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布者:ier473533283
茶叶营销方案(一) 一、前言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茶文化,喝茶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备之事。然而消费者对茶的文化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待人接客,以茶相待,已经成为了一种待客之道、处事之方。中国茶人崇尚一种妙合自然、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饮茶、泡茶也是如此。茶生于山野峰谷之间,泉出露在深壑岩罅之中,两者皆孕育于青山秀谷,成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象征。茶重洁性,泉贵清纯,都是人们所追求的品位。人与大自然有割舍不断的缘分。茗家瀹泉品茶所追求的是在宁静淡泊、淳朴率直中寻求高远的意境和“壶中真趣”,在淡中有浓、抱朴含真的泡茶过程中,无论对于茶与水,还是对于人和艺都是一种超凡的精神,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探求。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喝杯茶如此的讲究,大都难以理解。那是因为中国古老的茶道形式和内容多已失传,许多人甚至不知有中国茶道。而本产品是与中国的茶文化紧密相连,将产品与中国的文化接轨,表现出与其他茶的不同之处,由此来打开新的茶叶市场,带动茶行业的发展。 二、营销策划的目的 打破行业内销售茶叶的布局,如:铁观音、毛尖等,而是创造一种品牌来给消费者以全新的对茶的认识,喝茶不在是一种生活的习惯而上升到一种境界,一种品位。将茶叶与人的个性、品位结合在一起,打开一条新的销售渠道,从而占领市场。 三、营销环境分析 (一)中国茶叶现状 1、茶叶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消费者遍布全国上下各个阶层 2、我国茶叶
创新盈利模式:功夫在“茶”外 ------------------------------------------------------------ 从单纯的品茶、卖茶服务,演变为集商务、交友、产品销售、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茗香阁跳出传统营销的条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出一系列的盈利模式。
茗香阁是苏州一家面积500多平米的茶馆,位于一条僻静的小巷内。自开业以来,上座率一直不高,虽然“茗香阁”也开展了一些如派发宣传卡等促销活动,但收效不大,茶馆经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经分析发现,造成“茗香阁”上座率不高的客观原因有两个:一是茶馆的地理位置偏僻,二是在“茗香阁”周围半径一公里范围内,有四家规模相当的茶馆,同行业竞争激烈。 继续经营吧前景不明,撤出吧上百万的投资会付诸东流,茶馆老板进退维谷。
茶馆属于传统的服务行业,产品方面的创新余地不大,内部环境也大同小异,经营较好的茶馆大多依赖良好的地理优势,要么开在繁华的市口,要么开在目标消费群较为集中的区域内。经营方式基本是守株待兔式的,坐等顾客上门;促销手段也就是在周围发发宣传单,在经营模式上缺乏创新。
那么,用什么方法能让茶馆摆脱经营困境,从而盈利呢?对“茗香阁”来说,要想赢得消费者青睐,必须跳出传统的条条框框,注入一些新的理念,运用新的运营模式来突破。 “茗香阁”在认真研究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对原有单一的经营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把“茗香阁”打造成一个具有多种盈利模式的“多媒体”平台。 创造新的盈利模式 第一招:建立商务交流平台 经过市场调研,茶馆的目标消费群是年轻白领,如企业的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广告、法律、保险、IT、新闻从业者等。
