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1:用法用量要精准。
不论是药品的使用 时间、频率,还是次数、用量等,都需要父母严密管控。一旦超出剂量,就容易引发中毒,而剂量过少则不易达到疗效。
原则2:早预防、早治疗。 妈妈要成为孩子的第二个医生,多了解孩子的生理特性,有针对性的对小孩易患的疾病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小儿上火,是年轻父母经常忽视的常见疾病,它一般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口舌长疮或者爱哭闹等症状,很多家长往往会忽视治疗,殊不知儿童上火不加以控制治疗,往往会引发扁桃体炎、咽炎、肺炎、感冒发烧等症状。治疗儿童上火,现在很多年轻妈妈都选择三公仔小儿七星茶,就是专门针对儿童上火的中成药,药性安全温和。
有一百多年的使用历史,孩子爱喝,是常见病儿童上火的不错选择。 原则3:推荐使用儿童专用药物。
婴幼儿脏器娇嫩,发育不完全,适合使用药性温和、刺激少、副作用小的药物。如小儿上火了,可考虑使用三公仔小儿七星茶,专门针对儿童上火,可预防治疗使用。
1、注射法应慎用:注射对小儿的刺激较大,次数多可造成臀肌挛缩(表现为走路歪斜等),甚至注射不当有可能造成坐骨神经损伤。 2、注意药袋标示:服用前检查药袋上的姓名、药品总量、用法用量、临床用途及注意事项、用药指示、药品的保存方式等。
3、一小时内的吐药才需补服:小儿药物起效很快,如果在1小时以内大量呕吐,则再补服一剂;若超过1小时后呕吐,不需补服。 4、出现副作用后带药品迅速就医:任何药品都可能有程度不一的副作用,若服药后有任何不适,有可能是疾病本身所致,或是药品所引起,所以用药后出现新的症状,请随时与医生联系。
万一不慎误服药品或服药过量,都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应带着药品迅速就医,可为患儿获得正确诊断争取宝贵的时间。 5、不要挑战儿童的好奇心:大人应避免在儿童面前服药;在喂食儿童药物时,避免哄骗小孩药品是糖果,以免孩子对药物产生好奇从而引起误服。
6、喂服儿童药物要领: 婴儿以毛巾或衣物包裹固定,使用吸管或口服注入筒,采取少量、多次给予原则,避免婴儿呛到;幼儿给予选择权,如让其选择服药姿势、场所、药丸先后顺序等,并鼓励幼儿合作,服药后给予糖果或饮料奖励,同时也可起到去除药味作用。 。
认真查看药品的说明书 首先家长要认真查看药品的说明书,因为说明书是罪能够证明药物的一项凭证,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到对药品适应证、药品剂量、使用方法、药品有效期、禁忌证等内容心中有数,要注意看说明书中的“小儿酌减”、“请遵医嘱”。
说明书上如果只有成人剂量 很多说明书上可能只会显示成人剂量,说明书上如果只有成人剂量,那么如果是孩子要吃怎么办呢?其实孩子用量可根据年龄换算,公式如下:如果是在1岁以内的孩子:成人剂量*0。 01*(月龄 3);如果是1岁以上的孩子的剂量:成人剂量*0。
05*(年龄 2)。 “久病成医” 孩子由于免疫力比较差。
所以总是会出现一些感冒发烧的疾病,很多家长都会在家中备上很多感冒药、退烧药,一旦孩子出现了感冒等症状,就“凭经验”给孩子服药。 其实这样是非常不对的。
注意事项另外,用药前看说明书中的禁忌证也是很重要的一项。禁忌证分禁止使用和谨慎使用两种情况,家长对于孩子的身体一定要非常清楚,看孩子是否对药物有过敏的现象。
作为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安全教育如何着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室内的安全教育无论家中还是学校,室内都潜藏着很多危险因素,很有可能孩子并没有意识到,家长需要经常提醒。
比如不能随便玩火;不能攀爬窗户和阳台的护栏;不要随意接触电器或插座等;如果独自在家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2、外出的安全教育当孩子外出,面临的风险就更多了,需要引起更大的重视。
比如,交通规则一定要遵守,特别是红灯一定不能闯;坐车的行为规范要到位,头手不能伸出窗外;不轻信任何人,不随便跟陌生人一起走;河边、湖边步行要注意防止跌落,更不要独自嬉水。3、如何应对安全事故当出现安全事故时,孩子要知道自己一个人该怎么处理。
教会孩子自己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比始终保护着孩子更有利。通过一些事情的处理,孩子也会自我成长。
前几天新闻中报道一个英国的6岁小女孩帮助妈妈生下妹妹,报道中提到面对即将生产的妈妈,弗朗西斯卡十分淡定,她握着妈妈的手安慰她,并让她调整呼吸。妹妹生下来后,她用毛巾裹住妹妹,还检查了她有没有被脐带绕颈。
