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现金相比,银行卡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支付手段。
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和银联已经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和安全措施,最大限度地努力保障持卡人的资金安全。但持卡人在使用银行卡时具备一些必要的安全意识,了解一些常见的银行卡犯罪手法,同时掌握基本的防范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持卡人在使用银行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十大安全问题: 问题一:持卡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银行卡信息安全? 有些不法分子会通过盗取持卡人的银行卡账户 信息,伪造假卡后盗窃持卡人账户资金,还有窃取他人身份信息资料后假冒他人申请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消费。因此,持卡人需要保护自己银行卡账户信息(卡号、密码等)和个人信息资料安全。
防范小技巧: 1、巧设密码很重要。持卡人拿到新的银行卡后,要立即修改密码,并应定期修改密码。
设置一些相对复杂的密码,不要设置123456、888888等简单密码,并应定期修改密码;不要用自己的生日、家庭电话号码等作为密码,同时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密码等账户信息。记住,任何人(包括银行工作人员)都无权询问您的个人密码。
2、捂住自己的个人信息。持卡人应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资料,防止个人资料被不法分子滥用。
如不要把个人资料随便留给不熟悉的公司或个人,不要随便在互联网页留下真实个人身份资料(包括家庭、工作信息),如为办理某项业务需要留下身份证复印件时,最好在复印件上标明用途,如“仅用于招聘”等字样。 问题二:经常看到网上或报纸上有自称经银行授权的信用卡中介服务机构,可以帮助申办金卡或提供信用卡融资的广告,是否可信?如果个人想办理信用卡怎么办? 一般来说自称可以帮助申办金卡或提供信用卡融资服务的所谓中介机构绝大多数都不可信,老百姓想要办理信用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知识: 1、要通过正规渠道申请信用卡,如果申请人要申请信用卡应直接到银行柜台或有经银行授权的正规营销机构办理,而这类营销机构都不需要缴纳任何办卡费用,也不会为你提供信用卡融资或套取现金的服务。
2、信用卡是银行基于申请人个人良好的资信状况给予的一种循环信用额度,发卡银行会根据持卡人使用信用卡状况和资信情况调整相应的信用额度。因此,不能图一时方便或为取得更高的信用额度而去通过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办理,更不能主动参与信用卡套现,一旦被银行发现将对个人资信状况造成很大伤害。
3、持卡人若发现非法中介或套现商户,欢迎积极拨打发卡银行的电话或银联客服热线95516予以举报,共同维护银行卡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 问题三:持卡人在使用ATM等银行卡自助终端时要注意哪些? 有些不法分子会在自助银行及ATM机上设置一些“机关”,同时在后面偷窥密码,当持卡人无法正常交易或造成卡片被吞的假相时,假装好心人帮助刷卡趁机将卡片掉包或等持卡人离开后将卡片取出盗刷。
因此,持卡人在使用ATM等银行卡自助终端时要多个心眼。 防范小技巧: 1、使用自助银行服务终端时要小心,留意周围是否有可疑的人,操作时应避免他人干扰,防止他人偷窥密码,遭遇吞卡、未吐钞等情况,应拨打发卡银行的全国统一客服热线及时与发卡银行取得联系。
2、不要轻信“好心人”。不要拨打机具旁粘贴的电话号码,不要随意丢弃打印单据,另外刷卡门禁是不需要输入密码的。
3、刷卡消费时卡不离眼。在公众场合(如超市、餐馆等)刷卡输密码时,可用一只手挡住密码键盘,防止他人偷窥密码。
问题四:如何识别虚假短信或电话? 短信、电话诈骗是不法分子通过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编造一些貌似合理的事由,利用持卡人贪图便宜或紧张害怕的心理,骗取持卡人账户资金或卡号、密码等账户信息或诱骗持卡人到ATM操作转账等的一种诈骗手法。常见的有如:目前盛行的手机短信假冒银行通知或中奖通知的短信诈骗,类似“中奖”、“银行卡消费”、“退还汽车购置税”、冒充移动员工“退手机电话费”,或打电话谎称持卡人亲人朋友遇到紧急事件需要资金的诈骗等等。
防范小技巧: 1、收到可疑信函、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电话等时,应谨慎确认,勿贪小便宜,也不要紧张害怕。 2、如有疑问应直接到发卡银行柜台去询问,或拨打发卡行统一的客户服务热线(通常都以“95”开头)或银联的95516服务热线。
问题五:碰到可疑短信或电话怎么办? 首先,是识别虚假短信的样式,欺诈短信手中“银行卡管理处”“联合管理局”、“国家财政中心”等机构根本就不存在,收到这样的短信后请务必小心。
(1) 信息泄露:保护的信息被泄露或透露给某个非授权的实体。
(2) 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数据被非授权地进行增删、修改或破坏而受到损失。
(3) 拒绝服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或其他资源的合法访问被无条件地阻止。
