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了介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法规知识以及相关部门规章知识进行了介绍,还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这两个重要文件进行了介绍。
通过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建立稳定持久的长效工作机制,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使安全生产有可靠的法律保障。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重点:第一章 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 :1、广义的法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者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狭义的法是指具体的法律规范,包括宪法、法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判例、习惯法等各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国际条约也属于成文法,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形式以成文法为主。
2、我国社会主义法对人的效力,采用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3、按照法的创立和表现形式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成文法是指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不成文法是指未经国家制定,但经国家认可的和赋予法律效力的行为规则,如习惯法、判例、法理等。
4、按照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划分,法应当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5、狭义的行政法规专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行政法规的名称通常为条例、规定、办法、决定等。 6、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7、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基本内容的精辟概括,其核心是依法办事;有法必依是中心环节。 8、安全生产立法专指国家制定的现行有效的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
9、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是:法律、法规、规章、法定的安全生产标准。 10、不同的安全生产立法对同一类或者同一安全生产行为做出不同法律规定的,以上位法的规定为准,适用上位法的规定。
上位法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下位法,下位法的数量一般多于上位法。 11、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具有同样的约束力,法定安全生产标准主要是指强制性安全生产标准。
12、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对同一安全生产事项的技术要求,可以高于国家安全生产标准但不得与其相抵触。 13、同一层级的安全生产立法对同一类型问题的法律适用上,应当适用特殊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安全投入的决策主体:按照公司法成立的公司制生产经营单位,由其决策机构董事会决定安全投入的资金;非公司制生产经营单位,由其主要负责人决定安全投入的资金;个人投资并由他人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由其投资人即股东决央定安全投入的资金。 2、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人员资格的规定:一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二是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三是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3、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4、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生产经营场所与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
5、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6、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7、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8、从业人员的权利:一是获得安全保障、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的权利;二是得知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的权利;三是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批评、检举和控告权利;四是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五是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的权利。
9、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一是遵章守规、服务管理的义务;二是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三是接受安全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四是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的义务。 10、安监部门监督检查时行使的职权:现场检查权、当场处理权(对一般违法行为)、紧急处置权(重大隐患)、查封扣押权(15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11、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
消防知识题库 1、什么叫燃烧? 答: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称为燃烧。
2、燃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ABC) 答:A、可燃物 B、氧化剂 C、温度(引火源) 3、燃烧的充分条件是什么?(ABC) 答:A、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B、一定的氧气含量 C、一定的点火能量 4、空气中含有大约多少的氧? 答:21% 5、什么叫火灾? 答: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6、火灾分为哪几类? 答:火灾分为A、B、C、D四类。
7、A类火灾是指哪类火灾? 答: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花、麻、纸张火灾等。 8、B类火灾是指哪类火灾? 答: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9、C类火灾是指哪类火灾? 答: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10、D类火灾是指哪类火灾? 答:是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等火灾。
11、热传播的途径有哪些?(ABC) 答: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12、当火灾处于初起阶段时,什么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答:热对流。
13、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什么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答:热辐射。 14、灭火的基本原理有哪些方面?(ABCD) 答:A、冷却 B、窒息 C、隔离 D、化学抑制。
15、同系物的闪点随其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随其沸点升高而(升高)。 16、同系物中异构体比正构体的闪点(低)。
17、低闪点液体和高闪点液体形成的混合液,其闪点低于这两种液体闪点的(平均值)。 18、爆炸可分为哪几类?(AB) 答: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19、气体的燃烧可分为哪几类?(AB) 答:A、扩散燃烧 B、预混燃烧。 20、固体燃烧的方式有哪些?(ABCD) 答: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D、阴燃。
21、燃烧产物主要有那些?(ABC) 答:A、气体 B热量 C可见烟 22、什么是最典型的未完全燃烧产物? 答:一氧化碳。 23、电气火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BCDE) 答:A、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的选用不当 B、安装不合理 C操作失误 D违章操作 E长期过负荷运行 24、发生电气线路火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ABCDE) 答:A、漏电 B短路 C过负荷 D接触电阻过大 E电火花和电弧 25、进入油库(站)不准带哪些东西? 答:进入油库(站)不准带火柴、打火机及其他能发火的物品,并禁止穿钉子鞋。
26、事故照明供电时间不应少于多少? 答:不应少于20分钟 27、一个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的灭火器不应少于多少?不宜多于多少具? 答:不少于2具,不多于5具。 28、灭火器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ABC) 答:A、筒体 B、器头 C、喷嘴 29、灭火器按移动方式可分为哪几类?(AB) 答:A、手提式 B、推车式。
30、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灭火器可分为哪几类?(AB) 答:A、储气瓶式 B、储压式。 31、灭火器应怎样维护保养?(ABC) 答:A、存放在灭火器使用温度范围内的场所 B、便于取用的通风、阴凉、干燥处 C、禁止暴晒 32、灭火器的设置地点有何规定?(ABC) 答:A、位置明显 B、便于取用 C、不影响安全疏散 33、手提式灭火器的设置方式主要有哪几种?(ABC) 答:A、挂钩 B、托架 C、灭火器箱 34、灭火器设置高度有何要求?(AB) 答:A、灭火器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米 B、灭火器底部离地面高度不能小于0.15米 35、消火栓由哪些部件组成?(ABC) 答:A、阀门 B、出水口 C、壳体 36、消火栓分为哪几类?(AB) 答:A、室内消火栓 B、室外消火栓 37、室外消火栓分为哪几类?(AB) 答:A、地上消火栓 B、地下消火栓 38、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哪里扫射? 答:火焰根部。
参考资料 。
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有很多种类型,具体如下: 《安全生产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水污染防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扩展资料: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提供法律保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责任的法制化管理,指导和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同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保证企业效益的实现和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7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