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颈斑鸠:别名鸪雕_鸪鸟_中斑_花斑鸠_珍珠鸠_斑颈鸠_珠颈鸽_花脖斑鸠,为鸽形目、鸠鸽科、珠颈斑鸠属鸟类,原产于亚洲东南部,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中国南方广大地区也较为常见。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平原、草地、低山丘陵和农田地带,也常出现于村庄附近的杂木林、竹林及地边树上或住家附近。
雄鸟前额淡蓝灰色,到头顶逐渐变为淡粉红灰色。枕、头侧和颈粉红色,后颈有一大块黑色领斑,其上布满白色或黄白色珠状似的细小斑点,在淡粉红色的颈部极为醒目。上体余部褐色,羽缘较淡。
珠颈斑鸠形态特征 >
头体长27-34cm,重120-205g。中央尾羽与背同色,但较深些。外侧尾羽黑色,具宽阔的白色端斑。翼缘、外侧小覆羽和中覆羽蓝灰色,其余覆羽较背为淡。颏白色,头侧、喉、胸及腹粉红色。嘴暗褐色,脚红色。尾甚长,外侧尾羽黑褐色,末端白色,飞翔时极明显。
珠颈斑鸠生活习性 >
属留鸟,栖息场地较为固定,如无干扰,可以较长时间不变。常成小群活动,有时也与其他斑鸠混群活动。早晨天刚亮即外出觅食,食饱后喜栖在高压电线或离地面较高的横树干上休息。觅食多在地上,受惊后立刻飞到附近树上。飞行快速,但不能持久。飞行时两翅煽动较快。鸣声响亮,鸣叫时作点头状。鸣声似Ku-Ku-u-ou的反复重复鸣叫。
珠颈斑鸠饲养方法 >
珠颈斑鸠是肌胃,研磨能力较强。主食是颗粒状植物种子,例如稻谷、玉米、小麦、豌豆、黄豆、菜豆、油菜、芝麻、高粱、绿豆等,或者是初生螺蛳。有时也吃蝇蛆、蜗牛、昆虫等软体动物。冬天常傍在乌鸫近旁,捡食乌鸫吃下樟树籽之后吐出的樟树籽核。
珠颈斑鸠雌雄分辨 >
雌鸟羽色和雄鸟相似,但不如雄鸟辉亮、较少光泽。虹膜褐色,嘴深角褐色,细长而柔软,脚和趾紫红色,爪角褐色。
珠颈斑鸠繁殖方式 >
求偶的雄性在表演时身体会极度倾斜,并在绕圈飞行时舒展自己的双翅和尾巴以吸引雌性。珠颈斑鸠通常为一夫一妻制,一年繁殖二到三次,繁殖期为4-10月。用小树枝在树杈上搭建极为简单的平台巢。每窝产卵2-3枚。幼鸟孵出后,亲鸟嗉囊能将食物消化成食糜并分泌一些特殊成分形成“鸽乳”,用于喂养幼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