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zej et al.(2000) 报道了波兰的 Solina 水库中鱼类、浮游动物的空间分布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浮游动物。Edmondonson & Litt (1983) 以美国西雅图、华盛顿为研究基地对溞类的数量动态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阐述了溞类的变化与营养类型变迁之间的关系。ThongLam-hoai & Claude Rougier (2001) 对北地中海岸湖泊一年四季的浮游动物的相似性和产量进行了调查。国内的大量专家学者对水库、湖泊等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分布特性、种类数量变化等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Xie Ping et al.,1997) 。胡春英 (1999) 对长江中下游不同湖泊浮游动物数量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的种类均随着水草生物量的减少而减少,浮游动物的密度均随着水草生物量的减少而增多。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与水草的丰度密切相关。随着湖泊水草生物量的增加,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也随之而增加 (Motoyuki Suzuki et al.,2000) 。杨宇峰等 (2000) 论述了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现存量动态的变化,对捕食生态研究、温度、食物等因子对浮游动物影响进行了探讨。
生态系统中鱼类种群生物量和年龄组成的变动,可使系统的营养结构和水质状况发生显著的变化,即所谓的 “下行 (top-down) 效应”。下行效应是指生态系统中较高营养级上的生物对较低营养级上的生物乃至理化环境的控制或调节作用。而上行 (bottom-up)效应即 “理化因素→浮游生物→鱼类”这种影响效应,它指出如营养物质、温度等环境理化因素的变化通过食物链传递而影响鱼类等位于较高营养级上的生物。崔福义等(2002)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利用食物链关系进行水体综合治理,通过运用生物操纵技术来调整水体的营养结构和代谢水平,以达到恢复生态平衡并控制溞类滋生的目的。
郭沛涌等 (2003) 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采样调查,研究了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初步探讨了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影响及长江河口水环境的生物监测,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 87 种,甲壳动物占绝对优势。赵文 (2002) 对山东高青赵店乡渔场 34个盐碱池采集了 389 个浮游动物定量水样,对其浮游动物群落演替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轮虫主要是在夏秋高温季节占主导地位; 桡足类在春季和秋末冬初,于大部分养鱼池和所有无鱼对照池中占绝对优势; 原生动物在养鱼池浮游动物中占相当比重。谢钦铭等 (2000) 研究表明鄱阳湖浮游桡足类全年的生物量有 3 次高峰,其主要优势种是近邻剑水蚤、英勇剑水蚤、白色大剑水蚤、神秘华哲水蚤、汤匙华哲水蚤、指状许水蚤、球状许水蚤、沟渠异足猛水蚤和广布中剑水蚤,它们的数量变动左右了浮游类群落的周年消长。王金秋等 (2003) 分析鉴定了 1999 年春、秋两季,在鄱阳湖区共观察到各类浮游动物共 150 种,其中轮虫动物物种最为丰富,且单位体积的数量亦呈明显优势,说明轮虫类是该湖区浮游动物的优势类群,鄱阳湖浮游动物的数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动,尤属轮虫的变动最大。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