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创业园存在结构性缺陷,令不少创业园的实际效率低下。
近年来,中国为吸引海归人员到本地创业,不少地方的开发区、高新区甚至大学纷纷推出自己的留学生创业园。但由于缺乏一整套科学的项目评估机制和有效的融资渠道,不少留学生创业园实际上扮演着物业管理公司的角色,有的创业园还采取简单的房租补贴形式,作为对园内海归企业的支持。
结果是,很多留学生创业园中的企业成功率不高,不少海归企业处于艰难挣扎状态。 第二,海归创业融资难,成为目前广海归人员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相当一批海归企业最终破产的主要原因。
根据对各地入驻留学生创业园企业的有关调查,国内支持海归创业的资金渠道主要有:政府类投资,如各地开发区、高新区认定的项目;民间类投资,海归企业自己在民间寻找合作方;风险投资。 虽然风险投资目前已经在国内投资不少留学人员企业,但其凤毛麟角的投资几率与很大的利润要求相比,对于成千上万海归企业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第三,有关政策“重创新轻创业”。为了吸引海归人员回国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大量政策法规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新。
不足的是国内以往许多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发展的政策措施,理论上都很充分,但往往有一种“重创新轻创业”的倾向,在政策制定上,往往忽视了真正有效的创新必须要依托大量的创业才能进行。因此,在吸引人才归国的各项政策措施制定上,往往都是以学历或科研成果作为待遇标准,较少考虑留学生归国创业的实际需要;各地不少项目扶持资金的发放,也往往按照科研成果评选的标准去靠,较少考虑科研转化和市场需要。
第四,创业资金分配过散的“撒胡椒面模式”,较常见的模式就是每个入驻园区的海归人员项目可以得到10万元的补贴。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建立一个全国规模的留学人员创业资金支持计划,以配合和推动中国在新时期的自主创新,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报告显示,海归创业的城市不再高度集中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逐步扩大到东部沿海二三线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
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新生物工程/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贸易/批发/零售业、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领域。 海归在创业中主要遇到融资困难、经营运行成本高、政府相关政策配套不齐、难以引进和留住适用人才等问题。
49.1%的海归创业者表示曾有失败的经历。海归认为在回国创业方面的劣势主要集中在不适应国内人情社会,难以获得发展机会、不熟悉国内市场环境,战略制定不当、不会与政府打交道,遭遇行政审批阻碍。
有1/3的海归创业者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情况表示满意,41.7%的处于矛盾状态,对事业发展情况无法做判断,而有25%的海归创业者对自己的事业表示不满意,其中8.3%的人表示非常不满意。
目前在中国,风险投资还是一个卖方市场,风险投资者比较主动,具有较大的选择范围。
而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对风险投资的特点缺乏足够的了解,是无法获得投资商的青睐的。一般来说,风险投资首先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并要求具有高的投资回报率。
例如海外风险投资商对于投资回报率要求就非常高,回报率至少要在20%到30%之间。 此外,风险投资商投资企业的时间也会较短,在3-7年左右,当企业开始盈利后就会通过并购等方式来套现,实现最终获利。
海外风险投资:无奈选择控股 在中国,由于缺少对投资环境和中国国情的了解,诚信成为让海外风险投资商们伤神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为了降低风险,风险投资商在实际操作中是不控股的,股份比例一般在20%到30%左右。
但是,在遭遇了团队信用缺失、损害公司利益以后,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一些海外投资公司开始逐渐要求绝对控股或者相对控股,以期望能够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具有更多的决策权。 而纵观海外投资的整体情况,他们更欢迎投资金额较大的项目。
这是因为,海外风险投资企业在国内的规模相对来说较小,人力的缺乏使他们把更多的眼光和精力都放在了那些投资数额大、回报率高的企业。 此外,海外投资商们还希望投资那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趋向于那些已经处于成长、扩张或者成熟阶段的企业,并要求被投资企业已经具有营业收入或开始盈利,以降低自己进入的风险。
