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1.1保证设备完好率,使生产正常运行; 1.2改进设备性能以满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的设备管理,包括设备部和电脑部(以下通称设备管理部门)所管辖的所有设备。 3. 职责 3.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3.1.1 跟踪和了解本行业装备发展的信息,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定期向总经理递交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动态情况报告。
3.1.2对现有设备施行全面管理 a. 整理设备资料(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单、随机备件及工具清单等)归档; b. 建立设备使用和维修档案; c. 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岗位维护保养规程,并对生产部门的骨干进行培训,属于专业机械的还要对操作者进行培训; d. 编制《设备年度检修计划》、《设备检修程序》; e. 直接领导机修动力车间对动力设备和公用设备进行管理; f. 编制委外修理设备项目清单,签订修理合同,实施修后验收,必要时派员跟踪拆装修理现场; g. 编制易损件的合理库存量; h. 主持第五级设备检查,督导、验证和评价下级的设备管理; i. 每月一次将整机、零配件供应商和修理情况资料交信息资料部门汇总存储。 编号:S-QP-05 版/修:A/0 页码:第2页,共8页 3.1.3接受总经理的指示,搜集汇总设备使用意见,记录设备缺陷,编制设备技术改造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3.2设备使用部门负责: 3.2.1正确操作使用设备; 3.2.2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3.2.3设备的现场保管; 3.2.4设备缺陷的及时如实汇报。 4.工作内容及要求 4.1设备购置和更新 4.1.1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公司规划和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每半年或总经理有指示时向总经理递交“设备购置的技术经济分析报告”,并附报“设备购置计划”。
4.1.2总经理对下述资料组织论证: a. 召集设备管理部门及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人讨论; b. 组织对两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询问报价; c. 必要时聘请专业人士征询意见。 通过论证要对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维修性、安全性、售后服务等项目作出评价并记录,按择优选定的原则,对“设备购置计划”进行审批。
4.1.3设备管理部门依批准的“设备购置计划”,跟多家供应商洽谈,货比三家后,起草合同,按《合同管理制度》的规定报批; 4.1.4由业务部或总经理指定的人员按照《采购控制程序》执行采购。 4.1.5设备到厂后,由供应商安装试机或由我司人员安装试机,达到预期的技术参数后,由使用部门、采购部门和设备部代表共同验收,并填写“设备入厂验收表”及“重点设备安装、调试记录表”。
4.1.6设备管理部门对已购置的设备: a. 收集资料,进行分类、编号、归档,并填写“机器设备一览表”; 编号:S-QP-05 版/修:A/0 页码:第3页,共8页 b. 在设备上进行标识; c. 填写“设备移交清单”移交给使用部门,并按《设备使用前培训考试规定》,对设备使用部门的负责人和操作工进行培训和考试。 d. 对设备运行和完好检查进行记录统计。
4.2设备的保养与维修 4.2.1设备管理部门 a. 编制生产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规程; b. 对使用部门骨干或重点设备的直接操作者进行培训; c. 每台机器设立对应的履历档案存于公司资料室内,并录入电脑; d. 每台机器设立“设备保养及维修记录卡”,注明保养项目及频次记录保养及维修的经历,“记录卡”一年一换; e. 每年的12月20日前编制次年的“设备检修计划”报总经理批准; f. 根据设备检修计划或设备运行记录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并在“设 备保养及维修记录卡”上作好记录; g. 计算设备维修费用,统计备品备件消耗情况; h. 指导机修人员循合理路线每日巡视生产设备,发现并记录问题,及时排除; i. 必须委外维修的设备,办理批准及出厂手续,返回时核对修理项目, 验收并作记录。 4.2.2使用部门 a. 组织对员工的全面培训,落实规程要求; b. 督促组长、操作工、维修工按“设备保养及维修记录卡”的内容执行保养工作; c. 了解设备状况,及时向设备部报告和设备故障和设备事故。
4.3设备管理记录 4.3.1记录的分类: a. 普通设备管理记录 b. 重点设备管理记录;。
TPM 计划实施的步骤
(一) TPM 计划实施前的准备
在实施TPM 计划之前, 再强调一下取得TPM 计划成功的前提, 就是必须得到高层领导者、管理者的支持和理解,这是TPM 计划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 而操作人员的全面参与,是TPM 计划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时还要求一些有关的活动做基础, 如: 一个完善的维修管理机构来组织实施制订计划, 一个能处理大量的维修资料、工作指令、库存信息、报告等的自动化计算机管理系统, 一个备件库存合理储备的控制系统等。
