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业: 钢铁、冶金、大型装备制造; 轻工业:一般来说 ,轻工业指的是生产的产品与人们的生活相关的工业 、零件加工、小型电器等 。
一、造纸工业 01造纸 二、日用机械 02自行车、03缝制机械、04钟表 三、日用硅酸盐 05日用陶瓷器、06日用玻璃制品、07玻璃炉窑专用耐火材料、08搪瓷制品 四、日用化学制品 9洗涤用品、10电池、11化妆品香料香精、12牙膏、13油墨、14蜡制品、15火柴、16 三胶(骨胶、皮胶、明皎) 五、制盐工业 17制盐 六、食品工业 18制糖(甘蔗、甜菜品种选育、栽培及工业制糖)、19焙烤、20罐头、21乳品、22食品添加剂、23发酵制品、24酿酒、25饮料 七、皮革毛皮扩其制品工业 26皮革、27羽绒制品 八、家具工业 28家具 九、文教体育用品 29文教用品、30体育用品、31乐器 十、工艺美术品工业 32工艺美术品 十一、塑料制品工业 33塑料制品 十二、金属制品工业 34金属制品(五金) 十三、家用电器工业 35家用电器 十四、电光源工业 36电光源 十五、照明器具工业 37照明器具 十六、衡器工业 38衡器 十七、日用杂品工业 39日用杂品(木制品及藤棕草制品) 十八、轻工装备工业 40轻工机械(含模具) 十九、玩具工业 41玩具 二十、其他工业 42眼镜、43室内装饰、44少数民族用品。
经济“新常态”的基础是企业“新常态” 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的“新常态”是中国经济 “新常态”的基础。
那么企业的“新常态”又新在何处?或者说企业“新常态”的特征有哪些? 首先,企业“暴利”时代已经结束,“微利”时代已经到来。1998年至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速高达35.6%,而到2013年,这一增速降至12.2%,今年1至5月仅为5.8%。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传统的依靠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投入获得“暴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企业主要依靠信息、知识和技术这些新要素,依靠创新获得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来获取利润。在全球化竞争的压力下,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长期积累和投入,利润的获取将更加艰难,那种期待一夜暴富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而积小利为竞争力的企业将成为常青树、不倒翁。
其次,以现代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物联网企业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以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已经初步形成覆盖物联网感知制造业、通信业和服务业的完整产业链,改变着企业的生产、储存、营销全过程,产生新的业态,发展出新的盈利模式,引领着企业的发展趋势,并且带来新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再次,中小企业成为“新常态”的主力军。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亿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员提供工资性收入。
随着国家反垄断的规范化,国家将加大对国有企业、跨国企业垄断的监管力度,依靠行政和技术进行垄断的机会逐渐弱化,相反,国家在财税政策、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创业兴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中小企业将成为我国企业中数量最大、最具内在活力和动力的企业群体,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将发挥主导作用。很显然,中小企业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成为“新常态”的重要特征。
最后,企业的国际化成为一种常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中国企业的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与配置加速,中国企业通过引资、引技、引智的方式,将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带向国际市场,在世界各地建立原材料基地、加工制造基地、研发设计基地和营销渠道,尤其是资源、能源、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国际化、跨国经营不可阻挡。
“新常态”下企业要抓住四大机会 面对“新常态”这样的大背景,企业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逐渐强身健体,同时要抓住机会,有所作为,少讲“逆势而上”,多说“顺势而为”,关键是要抓住四大机会。 一是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技术机会,尽快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增速换挡步伐,始终使企业走在“新常态”的潮头。
二是抓住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带来的改革机会。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企业结构,“新常态”为企业加快混合所有制结构的建构提供了难得的机会,通过混合所有制的建设,改变企业僵化、缺乏活力的经营体制,将使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是抓住城镇化作为国家发展长期战略蕴藏的政策机会。新型城镇化是拉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引擎,引发中国社会一系列变革,巨量的投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产阶级群体的蕴育,为企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会。
四是抓住市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机会。中国的改革尽管已经30多年了,但由于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阶段,现代企业制度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总体上尚很陌生,很多企业尚不会运用市场经济规则和现代企业制度来配置资源,发展自己。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为走在市场高端同时有能力创造市场的企业提供了机会。 “新常态”下企业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进入经济“新常态”,转变发展方式,中国大多数企业面临一道坎。
顺利跨越,前程似锦;超越不了自己,生死难料。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布局,强调内外平衡,把握发展主动权。
在价值观上,企业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有所为有所不为,既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社会责任账,既注重当前,更注重长远;在经营观上,以多元共赢替代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竞争对手的合理关切,在谋求企业发展中促进共同发展;在对外开放战略上,由出口为主转向进出口并重,从货物贸易为主转向更加注重服务贸易,由“引进来”为主转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在社会责任承担上,致力于维护和发展开放型经济,更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治理机制完善和规则制定,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积极参与者。 具体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式时,还可参考以下策略。