国内风险投资:投资方向有侧重 相对于海外的风险投资公司或风险基金来说,国内的风险投资在选择的要求、投入的金额、进入的阶段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 创业者在申请风险投资的过程中要明确的了解这些差异,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作为一家成立并不久的国内风险投资企业,联想投资的成绩是斐然的,最出名的手笔就是投资卓越网然后把它卖给亚马逊,获得巨额回报的案例。 根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国内风险投资商也愿意投资那些规模相对较小,但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
以联想投资为例,他们对企业的投资金额一般在50万-600万之间。 联想投资高级副总裁李家庆说,他们只会投资给那些相对具有完善模式、管理团队、有营业收入的企业,而不是投资给一个听起来很好但是没有开始实施和操作的项目。
当然,由于投资规模相对要小,对于投资汇报率的要求也会有所降低。 国内风险投资商一般不会控股投资企业,而是通过企业管理、分期追加资金等方式来降低投资风险。
投资领域多集中在生物制药、网络、高附加值的制造类企业、已经具有相当品牌知名度的服务业、物流等领域。
随着近年来留学人员的快速增长,海归也日益增多,加上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巨大,全球经济放缓,海归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相比较高的留学成本,留学效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围绕留学“划算”还是“不划算”的讨论成为社会话题。
调查显示,海归群体中,认为留学划算的占50。 0%,不划算的占20。
2%,说不清和不方便回答的分别占22。1%、7。
7%。 超过65%的海归认为可在5年内收回留学经济成本。
认为3-5年收回经济成本的人数最多,占比为35。9%,5-10年和1-3年的分别占24。
1%、22。5%,10年以上的占比10。
3%,一年以内的仅占7。2%。
出国成本的收回时间与海归人员的个人能力、就业单位性质、个人所在的岗位、工作经验等因素密切相关。 海归社会融入得到了极大改善 报告指出,超过八成的海归回国后都能实现再融入。
渐渐地融入是主要类型,占54。 4%,较快地融入的占32。
7%。一直很难融入的占12。
9%,与2013年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海归一直难以融入国内环境”相比,海归的社会融入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融入的方式上,以自然融入、生活方式的本土化、自我心理调适、结交国内朋友为主,分别占比为58。
7%、49。8%、46。
7%、35。7%。
参与国内社交型/学术型/商务型活动、个人资本的跨国经营和转化也是融入国内环境的重要途径,分别占比20。2%、7。
3%。 海归就业扎堆金融 报告指出,海归回国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和省会。
中部和西部城市,尤其是成都、西安、武汉等地对海归的吸引有所增加。 海归就业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海归就业的前十大产业中,金融业最多,为14。
3%,贸易/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建筑业、互联网分别占7。2%、6。
9%、5。5%。
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占比较小。 76。
5%的海归回国后有跳槽的经历,在跳槽的频率方面,2年内跳槽的占主流,高达39。5%。
3-5年跳槽的海归占28。8%,5年以上再跳槽的仅占8。
2%。 期待政府更多创业支持 报告指出,海归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新生物工程/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贸易/批发/零售业、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产业、其他服务业、节能环保这几个领域,占比分别为18。
6%、13。6%、13。
6%、10。2%、8。
5%和8。5%。
在创业阶段,海归创业者最需要获得关于市场开拓、金融服务、创业场所提供等方面的帮助。海归创业政策需求方面,海归创业者更希望政府能够解决科研资金申请过程限制较多、加大科研资金支持力度、政策落实等问题。
也有创业者表示政府应该在购买时优先选择海归创业企业的高新技术及产品。约41。
7%的人则表示国家的政策很好,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 提供良好环境让海归安心创新创业 此次调查自2015年2月启动,共收到913份有效问卷。
样本中,男性占54。 9%,女性占45。
1%。调查对象以80后和90后海归为主。
海归留学的国家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为主。 智联集团首席执行官、智联卓聘创始人郭盛指出,从调研报告来看,海归的就业形势整体比较乐观,有经验的海归最值钱,但是仍有80%的海归认为现有薪资水平低于预期。
海归仍然需要时间来适应国内就业和创业的环境,这需要充分借助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等活动,帮助海归人员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认为,海归拥有国际的人脉、国际的网络、国际的资本,国际的视野,创业资源丰富,是中国新时期引进外资的一种新方式,发动海归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将为中国未来的创新带来很大推动。