(二) 实施步骤
一旦已分析和掌握了预测技术, 必须使之与TPM 计划结合起来,其基本步骤是:
1、判断临界整机。首先选择一台高故障率、高生产成本、多质量问题的设备, 对其实施全员预防性维修计划, 最终达到对所有设备实行维修计划的目标。
2、整机部件化。有时对于一台整机很难设计维修步骤,可在逻辑上将欲实施计划的整机拆成各部件——如液压系统、电系统、机械驱动单元等,就较易于对其设计维修程序。
3、制订各部件的TPM 总程序。就是根据各部件的不同要求选用不同的保养维修方式并采用前面提到的预测技术设计一套完整的维修总程序, 其中还包括设备历年资料、参与维修的人员组配等。
4、为每个总程序设计一套程序。就是将总程序中每项要求发展成一步一步的具体工作计划。
5、为每个子程序的工作制定进度表。
(三) TPM 全员预防性维修计划的前景
全员预防性维修是对现存的故障式维修的挑战, 它使维修人员不再像灭火队一样对设备故障的发生防不胜防。如果能真正地按要求将TPM 计划付诸行动, 就有可能实现零故障、零库存、准时制生产的设想, 减少生产损耗, 将可以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好的效果。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转换设备维修观念, 是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找到的一条新的生存之路。
更多详情可以到去咨询下华天谋的老师或者登陆他们的网站进行咨询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设备管理制度 (一)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公司内部生产、运输、吊装、办公设备的管理,正确、安全地使用和维护设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是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和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用以指导正确操作使用和维护设备的制度。公司各部门都必须建立、健全设备使用规程和维护规程。
(二) 规程的制定与修改 第三条 各部门首先要按照本制度规定的原则,正确划分设备类型,并按照设备在生产、运营中的地位、结构复杂程度以及使用、维护难度,将设备划分为:重要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备三个级别,以便于规程的编制和设备的分级管理。 第四条 凡是安装在用设备,必须做到台台都有完整的使用、维护规程。
第五条 对新投产的设备,技术装备部应在在设备投产前30天制订出使用、维护规程,并下发执行。 第六条 当生产准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时,在改变工艺前10天,技术装备部应根据设备新的使用、维护要求对原有规程进行修改,以保证规程的有效性。
第七条 岗位在执行规程中,发现规程内容不完善或有缺陷时,要逐级及时反映。规程管理专业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核实情况,并对规程内容进行增补或修改。
第八条 新编写或修改后的规程,都要按专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分别报送分管副总经理审批。 第九条 当设备发生严重缺陷,又不能立即停产修复时,必须制定可靠的措施和临时性使用、维护规程,由分管副总经理批准执行。
缺陷消除后临时规程作废。 (三) 规程的内容 第十条 设备使用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 1、设备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如最大负荷、压力、温度、转速、电压、电流等; 2、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两班或三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岗位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润滑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3、操作设备的步骤,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顺序; 4、紧急情况处理的规定; 5、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操作本机,任何人不随意拆掉或放宽安全保护装置等; 6、设备运行中故障查询及排除。
第十一条 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的内容: 1、设备传动示意图、液压原理图、气动原理图、蒸汽原理图、电气原理图主要零部件图;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 3、定时清扫的规定; 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检查要求,包括路线、部位、内容、标准状况参数、周期(时间)、检查人等; 5、运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6、设备主要易损件的报废标准; 7、安全注意事项。 (四) 规程的贯彻执行 第十二条 新设备投入使用前,要由主管技术装备部的副总经理布置贯彻执行设备使用、维护规程。
