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及身体内环境稳定性随年龄而衰退,以至会患多种疾病,因而也就会多药合用。老年人的生理点特点是,记忆力减退,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对药物的治疗目的、服药时间、服药方法常不能正确理解。因此,老年人用药安全管理更应受到特别的重视。本文着重探讨护理人员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性。
1 全面评估老年人用药情况
1.1 详细评估老年人的用药史,包括既往和现在的用药记录、药物的过敏史、引起副作用的药物有哪些,以及老年人对药物的了解情况。
1.2 了解老年人各脏器的功能情况,如肝、肾功能的生化指标。
1.3了解老年人的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对目前的治疗方案的了解、认识程度和对药物有无依赖、恐惧等心理。
2 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
2.1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如对使用降压药的老年患者,要告知其直立、起床时动作要缓慢,避免体位性低血压。
2.2 由于老年人用药依从性较差,当服药后未取得预期疗效时,护理人员要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按医嘱服药。
3 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
3.1 对住院的老年人,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给药规程,按早晨空腹、餐前、餐时、餐后、睡前等服药时间将药物送到患者手中,做到看服到口。对出院带药的老年人,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把药名、用法、剂量、时间、副作用等内容写成用药说明,便于老年人记忆。此外,定期通过电话督促老人服药,了解服药后的疗效。对于外用药物,应详细说明并贴上明显标记,告知家属。
3.2 护理人员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专题讲座、个别指导等健康教育方式,反复强化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老年患者的疾病认知能力,促进其服药的依从性。
4 加强药物治疗的健康指导
4.1护理人员应指导老年人不要随意购买及服用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治。告知家中的药柜应定期整理,处理过期变质的药品。
4.2 指导老年人如果能有其他方式缓解症状暂时不要用药,如便秘、疼痛和失眠等,应先采用非药物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将药物对人体的危害性降至最低。
4.3 护理人员不仅要对老年人做好药物治疗的安全指导,同时还要重视对其家属进行有关安全用药知识的教育,使他们学会正确协助和督促老年人用药,防止发生用药不当造成的意外。
具体如下 (1) 简要清楚地向老年人及照顾者讲明治疗计划。
(2) 告知老年人及照顾者用药的方法,特别是首次或更改药物时,指导是关键,提高老 年人用药依从性。 (3) 告知老年人及照顾者服药的注意事项,如服药的特殊时间,服药后产生的特殊反应 及须定期监测血药浓度等。
(4) 教会老年人使用服药日记、日历、特殊的药盒等方式,遵医服药。防止老年人误 服药。
(5) 告知老年人及照顾者药物的作用和毒副作用,需要观察的内容,出现不良反应,如 何处理,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6) 告知老年人及照顾者药物的保管方法,注意药物的有效期。
老年人内脏功能减退,身患疾病较多,用药也相应增多。
但用药要科学合 理,恰到好处,才能祛病益寿,否则会给身体带来损害。根据老年人的特点,用 药时应讲究以下原则:①避免盲目用药。
有些老年人遇到许多与疾病无关问题 而导致情绪紧张或者愁闷时,他们就想用药治疗,其实大可不必。 老年人有许 多不适可以通过生活调理来消除,而且还有许多疾病可以通过社会因素和心理 因素的改善来治愈,而不必求助于药物。
一般来说,用药不能盲目,能不用时尽 量避免用药。②掌握适应证。
用药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只有明确诊断才能对症 下药。如果只根据一些表面现象下结论而导致错误用药,只会产生严重的不良 反应而导致治疗失败。
而且用药还要因人而异,一般说来,体质单薄、瘦弱、贫 血、气虚的老人,切忌大寒、大凉、发散、峻泻之药;体质肥胖、壮实或高血压、高 血脂、高胆固醇的老人,应慎用大温、大热、升提、滋补之药。③选择合适剂型。
一些老年人体弱多病,一次性用药较多,而且有些老年人吞药有困难,这样便不 宜用片剂、胶囊,可选用液体剂型。 老年人胃肠道功能不稳定,不宜服用缓慢释 放的药物制剂,否则会因胃肠蠕动加速而释放不充分,反之则使释放和吸收量 增加而产生毒性。
④注意给药方法。老年人患慢性病,若能口服给药的人,就 不必通过静脉滴注和肌内注射方法给药。
但如患急性病时还是需要静脉途径 给药。 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肌肉对药物的吸收能力较差,注射后疼痛较为显著且 容易形成硬结,因此,应尽量减少注射给药。
⑤减少用药种类。用药多是引起 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在同一时间内用药种类越多,发生副作用的机会就 越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⑥选择合适剂量。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能力下降,肾脏的排泄也较慢,所以,老年人用药剂量 比青壮年应有所减少,一般认为:60— 80岁为成人量的4/5;80岁以上为成人 量的1/2。
⑦考虑用药后的副作用。老年人是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在用 药过程中,如出现某些异常症状,应及时停药。
对从未用过的药更要特别注意。 已引起过副作用,特别是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决不能再使用。