智谋为先,审时度势。“新常态”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企业谋发展、做决策,不能凭感觉,而是要关注大势,特别是面对未来的差异化调控,企业应更讲究经营战略与战术。
哪些地方该支持,哪些地方不支持,政府会有所侧。
经济“新常态”的基础是企业“新常态” 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的“新常态”是中国经济 “新常态”的基础。
那么企业的“新常态”又新在何处?或者说企业“新常态”的特征有哪些? 首先,企业“暴利”时代已经结束,“微利”时代已经到来。1998年至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速高达35.6%,而到2013年,这一增速降至12.2%,今年1至5月仅为5.8%。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传统的依靠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投入获得“暴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企业主要依靠信息、知识和技术这些新要素,依靠创新获得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来获取利润。在全球化竞争的压力下,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长期积累和投入,利润的获取将更加艰难,那种期待一夜暴富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而积小利为竞争力的企业将成为常青树、不倒翁。
其次,以现代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物联网企业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以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已经初步形成覆盖物联网感知制造业、通信业和服务业的完整产业链,改变着企业的生产、储存、营销全过程,产生新的业态,发展出新的盈利模式,引领着企业的发展趋势,并且带来新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再次,中小企业成为“新常态”的主力军。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亿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员提供工资性收入。
随着国家反垄断的规范化,国家将加大对国有企业、跨国企业垄断的监管力度,依靠行政和技术进行垄断的机会逐渐弱化,相反,国家在财税政策、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创业兴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中小企业将成为我国企业中数量最大、最具内在活力和动力的企业群体,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将发挥主导作用。很显然,中小企业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成为“新常态”的重要特征。
最后,企业的国际化成为一种常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中国企业的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与配置加速,中国企业通过引资、引技、引智的方式,将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带向国际市场,在世界各地建立原材料基地、加工制造基地、研发设计基地和营销渠道,尤其是资源、能源、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国际化、跨国经营不可阻挡。
“新常态”下企业要抓住四大机会 面对“新常态”这样的大背景,企业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逐渐强身健体,同时要抓住机会,有所作为,少讲“逆势而上”,多说“顺势而为”,关键是要抓住四大机会。 一是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技术机会,尽快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增速换挡步伐,始终使企业走在“新常态”的潮头。
二是抓住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带来的改革机会。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企业结构,“新常态”为企业加快混合所有制结构的建构提供了难得的机会,通过混合所有制的建设,改变企业僵化、缺乏活力的经营体制,将使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是抓住城镇化作为国家发展长期战略蕴藏的政策机会。新型城镇化是拉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引擎,引发中国社会一系列变革,巨量的投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产阶级群体的蕴育,为企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会。
四是抓住市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机会。中国的改革尽管已经30多年了,但由于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阶段,现代企业制度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总体上尚很陌生,很多企业尚不会运用市场经济规则和现代企业制度来配置资源,发展自己。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为走在市场高端同时有能力创造市场的企业提供了机会。 “新常态”下企业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进入经济“新常态”,转变发展方式,中国大多数企业面临一道坎。
顺利跨越,前程似锦;超越不了自己,生死难料。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布局,强调内外平衡,把握发展主动权。
在价值观上,企业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有所为有所不为,既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社会责任账,既注重当前,更注重长远;在经营观上,以多元共赢替代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竞争对手的合理关切,在谋求企业发展中促进共同发展;在对外开放战略上,由出口为主转向进出口并重,从货物贸易为主转向更加注重服务贸易,由“引进来”为主转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在社会责任承担上,致力于维护和发展开放型经济,更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治理机制完善和规则制定,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积极参与者。 具体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式时,还可参考以下策略。
智谋为先,审时度势。“新常态”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企业谋发展、做决策,不能凭感觉,而是要关注大势,特别是面对未来的差异化调控,企业应更讲究经营战略与战术。
哪些地方该支持,哪些地方不支持,政府会有所侧。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