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鹃鵙:别名黑脸鹃鵙,为雀形目、山椒鸟科、鸦鹃鵙属鸟类,原产于大洋洲及亚洲南部,包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东帝汶。迷鸟:新喀里多尼亚岛、新西兰。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岛和台湾等地偶见。野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脚平原和低山地带的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尤以开阔的次生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较常见,也出现在雨林、针叶林和林缘地带。1789年命名,共13个亚种。
雀形目体型较大的成员之一,我国分布较少,不太常见。属留鸟,不迁徙能力,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大胆,常停留在林间空地边缘最高树木的树顶上。鸣声单调而嘹亮,未刺耳的笛音Pee-Eeo,或Twee-Eet。
大鹃鵙形态特征 >
体长28-32cm,重80-120g。翅形尖,尾长,呈凹状。上体灰色,额、颏和脸黑色。外侧尾羽黑色具白色端斑。下体淡灰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嘴、脚黑色。雄鸟上体及胸灰色,飞羽黑色具近白色羽缘,尾黑,尾中线深灰,尾端棕灰,腹部偏白,眼先及眼圈黑色,喉深灰。颏黑色,喉暗灰或灰黑色,胸、腹灰色,下腹至尾下覆羽灰白色至白色。虹膜棕红色或红褐色,嘴、脚黑色。
大鹃鵙生活习性 >
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多活动在树冠层。
大鹃鵙饲养方法 >
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与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主要为金龟甲、天牛、螽斯、蝉、竹节虫、螳螂、蛾类等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榕果、浆果,以及其他植物果实与种子。
大鹃鵙雌雄分辨 >
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上下体灰色较雄鸟浅淡。额、眼先、耳羽和颊部羽色亦较浅淡,不呈黑色而多为灰黑色或暗灰色。颏、喉亦浅,多和胸同为灰色。另外腹部常有一些横斑。幼鸟和雌性成鸟相似,但胸、腹和尾下覆羽有横斑,腰和尾上覆羽也有一些白色鳞状斑。飞羽多具白色狭缘,翼缘黑白相间。
大鹃鵙繁殖方式 >
繁殖期为5-6月,少数在4月即已开始。每窝产卵通常2枚,偶尔3枚。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0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