规程要发入到有关专业、岗位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人员手里,并做到人不离岗。 第十三条 生产部门要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认真学习规程,设备专业人员要向操作人员进行规程内容的讲解和学习辅导。
第十四条 设备操作人员须经公司组织的规程考试及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第十五条 生产部门每月都要组织班组学习规程,车间主管及设备管理人员,每年要对生产班组规程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或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抽查情况纳入考核。
(五) 设备技术状况的管理 第十六条 对所有设备按设备的技术状况、维护状况和管理状况分为完好设备和非完好设备,并分别制订具体考核标准。 第十七条 各部门的生产设备必须完成上级下达的技术状况指标,即考核设备的综合完好率。
专业部门要分别制订出年、季、月度设备综合完好率指标,并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岗位。 (六) 设备润滑管理 第十八条 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要求 1、各部门设专职润滑员负责设备润滑工作。
2、每台设备都必须制订完善的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并认真执行。 3、各部门要认真执行设备用油三清洁(油桶、油具、加油点),保证润滑油(脂)的清洁和油路畅通,防止堵塞。
4、对大型、特殊、专用设备用油要坚持定期分析化验制度。 5、润滑专业人员要做好设备润滑新技术推广和油品更新换代工作。
6、认真做到废油的回收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 润滑“五定”图表的制订、执行和修改 1、各部门的生产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必须逐台制订,并和使用维护规程同时发至岗位。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的内容是: (1)定点:规定润滑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 (2)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润滑油脂牌号。
(3)定时:规定加、换油时间。 (4)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
(5)定人:规定每个加、换油点的负责人。 3、岗位操作及维护人员要认真执行设备润滑“五定”图表规定,并做好支行记录。
4、润滑专业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润滑“五定”图表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设备各部位润滑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第二十条 润滑油脂的分析化验管理 设备运转过程中,由于受到机件本身及外界灰尘、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易使润滑油脂变质,为保证润滑油的质量,需定期进行过滤。
TPM管理体系是由组织机构、管理职能、方针、目标、制度、活动、方法等共同组成,还要建立在TPM管理的特征上,能否实施有效要看其管理体系的形成是否有效运转,TPM管理体系建立的关键性因素有哪些?1、确立活动体系。
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活动体系是企业推行TPM管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由TPM管理特征可知,TPM的活动内容非常复杂和庞大,企业不可能一下子把它们全部抓好,只能一件一件地做,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
因此,在设计活动体系时切忌一刀切,要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为原则,抓住关键和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和难点。考虑到与ISO9000、ISO14000以及TQC活动之间融合性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点检定修、改善提案、自主维修、教育培训等作为活动体系的主要支柱,并以5S活动为突破口,这样一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推进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
2、建立组织体系。强有力的推进组织是推动TPM管理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
一般来说,要建立公司、厂矿、车间、班组四个层次的推进组织,其关键是落实各个层次以至每一个员工在TPM活动体系中的职能。以公司级推进组织为例,公司TPM推进委员会的基本职能是:制订TPM方针;批准推进计划书;评价改善效果;召集年度TPM大会;审议和决策公司推进工作的重大事项。
公司TPM推进委员会要下设公室,作为日常管理机构,其基本职能是:制订TPM目标计划,确定推进方法和方案;策划、主导整体推进活动及各项活动任务的部署;制订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员工教育培训;制订考核评价标准,并主持评审;协调处理各种与推进活动相关的其它事项。厂矿、车间的组织职能与公司的相似,总之要分工清楚,责任明确,以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全员参与的局面。
