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午睡安全注意事项:
一、睡前准备:
1、午睡的房间必须保持空气流通。午睡前拉好窗帘,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2、体弱的幼儿应安排在背风处,体质较好、怕热的幼儿可安排在通风处(但不能吹过堂风)。易尿床和活泼好动爱说话的幼儿睡在监护人照顾得到的地方,咳嗽的幼儿最好与其它幼儿有一定的距离。全体幼儿头脚交叉睡。
3、检查幼儿口腔内是否有食物残渣,督促幼儿饭后漱口。
4、组织幼儿散步、听音乐、听故事或儿歌等安静的活动,不宜让儿童做活动量大的游戏,以保证儿童安静入睡。
5、提醒幼儿睡前小便,不带发卡,玩具等物品入寝室。
二、睡间准备:
1、幼儿睡间起床小便时,为幼儿准备好小拖鞋,春秋季应备背心,冬季准备棉背心,避免幼儿感冒。
2、提醒幼儿右侧卧躺下,及时帮助幼儿纠正不良的睡姿。特别注意幼儿不能蒙头睡,帮助其拉下被子。
3、每十五分钟一次的巡回检查,保证在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到达发生意外的幼儿处。
4、及时检查幼儿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天冷时特别注意盖好被子,夏天为多汗的幼儿擦掉头上、颈部的汗。
5、动作轻盈,说话轻声,保持寝室安静,并加强午睡观察, 特别是发烧吃药的幼儿,及时做好午睡观察记录。
三、起床管理:
1、幼儿起床前关好窗户,以免着凉。夏天也要避免吹对流风。
2、可用播放轻音乐,故事等多种手段叫醒幼儿,可分批起床,对起床难的幼儿应到身边轻拍,轻声唤醒。
3、夏冬季节,起床前活动室应提前20分钟开空调,调整温差。
4、穿衣服时幼儿应先坐在被窝里穿上衣,再起身穿裤子,防止感冒。
5、起床后要做好午检,摸幼儿额头试温,观察精神状态和检查身体情况,根据当日气温增减衣服,及时入厕。
6、指导幼儿喝一大杯水,补充水分。
扩展资料:
幼儿夏季护理:
一、多饮用白开水。
二、食用熟食。
三、防止日光性皮炎。
四、生瓜果,生菜中可能附有虫卵。
五、夏季通风。
六、勿过多食用冷饮。
七、室外是烈日炎炎,进入带有空调的场所时,小儿汗毛孔突然关闭,会发生外感风寒,很易患感冒。一定要注意小儿出汗时不要马上进入带有冷气的房间,要擦干身上的汗水,穿上长裤长袖衬衫;到室外后再换上短衣。
八、午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幼儿
参考资料来源:儿童睡眠——百度百科
浅析在幼儿园日常管理中如何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 作者: 肖霞 摘 要:幼儿安全教育关系到幼儿健康和家庭幸福,要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各个环节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对幼儿时时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加强教师对幼儿安全的认识与指导,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日常管理;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265-01 幼儿的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首要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而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孩子们因缺乏相应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知识而发生误食、磕破、跌伤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所以,只有积极的教育和保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才能使幼儿尽可能地避免伤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证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势在必行。
幼儿安全教育,不仅关系到每个幼儿的安全和健康,还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平安。所以,要加强对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教育,加强对幼儿活动环境中的安全教育,加强教师对幼儿安全的认识与指导。
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要树立以幼儿安全为第一的思想,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指导幼儿建立安全意识。一、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完《斑马线》后,为了提高幼儿的交通规则意识,笔者和孩子们一起在活动室布置十字路口、斑马线、红路灯、人行道等,让幼儿分别扮演司机、行人、警察等角色,模仿马路上的情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交通规则。
幼儿在园时,教师可以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如幼儿洗手时,要提醒幼儿尽量不要把水洒到地上,以免滑倒;排队的时候不要推也不要挤,小心摔跤;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呛到等等。幼儿每次有进步时,老师要及时的进行肯定和表扬,增强幼儿的自豪感,强化他们保持活动室环境卫生,寻找安全隐患并进行记录,同时讨论怎样才能够避免这些危险等等,最后将这些内容布置在班级的环境中,使幼儿时时感受到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利用谈话活动“我身边的危险”教育幼儿避开危险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水、火、电这些对幼儿而言都十分危险,在平常的活动中就告诉幼儿不玩火,不要在离水边太近的地方玩;不能玩电插头和插座,不能摆弄电器;下雨时避免遭受雷击,不要在大树下避雨,也不要在山坡上或空旷的高地上行走;不乱往嘴里放东西,以免中毒。
如在“怎样喝水?”活动中,幼儿纷纷发表意见。有的小朋友说:“杯里冒着热气,一定非常烫,不能马上喝。”
另外一小朋友说:“用手摸摸杯子的外面,如果烫手就不能喝。”还有一个小朋友说:“喝水的时候,也应该先吹一吹,先小口小口的喝,就不会烫着了。”