中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海归群体是中国最好的人才库,中国的海归政策还可以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中国需要完善相关政策,让更多的海归安心回国创业,加强创新的力度。 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2014年,中国留学回国人数达到36。
48万,比2013年增加了1。13万,增长了3。
20%。截至2014年,中国留学回国累计总人数已达180。
96万,占出国留学累计总人数的51。4%。
海归人数的增加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及政府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有关。随着大批海归回国发展,他们的就业和创业情况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为更好地了解海归在就业、创业、社会融入等方面的状况,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卓聘合作,共同开展了“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研究。课题组针对海归群体开展了网络调查,此次调查共收到913问卷。
样本中,男性占54。9%,女性占45。
1%。调查对象以80后和90后海归为主。
海归留学的国家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为主。 一、海归整体情况分析 (一)回国时间集中于2010年之后,占78。
4%,2005-2009年回国的占15。 6%,2000-2004年、2000年以前的分别占2。
2%和3。8%。
图1 海归回国的时间分布 (二)海归在国外获得的最高学位以授课型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研究型硕士学位为主,分别占比为33。2%、27。
6%、21。5%。
(三)海归在国外所获学位的主修。
留学人才工作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留学人才工作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人数出现了大幅度增长的趋势。
回 国人数2001 年1.2 万多人,2002 年1.7 万多人,2003 年2.1 万多人, 2004 年2.4 万多人,到2005 年回国人数已经达3.5 万多人。与此同 时,我们也应看到,优秀拔尖人才的回归率还不够高。
如何使更多的 留学人才,尤其是优秀尖子人才回国和为国服务,是一个需要付出更 多努力去探索的课题。如建立全国统一的留学人才信息系统和留学人 才库;建立和完善国际人才市场;加大对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回国资助 力度等。
这些均为留学人才工作中十分关键的问题,特别是在国际人 才争夺日趋激烈,国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加大加快 的背景下,已经成为目前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1、建立全国统一的留学人才信息系统 据对留学人员广泛的调查,在外留学人员普遍反映,他们对国内 的发展状况和对留学人才的需求信息缺乏了解,因此,迫切要求建立 面向全体海外留学人员的信息交流平台,提供便捷的人才供求信息渠 留学人才有一个特殊性就是分散,目前在外的70多万留学人员, 分布在108 个国家和地区,地域时空跨度非常大。
大致分布情况是: 美洲占32.1%,欧洲占27.9%,亚洲占25.3%,大洋洲占14.2%, 非洲占0.5%。在这些地区,中国留学人员超过5 个国家:美国、日本和英国。
有1 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爱尔兰、新加坡。其余都在1 万名以下。
因此,要想充分开发、利用好这笔资源,必须利 用现代化手段,加强信息服务。 目前,我国留学人才信息分散,分布于各地区、各部门。
虽然大 大小小涉及留学人才信息的网站已有很多,但总的来看,力量单薄, 相互之间缺少沟通,信息流通不畅,对留学人才资源的统计、调查、评估、开发、利用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方面,在外留学人员感 到在国外难以查询到国内准确的留学人才岗位需求信息。
另一方面, 国内用人单位又反映在国内查找海外留学人才信息较难。各地各单位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重复浪费地建设网站,收效甚微。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各种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资源的配置,在时 空中不应有任何障碍。如何在全国建立一个统一的、权威的、便利的、高效的、信息丰富准确的留学人才信息系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迫 切需要解决的大课题,是提高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与为国服务效益的一 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2、充分开发留学人才资源 对留学人才的分布及现状,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充分开发利用 好留学人才资源的基本前提。一些国家和地区早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设立办事处,密切跟踪和了解优秀尖子人才的情况,随时收集他们的 资料,进而招揽人才。
而美国利用发达技术建立起来的人才信息网络 和人才信息数据库,更是遍布各地,以随时搜罗各领域各方面的优秀 尖子人才。我们的优秀尖子留学人才,也会是他们猎取的对象。