3、制订方针目标。方针目标是TPM管理体系的导向,能够引导和激励全体员工不断追求,并有利于TPM管理职能的落实。
制订TPM方针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宗旨相适应;②抓住要点,向全体员工表达出推进TPM管理的方向、期望、信心和决心;③尽量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使全体员工理解明白。TPM目标是TPM方针的具体化,制订TPM目标要符合以下原则:①明确性:目标要明确可操作,不可含糊不清;②可量化:目标必须具体化,可以用一定数据指标来表示。
可量化的目标能让员工知道要做到什么程度,现状距目标还有多远,从而激发其热情和能动性;③可达成:目标设定要在对现状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不可盲目设定目标值。好的目标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脱离实际过高的目标,会让员工失去斗志和信心。太低的目标,则失去了激励的意义和提高水平的机会;④时限性:目标必须明确在什么时候完成,这样就会给实施者一定的压力,保证整体进度。
有时限要求的目标,对考核评价也会有所帮助。4、健全制度体系。
就是要制订和不断完善推进TPM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标准和管理法,形成规范化的文件系统,使推进TPM管理的各项活动和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如对设备的清洁、点检、润滑、保养等工作,尽管简单,也要研究制订相应的标准,这样的标准既是衡量工作质量的尺度,又是活动开展的依据。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与上述标准相适应的检查评估体系。因缺乏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和评估机制,使规章制度只停留在管理层面上,没有落实到作业现场,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因此,建立健全各项活动的检查评估体系至关重要。5、明确推进工作程序。
推进TPM管理是企业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活动,要使推进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部署、见成效,必须设计好推进工作程序,就是要将推进TPM管理的主要工作按照一定的时序排列,使之程序化、规范化。优化设计的推进工作程序,有利于目标计划、管理运行、检查评估等一系列推进TPM管理行为连贯有序、协调一致、高效运行。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技术员童鞋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提高设备与生产全过程的系统管理方式,坚持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新设备设施安全技术水平,有效地消除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确保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减少和避免企业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炼钢厂所属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3、职责:
3.1设备材料科负责制定新、改、扩建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
3.2设备材料科负责制定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保养和设备设施验收、设备设施拆除、报废的管理制度,建立设备设施运行台账,制定检(维)修计划。
3.3安环科做好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责任单位限期整改。
3.4设备科负责制定炼钢主厂房结构可靠性鉴定的周期,向申请上级部门提出按规定定期进行可靠性鉴定。
4、具体要求
4.1生产设备设施
4.1.1夏季来临之前做好厂房防洪、防汛工作。
4.1.2各区域基础设施的位置应符合防火、防爆、防震和运输安全要求。
4.1.3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车流、人流、物流,保证顺行;铁水、钢水与液体渣,必须设专线(或专用通道)运输。4.1.84.1.20(4.2.9
TPM管理体系是由组织机构、管理职能、方针、目标、制度、活动、方法等共同组成,还要建立在TPM管理的特征上,能否实施有效要看其管理体系的形成是否有效运转,TPM管理体系建立的关键性因素有哪些?1、确立活动体系。
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活动体系是企业推行TPM管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由TPM管理特征可知,TPM的活动内容非常复杂和庞大,企业不可能一下子把它们全部抓好,只能一件一件地做,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
