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认定学校 1 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 2 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 3 北京工业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 5 北京邮电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 6 天津大学 7 河北大学 8 河北农业大学 9 河北师范大学 10 燕山大学 11 山西大学 12 太原理工大学 13 山西农业大学 14 内蒙古大学 15 大连理工大学 16 沈阳工业大学 17 东北大学 1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9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20 吉林大学 21 吉林建筑大学 22 吉林农业大学 23 黑龙江大学 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26 复旦大学 27 同济大学 28 上海交通大学 29 南京大学 30 东南大学 31 南京理工大学 32 南京工业大学 3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4 扬州大学 35 浙江大学 36 杭州师范大学 37 温州大学 38 中国美术学院 39 宁波大学 4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1 合肥工业大学 42 安徽工业大学 43 安徽理工大学 44 厦门大学 45 福州大学 46 厦门理工学院 47 南昌大学 48 江西师范大学 49 江西财经大学 50 山东大学 51 济南大学 52 青岛理工大学 53 山东师范大学 54 山东协和学院 55 郑州大学 56 河南大学 57 黄淮学院 58 黄河科技学院 59 武汉大学 60 华中科技大学 61 武汉理工大学 62 湖北工业大学 63 湖北大学 64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65 湘潭大学 66 湖南大学 67 中南大学 68 湖南商学院 69 暨南大学 70 华南理工大学 71 华南师范大学 72 深圳大学 73 广东工业大学 74 广西大学 7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76 广西财经学院 77 海南大学 78 重庆大学 79 重庆邮电大学 80 四川大学 81 西南交通大学 82 电子科技大学 83 西南石油大学 84 贵州师范大学 85 贵州理工学院 86 云南大学 87 昆明理工大学 88 云南财经大学 89 西藏大学 90 西北大学 91 西安交通大学 9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93 西北工业大学 94 兰州大学 95 兰州理工大学 96 青海大学 97 北方民族大学 98 石河子大学 99 新疆财经大学。
能入选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说明学校硬件和软件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国家财政支持也不错,如果不相信的话,看看那么多学校在申请进入这个名单,然后用你的小拇指头思考一下,估计就可以理解了。
O(∩_∩)O~填报志愿的时候可以参考下,当然得估量下自己的分数,呵呵。 山东省已经有6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分别是: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 (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相关资料: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我国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精神。
在2006年1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项计划被誉为我国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211工程”。国家将在“十一五”期间安排20亿元重点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院校,除了领导能力领先、综合水平领先、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专业建设领先、社会服务领先,具有良好的建设环境外,还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力争做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以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改革,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引领我国健康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坐落在美丽的世界风筝都、纺织名城——潍坊市,创建于1978年,2001年8月成建制晋升为“山东纺织职业学院”, 2006年4月更名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省潍坊市西环路6388号 2008年成为全国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之一。 2001年学院被省教育厅授予“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2004年在山东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 2007年在山东省高校工委组织的德育评估工作中被评为优秀等级 2007年被评为“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08年被评为“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和“中国企业教育百强”。
学院设置专业41个,占地2121亩,建筑面积34。4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6036万元,纸质藏书64万余册,固定资产4。
2亿元。 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特色专业3个、示范专业2个、教学团队1个。
学院是中国纺织服装高职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山东省高职高专学会副会长单位、高职高专院校师资及管理人员培养牵头单位等。 2002届毕业生马晶晶获全国商业技能比赛第一名,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5至2008连续四年获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 2007年获全国职业院校纺织面料设计大赛金奖。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现代纺织技术、服装制版与工艺、化纤生产技术 地方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纺织品设计、应用化工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纺机方向)、应用韩语 淄博职业学院 淄博职业学院成立于2002年7月,是一所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国家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2003年淄博化工学校、淄博商业学校、淄博城市建设职业中专、淄博工贸职工中专、淄博公用事业技工学校合并升格为淄博职业学院 2009年淄博科技职业学院、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并入淄博职业学院 校园占地面积2077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
2亿元,馆藏图书100余万册。共有19个系,60个专业。
形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等46个大专专业,涉及制造、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材料与能源、农林、土建、电子信息、财经、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和艺术设计等十二个大类,基本覆盖了区域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种类。 现有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门山东省精品课程、4个山东省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3个山东省实训基地、9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19项国家专利、9部教育部“十一五”规划主编教材、98项省级以上立项课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院的数控技术、电子电气与自动化技术被评为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其中电子电气与自动化技术中央财政支持170万元;“市场营销学”、“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微生物基础”和“财务会计”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5年组织开展了“质量管理年”活动,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6年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级, 2007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所在专业群-----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工业分析与检验 化学制药技术 化工设备维修技术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所在专业群------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所在专业群---计算机控。
联盟将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联合各成员单位共同研讨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方法和体制机制,旨在打造一个共同平台,凝聚高校和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贡献。
清华大学发出成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的倡议书后,得到了国内众多高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响应。在成立大会上,作为共同发起单位的代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领导分别发言。
