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把“籍贯”挂在嘴边,而所谓的籍贯就是我们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籍”,门籍也。汉书《元帝纪》初元五年:“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注:“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县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其实“籍”在古代,就是“户政部门”的一种登记造册制度。《史记》.《项羽纪》有:“籍吏民,封府库。”之据。
“贯”,原籍也。世代居住之处。随书《食货志》载:“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之说。唐.白居易《长庆集》三.〈新丰折臂翁〉诗曰:“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叙。
“籍贯”,就是祖居或出生地。籍,为祖先户籍;贯,系乡贯,如言某省某县某乡人。魏书《食货志》诏:“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户口不足。”由此描述了当时“户政统计”的繁乱不实。明.张居正《张文忠集》三.〈进职官书屏疏〉载:“谨属吏部尚书张瀚、兵部尚书谭纶,备查两京在外文武职官,府部以下知府以上各姓名、籍贯、出身资格,造为玉屏一座……以便朝夕省览。”
由此看来,古代各职场之武官员实名“登记造册”时,也是少不了填报“籍贯”这一项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3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