因此,在设计活动体系时切忌一刀切,要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为原则,抓住关键和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和难点。考虑到与ISO9000、ISO14000以及TQC活动之间融合性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点检定修、改善提案、自主维修、教育培训等作为活动体系的主要支柱,并以5S活动为突破口,这样一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推进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
2、建立组织体系。强有力的推进组织是推动TPM管理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
一般来说,要建立公司、厂矿、车间、班组四个层次的推进组织,其关键是落实各个层次以至每一个员工在TPM活动体系中的职能。以公司级推进组织为例,公司TPM推进委员会的基本职能是:制订TPM方针;批准推进计划书;评价改善效果;召集年度TPM大会;审议和决策公司推进工作的重大事项。
公司TPM推进委员会要下设公室,作为日常管理机构,其基本职能是:制订TPM目标计划,确定推进方法和方案;策划、主导整体推进活动及各项活动任务的部署;制订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员工教育培训;制订考核评价标准,并主持评审;协调处理各种与推进活动相关的其它事项。厂矿、车间的组织职能与公司的相似,总之要分工清楚,责任明确,以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全员参与的局面。
3、制订方针目标。方针目标是TPM管理体系的导向,能够引导和激励全体员工不断追求,并有利于TPM管理职能的落实。
制订TPM方针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宗旨相适应;②抓住要点,向全体员工表达出推进TPM管理的方向、期望、信心和决心;③尽量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使全体员工理解明白。TPM目标是TPM方针的具体化,制订TPM目标要符合以下原则:①明确性:目标要明确可操作,不可含糊不清;②可量化:目标必须具体化,可以用一定数据指标来表示。
可量化的目标能让员工知道要做到什么程度,现状距目标还有多远,从而激发其热情和能动性;③可达成:目标设定要在对现状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不可盲目设定目标值。好的目标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脱离实际过高的目标,会让员工失去斗志和信心。太低的目标,则失去了激励的意义和提高水平的机会;④时限性:目标必须明确在什么时候完成,这样就会给实施者一定的压力,保证整体进度。
有时限要求的目标,对考核评价也会有所帮助。4、健全制度体系。
就是要制订和不断完善推进TPM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标准和管理法,形成规范化的文件系统,使推进TPM管理的各项活动和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如对设备的清洁、点检、润滑、保养等工作,尽管简单,也要研究制订相应的标准,这样的标准既是衡量工作质量的尺度,又是活动开展的依据。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与上述标准相适应的检查评估体系。因缺乏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和评估机制,使规章制度只停留在管理层面上,没有落实到作业现场,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因此,建立健全各项活动的检查评估体系至关重要。5、明确推进工作程序。
推进TPM管理是企业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活动,要使推进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部署、见成效,必须设计好推进工作程序,就是要将推进TPM管理的主要工作按照一定的时序排列,使之程序化、规范化。优化设计的推进工作程序,有利于目标计划、管理运行、检查评估等一系列推进TPM管理行为连贯有序、协调一致、高效运行。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一、新增设备管理规定 第一条 本公司各部门需增置的设备经批准购买后,须报设备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条 经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可行性方面的技术咨询,方可确定装修项目或增置电器及机械设备。 第三条 为保证设备安全、合理的使用,各部门应设一名兼职设备管理员,协助设备管理部门人员对设备进行管理,指导本部门设备使用者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第四条 设备项目确定或设备购进后,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施工安装,并负责施工安装的质量。 第五条 施工安装,由设备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负责人验收合格后填写“设备验收登记单”方可使用。
二、使用设备管理规定 第六条 电气机械设备使用前,设备管理人员要与人事部配合,组织操作人员接受操作培训,维修部负责安排技术人员讲解。 第七条 使用人员达到会操作,清楚日常保养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熟悉设备性能的程度,维修部签发设备操作证,上岗操作。
