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备查制度。学校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本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年级)应每季度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要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制度。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每学期要向学校报告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成长状况。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讨论,寻求对策。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要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要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活动背景及意义:根据《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数据调查,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5800万,57.2%的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而42.8%的留守儿童父母双方皆外出。
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等。据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并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大人正确的引导,难免造成成绩退步,缺乏学习兴趣的现象,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生活中,也容易因为生活常识的缺失给自己的生活埋下不小的隐患。活动目的:1、通过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的互动,让留守儿童虽然不能经常见到自己父母,还是能感受到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关爱,让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也能健康成长。
2、帮助孩子们学习气象和生活常识,并学习简单的急救知识,让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做出正确的处理。3、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度和积极性。
4、帮助孩子们在没有父母的生活中更好地自理自立,并从侧面正确引导孩子内心心理的健康成长。5、建立留守儿童与父母感情上的连接,帮助孩子们理解父母的辛苦,同时也帮助孩子的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
6、从各个方面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侧面引导孩子的兴趣培养,因材施教。活动时间及地点:待定活动主要内容:1、本次关爱留守活动会穿插一些小游戏,会让孩子们产生一定的运动,在活动正式开始前,志愿者将小朋友聚集到空地上,带领他们学习武术或体操,锻炼身体,为之后的游戏等做准备活动,减少正式活动中孩子受伤的几率。
全过程约20分钟。2、成都即将进入多雨季节,气候方面的知识是孩子们较少接触到的,在孩子们锻炼后,志愿者引导到教育教学地,向小朋友教授气象知识,学习些基本气象常识以及遇到雷电等特殊天气时的注意事项,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特殊气候时能正确保护自己。
全过程约30分钟。3、孩子们在父母离开后大部分跟自己家的老人一起生活,对于用电用火之类的一些常识会比较缺乏,在气象常识培训后,志愿者向孩子们教授一些生活中用电用火的常识并教授一些基本简单的急救常识,让孩子们学会安全用火用电并学会在遇到紧急情况或受伤时冷静正确地处理。
全过程约20分钟。4、模拟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气象突变情况,如打雷、台风、暴雪等,让孩子们在模拟环境中做出相应反映来学习气象知识,会给孩子们分发一些小奖品作为鼓励。
全过程约20分钟。5、模拟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如摔伤、地震、家里老人突发急病等,让孩子们在模拟状况下做出相应反映来学习基本简单的急救知识,会给孩子们分发一些小奖品作为鼓励。
全过程约20分钟。6、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现在的孩子普遍不喜欢学习英语,在英语课堂中很难提起兴趣。
孩子们需要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的方式来学习英语。志愿者引导小朋友参与趣味英语游戏中,在游戏中快乐地接收英语知识,会给孩子们分发一些小奖品作为鼓励。
通过这些课外的英语游戏轻松主动地学习英语以达到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也渐渐去主动接收知识。
全过程约30分钟。7、寒假过去不久,孩子们的父母也已经外出打工,但很多孩子只知道父母外出挣钱,不知道父母的工作状态到底如何,我们通过视频展示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状态,帮助孩子们去了解自己父母到底是怎样为自己赚得新衣服新玩具的,引导孩子们学会理解父母的辛苦,珍惜自己的幸福,学会节约并且学会自强自立让父母放心在外面工作。
在后期活动中渐渐教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饭菜的做法,让孩子们父母在外地能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在后期父母回家后也能感受到来自孩子的温暖。前期全过程约30分钟。
活动宣传:1、活动全过程安排照相并在后期发布新闻。2、活动全过程采用"人人网"、"微博"等新宣传工具同步进行宣传。
3、活动全过程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摄像纪录孩子们的状态,方便合适时间与其父母建立沟通。活动准备:1、各种档次小礼品共80份2、大树、电灯、单词卡等游戏教学道具两套3、各类气象、生活常识、英语教学等资料与电脑。
注意事项:1、志愿者在开展活动中需认真负责,不得随意玩手机等。2、志愿者不得随意买零食给小朋友,为孩子的健康负责。
3、志愿者必须保持形象,统一着装,不得随意着装或吸烟等。4、志愿者需谦虚和善代人,做到有理有节,对小朋友应亲切爱护。
5、各项活动时长根据具体要求总时间做相应的压缩或延伸。6、如果孩子数量较多,酌情将孩子分为多个小班。
应急处理:1、遇到孩子在活动中受伤的状况时,紧急处理伤处,如果较严重,尽快送往医院,保障孩子的安全。2、遇到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志愿者及时安排疏散孩子。
活动背景及意义:根据《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数据调查,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5800万,57.2%的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而42.8%的留守儿童父母双方皆外出。
