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让飞机可以在航母上正常起降?你可拉倒吧!您这想法太过天真了。
首先您要知道一点,大海他可不是您想象中的那样,是平的。
咱别的不说,您看看那小波纹,那小浪花,看着挺好看的,这可都是航母和油轮这样的大个头船舶的杀手。
您也别惊讶,解释一下您就明白了,小波纹小浪花这是您看到的,往深了去讲,这航母在大海上他受到的浮力其实是不均匀的。
当然了这点子难题,对于现在航母的制作材料上,还是能扛得住的,够硬就行。
但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问题。
您把海平面放大了看,这大海是一个波峰加一个波谷在不断的激荡的,不然没有风的大海上,船就算是没有动力,船都能在动的一个原因。
当然这种波峰波谷比较大,他还浅一点,拿肉眼看不出来。
那么说道这里,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您这航母的长度如果超出了这波峰和波峰之间的距离。他这航母就相当于,被两个波峰给架了起来,中间虽然不是悬空的,但受力大多数就压在了两个波峰之间。
您自己猜猜会发生什么?这就相当于用两个手巴掌去反复的掰扯一块木头板子。
您应该听过金属疲劳这个词吧,时间长了,航母的材料一疲劳,就得从中间给掰断了。
这还是平常情况,掰断需要的时间也长,能凑活几年的时间。
但您要是遇到大风大浪的时候,哭都来不及,这船要是太长架到两个大浪的头上,中间可真就悬空了,命运如何,您可以使劲的猜猜。
您别以为这不可能,要知道以目前飞机的小体格,还有屁股上喷射的火焰,没有个一公里的长度,这几乎停不下来的。
一公里长度的航母?您感觉会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当然了,说道这里有些小伙伴感觉不服气,钢铁很硬的。
咋说呢?硬他也的复合自然规律,不然牛顿老先生也不答应不是?
这么说比较空,小编给您举个例子说说,您就明白了,事实胜于雄辩吗?
您知道到现在世界上最长的一艘船有多长吗?大概有四百五十八米,就这长度比躺下来的艾弗尔铁塔都长。
可您知道这个铁家伙的排水量是多少吗?八十二万吨!
吓到了吧,就这排水量,被两股巨浪真要是抬起来,重力是一个何等恐怖的重力,他自己能把自己弄折了。
您就更加别说一公里长度的航母了,这排水量咋也得翻一番吧,一百六十多万吨。
就这俩数据就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都不需要小编过多的做解释了。
所以这艘最长的船,虽然下水有三十年,但真正跑到海上航行,也就是不到八年的时间,这中间还磕磕碰碰的,没那个船长愿意长时间的开着这么个家伙在海上溜达。
原因您应该猜到了,怕走半道上就被掰成两半,所以这船只能成为鸡肋搁到哪里了。
您要知道,大海中波峰和波峰之间的距离才两百米,这家伙的长度却达到了四百五十多米。
其实早在这艘船之前,就造过一艘长度在四百一十二米的船,这家伙更倒霉,从服役到结束服役只用了七年的时间。
这艘船之所以挺识趣的,原因是军舰,不好使就不能讲究。最长的那艘船,之所以磨磨蹭蹭的弄了三十年,原因是这家伙是一艘货船。丢了可惜,吃起来没味道。船主心痛的一把鼻涕一把血的抹眼泪,真赔了。
目前超大个的船舶,能抗的动这种大自然推到眼前的这道难关的,就目前的技术,长度撑死了也就到了三百七十米左右,再长的话,任何金属承受不住那种拉扯力。
所以您真要想来个一公里的长度的航母,那就得等材料界看什么时候有这方面的突破吧,至于其他的,您就别想了,啥方法搁到这上面都不好使。
其实对于不能造太长航母的原因,小编就说了这一条,其他还有。
您比方说,航母是开动的,他自身有动力,他是迎风破浪的往前走,您这太长了,在大海的浪涛里头钻进钻出的,他也是容易折断的。
再有就是钱的问题,目前为止一艘核动力航母价格也惊人,别的不说一艘福特级的核动力航母一百三十多亿美元。
当然也有便宜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常规航母也得八十多亿美元。
这东西造价就摆到哪里,你还来一个超大个的,这咋也的翻番,平时的维护拉,吃喝拉撒了,那就更加是一个天文数字。
毕竟一公里的长度,这家伙压根就是一座浮岛吧,上面的人员,设施每天的消耗绝对是一个你想不到的数字。
别的不说,就说那艘历史上最长的船,他的第一任船主,在船造了三年后就破产了,就这船还没造好。
对了,最后说一句,船大了带来的另一个麻烦就是,船吃水比较深。
就拿最长的那条船来说,他吃水达到了二十四米,以至于他无法通过世界上很多的航道,比如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等等,只要是人工开凿的他都过不去。
那要是换成一公里长的航母呢?别想了,更过不去的。
好了,题主的问题,就说道这里,接下来,咱来说说各个国家对航母甲板长度的一个研究历史,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瞅。
航母这东西是个大杀器,就现在国际上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的,您就看哇,美国的总统一准在四处张望:“我们的航母在哪里?”