还可以通过看图讲述“谁对谁不对”,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安全规则,请幼儿自己来区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如:幼儿不能自行离园,也不能随便到其他班去;上下楼梯要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不挤,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推门时要推门框,不推玻璃,手不能放在门缝里;乘车时不在车上来回走动,手和头不伸出窗外。
还可以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认识更多的安全规则,如交通规则、游戏规则等,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二、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安全教育 (一)日常活动中的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是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一些安全教育活动。
大班针对以防火、防电、自救为主的教育内容,开展“着火了怎么办”,哪些东西不能玩等集中谈话交流活动,以“安全用电”、“安全标志”等为安全教育主题,通过环境布置、图片展览、家长助教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防火防电的常识。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有许多安全自护的教育,教师要抓住每个教育契机进行随机教育。
比如:做手工使用剪刀,教幼儿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幼儿上下楼梯、上下床、喝水、吃饭等都有安全随机教育的契机。
(二)通过讲故事提高幼儿的安全认知能力 安全教育需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和渗透,例如,通过讲故事“小明走丢了”、“不和陌生人走”、“和爸爸妈妈走失了怎么办”、“当心坏人”等活动内容,让幼儿知道回家要等父母来接,不轻信陌生人的话,决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教育幼儿单独在家时不随意开门,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可说:“我父母不在家,请你以后再来”,不给陌生人开门。
这样既可以让幼儿学习安全自救的方法,又让幼儿知道怎样保护自己,使自己安全。(三)以游戏活动的形式进行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
通过游戏《红绿灯》,让幼儿知道过马路遇见红灯停一停,遇到绿灯时向前走。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而玩具更是孩子最喜欢的。
幼儿在幼儿园里的一日生活与活动中,很多的时间是在玩玩具。
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下列几点: 一、交通安全教育 二、日常生活安全 。
三、活动安全教育。 四、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教育。
五、社会治安教育。 六、意外事故处理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儿童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儿童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
因而,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就尤为重要。 如何培养幼儿的安全防护知识,如何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如何学习保护自己的技能和方法,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紧急情况,成为一种必要。
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一种弊端:父母总是习惯于担负起幼儿安全的责任,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幼儿:“当心,这样太危险,不能做。”而孩子本身很少关心自己的安全问题。
如果孩子不能区分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那么父母、教师再严密的保护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我们既不可能时时刻刻地跟在幼儿身边,也不能因为怕出事故而束缚孩子的手脚,限制他们的行为。
其实,“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家长和教师不仅有保护幼儿生命安全的责任,同时要及时检查幼儿园的设备、设施,更重要的是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
一、生活环境中的安全自护教育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是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 首先,要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识。
教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组织专门的讨论活动。如: 进餐:进餐或饮水时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以免烫嘴;不能乱吃或乱喝没有生产标志的东西;睡眠:不能含着东西睡觉,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行走:会扶着栏杆上下楼梯;学会靠右行走,不猛跑;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注意来往车辆;认识红绿灯等交通安全标志;防触电:教育幼儿不接触电插头、插座等,不在靠近电源的地方玩耍;开、关门:不在门边玩;不把手放在门缝、抽屉里;防火、防烫伤:不在火源附近玩耍、不玩火柴、打火机和蜡烛;知道烫伤后迅速用凉水冲或浸泡患处;知道119火警电话,认识防火的标志;防拐骗:知道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码,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
二、通过浅显易懂的环境创设让幼儿感受安全教育的知识。 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最直观的教育方法,通过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布置安全宣传栏或墙饰,让幼儿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受安全教育。
