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很多大学生往往不重视创新创业实践,这是因为大学前的教育告诉他们课堂上的东西是最重要的,课本学习比社会活动更重要。
生活中处处有新知,大学生作为“七八点钟的太阳”,应该在老师教学的第一课堂之外,积极开辟自己的第二课堂。只有首先有了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识,大学生们才会在课余思考实践的问题,才能投身到课余实践中来。
课余实践的机会多了,才能结合理论产生创新思维,再利用创新思维指导实践,实现“意识到实践,实践到意识,意识再到实践”往复循环的认识飞跃。2、参加实践活动提高素养有了创新创业意识之后,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各个类型的实践活动,为自己创新创业积累经验材料。
3、选择合适的创业实践方向有了创新创业意识,广泛参与实践活动之后,学生会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兴趣和短板有充分认识。结合自身兴趣和能力优势,选择创新创业相关的方向。
在确定方向之后,深入了解相关方向的理论知识,钻研相关方向的实践活动。4、影视角度下的乡村振兴记录在互联网时代下,乡村创新创业的特点和需求离不开互联网思维。
影视作品表现力极其丰富和强大,与其他媒介相比,影视无疑成为在互联网下冲击力最强的宣传方式。乡创文化传媒工作室致力于探索自身特色,以扎实的影视专业技能将多种创新的元素、技术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集中体现在宣传作品中,该团队来到雅堂村驻足拍摄,从前期的影片策划、分镜制作到中期的跟踪拍摄,采访记录。
以及最后的后期技术处理,用影像记录将广东工业大学2年来在雅堂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呈现出来,展示广工人的乡村振兴创业精神。团队以影视视角唤起乡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乡村,将科技与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5、启示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互联网则是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大学生创业者要在抓助创业机遇的同时,正视创业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两者中找到联系点和突破口。
本文阐述的创业实践团队就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利用互联网科技等方式开展创业实践项目,这些创业团队大多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距离真正意义的成功助力乡村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不可能简简单单复制他人的模式成功。通过分析本文阐述的几个创业实践项目可以发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要成功,应该由政府、高校、乡村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乡村为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实践场地和乡村资源,政府主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方面等支持,高校主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创业者综合素质。
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需要乡村人民的现实需求、政府的扶持力度、创业者本身产业动力的三位一体联动才能实现良性循环,最终互利共赢。
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返乡 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有力促进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 理念进入农业,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民就业增 收。
要加大涉农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力度,提 高企业、社会资本到农村投资兴业的便利化水平。 要完善农村创业 创新支持政策,切实将符合条件的创业创新项目纳人强农惠农富农 政策范围。
要加强农村创业创新平台建设,整合创建一批具有区域 特色的创业创新基地。要统筹增量和存量,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 局,合理安排农业农村用地,破解农村发展用地难题。
深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 大创新,会出现很多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党 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不断提高“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落实党 中央“三农”决策部署作为政治责任,切实把“三农”工作真正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要重视学习新知 识、掌握新本领,下大力气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增强适应新形势新 任务的能力。
要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凝聚各方面智慧,汇聚推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大合力,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 局面。
农民是新常态、新阶段背景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人数最多、潜力最大、需求最旺的重要群体。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民创新创业蓬勃兴旺,不断为发展现代农业、壮大二三产 业、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乡一体化作出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卓有 建树的企业家和懂经营、善管理、素质高、沉得下、留得住的农 民创新创业骨干队伍。 与此同时,各地主管部门认真履责、主动 作为,推动农民创新创业服务工作广泛开展。
但就整体而言,农 民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尚待提高,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制约了农民 创新创业开展。各地实践表明,加强农民创新创业服务工作,有利于以创新引 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吸引各种资源要素和人气向农村聚集, 培植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新增长点;有利于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 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有利于筑牢新农村和小城镇 产业支撑,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因此,必须把加强农民创新创业服务工作作为主管部门 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下大力气、形成合力、抓紧抓好。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我国农村发生很大的变化,大部分农民由原先依靠体力劳动的“种地为生”演变成脱离或者半脱离土地的打工群体,也有少量农村通过兴办企业或者合作社,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原先的农民演变为农民企业家,但还是与我国现代化进程对我国创业类型的新型农民和现代农民的需求相差甚远。
当前我国正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农民创业创新。2015年3月至6月,国务院在4个月内印发了5份鼓励农民创业创新的文件,支持大学生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国家不断释放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利好,在顶层设计和国家战略层面布局“两创”。另外,“互联网+”新模式也为大众创新构建了广泛的创业平台,再一次将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提到了新的高度。
所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不仅迎合了这一趋势,更是解决“三农”中“农民荒”问题的重要举措。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是转型期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怎样创新模式,鼓励农民转变思想观念,特别是在农村一线就业创业,应该备受我们关注。 因不同类型的农民具有不同的创业行为,故笔者试着从创业视角来分析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及优势,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培育措施,旨在为当前我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提供良策。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 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农民工 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支持返乡创业园、返乡创 业孵化园(基地)、信息服务平台、实训基地和乡村旅游创客示 范基地建设。深人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实施“互联网十”现代农业行动,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高农村物流水平。提 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质量,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条件。
推 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人农业,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 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挖掘农村传统工匠技艺, 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 品牌。
(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部、商务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等负责)。
目前,农民创新创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创业意识不 强,创业勇气欠缺。
部分农民存在着观念陈旧、创业意识较差等 问题,存在着“安于现状,不求改变”的心态,怕失败、怕亏 本、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传统观念还比较普遍,缺乏闯世界、创事业的意识和勇气。 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真正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 民还不多。
具体表现在文化较低、技能缺乏,且农民自身技能培 训意识也不强,谋求一技之长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同时农民 对创业、市场信息接受能力不强,因此面向农民开展的创业培训 和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是融资渠道狭窄,创业资金缺乏。农民创业融资渠道来源 主要有自身积累、借贷筹集、银行贷款三种,融资渠道相当狭 窄。
从目前情况看,农民从事第一产业的种植、养殖业一般需要 资金5万元左右,从事第二产业的建筑业等一般需要资金10万 元左右,从事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也需要资金几万 元到数十万元。 农民创业的资金缺口一般在40% ~ 70%。
由于 农村金融发展改革滞后,农民融资困难,导致许多农民的创业创 新理想无法实现。四是示范作用不大,创业带动有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 些产业仅为单个重点企业支撑,产业链条短,集群发展水平低, 加上相当一部分企业规模小,自身抗风险能力不强,难以形成对 当地农民创业创新大规模持续有效的带动。 “企业+基地+农 户”的机制也比较松散,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化机制尚未 真正建立,影响了农民特别是种植、养殖大户的发展。
农民专业 合作组织虽然数量多,但大部分合作社实力不强,规模小、发展 水平不高,服务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弱,对农户的带动力 有限。 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创业创新能力。
以开展农民培训为 抓手,通过多渠道转移农民、多举措推动农民创业的途径,提高 他们的生产生活水平,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 助推器,是不可阻挡和无法改变的大方向。
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应: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
实现创新创业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