此外还应避免 长期用药,以免产生蓄积中毒。老年人患慢性病,一般宜采用临时或短期用药。
最容易导致老年人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有:利尿药、中枢神经抑制药、解热镇痛 抗炎药、抗高血压药、抗生素、抗酸药、强心苷类药物、抗凝血药、留体化合物等。 ⑧用药时间的选择。
用药时间的长短应由病情决定,通常应当按“衰其大半而 止”的原则,尤其是对毒性较大的药物更是如此。但是,一些不能突然停用的药 物如抗癫痫药、糖皮质激素类、降糖类等药物除外。
⑨不要滥用补药。俗话说 “药补不如食补”。
乱吃补药,会带来不少危害。 例如,长期大量服用营养补益 药,会诱发体内多处骨质增生。
作为治疗的辅助措施,适当用一些补剂也是可 以的,但必须按医嘱服用。
进入中老年期,人体各项功能逐渐衰退,抗病能力下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的吸收:老年人胃肠黏膜细胞数量减少,消化道蠕动功能降低,胃酸分泌减少,加之肠道动脉硬化,使血运减少。
这些因素均可影响所服药物的吸收,从而降低其疗效。(2 )药物的代谢:药物要在肝脏氧化、还原和水解,老年人代谢比较缓慢,随着年龄的增加,免疫功能也逐渐降低,容易发生变态反应,引起敏感和中毒。
(1) 药物的排泄:老年人的肾单元随年龄增加而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流量 减少,药物的S酿受到限制,从而出现药物蓄积。(2) 药物的分布:老年人体内的水分和肌肉组织逐渐减少,而脂肪所占比例相对 增加,使一些亲脂性药物容易在脂肪内蓄积。
因此,老年人的用药数量、剂量和次数 均应减少。 针对中老年人的特殊生理特点,在安全和合理用药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
用药适应证要强,品种要少中老年人中常出现的肥胖、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彼此之间是 有内在联系的。对此,要抓住主要矛盾积极治疗,不可多种药物一拥而上。
要选择针 对性强、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小的药物,用药尽量简单,品种要少,一种药物能解 决问题绝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这样可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而发生不良反应。 2。
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法慢性病者尽量用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或溶液剂),老年人尽量不用缓释片, 因释放慢,吸收量增加,易产生毒性。注射用药对老年人产生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较其他方式严重。
所以,应尽量多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只有在危、重、急和无法选择 口服药等情况下,才选择注射用药。 3。
要遵照医嘱服药要按医生处方所规定的用药剂量、次数和疗程用药,未经医生同意,不得自行增加或减少服药的次数和剂量,到疗程时,要及时停药或减量。由于老年人常出现 漏服、重服、多服、误服等现象,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和疾病的康复或增加药物的不 良反应,所以老年人用药时最好有人为其“把关”。
4。 中老年服药要注意时间和方法要选择最佳的服药方式和时间,千万不可自作主张,一定要遵照医嘱,才能收到 疗效。
早晨宜空腹服人参蜂王浆一类滋补药。饭前宜服用的药物为健胃片、胃复安、胃舒平、消炎利胆片等,可以保持药物的有效浓度,发挥作用快。
饭后服用的药物为 阿司匹林、消炎痛、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等,可以减轻胃肠道的刺激。 睡前服用的 药物为催眠药、缓泻剂。
心绞痛患者,一定要随身携带药品,如硝酸甘油等。高血压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血压的自然波动,两个高峰期前半小时服药,即上午9~ 11点、下午3~6点钟最高。
而轻度血压高者睡前不宜用药,中度患者也只能服白天量 的 1/3。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患者合理用药问题成为全球医药界关注的焦点。
国内外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老年患者用药不合理的问题。因此,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随着年龄增长,药理学出现和老化相关的变化,用药剂量存在个体差异。 (1)药动学的变化 1)老年人胃肠黏膜老化,功能减退,药物吸收减少。
2)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体内脂肪含量增加,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发生改变。此外,进入肝脏、肾脏的药物增多,使肝肾药物清除量有所增加。
3)老年人肝脏内部分酶活性下降,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下降。 4)老年人与年龄相关的肾功能减退影响了药物的排泄。
(2)药效学的变化:老年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药物受体的数量不同程度减少或受体亲和力发生改变,对药物的适应力和耐受性降低。药物效应也可受到内环境稳定机制的影响,可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
(3)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 1)神经精神症状。 2)直立性低血压。
3)耳毒性。 4)尿潴留。
5)胃肠道反应。 6)二重感染。