三、通过在主题活动中安全教育意识的开展,促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渠道,所以在教育活动中要增加必要的生活课程,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增加体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的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首要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
而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孩子们因缺乏相应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知识而发生误食、磕破、跌伤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所以,只有积极的教育和保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才能使幼儿尽可能地避免伤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证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势在必行。幼儿安全教育,不仅关系到每个幼儿的安全和健康,还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平安。
所以,要加强对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教育,加强对幼儿活动环境中的安全教育,加强教师对幼儿安全的认识与指导。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要树立以幼儿安全为第一的思想,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指导幼儿建立安全意识。
一、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完《斑马线》后,为了提高幼儿的交通规则意识,笔者和孩子们一起在活动室布置十字路口、斑马线、红路灯、人行道等,让幼儿分别扮演司机、行人、警察等角色,模仿马路上的情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交通规则。幼儿在园时,教师可以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如幼儿洗手时,要提醒幼儿尽量不要把水洒到地上,以免滑倒;排队的时候不要推也不要挤,小心摔跤;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呛到等等。
幼儿每次有进步时,老师要及时的进行肯定和表扬,增强幼儿的自豪感,强化他们保持活动室环境卫生,寻找安全隐患并进行记录,同时讨论怎样才能够避免这些危险等等,最后将这些内容布置在班级的环境中,使幼儿时时感受到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利用谈话活动“我身边的危险”教育幼儿避开危险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
水、火、电这些对幼儿而言都十分危险,在平常的活动中就告诉幼儿不玩火,不要在离水边太近的地方玩;不能玩电插头和插座,不能摆弄电器;下雨时避免遭受雷击,不要在大树下避雨,也不要在山坡上或空旷的高地上行走;不乱往嘴里放东西,以免中毒。如在“怎样喝水?”活动中,幼儿纷纷发表意见。
有的小朋友说:“杯里冒着热气,一定非常烫,不能马上喝。”另外一小朋友说:“用手摸摸杯子的外面,如果烫手就不能喝。”
还有一个小朋友说:“喝水的时候,也应该先吹一吹,先小口小口的喝,就不会烫着了。”还可以通过看图讲述“谁对谁不对”,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安全规则,请幼儿自己来区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
如:幼儿不能自行离园,也不能随便到其他班去;上下楼梯要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不挤,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推门时要推门框,不推玻璃,手不能放在门缝里;乘车时不在车上来回走动,手和头不伸出窗外。还可以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认识更多的安全规则,如交通规则、游戏规则等,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
二、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安全教育(一)日常活动中的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是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一些安全教育活动。大班针对以防火、防电、自救为主的教育内容,开展“着火了怎么办”,哪些东西不能玩等集中谈话交流活动,以“安全用电”、“安全标志”等为安全教育主题,通过环境布置、图片展览、家长助教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防火防电的常识。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有许多安全自护的教育,教师要抓住每个教育契机进行随机教育。比如:做手工使用剪刀,教幼儿如何正确使用剪刀。
幼儿上下楼梯、上下床、喝水、吃饭等都有安全随机教育的契机。(二)通过讲故事提高幼儿的安全认知能力安全教育需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和渗透,例如,通过讲故事“小明走丢了”、“不和陌生人走”、“和爸爸妈妈走失了怎么办”、“当心坏人”等活动内容,让幼儿知道回家要等父母来接,不轻信陌生人的话,决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教育幼儿单独在家时不随意开门,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可说:“我父母不在家,请你以后再来”,不给陌生人开门。这样既可以让幼儿学习安全自救的方法,又让幼儿知道怎样保护自己,使自己安全。
(三)以游戏活动的形式进行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通过游戏《红绿灯》,让幼儿知道过马路遇见红灯停一停,遇到绿灯时向前走。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而玩具更是孩子最喜欢的。幼儿在幼儿园里的一日生活与活动中,很多的时间是在玩玩具,所以对幼儿进行玩具安全教育十分重要。