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等。据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并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大人正确的引导,难免造成成绩退步,缺乏学习兴趣的现象,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生活中,也容易因为生活常识的缺失给自己的生活埋下不小的隐患。活动目的:1、通过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的互动,让留守儿童虽然不能经常见到自己父母,还是能感受到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关爱,让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也能健康成长。
2、帮助孩子们学习气象和生活常识,并学习简单的急救知识,让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做出正确的处理。3、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度和积极性。
4、帮助孩子们在没有父母的生活中更好地自理自立,并从侧面正确引导孩子内心心理的健康成长。5、建立留守儿童与父母感情上的连接,帮助孩子们理解父母的辛苦,同时也帮助孩子的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
6、从各个方面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侧面引导孩子的兴趣培养,因材施教。活动时间及地点:待定活动主要内容:1、本次关爱留守活动会穿插一些小游戏,会让孩子们产生一定的运动,在活动正式开始前,志愿者将小朋友聚集到空地上,带领他们学习武术或体操,锻炼身体,为之后的游戏等做准备活动,减少正式活动中孩子受伤的几率。
全过程约20分钟。2、成都即将进入多雨季节,气候方面的知识是孩子们较少接触到的,在孩子们锻炼后,志愿者引导到教育教学地,向小朋友教授气象知识,学习些基本气象常识以及遇到雷电等特殊天气时的注意事项,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特殊气候时能正确保护自己。
全过程约30分钟。3、孩子们在父母离开后大部分跟自己家的老人一起生活,对于用电用火之类的一些常识会比较缺乏,在气象常识培训后,志愿者向孩子们教授一些生活中用电用火的常识并教授一些基本简单的急救常识,让孩子们学会安全用火用电并学会在遇到紧急情况或受伤时冷静正确地处理。
全过程约20分钟。4、模拟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气象突变情况,如打雷、台风、暴雪等,让孩子们在模拟环境中做出相应反映来学习气象知识,会给孩子们分发一些小奖品作为鼓励。
全过程约20分钟。5、模拟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如摔伤、地震、家里老人突发急病等,让孩子们在模拟状况下做出相应反映来学习基本简单的急救知识,会给孩子们分发一些小奖品作为鼓励。
全过程约20分钟。6、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现在的孩子普遍不喜欢学习英语,在英语课堂中很难提起兴趣。
孩子们需要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的方式来学习英语。志愿者引导小朋友参与趣味英语游戏中,在游戏中快乐地接收英语知识,会给孩子们分发一些小奖品作为鼓励。
通过这些课外的英语游戏轻松主动地学习英语以达到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也渐渐去主动接收知识。
全过程约30分钟。7、寒假过去不久,孩子们的父母也已经外出打工,但很多孩子只知道父母外出挣钱,不知道父母的工作状态到底如何,我们通过视频展示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状态,帮助孩子们去了解自己父母到底是怎样为自己赚得新衣服新玩具的,引导孩子们学会理解父母的辛苦,珍惜自己的幸福,学会节约并且学会自强自立让父母放心在外面工作。
在后期活动中渐渐教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饭菜的做法,让孩子们父母在外地能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在后期父母回家后也能感受到来自孩子的温暖。前期全过程约30分钟。
活动宣传:1、活动全过程安排照相并在后期发布新闻。2、活动全过程采用"人人网"、"微博"等新宣传工具同步进行宣传。
3、活动全过程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摄像纪录孩子们的状态,方便合适时间与其父母建立沟通。活动准备:1、各种档次小礼品共80份2、大树、电灯、单词卡等游戏教学道具两套3、各类气象、生活常识、英语教学等资料与电脑。
注意事项:1、志愿者在开展活动中需认真负责,不得随意玩手机等。2、志愿者不得随意买零食给小朋友,为孩子的健康负责。
3、志愿者必须保持形象,统一着装,不得随意着装或吸烟等。4、志愿者需谦虚和善代人,做到有理有节,对小朋友应亲切爱护。
5、各项活动时长根据具体要求总时间做相应的压缩或延伸。6、如果孩子数量较多,酌情将孩子分为多个小班。
应急处理:1、遇到孩子在活动中受伤的状况时,紧急处理伤处,如果较严重,尽快送往医院,保障孩子的安全。2、遇到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志愿者及时安排疏散孩子。
暑假即将到来,怎样让孩子过一个安全、快乐、充实的假期,是许多家长关心的话题。尤其是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由于年龄偏小,往往缺乏自我规划的能力和安全意识,大量自由时间的聚集,反倒让孩子们不知如何支配和使用。由于脱离了学校监管,在漫长的暑假中,许多留守童儿私自下河下塘玩水、通宵达旦沉迷于网吧、到处闲逛游荡,危险也随之增加。受农村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对留守儿童来说似乎是一种奢望。
只有多方联动共同关爱留守儿童,才能让其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
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安全工作监管,对网吧、影剧院、游泳池等公共场所,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积极开展城乡儿童“手拉手”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子、组织包村干部及学校老师开展家访活动,有条件的社区和村组可以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为他们的假期提供阅读、学习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其次,学校在放假前要利用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发放《告家长书》等多种手段教育学生不要私自下河下塘洗澡、不要进网吧;放假后要积极加强和留守儿童监护人员的联系,督促加强监护管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亲情视频室”,在假期有计划地组织留守儿童通过视频和家长聊天,以增进学生和家长的亲情感。同时,要对留守儿童进行道德、法制、安全教育,消除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惑。
