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从事搜索相关的运营工作、对于国内的搜索市场有一定的了解。
份额最大的还是度娘、在PC时代度娘可是一霸主;独自扛起了PC互联网时代的大旗,不过好景不长,移动时代的异军崛起、打的百度措手不及。360的好搜、搜狗搜索、阿里巴巴的神马搜索、现在头条宣布进入搜索市场、百度又针对青少年推出了简单搜索、最近阿里巴巴又推出夸克搜索、还有网易的有道搜索,等等大大小小的平台。
目前根据大众的使用频率来看,度娘的使用频率还是可以的、紧随其后的是搜狗输入法和头条、这两款都是不可小觑的产品。头条已经牢牢的站住了移动的市场、目前的头条的搜索已经非常完善。
移动互联网不同于PC、移动更加的灵活。移动端的搜索也更加的简单。
建议今日头条做搜索引擎,我一定支持。只是不知道头条有没有这样的想法。
看到很多朋友说谷歌,就目前来看,有点难以推广,那是部分网友的渠道。
其实国内还有其它的搜索网站,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说不定会有小惊喜。
为什么我突然想起了邓亚萍,哈哈!
倒是想用谷歌,用不了啊。
在六七十年代的电子管时代,苏联的电子科技水平并不比美国落后多少,可以说不相上下。但后来到了集成电路时代,苏联在发展电子技术上走了一条弯路,苏联人认为集成电路在核战争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都不佳,所以苏联走了电子管小型化的邪路,最后在电子工业领域大幅度的落后于美国。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继承了大部分苏联电子工业的遗产。苏联的解体导致了俄罗斯电子工业衰退,由于财政投入不足,俄罗斯的电子工业和芯片技术都大大的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99%的电子元件依靠进口。
在军用电子产品领域更加落后,俄罗斯向印度出口的塔尔瓦级导弹护卫舰,以及自用的11356R型护卫舰,上面指挥系统的设备,尤其是计算机设备,都是美国IBM公司生产。T-90坦克安装着法国泰利斯公司的凯瑟琳热成像仪。
俄罗斯在航天电子产品领域也严重依赖进口,例如格洛纳斯卫星定位系统80%使用西方国家的电子元件,其他航天器中所占的比例也基本类似。从2014年起,西方制裁让俄罗斯无法从美国等国进口军用级电子零部件。
为了替代西方电子元器件的制约,俄罗斯近三年来开始向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友好国家采购航天和航空电子产品。俄罗斯航空业的电子技术水平不敢恭维。例如苏35战机上有3000种电子组件,其中就有很多进口电子元件。
自用的苏-30SM战斗机上面安装着法国原装的泰利斯平显和西格玛先进导航系统。最令人吃惊的是,苏-30SM战机竟然使用了印度研发的火控计算机。在2014年,俄罗斯伊尔库特公司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购买了34台雷达火控计算机,用于苏-30SM战机的N011M“雪豹”R相控阵雷达的火控系统,随后俄罗斯又陆续订购了100台。一个世界最强的航空大国,居然向一个连第三代战斗机都搞不定的落后国家采购高性能火控计算机,这实属罕见。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烂,比中国都差。
刚到俄罗斯的时候对这个国家不了解,去买电子数码产品。
到柜台一看,清一色欧美还有小日本的东西,甚至电子计算器都是台湾生产的。
萨沙很奇怪,询问老同学:苏联这么牛逼,自己的东西呢?
同学说:电子设备就是苏联最不牛逼的东西了,现在市面上百分百都是进口货。
在冷战时期,苏联各项科技都在追赶欧美,很多技术都基本赶上。
但是,电子领域则始终有10年以上的差距。
到了八十年代欧美大搞集成电路,苏联因只顾军事用途还在研究老式的电子管。
区区10年后,双方差距就是天差地远。后来苏联用尽一切手段,甚至派出大量商业间谍窃取核心资料,但仍然发展较慢。
目前俄罗斯芯片业水平非常低,民用中高端芯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依赖进口,军用芯片无法进口只能依靠自研。
自研老式芯片虽能用,但性能非常落后,严重影响了俄罗斯高精尖武器的性能。
实际上,甚至包括核武器和航天在内设计最高国家安全的东东,仍然被迫使用了大量西方的电子元器件(。
在2014年,俄罗斯电子股份公司的总裁安德烈·兹韦列夫表示:“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建立起国有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这对满足我国国防所需的关键能力非常有必要......在核弹领域,俄罗斯已经完全决定不再使用国外电子元器件(就是说曾经在核弹领域使用国外电子元器件)。其所需的电子元器件将100%在俄罗斯境内研发和生产。
虽然俄罗斯专家务实的采用了系统第一的设计原则,也就是最大程度在低电子硬件水平的基础上保持武器的性能,仍然无法弥补客观的差距。
2017年,俄罗斯贝加尔电子公司正式启动了贝加尔-T1芯片大批量产,产量规模为10万个。这是目前俄罗斯最顶尖的芯片。
那么,贝加尔-T1这款芯片到底有多少俄罗斯血统呢?
