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997.09增设生物工程本科专业(2002.05该专业转入生命科学学院),1999.09增设应用化学本科专业。
现有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今年又将新增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目前设有7个教研室(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1个实验中心,1个研究所(化学研究所),2个江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现有普通本科学生 739 人,普通研究生 73 人,函数本科生 78 人。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师资队伍 学院有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充满活力,团结奋进,勇于创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目前在编在岗教职工总人数:62人,专任教师52人, 教授17人,副教授14人,讲师10人,助教11人。其中博士9人,硕士26人,引进归国人员3人。
此外,学院还聘请了南开大学的程津培院士、南京大学的游效增院士、浙江大学的黄宪院士、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的杨裕生院士,近代电纺丝科学之父、美国Akron大学的Darrell H. Reneker 教授,德国Philipps-University Marburg的Greiner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我院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 化学化工学院学术氛围浓厚,治学严谨,工作作风踏实;以育人、教学优先,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并重。
学院一贯重视教学工作,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重视学科发展和实验室建设,已形成优良的教风和浓厚的学风,教学质量优良,课程建设成绩显著,现有2个省级品牌专业――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机化学、精细化工;3个省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近年来,相继承担了5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三等奖、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着重求实精神、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培养质量高,毕业论文优秀率为80%以上。
学院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注重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的建设。在瑶湖校区拥有教学实验室3450M2,在瑶湖、青山湖两校区拥有科研实验室4000 M2,在昌北、莲塘精细化工试验基地拥有实验室和车间3800 M2并配备了从小试到工业化试验的相应化工设备。
在江西师大附中等省重点中学建立 11 个化学教育实习基地,在江西化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工厂建立 3 个工业实习基地。 教学设施齐备,科研仪器设备较齐全。
拥有核磁共振仪(Bruker400)、热分析仪、GC-MS、高效液相色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多晶X射线衍射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ICP)、拉曼光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 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51 台(件),各类教学科研仪器1739台(件),总价值2723.8万元。 学院资料室专业藏书量居全省之首,中外文书刊近1064种,计6.5万册,院内各处都可通过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相通。
化学化工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注重以科研促教学,取得了可喜成绩。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学术思想活跃、经验丰富的科学研究队伍。
我院在纳米纤维、耐高温高分子材料、光电材料、石油加工精细化学品、金属有机、有机合成等方面的研究颇具特色,近三年承担了国家“973”预研项目1项、国家“863”课题2项、国家科技攻关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部级项目 40 余项。近3年在《J. Am. Chem. Soc.》、《Adv. Mater.》、《Macromolecules》、《Synthesis》、《Synlett》、《J. Comb. Chem.》、《Polymer》《Tetrahedron Lett.》、《J. Organomet. Chem.》、《J. Mol. Catal., A: Chemical》、《Chin. J. Chem.》、《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国际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67篇、SCI-E收录26篇。
近十几年来,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 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 项。 坚持基础研究定向化、应用研究产业化、技术开发市场化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展科技工作。
有8项成果转化为生产,建立了二个精细化工研发中试基地和一个校办化工企业,产值近5000万元/年,成为江西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成功典范。 科研的丰硕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学科建设的发展,学院现有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今年将新增1个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物理化学、材料化学与物理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院有2个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学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米纤维与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正为冲击博士点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工作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宗旨。 学院一贯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以党建为重点,以“两课”为主阵地,始终贯穿教书育人,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
江西的一本院校有如下: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
南昌大学:南昌大学,简称“南大”(官方简称原为南大,2003年改为“昌大”,2015年改回“南大”),是一所“文理工医渗透、学研产用结合”的综合性大学,为211工程重点大学[2]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并且拥有首批十一所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的南昌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参与成立“中西部高校联盟”。江西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坐落于英雄城南昌市,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农、教育、哲学、历史、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江西师大”,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会南昌市,由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国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江西省2011计划”入选高校。 学校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是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经、管、文、理、法、教育、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江西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国铁路总公司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江西省“2011计划”依托高校、原南京军区(现东部战区)招收和选拔培养后备军官(国防生)签约高校,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和国家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高校 ,“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成员高校。
旅游领域优质创作者关注1、江西育华学校江西育华学校实为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青山湖校区初中部,简称师大附中或附中。
江西育华学校位于“江西第一路”的北京西路437号江西师大校园内,是一所初高中全日制学历教育完全中学。江西育华学校中有一支思想素质好、学历层次高、教学能力强的名师队伍,保证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始终处在全省领先乃至全国先进的水平。
学校经常承担市级以上教研活动的主会场任务,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同行对学校学生的素质,教师的水平给予高度的评价。2、南昌凤凰城上海外国语学校南昌凤凰城上海外国语学校初中初创于2005年9月,2015年秋季红谷滩新区委托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红谷滩新区滨江分校接管南昌凤凰城上海外国语学校。
初中部教育教学完全和新区滨江分校同步进行。初中办学多年的实践,已逐步形成强化英语学科优势,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3、南昌市心远中学南昌市心远中学创建于1901年,其前身是由熊元锷、熊育鍚先生创办的“乐群学堂”。在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严复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心远中学以优秀的师资、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吸引了数千优秀青少年来求学,与当时著名的天津南开中学、长沙明德中学并称为中国“三大私立新学”。
1949年5月南昌解放后,心远中学由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江西省立第二联合中学”。2013年8月,恢复开办南昌市心远中学。
4、南昌市外国语学校南昌市外国语学校创建于1994年,其前身为南昌市二十二中,系江西省重点中学、江西省一所公办外国语学校、全国外语学校工作研究会理事成员校、全国外语实验学校,2005年11月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具有高校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学校”。学校充分发挥外语学校外语特色教育教学优势,注重对外教育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日本等国的学校建立友好协作关系,互派师生访问交流。
1、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中方牵头院校。
2、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京港大学联盟成员。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