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类药物的分类和特点
1.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克拉维酸等。
2.氨基糖苷类:包括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阿米卡星、大观霉素、安普霉素等。
3.大环内酯类:包括红霉素、泰乐菌素、北里霉素、替米考星等。
4.四环素类:包括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等。
5.多肽类:包括多黏菌素、杆菌肽、维吉尼霉素等。
6.离子载体类:又称聚醚类,包括莫能霉素、盐霉素、马杜霉素、海南霉素等。
7.其他抗生素:包括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林可霉素、黄霉素、泰妙菌素等。
天然青霉素抗菌谱窄,但其抗菌作用强,用于细菌繁殖期杀菌,对各种革兰氏阳性菌及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各种螺旋体和放线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头孢菌素类是由头孢菌所产生的头孢菌素C催化水解而成,为广谱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易溶于水,抗菌谱较广,易吸收、排泄,但毒性普遍较大,主要对第八对脑神经(听神经)及肾脏有损害。
四环素类抗生素为广谱抗生素,属酸碱两性化合物,但在酸性情况下极稳定,遇碱与高温可促进分解。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球菌有效,对耐其他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菌有效。
安全使用的原则及方法
1.对动物发病原因及发病过程作出正确诊断,才能有的放矢。有条件时进行药敏试验,选用药效可靠、安全、方便、价廉易得的药物,不乱用或滥用药物。
2.根据药物作用和对动物的药动学特点,制定给药方案与剂量。对治疗过程作详细的用药计划,观察将会出现的药效和毒副作用,随时调整用药方案。
3.除有确实协同作用的联合用药外,尽量避免使用多种药物或固定剂量的联合用药,应根据动物病情需要去调整药物与剂量。用药先治标,后治本,达到标本兼治。
抗生素类药物的选用
1.由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疾病,如猪丹毒、破伤风、炭疽、马腺疫、气肿疽、牛放线菌病、葡萄球菌性和链球菌性炎症、败血症等,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等。
2.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疾病,如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肠炎、泌尿道炎症,选用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
3.由耐青霉素G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氯唑西林,也可选用大环内酯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4.由绿脓杆菌引起的创面及尿路感染、败血症、肺炎等,选用庆大霉素、多黏菌素等。
5.由支原体引起的猪喘气病和鸡慢性呼吸道病,则应首选氟喹诺酮类药,如恩诺沙星、红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等。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适应症,弄清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条件时应做药敏试验,这样既可对症下药,又可节省用药,减少开支。
2.注意用量及疗程,一般开始用药时剂量宜稍大;急性传染病和严重感染时剂量也宜稍大,而肝肾功能不良时,按所用抗生素对肝肾的影响程度酌情减少用药量,给药途径也应适当选择,严重感染时多采用注射给药,一般感染和消毒感染以内服为宜。
3.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不要滥用抗生素,不宜长时间使用一种抗生素,可将有效的各种抗生素交替使用。
4.防止影响免疫反应,在进行各种预防菌苗接种前后数天内,不宜使用抗生素。
5.防止产生配伍禁忌,抗生素之间以及抗生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有时会产生配伍禁忌,引起不良反应,应设法避免。
日常安全使用疑问解答
家畜使用抗生素要进行皮试吗?
动物也有过敏反应,也应当进行皮试。但现实生产中的兽医很少对动物进行皮试,也曾发生动物产生过敏反应而死亡的事件。为了减少损失,对一些敏感性强的名种畜,宜做皮试为好。
同一类别的抗生素能同时使用吗?
不能。在同一种类抗生素中,一种抗生素有效的情况下,一般不用同一类的另一种抗生素,同时使用不仅不能增加疗效,还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并增加用药成本。
一、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1)病毒性疾病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
除病情严重并怀疑为细菌感染外,否则可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和病原菌不易被检出,以致延误正确诊断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咽痛、咽峡炎,大部分是病毒感染所致,应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2)严格按照适应证选药。选药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每一种抗菌药物各有不同抗菌谱与适应证。临床诊断、细菌学诊断和体外药敏试验可作为选药的重要参考。
但受条件限制或病情危急,亦可根据感染部位和经验选用,可靠性较差。一般情况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多见。
尿道和胆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多见。皮肤伤口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
选药时还应根据病人全身情况,肝、肾功能,感染部位,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不良反应和价格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抗生素可以治病,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没有一个抗生素是绝对安全而无副作用的。
新生儿、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而造成耳聋。
青霉素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还会引起皮疹和药物热。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等会使体内耐药细菌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新的更严重的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应有的放矢,不可滥用。
(3)抗菌药剂量。剂量要适当,疗程应足够。
剂量过小,不但无治疗作用,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疗程过短易使疾病复发或转为慢性。
(4)皮肤粘膜等局部感染:应尽量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因其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耐药菌的产生。(5)预防应用及联合应用:对此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仅限于少数情况,如经临床实践证明确有效果者;联合用药,也必须谨慎掌握指征、权衡利弊。
二、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一)抗菌药联合应用的意义:联合用药的主要优点是①发挥药物的协同抗菌作用以提高疗效;②延迟或减少耐药菌的出现;③对混合感染或不能作细菌学诊断的病例,联合用药可扩大抗菌范围;④联合用药可减少个别药剂量,从而减少毒副反应。 滥用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可能产生不利后果:如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容易出现二重感染;耐药菌株更加增多;浪费药物;给人一种虚伪的安全感染,延误正确治疗。