贝加尔-T1集成了两个MIPS P5600 CPU核,以及DDR3、SATA 6Gbps、PCI-E 3.0、10Gb/1Gb以太网等模块。
MIPS P5600 CPU核是英国Imagination公司(就是苹果GPU核的供应商,前段时间被苹果一个2年后停用PowerVR系列GPU坑的股价暴跌69%的那家公司)收购MIPS公司之后,在2013年发布的勇士系列的CPU IP内核,这也是Imagination收购了MIPS之后的第一款产品。
由此可见,贝加尔-T1其实和国内华为海思、展讯、全志、瑞芯微等ARM阵营IC设计公司类似,都是购买IP做集成的产物。无非是华为海思、展讯、全志、瑞芯微从ARM那里购买IP授权,而贝加尔-T1从Imagination/MIPS公司那里购买IP授权。
因此,贝加尔-T1其实是买IP做集成,其核心微结构是购买自MIPS的,贝加尔电子公司做的仅仅是将各种IP集成起来。
其实,不要说今天,早在海湾战争时期,这一点就暴露明显。
摘录长篇文章。
首先看看坦克战。
美军在海湾战争中表现出了巨大的信息化优势,M1A1坦克同样如此,该坦克装备的热成像仪在夜间或烟雾条件下可以识别1500米内的目标,而探测距离远达3000米。伊军T-72M配备的只是第二代微光夜视仪,最大探测距离800米、甚至更短。在战斗中,M1A1在大多数情况下地做到了“先发现,先射击”,战后很多伊军坦克兵俘虏回忆,他们只能朝着炮口火焰还击。
所以,T-72M与M1A1的在海湾战争的较量,就像是一个瞎子与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在搏斗,而这个视力正常的人还更强壮一些,T-72M战绩为0的惨败也就不足奇怪了。不仅在夜视设备上差距巨大,T-72M还缺乏完善的火控系统,激光测距仪获得数据需要手动输入至火控计算机,实际上不具备“动对动”射击能力。这个问题直至T-72BM的出现才得到解决,但T-72BM进入苏军服役的时间已是1988年。T-72输在哪里?它输在传感器、乃至整个火控系统上了。
在复杂地形上,或许情况会好一些,但在1991年的中东沙漠地带,T-72M就是比M1A1落后一代的坦克。
再看看空军。
苏联武器设计师对信息、传感器能力的缺乏重视同样表现在战斗机上。伊拉克空军尽管不可能与美军优势的空中力量抗衡,甚至是无法取得战果也在情理之中,但伊拉克飞行员在出击中表现出的对信息装备发展的无知还是值得深思的。
美军报告如此记录:伊拉克飞行员普遍对联军战斗机的雷达跟踪没有作出正确反应,大多数遭受联军战斗机攻击的伊拉克飞行员作出的防御反应往往是下降到很低的高度。
他们确信联军战斗机的脉冲多普勒雷达不可能在低空截获他们。
美军F-15、16等战斗机都装备了采用平板狭缝天线的脉冲多普勒雷达,能够过滤地面杂波,具备完善的下视/下设能力。尽管米格29战斗机上装备的NO19雷达也为脉冲多普勒雷达,但下视能力却不可靠。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伊拉克飞行员的错误认识,认为被美军战机雷达锁定后,只要下降高度利用地面杂波掩护就可以使雷达脱锁,从而避开半主动雷达制导的AIM-7空空导弹的攻击。
苏式战斗机在雷达等信息装备上的落后,使得伊拉克飞行员、乃至最高指挥当局无法获得对最新军事科技的正确认识,从而导致了伊拉克空军未在战争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再看看作战体系。
比起坦克、战斗机这些单项装备更为重要的是,大型电子侦察机、预警机等支援飞机使得美军建立信息化的体系优势。例如E-3预警机主要装备了AN/APY-1型S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该雷达对战斗机的最大发现距离达400公里;在数千米高度巡航,使得E-3可以突破地球曲率的限制,对400公里外的敌方腹地进行全空域探测。
在美国决定出兵的8月7日当天,美国空军第552空中控制联队的5架E-3空中预警机即启程飞往沙特,8月10日开始在沙特上空执行巡逻任务。在“沙漠风暴”行动开始后,E-3预警机在伊沙边境巡逻飞行,伊拉克战斗机刚从机场升空即被发现,使得美军可以从容地调动护航战斗机编队对伊军战机进行攻击,保护己方攻击机编队的安全。