第八条 使用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认真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填写规定的各项运行记录。 第九条 维修部要指派人员与各部门负责人,经常性地检查设备情况,并列入员工工作考核内容。
三、转让和报废设备管理规定 第十条 设备年久陈旧不适应工作需要或无再使用价值,使用部门申请报损、报废之前,工程部要进行技术鉴定与咨询。 第十一条 工程部指派专人对设备使用年限、损坏情况、影响工作情况、残值情况,更换新设备的价值及货源情况等进行鉴定与评估,填写意见书交使用部门。
第十二条 使用部门将“报废、报损申请单”附意见书一并上报,按程序审批。第十三条 申请批准后,交付采购部办理,新设备到位后、旧设备报损、报废。
第十四条 报废、报损旧设备由工程部负责按有关规定处置。 四、设备事故分析处理办法 第十五条 发生设备事故,工程部主管、值班人员要到现场察看、处理,及时组织抢修。
第十六条 发生设备事故的操作人员及当事人将事故时间、原因、设备损坏程度、影响程度等做记录上报本部门负责人。 第十七条 工程部主管、值班人员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事故分析,写出“事故分析报告”,签注处理意见,报主管总经理。
第十八条 对重大事故由维修部门通知人事部及有关部门,按处理程序及时上报。 第十九条 事故处理完毕,工程部值班主管将“事故分析报告”存入设备档案。
第二十条 人为事故应根据情况按“奖惩条例”的条款及处理权限,对责任者给予行政、经济处分。 第二十一条 属设备自然事故,维修部门进行处理,采取防护措施。
五、设备检修保养规定 第二十二条 工程部设备主管人员编制设备检查保养半年计划,填制“半年设备检修计划表”,报部门经理审核批复。 第二十三条 工程部经理审核计划,呈报总经理后,批准执行工程部半年设备检修保养计划。
第二十四条 设备管理人员编制检修保养单“月设备检修保养计划表”,并按月计划表的内容,逐项填写“保养申请单”,检修保养时需某部位停电、水、气时,还要填写“停 通知单”。 第二十五条 值班人员填写的“月设备检修保养计划表”、“保养申请单”、“停 通知单”一并报部门经理。
工程部经理与总经理和各部门沟通后,签注意见,下达执行。 第二十六条 值班人员根据批准的月检修保养计划,签发“设备 级保养任务单”,填写任务单中“内容及要求”栏目,安排具体人员负责实施。
第二十七条 在“检修保养工做记录簿”中登记派工项目及时间。 六、设备日常维修管理办法 第二十八条 公司电气使用部门的设备发生故障,须填写“维修通知单”,经部门主管签字交工程部。
第二十九条 维修部门主管或值班人员接到通知,随即在“日常维修工做记录簿”上登记接单时间,根据事故的轻重缓急及时安排有关人员处理,并在记录本中登记派工时间。 第三十条 维修工作完毕,主修人应在“维修通知单”中填写有关内容,经使用部门主管人员验收签字,并将通知单交回维修部门。
第三十一条 维修部门在记录簿中登记维修完工时间,及时将维修内容登记入设备卡片,并审核维修中记载的用料数量、计算出用料金额填入单内。 第三十二条 将处理完毕的“维修通知单”依次贴在登记簿的扉页上。
第三十三条 紧急的设备维修,由使用部门的主管用电话通知工程部,由值班人员先派人员维修,同时使用部门补交“维修通知单”,值班人员补各项记录,其他程序均同。 第三十四条 维修部门在接单后两日内不能修复的,由值班主管负责在登记簿上注明原因,应采取特别措施,尽快修复。
七、设备运行动态管理制度 第三十五条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各级维护与管理人员能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依据设备运行的状况制订相应措施。 第三十六条 建立健全系统的设备巡检措施各作业部门要对每台设备,依据其结构和运行方式,定出检查的部位(巡检点)、内容(检查什么)、正常运行的参数标准(允许的值),并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设备的每一个巡检点,确定出明确的检查周期,一般可分为时、班、日、周、旬、月检查点。
第三十六条 建立健全巡检保证体系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负责。
主要设计思路如下:
1、通过本系统可以对学校的设备基本信息进行录入、查找、修改、删除等操作
2、通过本系统可以对各个部门的设备情况进行维护管理、调拨管理、报废管理、预警管理,并可以对纪录进行增、删、查、改等操作
3、通过本系统的系统管理可以实现系统内基本数据参数(部门组织结构树、设备类别组织结构树)的增、删、查、改等操作
4、通过本系统的统计查询管理,对维护、报废、各个部门基本设备信息进行统计并可以打印报表,供查证和维护增加调拨设备使用
5、通过系统的人员管理对登陆系统的人员(系统管理员、维护人员、普通用户)权限进行管理,实现不同的人员具有不同的权限
6、通过登陆管理是实现不同人员按照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并控制登陆后的操作权限
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设备基本信息管理模块
该模块包括:1、设备信息的录入
2、设备信息的修改、查询、删除。
(2)设备维护管理模块
该模块包括:1、维护类别的设置(增、删、查、改)
2、维护登记(增、删、查、改)
3、设备报废(增、删、查、改),设备调拨(增、查),
(3)设备预警管理模块
该模块包括:1、预警设置
2、保修预警(查询)
(4)人员管理模块:对登录系统的人员进行管理(增、删、查、改),包括分类,以便设置访问修改权限。
(5)系统管理模块:
该模块包:1、组织结构管理(设置组织结构树),对部门信息进行增、删、查、改。
2、设备类别管理(设置设备分类结构树)对设备分类进行增、删、查、改。
3、数据库管理,包括对数据库的备份,还原,初始化。