(二)联合用药的指征:联合用药的指征有①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②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如肠穿孔后腹膜炎的致病菌常有多种需氧菌和厌氧菌等;③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④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者,如结核、慢性尿路感染、慢性骨髓炎等;⑤用以减少药物毒性反应,如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合用治疗深部真菌,前者用量可减少,从而减少毒性反应;⑥临床感染一般用二药联用即可,常不必要三药联用或四药联用。 (三)联合用药可能产生结果:两种抗菌药联合应用在体外或动物实验中可获得无关、相加、协同(增强)和拮抗等四种效果。
抗菌药物依其作用性质可分为四大类:一类为繁殖期杀菌,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二类为静止期杀菌,如氨基甙类、多粘菌素等,它们对静止期、繁殖期细菌均有杀灭作用;三类为速效抑菌,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四类为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等。第一类和第二类合用常可获得协同(增强)作用,例如青霉素与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合用治疗肠球菌心内膜炎;青霉素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有利于氨基甙类抗生素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
第一类与第三类合用可能出现拮抗作用。例如青霉素类与氯霉素或四环素类合用。
由于后二药使蛋白质合成迅速被抑制,细菌处于静止状态,致使繁殖期杀菌的青霉素干扰细胞壁合成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使其抗菌活性减弱。第二类和第三类合用可获得增强或相加作用。
第四类慢效抑菌药与第一类可以合用,例如,治疗流行性脑膜炎时,青霉素可以和磺胺嘧啶合用而提高疗效。 应该指出上述资料多来自体外与动物试验在特定条件下的观察,与临床实际不尽相同,仅供参考。
联合用药产生的作用也可因不同菌种和菌株而异,药物剂量和给药顺序也会影响效果。 三、肝肾功能损害时抗菌药的应用 (一)肾功能损害 肾功能减退时,应用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宜减量或延长给药时间。
对肾有毒的药物,如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及氨基甙类等,宜避免使用。对肾功能无损害或损害不大的药物在一般情况下,可按常规给药,但要求肝功能必须正常。
肾功能轻、中和重度减退的给药量分别为正常剂量的2/3~1/2,1/2~1/5和1/5~1/10. (二)肝功能障碍的影响 肝功能减退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氯霉素、林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类等。早产和新生儿的肝脏对氯霉素的解毒功能较低,氯霉素列为禁用。
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
要知道,滥用抗生素,可引起许多不良的后果。因此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该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呢?(1)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咽痛、咽峡炎,大部分是病毒感染所致,因此这类疾病无需抗生素而应使用病毒灵、病毒脞等抗病毒药物以及中草药治疗。
(2)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但如果受条件限制或病情危急,亦可根据感染部位和经验选用,然而可靠性较差。
一般情况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多见。尿道和胆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多见。
皮肤伤口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3)抗生素可以治病,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没有一个抗生素是绝对安全而无副作用的。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而造成耳聋。青霉素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还会引起皮疹和药物热。
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等会使体内耐药细菌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新的更严重的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应有的放矢,不可滥用。(4)新生儿、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
(5)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要严加控制,尽量避免在皮肤、粘膜等局部使用抗生素,因其易导致过敏反应,也易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
抗生素是兽医临床上应用最广、效果较好的一类药物,但若乱用、滥用,对生物安全、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在生产中必须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才有可能获得安全、最佳的效果。
(1)选择最敏感药物
应根据分离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最敏感药物用于实际防治,其效果最为理想。如无条件,则应选用作用强、广谱的、毒性低的抗生素进行预防和治疗。
(2)应注意抗生素的联合使用与交替使用
总的讲,联合用药一般可提高疗效、减少毒性作用和延缓细菌产生耐药性。联合用药一般适用于:①病原未明确的严重感染或败血症;②一种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③容易出现耐药性细菌的感染。联合用药还应注意杀菌药物(青霉素类、先锋霉素类、氨基苷类等)或抑菌药物(四环素类、磺胺类等)间的联合,以达到协同或相加的作用,例如青霉素与链霉素、红霉素与氯霉素、磺胺药与三甲氧苄氨嘧啶等联合使用。
(3)应重视肝脏、肾脏功能与抗生素的关系
如当肝功能不良时,不应用经肝脏代谢、灭活的四环素、先锋霉素Ⅰ和氯霉素等药物;当肾功能不良时,使用经肾脏排泄的药物用量要适当减量或延长给药时间,以防止因排泄障碍而引发蓄积性中毒。
(4)及时分析抗生素治疗失败的原因
常见的失败原因大致有:①初步印象诊断与细菌学检查错误;②使用的抗生素选择不当;③使用的药物失效或药量不足、疗程太短或给药方法不当;④药物达不到损害器官组织或者说病害部位;⑤细菌产生耐药性;⑥鸽自身免疫机能低下。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三)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无害无益的。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四)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应用抗生素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
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告辞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7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