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儿童嘴小,喉咙窄,特别小的小孩牙齿都长不全,他们吃东西有时不咀嚼直接吞咽,所以儿童不适合吃特别硬的食物,也就是难以咀嚼的食物。
另外要尤其注意儿童吸入细颗粒物,吸入细颗粒物会造成意外窒息。
列举一些易引发儿童窒息的食品,如:果冻,麻花,糖果,花生酱,坚果类,带核的水果(大人一定要帮忙处理一下)
另外一类就是细长的,带刺的食物。如多纤维蔬菜,比如芹菜;太长的面条,及刺多的鱼。
有些东西儿童吃了,还没吃下去,也就是说进食时大哭或者大笑,有可能因深吸气将东西吸入气管,还有一点就是儿童习惯用嘴衔叼小物体,被惊吓时也可能误吸入气管,所以那些带有细小部件的玩具一定不能让很小的孩子碰到。
8个月的孩子爱哭、爱笑、爱闹,进食时 喜欢边吃边玩,喜欢将物体或玩具放入口中玩 耍,此外,孩子的磨牙发育不全,不能细嚼食 物,咳嗽反射不健全,动手能力增强,这些都 将增加吞食异物的危险系数。
因此,父母一定 要格外a意避免这个月的孩子吞食异物。 小心微小物品 当心如纽扣、硬币、别针、玻璃球、豆粒、糖 丸等小物品,不要将这样的物品放置在孩子接 触得到的地方,避免孩子吞食入口,特别要注意 孩子爬行的地面,不要遗留这样的细小物体。
注意有核水果 当给孩子喂食有核的水果,如枣、山楂、橘子等时,要特别当心,应先把核取出后再喂 食。 其余辅食中要避免混入硬物杂质,鱼类要 先去刺,不易嚼烂的食物应先研碎再喂。
注意玩具的零部件 应对玩具进行仔细检查,看看玩具的零部 件,如眼睛、小珠子等有无松动或掉下来的可 能,如果有则应收起玩具或采取一些措施将它 们钉牢。 孩子吃东西时应看护,但不应逗笑 孩子吃东西时,不要责骂、恐吓、逗乐, 以免孩子因大哭或大笑时将口内食物吸入气 管。
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单独吃饭,大人应从旁 看护,避免孩子边吃边玩时意外吞食异物,更 不能在孩子吃东西时突击其背部,以免食物呛 咳而出现意外。 不要给孩子服用完整的药片 因病服药时,不能给其服完整的药片,只 能服药面或药水,更不能在孩子拒绝服用时强 行捏着鼻子灌药。
平时妈妈一定要加强预防宝宝吞咽异物,防止宝宝往嘴里塞大块的食物,更不 要给宝宝吃花生米、瓜子、豆类及有核的食物;提醒宝宝不要把玩具放在嘴里,吃 饭时不要逗乐。
气管进入异物非常危险,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妈妈千万不要用手去掏,以免异 物越陷越深,更不容易取出。 妈妈学会急救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提供两种简易有效 的家庭急救法。
方法1:叩击背部法(适合1岁以内宝宝) 1。把宝宝翻转成俯卧位,并骑跨于父母的手臂上,使宝宝头部低于躯干,同时用手 稳固下颌以托住头,并将宝宝前臂放在自己大腿上。
2。—只手掌心用力叩击宝宝背部两肩胛间4~6下。
3。再将手放到宝宝背上叩击,手指握其后脑勺、颈部,把宝宝放在两手中间,将其 上下一致翻成仰卧位。
4。让宝宝头部低于身体,施救者前臂放在大腿上,用一只手的两个手指在宝宝胸部 (把3个手指放在胸部中线上,食指对准乳头连线,抬起食指,用中指、无名指向 下压2〜3厘米)敲击4次。
5。如果宝宝哇地一声哭出来,说明异物已经出来,这时要将宝宝放成侧卧位,迅速 用小手指沿着口腔低的一侧将口中异物取出,防止异物二次吸入。
方法2:立位腹部冲击法(适合1岁以上宝宝) 1。施救者站在宝宝背后,让宝宝弯腰、头部前倾,双臂环绕宝宝腰部。
2。将一只手握拳,大拇指朝内,使拇指侧顶住腹部正中线肚胳上方。
3。另一只手压在拳头上,有节奏地快速向上、向内冲击。
连续6~ 10次。这样可使肺 内产生一股气流冲出,将异物冲到口腔里。
4。检查异物是否排到口腔里,若有及时让宝宝侧头,用手掏出,若无可再冲击腹部 6 ~ 10 次。
注意:每次冲击都应是独立的、有力的动作。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