(6)统计查询模块:实现各种查询如:部门设备统计,各类设备统计、维修统计、报废统计、调拨统计,对各种统计生成相关报表并实现打印功能。
4.研究方法及研究手段
使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以Visual Basic6.0 和SQL 作为主要开发工具
通过数据字典来保持数据视图和过程视图的一致性。
数据视图包括:数据需求分析;ER建模;关系分析;数据库模式的生成。
过程视图包括:系统活动分析;数据流程图分析;确定系统功能;程序模块定义。
上述方法按照逐步求精的原理,不断地把过程分解为更简单的子过程。为使系统功能更完善,再引进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进而基础数据得到了抽象化,能够满足复杂数据库的需求。
5.研究步骤
(1)对系统开发背景的研究
(2)研究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即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生成相应文档
(3)对数据库系统进行设计,为了更好的对数据进行管理,生成相应文档
(4)制定系统实施方案,对系统在具体实施时要进行的工作做出统筹安排,并进行代码的编制、模块测试
(5)对系统的运行进行管理与评价,使系统更好的工作和进行完善
原发布者:llj516688
公司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设备是企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为科学地进行设备管理,做到合理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安全生产、适时改造和更新,保证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同时不断改善和提高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为公司的发展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本制度内容包括:设备前期管理、设备的使用、维护、设备检修、设备档案管理、设备的停用及报废等。二、设备的前期管理1、设备定购。设备购置申请的批准程序:全公司所有设备(包括低值易耗设备)的购置,均应有批准依据,新增设备和更新设备按年度计划执行,零星购置的设备由使用单位填写设备新增或更新申请表,报常务副经理同意,经总经理批准后购买。1)申报,首先分公司先向总公司提出新增(或更新)所需设备申请,其中包括所需设备新增(或更新)原因、所需大体费用(包括设备价格、设备安装费用、防腐保温、新增管材费用、土建费用、吊装费用等)。待总公司批复后可按相关程序办理。2)各分公司首先提供出所需设备满足生产所需的各种工艺参数,然后总公司根据参数选择制造质量可靠,售后服务好的2-3个供应商对他们的设备技术性能和投资费用进一步比从选定(设备的选择要遵循技术先进、经济效益高、生产适用、维修方便等原则)。3)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设备供应商确定后可签订采购合同并建立设备台帐,发现有未落实的项目,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补充完善,签订合同后应随时了解设备制做进度并按时进行催交和组织到厂,保证新设备早日到厂
设备管理制度是指对企业设备的一种管理规定或办法。企业建立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对于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改善产品质量、增强经济实力都有着重要作用。
设备管理制度的内容:
1、建立与执行各种设备管理制度与责任制度;
2、设备的选择评价,包括设备的购置、验收、配置、安装调试等;
3、设备的使用,包括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合理地安排生产任务等;
4、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它是设备管理中工作量最大的环节,包括合理地制定设备维修计划,采用先进的检修技术,灵活地运用各种维修方式,采取先进的修理方法等;
5、设备的日常管理,包括设备的分类、编号、登记、调拨、报废和事故处理等。
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
设备管理制度是开展设备管理工作的依据。制度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要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或制定新制度。
设备管理部门应收集整理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规程、规范、标准等相关文件,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
(1)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
(2)上级的有关规章制度。
(3)油田公司的涉及设备的管理制度。
(4)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本单位的的设备管理制度,包括:
(1)设备管理办法:关于设备管理机构设置,各级设备管理部门的职责、权利,有关设备资料、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修理、改造、报废、闲置、处置、事故等方面的规定。
(2)设备配备、配套标准。
(3)主要设备的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