他们 的人才开发策略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也应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方便条件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教育 部有55 个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管理留学生,中国留学人员有 2300 多个各种各样的专业技术协会、学术团体、留学人员联谊会等, 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收集留学人才信息,建立完善的留学人才信 息库,跟踪了解并掌握他们的动态,与他们建立各种各样的广泛联系, 通过信息库可以总体把握留学人才资源,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 开发。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国内的需求,帮助他们回国服务或以各 种方式为国服务。
3、建立培育留学人才市场 目前,在外的70 多万留学人员和每年出国的10 多万留学人员, 形成了庞大的留学人才群体,虽然我们把这部分人才都作为我国人才 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能否按我们的计划和设想来使用,则要看 我们的工作做得怎样,成效如何。因为留学人员一旦迈出国门,就步 入了国际人才市场,尤其是优秀尖子人才,是国际间激烈争夺的对象, 猎取的目标。
因此,这个资源归谁所有所用,变数很大。我们理应站 在国际间争夺人才的战略高度上,积极主动地参加这场人才争夺战。
美国在其国内外设有几千个人才交流机构,在国内建有几百个覆 盖全国的地区岗位信息数据库,这个庞大的人才供需信息网络,加上 其它手段,形成了成熟完善的人才市场,为他们源源不断地猎取和补 充人才。 在国际间激烈的人才争夺和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大 量需求的背景下,面对留学人才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及国内单位引进 人才、技术、项目的渠道不够畅通的局面,建立和培育专门的留学人 才市场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了。
留学人才市场应与相关的留学网 站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无地域限制、无时间限制的交互式数据库,建 立留学人才、技术、项目供需信息系统,建立个性化招聘求职信息系 统,召开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留学人才、技术、项目招聘会、洽谈会。 网上网下互为依托、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灵活多样,充分满足留学 人员和国内单位的需要。
4、增加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经费 在对留学回国人员进行的调查中,他们提得最集中。
英国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预测,今年英国留学生毕业后6个月找不到工作的人将超过55%。
除了毕业生,还有大量因政府裁员而失业的人在争抢就业机会。就业难,令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转而把目光投向创业,自力更生当老板。
尽管政府作出减免税收、鼓励银行放贷等一系列措施刺激中小企业发展,以增强经济活力,但不少在英创业的中国留学生却并没有感到“受惠”。 做好一整年没收入的准备 Danni毕业于LSE,专业是会计金融。
几年前,她在北爱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是个标准白领。这样的状态很符合她父母对她事业的定位和期待。
但遇到那个能做出“从来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卤味”的五星级饭店大厨男友以后,Danni的想法起了变化——为什么不把这份美味分享给更多的人? 2008年,Danni辞职,跟男友策划了几个月,他们共同经营的网络熟食店于2009年初在伦敦西南开张,目标顾客锁定留英学生和华人白领。 父母不理解:别人都进四大、投行,你却放弃体面的工作创业,经济环境这么差,搞餐饮又辛苦又不稳定,女儿你是为哪般?所以,开店之初,“急于向父母证明自己”成了Danni心里最渴望化解的大石头。
除了焦灼,她还药调试心理落差,以及面对一整年没有收入的现实。 当了老板就得事无巨细。
从菜品配方研发,到进货、包装,到扛着客人订的大包小包的外卖坐地铁去送餐,Danni都亲力亲为,甚至网站上的中文内容也是她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攒上去的,常常是一周工作7天,忙得自己都要吃外卖,每天凌晨3点才能收工。 这样的辛苦也换来了顾客的肯定和日益增长的营收。
今年初,Danni喜迁新店面,生产规模扩大了,生意步入稳定阶段。她“野心勃勃”,计划下阶段产品能进入中国超市,甚至走出英国国门。
开创生意过程中,最令Danni和男友操心的,除了工艺研发,就是货源的稳定性。 前者还可以自己掌控,可货源就完全得听供货商的。
现在英国食品通胀严重,原材料嗖嗖往上涨,控制成本又成为她新的攻关课题。“除了成本,质量更重要。
有次我们订猪耳,打开一看是半个猪头,简直无语”,Danni抱怨。
课题组针对海归群体开展了网络调查,此次调查共收到913问卷。
样本中,男性占54。9%,女性占45。
1%。调查对象以80后和90后海归为主。
