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深化江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为支持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江西省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支持应用性学科专业的在岗教师同时成为对口行业企业的工程师,建立教师与企业间长期的技术服务关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业绩纳入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时,应将创业教育学术成果认定为专业领域业绩成果。
2017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有哪些新变化?基层专业人才评职称可不要求论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
针对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我国职称制度中被诟病的焦点,《意见》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向基层一线倾斜等。《意见》提出,围绕品德、能力和业绩三个方面,力争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
标准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系列均设至正高级在健全职称制度体系方面,《意见》提出保持现有职称系列总体稳定,适时调整、整合,探索在新兴职业领域增设职称系列。职称系列可根据专业领域设置相应专业类别。
目前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建立职称与职业资格的对应关系,取得职业资格即可认定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
《意见》指出,坚持把品德放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首位,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用人单位通过个人述职、考核测评、民意调查等方式全面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操守和从业行为,倡导科学精神,强化社会责任,坚守道德底线。
探索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探索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不再统一要求《意见》指出,突出对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评价。具体包括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
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可不作论文要求;探索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病历等成果形式替代论文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设立20多年来饱受质疑的职称外语考试也不再是“硬杠杠”。
《意见》明确,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确实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评审条件。
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对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要求不高的职称系列和岗位,不作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打通高校等离岗创业人才3年内可在原单位申报《意见》还指出,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创造便利条件,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
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民办机构专业技术人才与公立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评审等方面享有平等待遇。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中经批准离岗创业或兼职的专业技术人才,3年内可在原单位按规定正常申报职称,其创业或兼职期间工作业绩作为职称评审的依据。
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可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放宽艰苦边远地区人才放宽任职年限《意见》指出,注重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增加技术创新、专利、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将科研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
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侧重考察其实际工作业绩,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意见》指出,选择应用性、实践性、社会通用性强的职称系列,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积极探索跨区域职称互认。
在条件成熟的领域探索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结果的国际互认。权限高级职称评审权逐步下放至地市《意见》指出,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逐步将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到符合条件的市地或社会组织,推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
对于开展自主评审的单位,政府不再审批评审结果,改为事后备案管理。此外,《意见》指出,严肃评审纪律,建立倒查追责机制。
建立职称评审公开制度,实行政策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建立职称评审回避制度、公示制度和随机抽查、巡查制度,建立复查、投诉机制,加强对评价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依法清理规范各类职称评审、考试、发证和收费事项,大力查处开设虚假网站、制作和贩卖假证等违纪违法行为,打击考试舞弊、假冒职称评审、扰乱职称评审秩序、侵害专业技。
《意见》提出:各高校要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
各地区、各高校要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将提高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
准确全面理解《行动计划》和各自任务,有利于高职界内各方准确结合各自职业教育办学实际,科学设定行动目标、精准描绘发展蓝图、主动规划建设内涵、从实设计任务举措,切实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更加健全发展。
着眼于此,对于此次《行动计划》的理解和落实,要着力抓好其几个明显特点。 省级统筹主体意识明显强化 责任主体作用突出。
《行动计划》所列87个任务和项目中,由省级政府牵头落实或参与落实的有71项,占到81.61%,顺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国家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充分体现省级政府作为实施《行动计划》责任主体,积极发挥统筹和保障作用。
导语:山东申报高级经济师职称时,对职称英语不作统一要求;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能力水平的,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政府组织或社会认可的各类证书均可作为依据,具体要求由各高级评审委员会自主确定。
关于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各部门(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通知》(中发〔2016〕9号)精神,科学、客观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全身心投入创新创造创业活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就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外语、计算机是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掌握先进知识和技术、开展对外学术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根据专业技术需求,积极鼓励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自学、辅导、考试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加强学习,突出先进性、实用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二、按照突出业绩贡献和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的职称评价导向,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的必要条件。申报中级及以下职称时,对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要求。
申报高级职称时,对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统一要求;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能力水平的,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政府组织或社会认可的各类证书均可作为依据,具体要求由各高级评审委员会自主确定。 三、为进一步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25号)要求,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升能力素质,鼓励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学习,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创新创业需要,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可以作为继续教育内容之一,由专业技术人员自主自愿选择参加考试,考试合格的可折算相应继续教育学时学分,登记继续教育证书。
以上就是本文主要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得到你,其实只要你认真阅读,一定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加油。
2017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有哪些新变化?基层专业人才评职称可不要求论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
针对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我国职称制度中被诟病的焦点,《意见》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向基层一线倾斜等。《意见》提出,围绕品德、能力和业绩三个方面,力争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
标准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系列均设至正高级在健全职称制度体系方面,《意见》提出保持现有职称系列总体稳定,适时调整、整合,探索在新兴职业领域增设职称系列。职称系列可根据专业领域设置相应专业类别。
目前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建立职称与职业资格的对应关系,取得职业资格即可认定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
《意见》指出,坚持把品德放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首位,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用人单位通过个人述职、考核测评、民意调查等方式全面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操守和从业行为,倡导科学精神,强化社会责任,坚守道德底线。