E-3预警机的作用还在于其对美军机群进行了空中管制,确保伊拉克上空的数百架联军战机不会发生碰撞事故。在整个战争期间,E-3总共控制了9万架次飞机的飞行,平均每天2240架次。
美军在海湾战争中还投入了E-8战场联合监视机。与E-3一样,E-8的飞行平台也是采用波音707客机,但其装备的是APY-3雷达,该雷达主要采用广域活动目标监视指示模式(WAS/MTI) 和合成孔径/固定目标指示模式(SAR/FTI),可以监视敌方腹地100公里的地面移动目标,或者敌方固定目标的高分辨图像。
在美军空袭期间,驻科威特伊军曾主动向沙特边境城镇海吉夫发动地面进攻,希望尽早将美军拖入地面战。伊军在占领海吉夫后,联军发动反击,伊军为了保持战果展开大规模增援。
但在1月30日夜间,还在科威特境内集结的伊军第3装甲师和第5机械化师主力被E-8战场联合监视机发现。
美军马上对这两个师发动大规模空袭,对其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在由3架B-52轰炸机的一次打击中,就有80多部车辆被摧毁。
人们在战后统计时发现,在伊军战术与战略预备队的所有师中,这2个师的损失仅次于在2月27-28日坦克战中被美第7军围歼的伊第10和12装甲师。
在海夫吉之战发起前,伊拉克方面曾经认为即使联军占有空中优势,但是伊军在地面上依然是可以作战的。但是海夫吉之战之后,伊军的期望即化为泡影。伊军指挥官发现,在美军的空中监视与打击下,他们根本无法集结足够的部队并将其运动到需要的地方,更谈不上发起有力的反击,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坐在战壕里等待着联军的进攻。
还有呢?
西方半导体工业在70年代后的高速发展,为美军先进军用传感器技术奠定了工业基础,而苏联半导体工业的徘徊不前,使得苏式第三代主战装备与西方出现了明显的性能差距。
例如苏27与F-15两款战斗机的机载雷达,苏27的NO01火控雷达重达550千克,对典型战斗机目标的探测距离却只有110公里;而F-15的AGP-63雷达探测距离超过150公里,重量才221千克。
更为重要的是AGP-63雷达的火控计算机运算速度达4000万次/秒,NO01雷达的计算机运算速度才为17万次/秒,这使得苏27的多目标能力攻击能力与F-15又产生巨大差距。苏联僵化体制导致半导体工业落后
二战末期,军用雷达的发展催生了晶体管,西方的市场经济使得这种新技术在民用产品上。优势劣汰的市场竞争,使得西方半导体工业在晶体管基础上推出了集成电路,微电子元件的持续升级换代进一步催生了高速发展至今的信息产业。民用工业的这些技术进步,又回头促进军用电子设备、传感器技术性能的提高。可以说,美军在海湾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信息技术优势,是市场经济促进的工业技术进步成果。
微电子元件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在2000年得到了承认,晶体管、激光二极管和集成电路的3位发明者获得了2000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中一位获奖者正是前苏联的科学家若尔斯·阿尔费罗夫。苏联曾拥有领先的前沿研究,但这些研究成果却因为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无法如西方那样高效率地进行工业应用和升级。结果导致从60年代末期开始,苏式武器装备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同类产品,差距最终在80年代显示出来。
不仅在军用装备领域如此,由于半导体工业的落后,到了80年代,苏联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毫无竞争力,主要外汇收入是出口石油等自然资源,经济上的困境最终导致苏联在1991年末自行解体。无怪乎有人偏激地说,“导致苏联衰落的真凶是半导体”,1991年的海湾战争宣告苏式武器神话的破灭,同年底苏联解体,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40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