(4)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 1)确定正确的剂量范围。 2)避免人为原因:①由于诊治不正确,错误用药,导致医源性药物不良反应;②处方药物种类过多,相互作用多,易出现不良反应;③长期药物管理不当,如家属代开药、患者就诊时医生未查体、盲目开药,均易出现不良反应;④未严格遵从医嘱,老年患者因记忆力差忘服药或服错药。
(5)用药原则 1)老年患者用药宜选用最熟悉的药物品种,以利安全。 2)尽量减少药物的种类,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使用最小的有效剂量,老年患者用药的剂量较成年人为小,一般为成人用量的1/3~2/3。 4)忌乱用秘方、偏方、验方,那些未经验证的秘方偏方,常会延误病情甚至酿成中毒。
5)忌长期用一种药,一种药物长期应用,不仅容易产生抗药性,使药效减低,而且还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甚至成瘾。 6)忌滥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维生素。
7)尽量选择有双重疗效的药物,可以减少用药种类。 8)重视非药物疗法,这仍然是有效的基础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老年人用药要遵循个体化和合理用药的原则。
老年患者中患慢性疾病者居多,因此家庭用药的机会也多。
为了达到正确用药的目的,处方上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应书写清楚,药师在发药时应认真、细致地向患者介绍用药的方法,以便老年人正确领会,执行医嘱,以免错服、漏服。有些老年人在吞服片剂或胶囊时有困难,尤其是当药量较大或药物种类较多时难以吞服,为适合老年人简便、有效的给药途径,可能时应尽量选用便于老年人服用的剂型,如冲剂或口服液。
患者在急性期通常选用注射、舌下含服、雾化吸入等给药途径,而老年人的一般疾病或在疾病的恢复期,则应以口服为主。口服是一种最简便、最安全的给药方法,应尽量采用。
一般合用药物以3〜4种为宜。应尽量避免长期用药,重复用药。
注意用量个体化,防止药物蓄积中毒。 对有特殊注意事项的药物,瓶签和药袋的标记要清楚,发药时要详细解说,使患者明确用法。
对患有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用药时要避免有损肝、肾功能的药物。老年人记性较差,药师发药时一定要耐心细致地解说,必要时还应告知家属有关日常用药的知识,做到按照医嘱或用药说明协助老人服药,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告诉老年人不要轻信广告宣传和随便使用广告药品,不能滥用偏方、秘方、滋补药和抗衰老药。一般来讲,老年人适量地补充些维生素C、E、A、D和钙片是有益的,但不遵医嘱而盲目服用或长期过量服用,非但收不到保健效果,反而会招致机体功能失调。
例如人参虽大补元气,可长期服用者,就会出现“人参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高血压、皮疹、失眠、流鼻血,以至精神错乱等症状。 因此,服用补药也要“辨证施补”,应坚持不虚不补,缺啥补啥,才能有益健康。
用药药品安全知识
1、怎样用药才适当?
(1)适当的药物。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
(4)适当的途径。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
(1)先用食疗后用药。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机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一般说来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人老心不老,精神上不服老是可以的,但人体的衰老,生理功能的减退是不可抗拒的。
如胃肠吸收功能的减退,肝、肾功能的减 退;老年人自身防御功能差,适应能力降低,机体耐受性下降,对许 多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因此,老年人用药尤需谨慎,为避免受到药物的伤害,绝对不能乱用药或滥用药。
老年人用药宜谨慎,权衡利 与弊两方面,稍有不妥即可能得不偿失。据此,在老年人中提倡合 理用药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1) 明确诊断,对症下药。老年人的某些疾病临床症状常不 典型,一定请医生检查清楚,对症下药,不可自作主张,凭自己的经验有时是靠不住的。
(2) 少用药或不用药。老年人常有食欲不好、睡眠减少、血压 相对增高等症状,一般不是疾病,不需药物治疗。
如轻度失眠多梦,应设法消除兴奋因素,适当进行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不 一定服用镇静药就会好转。(3) 用药品种不宜多。
许多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病,接受多 种药物治疗,容易因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增强毒性反应。 因此,对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用药品种应尽量减少,一般以不超过5种为宜。
(4) 用药剂量要减少。60岁以上的老人用药剂量应是成人正常量的3/4;年龄过大者还应减少剂量,这是根据人体功能变化状况而定,是科学的。
为了保证老年人用药安全,对年老体弱的病人 还应从较小剂量开始,可先给1/3〜1/4量,然后注意观察病情和 药效情况,缓慢增加至最适量。 以后的维持量应调整到最低有效量。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应避免大剂量用药。 。
(5) 不可滥用药。人体逐渐衰老这是自然规律,没有返老还童的灵丹妙药。
有的人轻病多用药,无病用药保平安,这种作法就是滥用药,其危害很大。(6) 对老年人用药应监护。
有些老年人由于记忆力或听力的 减退,反应迟钝,特别是患有老年痴呆症者,对医生嘱咐往往听不清、记不住,或未能理解,不能准确地执行医嘱,服药易出差错。 另 外,少数老年人凭自己不可靠的经验乱用药,还有的是重复看病、重复开药,造成吃双份药。
这些都是老年人用药过程中极不安全的因素。所以,家中最好有人对老年人的就医用药加以指导和监 护。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