海归留学的国家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为主。 海归整体情况分析 1、回国时间集中于2010年之后,占78。
4%,2005-2009年回国的占15。6%,2000-2004年、2000年以前的分别占2。
2%和3。8%。
2、海归在国外获得的最高学位以授课型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研究型硕士学位为主,分别占比为33。2%、27。
6%、21。5%。
3、海归在国外所获学位的主修科目以商科、社会科学、工学、自然科学为主,分别占35。 2%、20。
8%、13。1%、12。
8%。此外,人文科学的占比也较高,占比8。
1%。农学比例最小,为0。
8%。 4、海归群体对留学的价值持肯定态度。
认为留学划算的占50。0%,不划算的占20。
2%,说不清和不方便回答的分别占22。1%、7。
7%。需要注意的是,评价留学的价值不能简单的看经济回报,也需要考虑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5、出国留学获得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国际化视野、外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等方面,认可度分别为78。7%、78。
3%、71。3%、68。
9%。 专业知识与技能、人际沟通能力的占比也均超过50%,相对而言,创新能力和扩大人脉网络的比例较低,分别为39。
4%和34。2%。
6、超过65%的海归认为可在5年内收回留学经济成本。 认为3-5年收回经济成本的人数最多,占比为35。
9%,5-10年和1-3年的分别占24。1%、22。
5%,10年以上的占比10。3%,一年以内的仅占7。
2%。 7、超过八成的海归回国后都能实现再融入。
渐渐地融入是主要类型,占54。4%,较快地融入的占32。
7%。一直很难融入的占12。
9%,这需要充分借助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等活动,帮助海归人员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在融入的方式上,以自然融入、生活方式的本土化、自我心理调适、结交国内朋友为主,分别占比为58。
7%、49。8%、46。
7%、35。7%。
参与国内社交型/学术型/商务型活动、个人资本的跨国经营和转化也是融入国内环境的重要途径,分别占比20。 2%、7。
3%。 海归就业情况分析 1、海归就业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海归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和省会。
中部和西部城市,尤其是成都、西安、武汉等地对海归的吸引有所增加。 海归就业的单位类型呈现多样化,但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36。1%的海归在本土民营企业,26。
7%的海归在外资企业,13。5%的海归在国有企业,8。
9%的海归在事业单位,在政府部门和海归创业民营企业的各占2。7%。
海归就职的企业以500人以上的中型到大型企业为主,有31。2%的海归就职于100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45。
3%的海归就职于50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 2、海归就业产业分布较广,金融业居首 在海归就业的前十大产业中,金融业最多,为14。
3%,贸易/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建筑业、互联网分别占7。2%、6。
9%、5。5%。
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占比较小。 在工作岗位方面,选择销售、市场的海归最多,占29。
6%,选择生产/运营,研发,行政工作,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的海归分别占11。8%、12。
9%、10。9%、8。
3%和10。1%。
3、语言和沟通能力是海归就业的主要优势,国内关系网络断裂是主要劣势 海归认为其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语言、沟通能力方面,分别有64。 3%和51。
7%的海归认为自己在这两方面具有优势。 分别有50。
1%和48。8%的海归认为自己在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优势。
另有38。6%认为在自我推介能力占优势。
仅有15%的海归认为自己在人脉网络占优势。 海归在社会关系网络、求职时间、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短板。
海归的就业劣势主要体现在“国内的关系网络因在国外上学而断裂”,有47%的学生认为自身存在这一劣势。 29。
7%认为海归“专业技能与国内名校学生相比优势不明显”。有27。
7%的海归认为自身丧失“挂职锻炼机会,难以到政府部门工作”。 认为“回国时间晚,赶不上国内招聘会”、“所学专业国内没有需求,国外实习经历不被认可”,占比分别为26。
7%和24。8%。
还有12。4%的海归认为自己“语言能力与国内名校学生相比优势不明显”。
4、海归工作满意度偏低,跳槽频率较高 海归的工作满意度偏低,虽然有36。4%选择满意,但有46。
4%的海归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选择非常满意的仅有1。 2%。
76。5%的海归回国后有跳槽的经历,在跳槽的频率方面,2年内跳槽的占主流,高达39。
5%。3-5年跳槽的海归占28。
8%,5年以上再跳槽的仅占8。2%。
