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知网的数据看,“创业教育”的研究文献从2014年的1300多篇大幅度增加到2016年的2600篇左右。
从关键词共现网络的分析来看,关注“创业”“对策”“高职院校”的文献较多,而侧重“教育”的研究较少。在研究层次上,基础研究(占比为51.2%)和行业指导(占比为29.6%)方面的文献比较多,而高等教育的研究(占比为7.3%)比较少。
从“创业教育”研究的作者分布来看,发表数量位于前15位的作者都是来自东部沿海省份。从“创业教育”研究的机构分布来看,江浙两省的优势明显,前10位中占6位。
从“创业教育”研究的基金分布来看,主要是来自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规划课题,以及江浙两省设立的基金。从“创业教育”研究的学科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占比合计为86.7%。
从“创业教育”研究的文献来源看,非核心期刊较多。从“创业教育”研究的关键词分布看,主要为:“创业教育”“大学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对策”等,而有关“课程”“教育”等关键词排列靠后。
从“创业教育”研究的资源类型看,主要是期刊发表为主,报纸、硕士和博士论文、国内和国际会议论文较少。综合而言,“创业教育”的研究文献侧重于创业实践,而轻视创业教育中的“教育”二字,因此,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KAB创业教育项目呈现四大特色 一项针对47所高校开展KAB创业教育项目的评估报告显示,3000多名参与调查的KAB学员对各自高校开设的《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学非常满意,在总分为12分的“教学情况”调查中,满分12分的高校有9所,6所高校得到11分,32所高校的得分为10。
5分。 11月3日,在“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年会”上,由KAB项目测评中心发布的《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执行评估报告(2007年上半年)》格外引人注目。
KAB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这门课程有哪些特色?为什么参与学习的KAB学员给予这门课程如此高的评价? 创新型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负责上述评估报告起草人之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副教授、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刘帆表示:“根据调查,KAB学员对这门课程非常满意,几乎所有开展KAB课程的学校,都难以满足大多数同学想学这门课程的需要。 ” 刘帆认为,学员们喜欢这门课程,主要得益于KAB创业教育课程与传统创业教育课程相比,有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和课程组织活动化等三个鲜明的创新特点,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创新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KAB课程设置了8个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都有特定的主题,但各个模块之间又彼此联系。 这样的课程结构设计有很大的灵活性,根据授课对象、授课学时的不同,有效做到“因材施教”、“因时施教”。
其次,KAB的课程类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商业模拟游戏),学科课程侧重传授创业知识,活动课程侧重培养创业意识和技能,实践课程侧重提供创业模拟演练。 三类课程彼此融合,在实现创业教育教学目标方面形成了互有侧重、互为补充的立体、综合对应关系;第三,KAB课程组织的活动化是指课程的操作方式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尽可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参与中实现“启发创业意识、体验创业过程、提升创业技能”的目的。
比如,“商业模拟游戏”通过模拟企业运作,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商业过程,感悟商业真谛。 标准化的质量和培训体系 目前,KAB项目针对“KAB项目讲师”、“KAB项目培训师”以及“KAB项目高级培训师”实施分层次的统一化培训标准。
针对KAB中国项目高校和KAB中国项目培训机构,KAB项目测评中心建立完善了两套不同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10个质量控制工具来规范项目的监督和评估工作。 其中,“高校授课质量控制工具包”设计了开课前使用的“教学计划表”、“学生情况调查表”、“学生创业知识测试”,课程进行中使用的“课后意见反馈表”和课程结束后使用的“学生培训绩效评价表”与“高效创业教育调查表”。
“师资培训质量控制工具包”包括培训期间使用的“每日意见反馈表”和“培训学员模拟教学互评表”,以及培训结束时使用的“培训师授课质量评价表”和“培训班培训绩效评价表”。 评估报告从“授课结构”、“授课内容”、“授课方法及手段”、“授课技巧”四个维度分别设计相关具体问题,了解学员对培训师的满意程度,每个问题有“非常好”(5分)、“好”(4分)、“一般”(3分)、“差”(2分)、“非常差”(1分)等5个等级变量,调查结果表明,学员对培训师表现很满意,平均分数为4.7分。
以学生为中心参与式的学习方法 KAB课程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先让学员去体验,体验之后再回来讨论,而不是先学习若干理论知识。 “这个课程更多的是采取国外参与式、体验式教育方法,这对学生很有吸引力。”
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KAB项目顾问、高级培训师赵伟说。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袁圣东介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把学员分为几组,然后通过参与式、体验式的方式进行授课。
比如,模拟招聘,先给出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要求各组对其进行分析,确定要招聘的岗位,制作招聘广告,老板必须按照招聘广告的要求招聘员工,所有员工的工资必须不同,招聘人力资源成本最高的老板被淘汰,招聘人力资源成本最低的老板获胜。 所有员工必须应聘,在工资上必须和老板讨价还价,工资价位最高者获胜。
袁圣东认为,这种参与式、体验式教育方法,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枯燥和难以理解,让学员身临其境,不仅提高了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员的创新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但美中不足的是,根据KAB课程的要求,每个KAB老师一个班只能有30名学员,采用小班教学,这在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让很多想学KAB课程的大学生难以如愿。
赵伟表示,随着KAB师资培训力度的加大,相信更多大学生有机会接受KAB课程系统的培训。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吸引企业参与创业教育 目前,类似校企合作开展的创业教育项目在一些学校已经开展,但多数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活动开展的系统性不高,很多高校在校企对接上后劲不足。
为此,团中央、全国青联在推进KAB项目的过程中,联合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发起了“诺基亚青年创业教育计划”大型公益活动,未来3年内在全国开展KAB项目的高校,开展“青年创业大讲堂”、“青年创业计划大赛”、“青年创业基金扶持”等项目,通过系统的创业教育和实践培养青。
创业成功以创新为前提,只有实现了创新的企业对社会才有更高价值。
在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善的条件下,的确有些人依靠投机取巧发了横财,但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发展,企业经营成功主要依靠知识和技术,投机活动在以法治为基础的市场环境中缺乏生存土壤。因此,创业与创新是相互依存的,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目的,创业是创新的途径和手段。
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而言,应该立志成为技术创新的推动者,通过发展型创业实现自身职业理想,而不是采取短期性的生存型创业行为。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条件下,少数毕业生从事卖猪肉之类的活动是必要的,但不能因此就否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效果、教学效率的提高,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对教学资源的科学设计,来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得知识。