这个群体非常注重学习交流,并在不断寻求事业机会。 很多人到茶馆不是为喝茶而喝茶,而是把茶馆当作一个相互交流、学习和的场所,把茶馆变成一个商务交流的平台,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这些职业消费者是茶馆的主流消费群体,茶馆是上述人员交际和消费的主要场所。要提高上座率的一个办法,一是吸引更多这样的主流消费者来消费,二是提高这些主流消费者的消费频次。
那么,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对于茶馆来说,产品和基本服务方面已很难再做什么文章,要想产生吸引力,必须在基本产品和服务以外创造超值的服务。而要体现服务的超值性,需要对主流消费群体的需求进行分析,发现未被满足的需求。
经过对主流消费群体的调研发现,这个群体是社会中比较活跃的阶层, 经过斟酌酝酿,“茗香阁”成立了一个服务主流消费群体的商务俱乐部,推出了以下服务内容: 一,开展商务交流。 茶馆的消费者来自各个行业,很多行业之间存在着联系,因此在会员内部开展交流活动,为有不同需求的人牵线搭桥,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机会。
具体操作为:把所有会员的联系方式和需求记录下来,比如你希望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或者要找个合适的律师,或是寻求客户,都可以留言。 会员留言经茶馆整理、归类后打印出来,发给所有会员。
二、组织商务培训。因为主流消费群文化水平较高,普遍有充电、学习的需求。
“茗香阁”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商务培训活动,内容包括销售、管理、社交等,每周一个专题,如针对销售人员的“如何提升销售业绩、如何做销售计划”,针对财务人员的“怎样合理避税”、针对交际技巧的“如何拓展你的交际网”等。 以上这些培训讲座每次仅收35元,而且包括茶水。
这项活动推出后受到热烈欢迎,消费者一方面借助茶馆这个平台,扩大了自己的交际网;另一方面,通过商务培训学到了很多知识。 第二招:提供婚介交友服务 “茗香阁”与多家婚介机构进行了沟通,希望他们能把茶馆作为征婚者见面约会的地点。
这里内部环境幽雅,很适合见面约会,大多数婚介机构表示愿意和茶馆合作。很快,“茗香阁”成了很多情侣约会见面的场所。
“茗香阁”特意在二楼开辟了一块专区,相邻茶桌之间全部以轻纱相隔,营造出一种幽雅、温馨的气氛。 为了给到“茗香阁”约会的情侣留下美好的记忆,茶馆特意制作了一张充满温情的情侣贵宾卡,卡上有一句让人很感动的话:“珍惜生命中的缘分,铭记第一次的美好,茗香阁衷心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 此外,“茗香阁”还特别推出一项爱心活动,只要情侣们预先订座,茶馆会在上茶时免费代表男方送给女方一支玫瑰,这项充满温馨的服务,往往让消费者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感动。 很多在“茗香阁”相识的情侣成为茶馆的常客。
因为这里是见证他们情感历程的地方,值得他们永远回味。 第三招:开辟茶叶销售终端 传统经营理念茶馆只是个喝茶的地方,能不能既卖茶又卖茶叶?这一想法完全颠覆了传统观念。
经与一些茶厂联系,茶馆开设了茶叶展示、销售专柜,消费者可以看样品茶,如果觉得哪种茶好喝,可以买回去。 来喝茶的消费者同时也是茶叶的中高端消费群体,这一消费群体对健康比较关注,因此,茶馆特意联合有条件的茶厂推出了“无公害”茶叶,由茶场直接供货,很好地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
茶叶展示、销售专柜推出后受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消费者普遍认为茶馆在茶叶销售上更加专业,有相当。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唐伯虎茶叶4p市场营销策略 1、注重包装。
产品包装要有统一的视觉形象系统,包装设计要精美,产品名称突出品牌特色、突出卖点。 包装的问题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兴趣,所以必须进行适度的包装。