1917年的白眼巨人号,到现在航母发展了多少年了。
一开始航母都是被作为辅助性武器来看待,毕竟这家伙皮薄馅还大,机动能力还不够,跟不上主力舰队。
所以通常被用来搞个飞机侦查,弄个联络,来个通讯,甚至是整个医疗护理站啥的来看待。
这后来随着飞机的发展,哎这航母就有了盼头了。
毕竟一开始飞机飞出去了,飞行员就拿着一把小手枪进行空战,对地面目标攻击,也仅限于丢几颗小手榴弹吓唬吓唬人而已。
后来,飞机就开始装上机枪了,这一装还不止一挺,顺道还能携带上百公斤的炸弹或者鱼雷能够对地对海进行攻击。
这一下就把航母的地位给捧出来了。
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1940年十一月十一号的时候,英国人的航母光辉号,就搞了一次偷袭,二十一架战斗机,突袭了意大利的一出军港。
您要知道,这个奔袭的距离达到了三百二十公里,就这么二十一架木头板子加布条造的飞机,飞过去之后,丢出去十一枚航空鱼雷,外加五十二枚重型航空炸弹。
一口气就把意大利的加富尔号给炸了个细碎沉到大海里头去了,除此之外利多里奥号和杜伊里奥号,再加一艘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被炸弹直接命中,重伤躺在港口里头动弹不得。
而这二十一架飞机,也仅仅被意大利打下了两架,还有两架因为太过老旧出现了机械故障,受到了损失之外,其他都完好无损的飞了回来。
而这一攻击,让意大利的整个海军,在一年内没有了多大的作为。
就这战果,如果是让英国海军军舰上去围殴的话,自己军舰受损就不说了,也不见的能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
别的不说当年围殴俾斯麦号,英国海军自己被打沉了一艘,重伤一艘,这还是多打一啊。
就这还没能把俾斯麦号留下来,最后没法子了英国人用一大半的军舰建立起了一条拦截线,然后靠着从皇家方舟号起飞的九架飞机,用鱼雷将俾斯麦号给留了下来。
所以航母就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
咋说呢?在二战时期,飞机也不用什么弹射不弹射的,航母那点子甲板就足够飞机起飞的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很多小伙伴要说了:“你可拉倒吧,二战那会就有弹射器了!”
您这说的没毛病,确实二战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弹射器,只不过那会不是蒸汽弹射,而是液压弹射或者是压缩空气弹射。
但航母上的飞行员大多都不愿意用他,嫌麻烦!因为这个时候的飞机还比较轻,动力来自于那俩螺旋桨,所以起飞速度也不大,航母那点甲板就能凑活着用。
直到后来出现了喷气式飞机,那家伙不仅是铁的,屁股还冒火,红丢丢蓝汪汪的,起飞的速度也要求快很多,弹射器这才被人们所接受。
咋说呢?飞机是越来越重,起飞速度要求是越来越高,配合蒸汽弹射也不见的够用。
所以英国人在发明了蒸汽弹射之后,又琢磨出了斜角角落甲板和巨型的舰体,来抵消飞机越来越高的起飞速度。
以至于后来英国人和苏联人还想尝试垂直起降的战斗机,用来节省航母那可怜巴巴的甲板长度。
咋说呢?垂直起降的战斗机,本身就有和固定翼飞机无法抗衡的难关,所以这种起降方式,就一直没有推广起来。
当然了,研究飞机在航母甲板上起飞也不仅限于以上的方法,很多国家开始投入到飞机短距离起飞这个项目中去了。
毕竟您只要压缩了飞机起飞的距离,压缩到航母甲板那么长,同样可以达到起飞的效果。
您比方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二代机,三代机就有很不俗的表现。
米格—23他就能把之前超音速飞机起飞距离压缩40%,这个数据很可怕。
就这种飞机,把航母的倾斜角技术搬出来,都不用弹射就能飞天上去了。
到了三代机的时候,一些个飞机都可以做到二百米到三百米的短距离起飞。
您比方说F—15和F—16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当然这是在没有挂满弹药,装满油箱的前提下出现的数据。
如果装满了弹药,加满了油箱,起飞距离可以控制在四百五十米到六百米之间。
后来出现的三代半加装了鸭式布局,短距离起飞的效果也很不错,您比方说法国的阵风M,他可以在不到二百四十米的距离进行起飞,满载的时候不超过五百米。
其实技术发展到现在,很多三代机压根就不用借助外力,在平的甲板上就可以实现起飞了。
您也别惊讶,您比方说美国的F/A—18战斗攻击机,他就可以在航母的甲板上,而且是那种不带倾斜角的直甲板上,用二百米的长度实现起飞。
说了这么多,估计很多小伙伴要说了:“你咋老说起飞呢?降落咋的?还真就不一样?”