本文就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信息化创新氛围;创新能力;潜能挖掘 数学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数学思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以及实际应用性的特点.数学的信息化教学过程就是尊重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过程,怎样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 营造信息化创新氛围 , 培养学习兴趣轻松活泼的课堂无疑是培养创新能力比较适宜的沃土.在这块沃土上的每一个学生他们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而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 必须营造浓厚的信息化创新氛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形成,老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本身具有的创新精神,无疑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去思考,去创造。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提高自己,把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创造适宜于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在愉悦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去,用自己的智慧去打开思维的大门,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学习式的教学为诱导思维式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根据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激发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思考诱因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上,内引外联,学会融会贯通,利用多媒体技术,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完善教学流程,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非线性的结构来组织教学,把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结构化认知形式,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信息技术集成了文字、图像、动画、音乐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形象逼真、生动新颖,能充分刺激学生视觉、听觉和脑神经等多种器官,唤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趣化学习氛围。
只有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学生才敢于创新,才会产生创新的思维。 二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 促进创新思维新《课标》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现代网络技术具有信息流通实时高效,传输异步、同步,在线实时交互等特性,能够很好地解决数学教学过程中常规教学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优化教学过程。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特点,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中,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引导他们勤于思考,积极进取,主动参与,勇于探索,自主探究,深入教材,突破成法,培养他们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用缜密的推理,归结数学内容之间的规律,使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创造学习乐趣,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灵感,让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去探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与构思,设计集体讨论,小组交流等内容,锻炼学生合作能力,对学生独特的有创意的想法,我们应予以积极的肯定与赞赏.教会学生以点带面获取知识.掌握举一反三的方法,扩大学生的思考范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精选习题,开拓解题思路,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知识,采用多种求解方法,去探索,研究解题的规律,并加以总结,深度挖掘各个知识点的联系,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遇到不同题型变通的能力,培养学生多向,灵活,批判地思考问题,进一步促进个性化思维的发展.例如:通过圆周角度数的证明,启发学生顺着定理的推导方向先让学生发现,使学生知道怎样用完全归纳法去证明命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出发现问题的思考,尝试创新活动的乐趣,体会成功的甘甜,进一步激发创新的动机与热情.在教学《三角形全等》时,传统教学是让学生折、比、量、拼纸片的方法体验出全等,由于操作上的不科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采用网络多媒体软件让学生上机操作,从角与边对等关系数据中寻找规律,收到了较。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体安排,我厅决定启动实施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现制定如下实施办法:一、实施目的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二、立项原则1. 注重过程参与。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更加注重实践创新研究过程。引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实训、组建实验实训设备、实施实验实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
2. 注重实践创新。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积极参与实验实践活动,在探索、研究、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3. 注重切实可行。训练计划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三、资助对象训练项目申请人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根据学生兴趣在一定范围选题。
四、选题范围1. 有关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2. 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3. 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4. 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5. 社会调查项目;6. 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五、立项数量建设三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体系,省级项目从校级项目中遴选产生,国家项目从省级项目中择优推荐。
从2007年至2010年,每年组织一次遴选。以项目管理的形式,资助在校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实训,共资助5000个项目(包括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其中本科3000项,高职高专2000项。
六、申报基本条件1. 申请人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善于独立思考,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与能力。2. 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负责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训练。
鼓励行业、企业一线专家担任指导教师。3. 学校能免费提供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所需的实验实训场地和仪器设备,支持学生完成训练项目。
4. 学校有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活动,匹配经费到位,配套扶持政策完善,能够为学生实施训练项目创造良好的环境。5. 优先考虑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申报的项目。
6. 同一学生五年内不能重复申报同一题目的项目。七、组织管理1.项目申报:以学校为单位,从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择优推荐申报省立项资助项目。
2.评审立项:省教育厅在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公示监督的基础上,正式确立省立项项目,同时从中择优遴选推荐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3.过程管理:训练项目由学校具体负责组织管理,项目建设周期为1~2年,个别综合性团队项目建设周期可适当延长1年。
省教育厅建立“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网上交流平台”,适时监督项目实施情况,加强学生间的学习交流。4.验收考核:训练项目结束后,由学校组织项目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成果精粹(每个项目3000字左右)报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将择优汇总,推广宣传。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