(1)美观原则。 茶叶的包装不仅要能提供保鲜密封等功能性价值,而且应该提供美观大方的欣赏价值,茶叶本身就有励志怡情的作用,茶叶的包装就应该符合并强化这一作用。
我们的铁观音主要包装以青色为主色调,以精美的纸盒包装能更好的保存茶韵厚香味。 (2)茶礼品形式。
礼品茶特别适宜小包装。 人们的消费能力提高了,消费观念也有了很大改变,越来越在意“少而精的消费理念。
50克装、100克装、150克装的茶叶(尤其是礼品茶)越来越受欢迎,因此注重茶礼品形式,方便游客或者送礼的人,增加我们铁观音的潜在顾客,使销售业绩提升。 (3)增加实用元素。
在铁观音包装上必须有有益成分、保质期、使用与保管常识等都要有。 并且,在外包装商增加外文说明,方便外国人购买。
借此扩大市场,也有利于产品的宣传。 2、严把质量关。
商品质量是决定一个商店经营好坏的重要因素,茶叶尤其如此,故此在进茶时,千万不能讲人情,一定要严把质量关,看外形、闻香度、测水分、开汤、品滋味、看叶底、评价格,一丝不苟。
茶场规划。
宜应用生态学原理,建立以茶为主,多种间作、生态管 理、产出绿色食品的新型茶场。宜山水田林路综合规划,统一安排。
茶场内宜根据生产规模、经营管理方式,科学规划好茶场与茶园、生活区与厂房区。种植规划。
坡度25度以上山地宜规划植树造林,25度以下集中 连片地块宜规划建立茶园,零星地块宜规划种植绿肥、豆科作物、花丼、药材等,低洼积水地宜规划修筑小水库,茶园梯壁、路旁、沟边及房前屋后宜 规划种植水果和观赏树,风口处宜种植防护林带,使茶场成为一个人工生态群落区。 茶园规划。
应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坡度10度以上地块规划建立梯 级茶园,10度以下地块规划建立棋盘或长方形茶园。茶行尽量规划南北走向,茶行间保持平行,避免出现断行和闭合行,每8 ~ 10行茶宜规划植一 行遮阳树。
道路规划。宜根据茶园面积和方便管理与提高工作效率来规划道 路。
一般500亩以上设立主道,宽7 ~9米;500亩以下只设支道,宽6 ~7 米;茶园内还要设步行道,把茶园分割成若干作业区,一般以10亩为宜,茶行长60米左右较为恰当;梯级茶园一般8 ~ 10行设一条步行道,宽2米, 横向步行道按水平开设,纵向步行道根据山形设置。 主道、支道、步行道应连接贯通,以方便运输。
水利规划。以有利于水土保持,防止水分养分流失,利于排水、灌 水、蓄水为原则进行规划。
园内规划建立能排、灌、蓄水的排灌蓄水沟和蓄 水池,滴喷灌水利设施,水沟条数和深宽度宜视排水量与需水量而定;园外 规划建立能阻隔暴雨进入茶园的防洪沟,水沟要求纵横有序,大小相通。 蓄水池主要用于蓄水和沤制水肥用,一般每5 ~ 10亩茶园建立一个,深宽 度按每亩蓄水量1 ~2立方米来计算。
这样规划有机茶园:(1) 道路系统的设置为使茶园管理和运输方便,根据整 体布局,需设置主干道和次干道,并互相连接成道路网。
缓坡 丘陵地可设在岗顶,坡度较大的山地、干道设在坡脚,支道与 步道按“S”形绕山开筑。禁止陡坡茶园开设直上直下的道 路,避免水土冲刷。
平地的干道、支道等应尽量设置成直线 形,以减少占地面积,提髙劳动效率。(2) 排蓄水系统的设置园地范围内的沟、渠等水利系统 设置,应与道路网紧密配合,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做到小雨不 出园,中雨、大雨时能蓄能排。
有条件的应建立茶园移动式喷 灌系统,保证茶树生长具有适宜的水肥条件。 在茶园与山林或农田交界处应修建隔离沟,茶园路边、坡 地、沟边,应植树种草,茶园内根据地势应修建竹节沟(或鱼鳞 坑)、蓄水池等,建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茶园。
在每片茶园附近应修建一个积肥坑(池),平时不断堆积 各种有机物料(如杂草、秸秆、畜禽粪、绿肥等),腐熟后,供茶 园施用。 ① 隔离沟在茶园上方与山林交界的地方,横向设置隔 离沟,隔绝雨水径流,两端与天然沟渠相连。
② 纵沟顺坡设置,可利用原有溪沟,排除茶园中多余的 地面水。③ 横沟与茶行平行设置。
坡地茶园每隔10~15行开 1条横沟,以蓄积雨水浸润茶地,并排泄多余雨水人纵沟。 (3) 茶园地块划分一般以不超过0。
67公顷(10亩)为 宜,茶行长度以不超过50米为宜。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