这跟她平时接触的医学知识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呢?1、通过绘本进行安全教育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对很多生活场景都会比较陌生。
这时,家长可以借助一些有关安全的儿童绘本,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在此也推荐几套绘本:1)《学会爱自己》系列,其中《不要随便摸我》是教给孩子进行自我性保护的图书,《不要随便亲我》这本书教给孩子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介绍了一些应对危机的方法。
2)《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系列,《别想欺负我》和《我不跟你走》两个主题,模拟生活场景,从激发孩子对抗外在伤害的勇气和保持对陌生人的警惕性两个方面,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旦遇到不公平和突发危险事件,孩子们应该怎么应对。3)我的第一套亲子安全绘本系列,包括《走路坐车都平安》、《妈妈,请不要为我担心》、《我不是笨小孩》、《你不能受伤》,本套图书为韩国畅销亲子安全教育绘本,韩国儿童安全培训机构、韩国儿童保护国民运动本部推荐读本。
2、通过模拟游戏、情景训练进行安全教育生活中很多真实场景,不可能让孩子接触到,需要家长模拟或想象一些具有潜在风险的场景,借此教会孩子如何应对的方法。比如,平时和孩子玩的时候,可以模拟失火了该怎么办,遇到坏人该怎么办,让孩子牢记各种紧急情况下应该拨打的电话号码等等。
3、减轻孩子的恐惧心理由于孩子的生活经验不够,每当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或紧急事件时,很容易引发内心的恐慌。本来可能不是什么大事,但在孩子眼里或许意味着“天快塌下来了”。
所以,家长要尽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作为契机,引导孩子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尽可能减轻孩子的恐惧心理。同时,尽量为孩子增加更多的生活经历,让孩子在生活磨砺中得到更多的锻炼,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1、耐心向孩子讲解必要的安全常识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向孩子讲解一些安全常识,许多家长只知道给孩子定下种种清规戒律,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却懒于对这些限制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孩子没有理解家长不允许自已这样做的理由,认识不到这样做的危险性,一旦成人不在身边时,在好奇心或逆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危险的尝试.从而引起一些伤亡事故。所以,家长在向孩子提出一些安全规范时,应耐心地讲清原因。
2、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一方面是指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孩子学会自已的事情自已做,另一方面是指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应多创设机会让孩子独立地处理问题,对于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家长不要急于干预,而应让他自已去思考解决问题想办法。
3、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现实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是并存的。有人认为为了保持孩子的童稚和纯真,应尽量不让孩子接触社会的阴暗面。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要知道,温室里的花是经不起风吹日晒的,孩子若终日生活在鸟语花香的童话世界中,就不容易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对社会也会缺乏应有的戒备心理。正因为如此,孩子因听信别人的谎话或受物质引诱而造成走失或拐骗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利用讲故事、谈话、看电视等形式,深入浅出地向孩子说明周围社会的复杂性,教育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或随便跟陌生人走等.
