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学院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优势学科,设有理、工、文、管多个学科的41个专业,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29个省市区招生,在校本、专科生10000余名。
学院以“育人为本,质量第一”为办学宗旨,共享华中科技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实用型专业人才。
学生学业完成时,符合学籍管理规定、成绩合格的毕业生颁发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由华中科技大学授予学士学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勇传教授担任院长。
华中科技大学负责学院的管理和教学,并帮助建立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学院中层以上管理干部由华中科技大学选派;任课教师绝大多数是华中科技大学选派的在职教师,其中大部分是教授和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以“从严治校”闻名,文华学院继承华中科技大学管理传统,从做人、学习、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同时,学院注重“严”、“活”结合,张扬个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增强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正逐步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管理”的氛围。
学院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经常举行“院士、教授论坛”、“企业家论坛”等系列讲座,还举行大学生文化节、各种大赛和丰富多彩的学生团体活动。许多活动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和主持,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学院正在努力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建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校园位于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对面1公里处(东湖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内,创业街东段,中国光谷中心),可共享和使用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教学资源。校园建设有教学楼、宿舍群、食堂、塑胶运动场、实验大楼、语音与计算机大楼、图书馆和行政大楼等设施,校园规划面积1500亩。
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理兼收,本科,学制4年)?
金融学(理工,本科,学制4年)?
1.专业特色: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培养具备扎实的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理论基础,掌握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的听、说、阅、译的能力,并运用计算机处理国内外贸易业务,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及政府经贸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理论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金融学专业 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掌握金融、投资、银行和保险的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金融业的政策和法规,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外语从事有关业务,能在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及在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两个专业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在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和实务知识教学的同时,十分注重外语、数学、计算机以及科技、人文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保持外语、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
2.主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企业管理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投资学。
3.就业领域: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及政府经贸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理论研究工作;能在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及在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
详情请参考:
河北金融学院(原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2年,隶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2000年划归河北省人民政府,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3月升格为本科院校,是华北、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鲜明金融特色的省部共建院校。
学院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尊重学生,突出对学生的关爱和服务,通过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充分发挥管理的内在育人功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先进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理念,以及浓郁的文化氛围,滋养着我院学子特有的志趣和气质。
学院占地1431亩,建有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综合体育场地,学生公寓区、万兆核心以太网等学生学习和生活设施。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26人, 其中,副高职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8%,硕士以上学历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7%。
学院现有30个专业实验室、8个语音室、8个网络机房,教学仪器设备4700余万元。其中,与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河北省银监局、河北省保监局、河北证券保定营业部等部门共建模拟银行实验室、模拟证券实验室、外汇期货期权实验室、保险实训室等实验室,具有高度仿真、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特点,能够实现互动式教学。
此外,学院凭借全国招生、毕业生分布广泛的优势,与多家金融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实习、就业以及教师调研、实践锻炼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院图书馆藏书73。
5万册,电子图书27万册,印本现刊1100种,电子期刊3400种。 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学院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突出金融特色的原则。
现有8个教学系和4个公共课教学部,开设了35个本、专科专业,形成了以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各学科专业交融互补,金融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 其中,金融专业是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会计、计算机信息管理、保险、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6个专业是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并且重点建设了一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其中,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在科研方面,学院一直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工作方针,围绕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结合金融领域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五年来,共出版专著、教材、教学参考书139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84篇,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30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9项,市厅级科研成果奖60项。
学院创办的学术期刊《金融教学与研究》,是河北省十佳社科期刊,多次被评为河北省高校优秀学报和河北省优秀期刊,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并入选了中国期刊方阵。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835人。
招生范围涉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校56年来,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5万多人,大批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全国各级各类金融机构和经济管理部门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目前在职的省级银行主要领导就有近50人。
在华北、西北地区素有金融界“黄埔军校”的美誉。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位于河北省前列,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全方位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把素质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大学生英语“四六级平均通过率”在省内院校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在河北省首届大学生辩论赛上,捧得冠军奖杯;在“全国大学生ERP沙盘对抗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河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河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河北省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多名学生获国家、省级奖励;体育代表队多次获得河北省大学生运动会并取得优异成绩;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学院连续5年被评为“河北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学院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信息资源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了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拓展了办学空间。2000年以来,受人行天津分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委托,举办了51期各类短期培训班,培训学员4800多人次,不仅巩固了学院与金融系统原有的合作关系,扩大了学院的办学声誉,也有效地提高了金融系统职工的业务素质,为地方金融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今日的河北金融学院将秉承半个多世纪的优良传统,践行“明德守信、求真尚行”的校训,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力争将我院办成一所金融特色鲜明,学生满意度高,社会声誉好,核心竞争力强的优质本科院校! 学院地址: 河北省保定市恒祥北大街3188号 邮政编码:071051 联系电话:0312—3338101 传真:0312—3338102。
7月5日,2016创响中国武汉站暨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复赛启动仪式在武大科技园举行。
郭生练副省长出席活动并致辞,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张盛仁出席启动仪式。 郭生练副省长在致辞中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扎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先后出台了系列推动“双创”工作的政策措施,腾讯众创空间极大激发了湖北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活力,为创新型省份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
郭生练副省长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着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谱写创新湖北建设的新篇章。 启动仪式上还组织开展了创新创业项目展示,邀请了嘉宾做创新创业主题分享,通过传递创业理念,分享双创热点,激发全社会的双创热情,为即将开展的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复赛进行预热。
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武汉市主要领导,科技厅机关部分处室负责人以及创业企业、创投机构、孵化器代表等3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大熊再来286 附件1: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要求及赛制介绍一、参赛项目要求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
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等;4.“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5.“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6.“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2.三、赛道说明。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0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