探索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探索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不再统一要求《意见》指出,突出对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评价。具体包括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
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可不作论文要求;探索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病历等成果形式替代论文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设立20多年来饱受质疑的职称外语考试也不再是“硬杠杠”。
《意见》明确,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确实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评审条件。
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对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要求不高的职称系列和岗位,不作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打通高校等离岗创业人才3年内可在原单位申报《意见》还指出,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创造便利条件,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
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民办机构专业技术人才与公立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评审等方面享有平等待遇。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中经批准离岗创业或兼职的专业技术人才,3年内可在原单位按规定正常申报职称,其创业或兼职期间工作业绩作为职称评审的依据。
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可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放宽艰苦边远地区人才放宽任职年限《意见》指出,注重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增加技术创新、专利、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将科研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
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侧重考察其实际工作业绩,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意见》指出,选择应用性、实践性、社会通用性强的职称系列,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积极探索跨区域职称互认。
在条件成熟的领域探索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结果的国际互认。权限高级职称评审权逐步下放至地市《意见》指出,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逐步将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到符合条件的市地或社会组织,推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
对于开展自主评审的单位,政府不再审批评审结果,改为事后备案管理。此外,《意见》指出,严肃评审纪律,建立倒查追责机制。
建立职称评审公开制度,实行政策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建立职称评审回避制度、公示制度和随机抽查、巡查制度,建立复查、投诉机制,加强对评价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依法清理规范各类职称评审、考试、发证和收费事项,大力查处开设虚假网站、制作和贩卖假证等违纪违法行为,打击考试舞弊、假冒职称评审、扰乱职称评审秩序、侵害专业技。
2017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有哪些新变化?基层专业人才评职称可不要求论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
针对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我国职称制度中被诟病的焦点,《意见》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向基层一线倾斜等。《意见》提出,围绕品德、能力和业绩三个方面,力争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
广东商学院于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原名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改为现名。
经过24年的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硕士学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学士学位、法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授予权,全日制在校生17228人的多科性省属重点高等院校。 学校现有广州校本部和三水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383亩。
校本部毗邻广交会新馆——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三水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佛山市云东海旅游经济区。现有校舍建筑面积38.7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140万元。
校图书馆藏书300万册,建有广东省高校经济、管理、法学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分中心。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而又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近1000人,其中正高职称160多人、副高职称310多人,博士和在读博士教师280多人、硕士教师480多人。67人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
还聘请了118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学校建成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经、管、法、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并具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
根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我校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三大主体学科自2004年起连续四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目前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3个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JM)。
学校学术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近三年来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17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86项、横向课题86项,争取省部级以上高级别人文社会科学类课题立项方面位居广东省属高校前列;发表学术论文4124篇,其中核心期刊1565篇,被SCI、EI、ISTP收录39篇;出版各类著作109部,其中有影响的学术专著55部;获得各级各类优秀科研成果政府奖励1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项;《广东商学院学报》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并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学校大力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不断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
现有18个教学院(部),45个本科专业,其中省级名牌专业7个,名牌专业数居省属高校前列。建有5门省级精品课程。
近三年来获得国家级教研教改项目5项、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14项,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366篇,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5本,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以教学信息化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建成数字化教学资源500个;以实验实践教学推动教学改革深化,科学构建由实训、实验、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综合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三个课堂”整合推动教学改革深化,“三个课堂”整合成果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大力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活动,学校已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以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校内仿真实习和校内创新创业实践为主要着力点,不断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形成鲜明的本科教学特色。此项教学改革成果得到了主管部门、上级领导、兄弟院校领导和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2005年,我校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6年,该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全国第一批两个经管类国家级示范中心之一;2007年,教育部在该中心召开全国高校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现场观摩会。 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了专业基础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的培养。
近三年来,学生科研立项54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19篇,在全国、全省科技作品、创业计划、数学建模、英语辩论、文艺体育等各类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644项,其中国家级161项(含特等奖4项、一等奖21项),省级483项(含特等奖2项、一等奖61项)。七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茅,其中2004-2007年分别达到99.29%、99.57%、99.39%、99.10%,毕业生倍受社会欢迎。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先后与世界各地3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等方面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是列入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 新世纪、新阶段,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中,乘改革开放春风诞生的广东商学院,秉承“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积极实践“人才立校、学术强校、服务兴校、特色优校”的办学理念,按照“规模适度,结构优化,提高质量,增强效益”的工作方针,朝着到2010年或稍长时间初步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学型省属重点院校,到2020年或更长时间基本实现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的目标迈进,为广东和华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