同时,家长也要尽好看护责任。经常通过电话、微信等通讯手段和孩子保持联系,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关爱,使留守儿童真正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暑假。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备查制度。学校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本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年级)应每季度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要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制度。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每学期要向学校报告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成长状况。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讨论,寻求对策。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要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要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
关爱留守儿童的措施:
一是落实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关爱帮扶长效机制,实施师生、生生结队帮扶;
二是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关爱帮扶工作计划,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谈一次心”、“辅导一次作业”、“开展一次家访”、“打一次亲情电话”、每月“召开一次座谈会”活动,让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充分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三是认真落实“贫困学生助学金发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等政策,支持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和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四是建立和完善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工作台账;
五是加强农村留守困境特殊儿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留守困境特殊儿童法制意识。
扩展资料:
有报告显示,我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也就意味着,每100个农村儿童就有37个儿童没有父母陪伴,全国每100个儿童中就有21个农村留守儿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国家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难度不亚于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在于,让全国所有的公民应享尽享,包括让留守儿童享受到应有的关爱,一个爱都不能落下。
关爱未成年人,是要付出百倍耐心和努力的事情。更准确地了解每一个留守儿童的需求,更深入地把握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变化,并以更加高效、专业、恒定的方式,将各方面的爱心有效整合,祖国的每一朵花儿就都能在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中尽情绽放。
参考资料:
人民网-“五举措” 用心关爱留守儿童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发〔2016〕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一些地方农村劳动力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寻求更好发展,走出家乡务工、创业,但受工作不稳定和居住、教育、照料等客观条件限制,有的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照料,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出现。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对改善自身家庭经济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为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但也导致部分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极端行为,遭受意外伤害甚至不法侵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方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强烈。
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对促进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家庭监护缺乏监督指导、关爱服务体系不完善、救助保护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机制化建设亟待加强。
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
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关爱保护。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总体目标。
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全面建立,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有效运行,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事件得到有效遏制。到2020年,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关爱保护儿童的意识普遍增强,儿童成长环境更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
三、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一)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父母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外出务工人员要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外出务工人员要与留守未成年子女常联系、多见面,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给予更多亲情关爱。
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村(居)民委员会、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安等有关机关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二)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职责。
县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开展关爱保护行动,确保关爱保护工作覆盖本行政区域内所有农村留守儿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要加强对监护人的法治宣传、监护监督和指导,督促其履行监护责任,提高监护能力。
