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空闲时间,到处去看看市场的情况,做到掌握市场! 二、把自己的心态摆正,创业不是说一说,想一想就能成功的,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汗水,要有非凡的毅力和恒心,要有缜密冷静的头脑! 三、找个合适的机会,把自己推销出去,从一些小的事情做起,要想创业,必须先学会推销,每个老板都是很好的业务员,但是每个业务员并不能都当老板! 四、学会包容,学会抉择,学会坚强,学会预见,尝试失败,不要气馁! 以上四点是创业前必备的条件,如果还有什么不懂,可以网上查找(泽瑜老师),泽瑜老师是白手创业起家,所以知道创业中很多的辛酸劳累! 祝愿你创业成功。
建立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省十次党代会确立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黄冈市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坚持五个先行推进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加快老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思想先行。一切进步始于思想革新。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四种意识:一是机遇意识。黄冈既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大别山试验区的主体部分,“两区并进”的机遇千载难逢,抓住了这些机遇,老区就会赢得跨越式发展的主动权。二是品牌意识。黄冈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在红土地上建“试验区”,这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对老区人民最好的回报、对红色精神最好的传承,老区上下有责任、有义务擦亮“大别山试验区”这块“金字招牌”。三是试验意识。建设大别山试验区,必须摒弃等靠要,奋力拼抢抓,不为视野所限、不为眼前所困、不为困难所惧。四是全域意识。黄冈全体干部群众要抢前争先、比学赶超,迅速掀起“红色风暴”,形成黄冈气场。
规划先行。规划是发展的先导,是试验区建设的龙头和方向。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在先,制订引领试验区建设的“路线图”。一是高起点定位。黄冈市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解放思想的试验区、艰苦奋斗的创业区、民生改善的先行区”要求,定位建设“四个大别山”,即红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二是高标准规划。坚持“科学发展一步到位”,科学编制了黄冈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项目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五个专题规划。三是高密度对接。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任务进行责任分解,与省直单位进行了规划、政策与项目对接,规划项目近200个。
产业先行。发展是试验区,建设的第一要务,产业发展是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黄冈市牢固树立“产业第一”的理念,按照特色开发、绿色繁荣的发展思路,推进试验区建设项目化、产业化,使试验区真正成为开发区、创业区。一是走特色发展之路。依托大别山特色资源,重点发展和培育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五大特色支柱产业。二是走错位发展之路。甘当配角,拾遗补缺,融入产业链条,培植新兴产业。巧做“无中生有”的文章,与武钢、武船等大企业集团合作,建起了中部最大的钢构基地,培植了新兴造船产业集群;与伊利集团合作,建成全省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崛起了新型饮料城。三是走借力发展之路。大打老区牌、特色牌、人文牌,加大产业推介、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引进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产业”的倍增效应。
试点先行。办点示范、试点先行,是推进试验创新的重要方法。试验区建设不能平行推进,必须根据自身特点,找准切入点,开辟试验田。一是“试”字当头。重点在乡镇扩权、土地流转、融资平台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跨乡镇连片开发、涉农资金整合等方面先行先试、大胆试点,办成难点问题的突破点,要素整合的试验点,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点。二是“特”字优先。克服“人无我有才是特”的片面认识,大胆开展试点、攻坚和探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人优我精,彰显办点特点和试验特色。三是“新”字为要。试点不是“新瓶装旧酒”,要有新气象,新变化。全市确定的50多个“点中点”,涉及不同产业、不同领域、不同类别,规划建设项目940多个,累计完成投资超过250亿元,成为各地试验区建设的亮点。
机制先行。突破约束、消除瓶颈是建设大别山试验区的最大难度所在,也是最大意义所在。黄冈市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试验区建设的“总钥匙”,研究出台一系列文件措施,大胆进行改革创新,着力破解影响试验跨越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重点鼓励和支持地方性融资平台体系建设。通过采用BT、BOT等市场化融资方式,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黄冈长江大桥、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黄鄂高速公路、城东新区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动工,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老区的发展环境发生历史性改变。大力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解决了一大批基础设施用地、公益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等项目用地。重点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工程、科技供需对接专项计划,解决产学研联接不紧的问题。推出一揽子人才“新政”,如对在试验区工作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硕士可直接任副科级领导职务,博士可直接任正科级领导职务,着力构建大别山人才“特区”。在创新区域合作方面,利用黄梅小池、浠水散花等地滨江跨省跨市优势,突破行政区划和地域界限,推进跨江联合开发。
7月30日,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现场推进会在湖北黄冈召开。镇海炼化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旭江代表公司参会并领取“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授牌。
据悉,今年6月,教育部组织开展了“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的申报工作,按照“数量从严、质量从优”的原则,最终认定了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共有50家单位入选,包括33所部委属院校、8家地方院校及单位、2家高职高专、2家地方政府和5家国有大中型企业。
作为入选的5家企业之一,镇海炼化在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上,发挥独特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环保优势、地域优势等五大优势,做好基地创建各项工作。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