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斑鸠:别名火雀_红鸠_斑甲_红斑鸠_红咖追_火鸪鹪,为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南部热带地区,包括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泰国、斯里兰卡和菲律宾等地。栖息于开阔的平原、田野、村庄、果园和山麓疏林及宅旁竹林地带,也出现于低山丘陵和林缘地带,成群觅食。中国自华北以南、西抵四川、西藏、长江以北也有分布。模式产地在印度。1804年命名,共2个亚种。
鸠鸽科形较小的品种,也是斑鸠属中动作较为敏捷的品种。飞行甚快,常发出“呼呼”的振翅声。雄鸟头部至后颈呈蓝灰色,颈后有一条黑色领环,延伸至颈两侧。
火斑鸠形态特征 >
头体长21-25cm。背、肩、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葡萄红色,腰、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暗蓝灰色,其余尾羽灰黑色,具宽阔的白色端斑。最外侧尾羽外翈白色,飞羽暗褐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基部较浅淡,脚褐红色,爪黑褐色。
火斑鸠生活习性 >
常成对或成群活动,有时亦与山斑鸿和珠颈斑鸠混群活动。喜欢栖息于电线上或高大的枯枝上。
火斑鸠饲养方法 >
主要以植物浆果、种子和果实为食,也吃稻谷、玉米、荞麦、小麦、高粱、油菜子等农作物种子,有时也吃白蚁、蛹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火斑鸠雌雄分辨 >
雌鸟额和头顶淡褐而沾灰,后颈基处黑色领环较细窄,不如雄鸟明显,且黑色颈环外缘以白边。其余上体深土褐色,腰部缀有蓝灰色。
火斑鸠繁殖方式 >
繁殖期2-8月,北方主要在5-7月。成对营巢繁殖,通常营巢于低山或山脚丛林和疏林中乔木树上,巢多置于隐蔽较好的低枝上。巢呈盘状,结构较为简单、粗糙,主要由少许枯树枝交错堆集而成。每窝产卵2枚,卵为卵圆形,白色。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9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