村(居)民委员会要定期走访、全面排查,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要为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父母联系提供便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支持;通过党员干部上门家访、驻村干部探访、专业社会工作者随访等方式,对重点对象进行核查,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
县级民政部门及救助管理机构要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开展的监护监督等工作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 (三)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
县级人民政府要完善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督促监护人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支持和指导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
1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严重不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
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其他亲朋好友,都将其临时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不出事。重养轻教,重身体、轻心理,忽视孩子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是临时监护人教育精力不够。大多数留守儿童由其祖父母、外祖父母代为监护,监护职责浅层化。
三是临时监护人教育能力不足。特别是祖辈教育孩子由于观念和方法滞后,存在明显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倾向。
同时,这些祖辈多是文化素质较低的老年人,他们当中大部分是文盲,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和对孩子进行法制、安全、卫生教育,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四是单亲教育对孩子成长不利。
父母一方外出打工造成“父亲教育缺失”或“母亲教育缺失”。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不像正常家庭孩子那样自信刻苦;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不像正常家庭孩子那样善良、有爱心,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五是精神关爱明显缺乏。由于父母外出,有的几年不归,留守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不少人被亲情的渴望长期困扰。
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孩子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导致孩子缺乏对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容易出现性格缺陷。“留守儿童群体所存在的问题如学习表现不佳、性格和行为等明显偏差等不能完全归咎于有关儿童群体的留守状态,非留守儿童群体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陆士桢分析说。
但他认为,父母外出务工所形成的子女留守状态催化或加重了有关儿童群体原先处于萌芽阶段的各种问题。面对流动人口非常流动时期,学校应及时转移德育工作重点,把德育工作重点放在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上,同时带动起非留守儿童的教育。
二、建立健全制度,提供保障机制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备查制度。学校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本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年级)应每季度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
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要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制度。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每学期要向学校报告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成长状况。
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讨论,寻求对策。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
要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
要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三、纳入寄宿制管理,加设一层保护一些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其实更加弱势——对父母有天生依赖的孩子们缺少关爱,缺乏交流,不论从生活状态还是从心理状态看,他们都经历着一种双重的冲突。
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落实专人负责,落实保障措施,切实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常规,选拔富有爱心和耐心的教师负责寄宿生管理工作。除了建设好寄宿制学校,还应为留守儿童创建活动中心,给他们以“家”的温暖。
把留守儿童动员到活动中心来,学校尽可能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淡化留守儿童的孤独情绪。在专门的活动中心里,配备电脑室、棋艺室、图书室等设施,利用周末等空闲时间,安排专门教师扮成“临时父亲”或“临时母亲”,营造家庭氛围。
四、建设小班化教育,强化班主任工作在义务教育阶段,父母和教师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社会化他人”。在通常情况下,在这两个人中,谁跟他关系密切、谁更使他信赖,谁的影响就大。
当父母与儿童之间产生隔阂或较为疏远时,教师的影响相对来说就大。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依恋性情感还是他们基本的需要之一。
他们早期的亲子依恋、师生依恋等会影响其以后的人际关系。父母长期外出,父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父母的权威性基本上失去了其本原性意义,从而外在地加强了教师这一影响权威对孩子的影响。
所以,留守儿童对教师亲密程度较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把对父母的情感依赖与需求、对权威的认同向教师转移,并且重叠于教师,特别是向班主任转移。而有的学校五六十人,多至七八十人的大班额教育,教师在教学上的事务都忙不过来,哪还顾得上学生的思想品德上的事呢?大多是出了事才解决。
建设小班化教育,教师能匀出精力进行个别教育、班集体建设、情感交流等人文管理。学校应选派管理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应计入教师工作量,并在教师绩效上、评优、评先、评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