海归创业情况分析 1、海归选择创业城市的考虑因素多元化,创业领域集中在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 海归创业的城市也呈现分散化趋势,不再高度集中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逐步扩大到东部沿海二三线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 海归在选择创业城市时,考虑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该城市是否有较好的人脉关系、产业基础好、市场前景好、城市环境好等方面。
其次是基础设计、教育水平以及优惠政策的吸引。
有这样一个故事。
Danni毕业于LSE,专业是会计金融。几年前,她在北爱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是个标准白领。
这样的状态很符合她父母对她事业的定位和期待。但遇到那个能做出“从来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卤味”的五星级饭店大厨男友以后,Danni的想法起了变化——为什么不把这份美味分享给更多的人? 前年,Danni辞职,跟男友策划了几个月,他们共同经营的网络熟食店于去年初在伦敦西南开张,目标顾客锁定留英学生和华人白领。
父母不理解:别人都进四大、投行,你却放弃体面的工作创业,经济环境这么差,搞餐饮又辛苦又不稳定,女儿你是为哪般?所以,开店之初,“急于向父母证明自己”成了Danni心里最渴望化解的大石头。除了焦灼,她还药调试心理落差,以及面对一整年没有收入的现实。
当了老板就得事无巨细。从菜品配方研发,到进货、包装,到扛着客人订的大包小包的外卖坐地铁去送餐,Danni都亲力亲为,甚至网站上的中文内容也是她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攒上去的,常常是一周工作7天,忙得自己都要吃外卖,每天凌晨3点才能收工。
这样的辛苦也换来了顾客的肯定和日益增长的营收。今年初,Danni喜迁新店面,生产规模扩大了,生意步入稳定阶段。
她“野心勃勃”,计划下阶段产品能进入中国超市,甚至走出英国国门。 开创生意过程中,最令Danni和男友操心的,除了工艺研发,就是货源的稳定性。
前者还可以自己掌控,可货源就完全得听供货商的。现在英国食品通胀严重,原材料嗖嗖往上涨,控制成本又成为她新的攻关课题。
“除了成本,质量更重要。有次我们订猪耳,打开一看是半个猪头,简直无语”,Danni抱怨。
“做白领固然很‘稳定’,但现在是给自己打工,动力不同,境界不同”,“我是温州人,温州人有经商传统,我热爱做生意”,Danni毫不掩饰创业带给她的充实快乐。 对创业新手,她建议:“一定要做足功课研究你要进入的市场,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要就做市场上没有的,有的话就要做当中最好的。”
代理商头疼中国产品质量 广州人小吴在英国学商业管理。在学习阶段,他就开始在一家销售农用山地车的英国公司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去年硕士毕业后,在家人资助下,他收购了这家公司,代理国内某品牌农用山地车在英国的销售。这项在外人看来有点“生僻”的贸易,小吴却看好其中的商机。
一来英国有广阔的草地、坡地、山地,畜牧业发达,山地车有需求;二来,2008年金融危机后,买家倾向于购买价格更低的产品,中国产品有价格优势;最关键的是,英国政府对农业及相关行业实行减税政策,农用山地车的进口税率低于普通商品,从事农业者的油费有政府补贴,因此山地车的市场受危机影响不大。 除了眼光,小吴还改进了公司原本无序的销售计划:从手下的经销商向他订货,到他向国内生产商订货,再到货被造出来飘洋过海到英国,需要至少3个月的周期。
只有提前准备才能现货充足,否则销售就会陷入青黄不接。“公司从之前一直亏钱,到现在我们在英格兰西南部有48家经销商,势头越来越好”,小吴说。
他还计划向东部扩张经销网,并在12到18个月内在中部的诺丁汉成立分公司。 尽管成绩斐然,小吴还是常常为“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困扰。
欧洲市场对机械类产品有着比中国严格得多的标准,尽管国内生产商已经针对此专门作了技术改进,但还是存在差距,公司因此失掉客户。 之前一家卖路虎汽车的经销商本来也卖小吴公司的山地车,因为质量标准问题而担心商誉,后来不再跟小吴合作。
“问题很现实,成本摆在那里,中国制造成本低,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风险高,就看市场和消费者选择了。当然对我们代理商来说,找对供应商是最关键的”,小吴说。
这么庞大的生意,学会处理跟英国职员的关系至关重要。尤其当初小吴刚毕业,在掌握同事关系、抓住生意机会等方面,都显得稚嫩,不够有信心。
“重要的是自己创造机会,快速上手”,小吴说。 一看留学生投资人撤退 剑桥大学学生陈文琦走的是技术创业的路。
他带领的创业团队开发的Stella技术平台可将当前流行的iPhone手机上的软件转移到其他智能手机中运行。今年6月,他们凭借这个项目,在第四届21世纪中英创业计划大赛英国赛区决赛中胜出第一名。
陈文琦说,从参加创业大赛开始,他们的商业计划不断在修正和改进。 大赛提供给会让他们与业界人士进行一对一的work shop,让他们从多个方面重新审视了商业计划。
赛后,已有多家中英投资公司对陈文琦的创业项目表示出了浓厚兴趣。例如他们正在与一家世界知名的手机公司洽谈,争取项目能投入实际运营。
在技术创业过程中,陈文琦认为最困难的是寻找有共同创业理念的团队。 幸运的是在剑桥学习时,他找到了兴趣相投、合作融洽的伙伴,加入团队共同致力Stella的商业推广。
谈到创业环境,为已有三年创业经历的陈文琦认为,英国目前的各项政策对留学生创业并不是很支持。他之前手头有个自己研发的项目,吸引了天使投资人,项目谈到快要拍板的时候,对方听说他们是留学生,就不愿意投钱了。
鼓励创业只是看起来很美 今年4月开始实施的企业家移民政策,开辟了“准企业。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