6月2日,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学院联盟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成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学院发展论坛同期举行。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李茂国,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仝兴华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全国140余所高校和20余家企业的代表参加了相关论坛。
开幕式上,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王宪华宣读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的贺信。吴岩在贺信中代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联盟成立表示祝贺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他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和重大任务。创新创业教育要主动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要主动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
要努力造就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敢闯会创的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努力培养堪当时代大任的卓越人才”。 2009年,山东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展开,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完善,实现了以“一个目标、两个加强、三支队伍、四个平台、多个层次”为特征的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010年,山东大学成立山东大学创新教育工作委员会。山东大学先后建立起校、院级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在人才特色培养方面,山东大学搭建起本科人才培养“高原”和理科“泰山学堂”、文科“尼山学堂”、工科“崇新学堂”、医科“齐鲁医学堂”的四个人才培养“高峰”,全面形成了“双创教育贯通、多层分类培养、高原高峰并举”的全新人才培养格局。2010年,山东大学实行新版培养方案,创新创业教育全面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正如今年1月,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在《人民日报》上所表示,对于高校来说,应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全面推进综合改革的重大课题,作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流大学的重大机遇,作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自觉行动,全面加以推进。山东大学在创新创业方面将继续丰富教育形式,构建开放式育人环境;实现教育全覆盖,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健全政策保障机制。
来源:澎湃新闻网。
大学在校生创业项目有:
1. 开一家校园电动车和自行车出租的店;
2. 校园外卖;
3. 校园洗衣项目;
4. 校园打印机;
5. 校园商城。
大学在校生创业成功的经验:
1. 真正的创业,在本质上是一个人、一个团队其灵魂与思想的绽放,也是对于时代需求最贴近其灵魂的探寻。
因此,创业在根本上是兴趣所致、愿望所达、诉求所往,是没有固定模式的,更没有可以效仿的具体方法,比如有人会退学创业,有人却选择修完学业甚至硕士博士毕业后再创业,更多人是在毕业数年后创业。
2. 除了兴趣和必备的条件,如人生经验、专业技能、资金状况等,创造成功当然更需要时机,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最重要。
柳传志那一代人是做电脑,马云、马化腾、丁磊是做互联网,近几年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基因技术等蓬勃兴起,代表了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所以紧跟大潮,就是紧跟时代需求。
3. 最后一点,领导人个人素质和团队组成很重要。个人素质要求文武兼备,既要有纵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横向的跨领域知识结构,知识面太窄对领导企业和驾驭团队不利。
初始团队人员要同心同德,企业才可能成功,这一点太重要,否则企业可能半途夭折,或者行百里者半九十,令人遗憾。
4. 此外,耐力、坚持、百折不挠和永无止尽地探索与始终如一地学习热情、永远追求进步和正义的动能,都是个人、团队和企业走向成功、走得更远更稳的内在驱动。
企业的发动机是人才,其次才是资金,人才可以发现市场、可以创造价值、把握方向,有了这个前提,也就是实质内容,再加上资金,就能如虎添翼。
一、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1.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
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编写适用和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 3.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
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高校要从教学考核、职称评定、培训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或相应的研究机构。
4.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高等学校要把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成果有机结合,积极创造条件对创新创业活动中涌现的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5.建立质量检测跟踪体系。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要建立在校和离校学生创业信息跟踪系统,收集反馈信息,建立数据库,把未来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反馈指导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教育体系。
6.加强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教育部成立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加强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组织编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经验材料汇编和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调研活动,总结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推广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成果。
逐步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形成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思路,指导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二、加强创业基地建设,打造全方位创业支撑平台 7.全面建设创业基地。
教育部会同科技部,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要依托,重点建设一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并制定出台相关认定办法。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建立省级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同时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推动本地区有关地市、高等学校、大学科技园建立大学生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并按其类别、规模和孵化效果,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示范作用。
8.明确创业基地功能定位。大学生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是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实践平台,主要任务是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开展创业指导和培训,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创业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撑和服务,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
9.规范创业基地管理。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主体,要把基地建设作为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确定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加强与依托学校和有关部门的联动,共同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创业实践。
有关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科技园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出台有利于大学科技园开展学生创业工作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 10.提供多种形式的创业扶持。
大学生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要结合实际,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资金、实训等多方面的支持。要开辟较为集中的大学生创业专用场地,配备必要的公共设备和设施,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至少12个月的房租减免。
要提供法律、工商、税务、财务、人事代理、管理咨询、项目推荐、项目融资等方面的创业咨询和服务,以及多种形式的资金支持;要为大学生开展创业培训、实训;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相关政策、创业项目和创业实训等信息。 三、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1.切实落。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