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旅行靠的是种子的传播,包括风力传播、动物传播、自生传播等。
风是无处不在的,地球上的风就成为种子旅行的 “免费车”。借助风力散布的种子,一般细小而质轻,能悬浮在空中被风力吹送到远处;有的种子表面常生有絮毛、果翅等,这些特殊的构造适合借助风力飞翔。
人类和动物也会帮助植物散布种子的。有些种子的外面生有刺毛、倒钩或能分泌粘液,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立即粘附到人的衣服或动物的毛、羽上,等你发现了,把它摘下来,随手抛到地上,这时候,它的传播心愿就实现了。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一些植物还具备自动播种的特殊装置,有一种名为“喷瓜”的植物,它会结出带有毛刺的其貌不扬的小瓜,你可知道它的奥秘,当瓜成熟时,它便会脱落,并在瞬间从顶端将瓜内的种子喷射出去,射程可达6米,“喷瓜”也因此得名。
最有趣的是麦田里生长的野燕麦的种子,它能够自己“爬”进土中。野燕麦种子的外壳上长有一根长芒,会随着空气湿度的变化而发生旋转或伸直,种子就在长芒的不断伸曲中,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一旦碰到缝隙就会钻进去,第二年便会生根发芽。
当然,野燕麦种子“爬行”的速度相当缓慢,一昼夜只能前进1厘米,然而这种传播种子的本领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小学二年级《植物妈妈有办法》中植物旅游的办法有:
1、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2、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3、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扩展资料:
《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
在备课和上课的时候,都要多读,在读中去感悟课文的韵律美,去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精妙,去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植物妈妈有办法》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4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