大二学生夏乾良,又在计划建立进修学校。他的梦想还没有结束,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最终目标,是要做“文化老大”。
第一步
高考后赚了第一桶金
夏乾良目前是复旦大学法律系大二的学生。因为平时他常会辅导学弟学妹,虽然是免费,但家教的经验还是挺丰富的,所以两年前他从建平中学毕业时,就动起了做家教积累社会经验的念头。于是他召集了在上海中学、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等学校的20多名初中同学,将他们组成小团队做家教。
他们印了2500张小名片———“来自复旦、交大、同济等名校,特殊的教学方式,提供互助式家庭教育”,然后在浦东、徐汇等区的居民区投递。在成功将自己推销出去之后,小老师们常常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教学心得:如何把孩子分成不同的种类;如何分配讲课和做题的时间;如何解决学生遇到的各式问题。一段时间后,团队内部达成基本统一的课堂教材和授课模式,并对家教老师进行星级考评。
暑假结束,他们教的学生人数已有160多人,从六年级到高三毕业班,几乎每个年级都有他们的学生。而依靠这第一份家教,夏乾良等人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第二步
入大学建立家教公司
进入复旦大学后,夏乾良和老同学筹划建立了咨询公司,主要业务就是家教业务。一个人做家教自由自在,可一个团队就有许多零零碎碎的事情。“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分配老师、收集各高中的练习卷、谈论下一周的教学计划,整个过程和管理公司做生意没什么区别。”夏乾良感叹,要不是多年家教积累,管这么个公司还真是累得够呛。他认为,长时间的家教经历不仅教会了他们如何与人沟通,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合理且有效地安排工作。
曾经有名家长要求为孩子找一个全日制家教,但那个“小老师”一到客户家就直接给孩子上课,有时候学生做了2个小时功课他让学生休息一下看电视,有时因为有事迟到没有做满规定的时间,结果惹得孩子的家长颇为不满。经此教训,夏乾良决定让所有的老师在第一节课都先和学生、家长谈心,了解孩子的性格及家长的要求,双方沟通达成一致后上起课来就事半功倍。
第三步
自己编写教辅
编教辅的念头来源于团队成员的一句玩笑,虽然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出书是第一遭,但他们每个人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小老师”,加上为学生上课时准备的经典例题,以及自己当年高三时的一些习题,“OK高考系列丛书”逐渐成型。
不过出书也不是把所有题目简单汇总在一起就可解决的,首先要和出版社进行洽谈。对出版社运作并不清楚的他们于是求助于图书代理公司。
由于缺乏资金,第一本《高考英语专项精炼》完全是依靠大家的力量白手起家。夏乾良告诉记者,当时没有钱请专业的照排公司,他们10多人就一人一台电脑,一字一字输入,再自己摸索学习排版软件。他们在学校旁边的招待所订了一间房,整整一个月的时间,10多个人加10多台电脑日夜不停地工作,累了困了就直接躺在地上休息。有时候一些语法他们也说不到点子上,于是便求助于母校的一些资深教师,让老师为自己的丛书出谋划策。他们的教辅问世后,首批5000本英语书没多久便销售一空,接着系列丛书的语文、数学两本也出版上架,短短半年内他们就取得10多万元的净利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7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