在幼儿玩大型玩具滑梯时,要教育幼儿不拥挤推搡,前面的幼儿还没滑到底离开时,后面的孩子不能往下滑;玩荡秋千架时,先要坐稳,双手拉紧两边的秋千绳以后才可以荡;玩跷跷板时,除了要坐稳,还要双手抓紧扶手;玩中型玩具游戏棍时,不得用棍去打其他幼儿的身体,特别是头部;玩小型玩具时,不能将它放入口、耳、鼻中,以免造成伤害等等。三。
要重视安全工作。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经常对教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人人都把要安全挂在嘴边,放在心上,人人做安全工作的有心人。召开教师会议,保育员会议,及时了解存在的安全问题,认真落实安全制度。及时把安全工作做好,消灭安全隐患。
二、要全面排查幼儿园内部安全隐患。对幼儿园的各类建筑和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公共活动场所等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对幼儿园设施、老化电线线路等方面的检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不留死角。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立即处理,马上整改。内部能处理的自行组织,处理不了的提请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三、要严把卫生保健、伙食关,确保幼儿健康成长。1、把好进货渠道关。采购人员采购的货物必须有齐全的“三证”禁止购买“三无”产品。炊事人员严把制作关。炊事用具管理责任到人,杜绝幼儿食物中毒现象的发生。2、坚持预防为主,有计划的进行各种预防接种工作,要坚持做好每年的春、秋两季预防各种传染病,为家长讲授幼儿口腔卫生的预防保健,并为全体幼儿进行了口腔检查。3、细化卫生检查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有目地的卫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相结合,检查结果纳入教职工考核中,
紫外线照射、开窗通风、餐具消毒等工作,实行责任到人,做到窗明几净、环境优美无死角、清洁卫生无杂草,另外,不定期的对幼儿进行卫生常识和安全保护教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四、是要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安全责任,各负其责,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健全幼儿园内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l、要建立较完善的安全工作体系,明确分工负责,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制度,签订安全责任书;2、明确门卫、食堂、宿舍、值班室等重点部位的工作任务、岗位职责、人员配备制度及责任追究措施;3、幼儿园内醒目处张贴当地公安等执法部门举报电话,设报警点(箱),并有专门责任人;4、有严格的幼儿接送制度;
五、是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幼儿自我防护能力。让幼儿充分活动也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关键。让每个孩子都真正动起来。孩子只有再实践中才能加深体验和认知。在日常生活中懂得怎样保护自己、珍惜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模仿力很强,他们经常在模仿周围人的举止言行,思想感情,甚至是许多成人没有觉察到的每个细节。教育幼儿不乱采食花草、种子,不要乱服用药品。有病时一定要在医生或成人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服药。同时还要教育幼儿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以免引起中毒现象的发生。
教育幼儿不爬墙、不上树、不戏弄牲畜。不要从高楼窗台上向下张望,更不要从较高的物体上向下跳。不要用带尖带刺的东西做玩具使用。幼儿在做手工时,教师要教会幼儿正确掌握使用剪刀的方法,以免划伤自己或误伤同伴。
教育幼儿不要将硬币、小玻璃球、纽扣、黄豆等放入口、鼻、耳中,防止咽入肚中或呛入气管内。
六、是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引导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基础。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同家庭之间的桥梁,幼儿园的活动与家长的支持、配合密不可分。我们应该改变家长的观念,既要从包办代替中走出来,更要从放任自流中解除出来,要积极做好各项安全意识的宣传工作。并让家长了解、参与幼儿园活动,使他们明白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增情家长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家长应教育子女积极参加健康安全的活动,不准私拉乱接电源,从事玩火、玩鞭炮和易爆物品等危险性活动。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基础,只有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因而幼儿园必须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幼儿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促进幼儿健康的发展。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安全意识
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组织教职工学习各级领导部门下发的有关安全方面的文件、通知;学习报刊、杂志、媒体报道的各类事故、案例,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等等。让大家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要引以为戒,加强责任心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幼儿防范意识
安全知识最终要转化为安全行为才是教育的根本,才是最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游戏、学习、训练、实践活动。首先,在活动室周围和楼梯、过道两旁贴上安全标记图,以经常提示幼儿。其次,开展一系列的安全主题活动,如遵守交通规则,给幼儿介绍交通规则,认识交通标记,懂得红灯停、绿灯行的常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