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知识问答题
一、选择题
1、对学校的重大安全隐患或突发事故,下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由学校疏散人群、保护现场、及时与各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支援
B、等待领导到场后处理 C、让家长自己处理 D、让学生自己处理
2、乘车时较为安全的行为是( )
A、在道路中间拦 B、上车时争先恐后
C、车辆行驶时,头、手不伸出窗外 D、乘坐无牌、无证车
3、在骑自行车时下列行为安全的是( )
A、一手骑车,一手撑伞 B、骑车转向时,伸手示意
C、在机动车道上行驶 D、逆向行驶不关门
4、当学生发现财物失窃时,下列行为不当的是( )
A、保护现场,不翻动现场物品 B、立刻通知学校保卫部门
C、对怀疑对象进行逼问、搜查 D、发现存折、信用卡被盗窃,立即办理挂失手续
5、火灾时脱身不正确的是( )
A、当处于烟火中,烟太浓,卧地爬行,并用湿毛巾蒙着口鼻
B、遇山林火灾时,朝下风方向跑 C、山林火灾时,朝上风向跑
D、当楼房发生火灾时,若火势不大,可用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从火中冲出去
6、在预防饮食安全方面做的不妥当的是( )
A、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
B、餐具要卫生,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
C、在外就餐时,选择较为便宜的无证无照的“路边摊”
D、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7、下列情形属于用眼不卫生的是( )
A、边走边看书 B、在下课后到室外进行望远活动
C、做好眼保健操 D、眼、书距离保持在30~50cm左右因 ( )
8、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原谅同学或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 B、记恨在心,事后叫校外人员教训对方
C、据情节给予报复 D、叫家长到学校来教训对方
二、判断题:
1、学生在校外遭遇暴力侵害时,先是逃跑,必要时采取防卫,同时一定要记住施暴者的体貌特征,并及时报告警察和老师。( )
2、网上的不良内容不仅造成人的心理伤害,生理上也会出现伤害。 ( )
3、室内着火,火势较大,如果当时门窗紧闭,应立即打开门窗。 ( )
4、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的途中发生伤害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 )
5、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突发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 )
6、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学生或学生监护人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
1、将青少年的防灾自救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尽快纳入中小学的正式课程(即地方课程),并组织专门人员编写教材和教学大纲;(包括应对地震、火灾、雷击、交通事故、水灾、溺水、流行性传染病,甚至狂犬病、毒蛇咬伤等内容) 2、配备专门的师资队伍,加强师资培训。 3、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并利用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安全常识的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交通、消防、地震、防雷击、防溺水、饮食卫生、体育运动等专题安全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 4、狠抓预案演练,提高青少年的自救自护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在各学校普遍建立健全多种安全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可利用人防设施,开发专门场馆,对师生定期进行演练,经常进行安全行为习惯训练。 5、建议把5.12定为全国青少年防灾救灾日,以此警示人们,让大家警钟长鸣。一是认真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将学校安全教育与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2007年秋季新学期开始,统一使用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安全教育》地方教材,学校配备专业教师或兼职教师,对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生开设《安全教育》地方课程,每学期授课18课时,做到了师资、教材、计划做到了三落实。学习内容包括:(一)交通安全,认识交通标志、怎样小心过马路、安全乘车、安全出行、交通法规、骑车安全及交通事故中的急救措施等交通安全知识;(二)校园安全,体育运动注意事项、集体活动安全、校园暴力的预防、住宿安全等校园安全知识与防护;(三)家庭生活安全,室内活动安全、用电安全、家庭防火、烫伤预防、防止体罚和家庭暴力、预防性骚扰、遇到抢劫防范措施;(四)户外活动安全,户外玩耍、预防冻伤中暑、游泳安全;(五)饮食安全,饮水、食物安全、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铅中毒、常见传染病、突发病的防治、SARS、禽流感预防;(六)防灾与应急,雷电、风暴、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海啸、踩踏与毒气泄漏等灾害的避灾、防灾与应急;(七)网络安全,痴迷网络和网恋的危害、网络游戏安全和防止网络侵害。 二是加强了师资培训。市教育局积极开展安全管理师资业务培训,每年举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直属学校和全市高中及以上学校校长和安全管理师资培训班一至两次,指导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办好所属学校安全管理师资培训班,指导各学校搞好中层干部及教职工安全培训。同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在干训和师训中,都把安全教育作为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直属学校和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都成立了安全保卫部门,配备了专职人员,但由于编制问题,安全教育课教师大都是兼职教师,各县市区所属学校还没有设立安全保卫专门部门,我们正积极督促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所属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机构建设。 三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市教育局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普遍建立心理咨询部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一是加强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其次强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排查,全面掌握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环境、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跟踪帮助措施;二是学校按照有关要求制定好学校心理安全教育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通过组织主题班会、主题团(队)日,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孝敬父母、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挫折和应对考试的教育,使学生心理问题得到正确的疏导;三是要发挥好心理辅导教师的作用,在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定期开展好心理辅导讲座,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确保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四是在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每学期36课时,由专业和兼职教师任课,使用统一的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 四是组织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安全避险逃生演练。我们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新学期开学前后、新生军训等时段组织学生进行避险逃生演练,并且形成了制度,要求各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安全演练,师生的避险自救意识和防范意识有了比较大的提升。2008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组织消防演练、防溺水、地震逃生、防踩踏、紧急疏散、防雷电、防汛、食物中毒等安全避险演练3072次,参加安全演练的师生累计99万人次。 五是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教
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知识竞赛试题
1.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由(A )负责。
A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 B卫生部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以及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工作由(B )负责。
A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 B 卫生部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3.工会组织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A )。
A要求纠正 B给予行政处罚 C责令停产
4.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C )。
A 以人为本,标本兼治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5.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B )治理”。
A 彻底 B综合 C分期
6.《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C )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预防、遏制 B预防、减少 C预防、控制
7.《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B )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A中华人民共和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8.《职业病防治法》所指的职业病是:(A )。
A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B劳动者因接触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C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9.《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C )。
A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B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10.国务院颁布施行的职业病防治基本法规主要有(C )《尘肺病防治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
A《劳动保护条例》 B《工业防毒条例》
C《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11.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A )的各种危害。
A职业病 B伤亡事故 C不利健康
12.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十大类(C )种。
A99 B105 C115
1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B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A单位职工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
1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C )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用人单位 B单位职工 C劳动者
15.(B )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 B用人单位
C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16.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A ),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A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B管理制度 C应急预案
1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C )标准。
A劳动保护 B安全生产 C职业卫生
18.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B )的原则。
A不分开 B分开 C适当分开
19.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A )等卫生设施。
A孕妇休息室 B职工休息室 C吸烟室
20.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A )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卫生行政部门 B 建设行政部门 C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上百试查都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