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齿兽 雕齿兽(Glyptodon)
雕齿兽是一种从化石中发现的犰狳状食草哺乳动物,生活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间的南美洲包括从阿根廷的彭巴斯草原、乌拉圭到巴西一带雕齿兽。存活直到更新世晚期(距今约30,000-8,500年前)。并在2千5百万年前北美洲及南美洲因巴拿马地峡的出现而连结时首次出现在美国西南部。它们在约於一万年前灭绝。相信住在它们附近的原住人类猎杀它们及以它们的壳来作为遮蔽。
属于贫齿类动物,雕齿兽属,除下部外整个躯体包在由骨片形成的甲壳内。这个目下包括有食蚁兽、树懒、已灭绝的地懒及犰狳。
[编辑本段]简介
雕齿兽堪称为哺乳动物中的铁甲武士,成熟的雕齿兽身体全长约4米,背部最高达2.5米。它们身上的坚硬盔甲直径就经常大于两米,保护着它的身躯。这个壳是由超过1000个1寸厚的骨板所组成。雕齿兽还有一条超过1米长的管状尾巴,雕齿兽的尾巴有环形骨作为保护。尾巴的末端有厚角质化的刺,就像一条带刺的巨型棍棒,是它的防御利器。显然,在这样的坚硬装备与武器之下,再凶猛的肉食动物,也很难对雕齿兽攻击而猎食。
最新一项考古研究显示,一种叫做雕齿兽的远古史前装甲哺乳动物能够像运动员挥动网球拍和棒球棍一样甩摆它的带刺尾部。甚至这些体积庞大的哺乳动物在其尾部还存在着“击打重心”,它们会利用最大、最锋利的刺状结构击打物体。研究小组成员认为,这种体型界乎于犰狳和大众甲壳虫汽车之间的远古哺乳动物与恐龙具有类似的尾部特征。雕齿兽和恐龙的尾部都拥有着“击打重心”,从技术上它们都有着精确的击打中心。乌拉圭蒙维的亚科学院物理协会研究员欧内斯特-布兰克(Ernesto Blanco)是该项研究的负责人,他说:“雕齿兽尾部击打重心可以释放出强大的冲击力,这类似于棒球棍、网球拍、剑、斧或者任何手持工具,但是其反作用力却接近于零。”研究人员测量和计算发现每只雕齿兽的尾部击打重心的位置与之前科学家所预测的相一致――位于尾部中心最大的刺状结构。像活犀牛的角一样,一旦雕齿兽死亡之后就非常难保存其最大的刺状结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0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