4、训练孩子的自救技能
知和行是有一定距离的,孩子有时知道要注意安全,但不一定有能力去处理一些带有危险性的事情,这就需要成人在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自救技能。
5、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这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孩子自我保护的一个方面,但常常被人忽略。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可以交流的同龄伙伴,很容易产生心理闭锁、抑郁、好哭、冷淡等不良的性格倾向,这是许多精神疾病的最初表现。因此,家长应抓住性格还未定型这一有利时机,培养其活泼开朗的性格,以提高孩子的心理调适能力。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要尽量说服他们吃药,而对那些年龄小的孩子需要家长喂药时的方法是,先把孩子抱起来并让头部直立,而后用汤匙或干净而光滑的木条压住下颌部,迅速灌下药物,待药物完全吃下后再取出喂药的汤匙或木条,千万不能用捏鼻子或用异物探咽部的方法给孩子吃药,以免发生危险。
有时孩子服不下整片药,或者每次吃的剂量不足整片药时,除糖衣片和肠溶片外,一般可先将药片研碎后再用水送服。吃糖水片和肠溶片时,应尽量选用小儿剂量的小药片,如必须吃成人剂量的大药片的一部分时,应将需用量部分的糖衣尽量完整地保留并用温开水送下,注意不可研碎服,以免影响疗效或发生不良反应。
为了转移孩子对药物厌恶的注意力,家长在给孩子吃药前做准备事宜时,应尽量避开孩子的视线,对大点的孩子应尽量说服使其自己服药,不可用恐吓、打骂的方法硬逼着吃药,否则即使吃下的药也容易又吐出来。对于哭闹或不愿吃药的孩子,在喂药时要特别注意,在其大声哭叫或正在吸气时,不能喂药,防止呛着。
在一般情况下,宜在孩子空腹或半空腹时吃药,免得孩子将服下的药呕吐出来。对于需要在饭后服的药,也应在饭后半小时至1小时再吃。
药吃下后,还应让孩子喝足水,以免药物停留在食管部位,产生刺激性。千万不可叫孩子干吞药片。
在给孩子吃汤药时,宜将汤药煎成浓汁并按量服下。 吃冲剂或散 剂类药物时,所加入的水量要适中,不宜过多,以免增加吃药的容量。
在喂药前要先看药名和剂量,如果是水剂要摇匀后再喂。给婴儿喂药时,不要把药放在奶瓶里和牛奶一起服,也不可将药粉涂在乳头上让孩子吃。
因为这样既会影 响药物的疗效,又可能造成小儿因害怕吃药而不愿吃奶。 乳母不能代替婴儿服药,因为人体排泄药物除了通过乳腺,还通过肾脏、呼吸道、胆汁、汗腺、唾液腺、泪腺等渠道排泄,所以大多数药物在乳汁中含量很低,达不 到为小儿治病的目的。
有的药物如四环素、青霉素等抗生素,在乳汁中虽然含量较 高,但婴儿吸吮含药的乳汁后,血液中仍达不到有效浓度,反倒会引起过敏反应或使病菌演变成耐药菌株而产生抗药性。 还有些药物如阿托品、磺胺药物等,在乳汁中的 浓度远比血液中浓度低,一般不会发挥任何治疗作用,因此乳母不能代替婴儿服药。
姿势:半卧、侧身 不要让宝宝平躺着吃药,这样很容易被呛着,应该让宝宝把头侧向一边。
最好将宝宝抱在怀里或采取半卧位,上半身稍高,适当固定手脚,再紧贴着嘴角喂药。如果宝宝不愿意咽药,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他的两颊,使其吞下。
装备:滴管、针管、量杯 对于新生儿或者小婴儿,可以使用滴管。 方法: 家长可以将管口放在宝宝口腔颊黏膜和牙床之间,按照吞咽速度慢慢滴入。
也可以准备一支去掉针头的注射器(经过消毒后方可使用),使用方法与滴管类似。 1岁左右的宝宝可以选择汤匙或者带有刻度的小量杯。
方法: 家长可以用长把饭勺或者压舌板轻轻压住宝宝的舌头,用量杯取好剂量的药倒在勺子里,待药液咽下后再拿出小勺。 如果吃的是药片还需要准备研碎药物用的小药钵将药片研碎,倒入少许水,调成混悬状。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讲解为什么要吃药,吃药后病就会好的快一些,才能有力气玩和游戏的道理和宝宝沟通。 方法: 对于明白事理比较合作的孩子可以围上围嘴直接使用汤勺喂药,喂完药后让孩子喝几口清水,再给一块糖来解除孩子口腔中的异味,也表示你对孩子好的行为的一种奖励,告诉孩子今天你吃药表现的非常好。
而对于不合作的孩子,大人应抱着孩子,采取半坐位,围上围嘴,将孩子的两条腿夹在大人的两腿之间,孩子的一条胳膊放在大人的身后,大人一只手固定住孩子另一只胳膊。大人另一个胳膊固定住孩子的头部。
另一个家长用长把饭勺或者压舌板轻轻压住孩子舌头中部,用汤勺或者去掉针头的注射器将药液滴进孩子的颊粘膜和牙龈交界之处,让药物慢慢流进。 压舌板或者勺把先不要取出,待孩子咽后可以放松一下,然后继续压下舌头喂药,直至全部喂完,然后喝几口清水。
不过最后还可以给孩子一块糖,告诉他这样可以减少药物的异味,减少孩子对吃药的恐惧感。 注意:不恐吓、不强灌、多鼓励、多沟通 平时家长不要把吃药当作一种给宝宝的惩罚或者平时就把打针、吃药当做一种恐吓宝宝的口头禅,要做好教育工作,告诉宝宝生病后就需要吃药,接受医生的治疗,这样疾病才能很快痊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