其实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编就探讨过飞机在航母甲板上降落,为什么老是使用阻拦索,阻拦器的事。
在这里,小编简单的说一下,首先您记住一点,飞机在航母甲板上降落,他不是把速度降到最低实现降落的,而是把速度开到最大进行降落的。
没听过小编分析的小伙伴,估计会敢到惊讶:“还有这事?”
其实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因为飞机在航母上降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上边的文章中已经说了,航母在大海里,大海其实是不平的,而且这种不平是动态的不平,那么表现出来的就是航母其实晃动的,上下起伏的。
那么飞机在降落的时候,就要遇到一个问题,他落在甲板上不是落上去的,而是直接砸在甲板上的。
你想哇,飞机这么一砸,赶巧了甲板向上这么一伏,这种伏如果幅度小点还好说,可伏的动作大一点,这就相当于向上顶了一下。
一砸一顶的情况下,飞机不再是用轱辘在甲板上转动了,而是像皮球一样蹦跶起来了。
好吧,就这么蹦蹦跶跶的,您感觉飞机能降落吗?
不能啊,不能降落,这就需要赶紧的加快速度起飞,但航母的甲板就那么长,很短的,你的飞机降落已经用掉了一部分长度,您感觉如果速度降到最低进行降落,飞机还有机会脱离甲板飞起来吗?
飞不起来的,他会一头扎进大海里头的。
可您要是以最快的速度实现降落,那么就会争取到这个起飞速度,用最短的距离起飞,从而避免这个危险。
您要知道,每十架飞机当中就有一架要遇到这种现象。
所以啊,想要用最快的速度实现降落,你不得用阻拦索和助拉器吗?
降落这块您讨论甲板不用阻拦索,这基本上就没戏。
当然起飞的时候,考虑一下用压缩飞机的起飞距离,降低飞机的起飞速度,到是可行的。至少以目前的技术,材料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只能走这条路。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这是一个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问题!
题主的想法其实在二战时期是普遍的现象。在二战的航母上舰载机大部分都可以正常起降而不借助弹射器和阻拦索。
看上图,这是大黄蜂号在接收F4U舰载机,甲板上并没有阻拦索,飞机就可以放心地降落到飞行甲板上。
这就是题主所希望的“一艘长队能够让飞机正常起降的航母”。
大黄蜂号的长度为251.38米,F4U舰载机的降落滑跑距离仅仅需要160米,一些技术高超的飞行员甚至可以只需要在80-120米的距离上就将F4U降落到飞行甲板上。
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事情就发生了,人们总是希望在航母上起降更大重量的飞机。
在二战末期,美国在航母上起飞了B-25轰炸机,让这些飞机去轰炸东京
这两种不同大小的飞机的差异咱们来比一比吧:
美国的航母可以满足B-25的起飞但是已经不能满足B-25的降落了。
后来美国进行过几次实验,让更大的飞机在航母上起降。
例如C-130运输机,上面的图片不是PS,而是真实存在的。C-130可以在航母上以240米的滑跑距离起飞,借助阻拦索可以在160米的距离上停住。
但你得知道C-130如果能普及在航母上降落和起飞,人们就会又不满足非得将C-17甚至C-5放到航母上才会满意。
对于国家来说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但是造更大的航母还真的遇到了钱以外的问题。
世界上最长的一艘船叫做“诺克·耐维斯号”,整个船的长度是458米,排水量达到了82万吨,大约也就是美国所有在海面上飘着的航母的排水量的总和。
在1979年诺克·耐维斯号开始放下第一根龙骨于1981年开始下水运营,一直磕磕绊绊地运营到了2009年最终退役。虽然说是有了30年的船龄,但诺克·耐维斯号在海上正式航行的时间不超过8年。
为啥停了超过22年时间呢?主要是因为这艘船在设计上有问题,没人敢开。要知道设计问题这就得说说世界上第二长的船“蝙蝠”号了。
412米长,排水量56.8万吨,于1975年开始动工。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超过400米长度的船。在诺克·耐维斯号下订单的时候“蝙蝠”号还在建设当中。但在后来发现,蝙蝠号很难在海面上行驶。1976年服役后,短短7年时间后在1983年就退役了。
原因在于船的长度超过了海面波涛的平均波长的两倍。这就导致随着海浪的起伏,这艘船所受到的浮力并不均匀,在某些位置船是“悬空”的。由于悬空就导致了船龙骨受力不均匀。这时候船有被自己重力掰断的危险。
法国的“蝙蝠”号投资基本上打了水漂,而诺克·耐维斯号也转了7-8次手,没人敢接盘。这时候人们悟出一个道理,凡是要造长度大于400米的船就是在耍流氓。
所以说,现在超级航母也好,油轮也好,370-390米是极限了。记得这个测试A380金属疲劳的动图吧:
飞机的机翼是按照预期的来回掰地使用环境来设计的。而船很难按照在海里就被不停地掰来掰去设计。
所以只好限制船的长度,让船不至于在波浪中被架空。
如果不是波浪的问题,咱们人类的技术,现在早就能造出几公里长度的航空母舰了。到时候别说歼-20了,就是轰-6都能随便起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