(4) 非法使用(非授权访问):某一资源被某个非授权的人,或以非授权的方式使用。
(5) 窃听:用各种可能的合法或非法的手段窃取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和敏感信息。例如对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信号搭线监听,或者利用通信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泄露截取有用信息等。(6) 业务流分析:通过对系统进行长期监听,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诸如通信频度、通信的信息流向、通信总量的变化等参数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7) 假冒:通过欺骗通信系统(或用户)达到非法用户冒充成为合法用户,或者特权小的用户冒充成为特权大的用户的目的。我们平常所说的黑客大多采用的就是假冒攻击。
(8) 旁路控制: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性上的脆弱之处获得非授权的权利或特权。例如,攻击者通过各种攻击手段发现原本应保密,但是却又暴露出来的一些系统“特性”,利用这些“特性”,攻击者可以绕过防线守卫者侵入系统的内部。
(9) 授权侵犯:被授权以某一目的使用某一系统或资源的某个人,却将此权限用于其他非授权的目的,也称作“内部攻击”。
(10)抵赖:这是一种来自用户的攻击,涵盖范围比较广泛,比如:否认自己曾经发布过的某条消息、伪造一份对方来信等。
(11)计算机病毒:这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传染和侵害功能的程序,行为类似病毒,故称作计算机病毒。
(1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由于当前约束操作信息行为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存在很多漏洞,很多人打法律的擦边球,这就给信息窃取、信息破坏者以可趁之机。
网上银行能够提供这么多的金融服务,我也很想享受一下网上银行带来的3A级服务,但是如何才能安全地使用网上银行,保证我的帐户安全呢?”——安全一直是你我最为关注的问题,虽然银行采取了许多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保证网上银行的安全,但您也需要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就象在传统网点办理业务需要防范银行卡或密码丢失或被窃一样。那么,如何养成良好的网上银行使用习惯,安全使用网上银行呢?您可以参考以下几条意见:
1. 登录正确网址
访问工行网站时请直接输入网址登录;小心识别虚假网站;在登录工商银行网站后,请您仔细检查浏览器右下角状态栏上的挂锁图标对应的证书信息;
2. 保护好您的账号和密码
在任何时候及情况下,不要将您的账号、密码告诉别人;不要相信任何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索要卡号和密码的行为;选择不容易猜测的密码; 将您的网上银行登录密码和用以对外转账的支付密码设置为不同的密码;不要在计算机上保存您的密码;不要将密码书写于纸张或卡片上;要定期更改密码。
3. 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不要在公共场所(如网吧、公共图书馆等)使用网上银行;在每次使用网上银行后,不要只关闭浏览器,还要点击页面右上角的“退出登录”结束使用;切勿向别人透露您的用户名、密码或任何个人身份识别资料;如果您的个人资料有任何更改(例如,联系方式、地址等有变动),请尽快通知我们。
4. 确保您的计算机安全
下载并安装由工商银行提供的用于保护客户端安全的控件,保护您的卡号和密码不被窃取;定期下载安装最新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安全程序或补丁;安装个人防火墙;安装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养成定期更新杀毒软件的习惯,防止新型病毒入侵。 当然,如果您是工商银行的客户,保障网上银行安全最有效的方式,对您来说,就是立即到工行网点申请一个获得国家专利的网上银行客户证书----“U盾”。一旦成为工行证书客户,即便泄漏了账号、网上银行密码等敏感信息,只要客户手中握有“U盾”和证书密码,您的资金仍然是安全的。
商业银行在征信体系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又是使用者,也承担着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职责。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上,商业银行有其规章制度和合规流程,以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中国工商银行管理信息部总经理苏宗国介绍,工行在采集和向征信机构报送个人信息的时候要取得个人同意、授权,查询个人信息要获得个人的授权,在授权中要说明用途。
对于银行内部信用信息使用,工行建立了白名单制度。苏宗国介绍,工行所有分支机构纳入白名单的用户也就200多人,只有这些人可以登录人行征信系统查询,但只能做个人的异议处理或者用户管理。
对于银行内部信息使用者,工行还设立了前置系统。“该系统跟人行征信系统对接,系统用户必须通过征信信息安全测试,形象的比喻就是‘考驾照’,经过测试,成绩合格后才能进入。”操作系统时,还需要通过双重密码认证。
在加强系统监测方面,苏宗国表示,对没有业务背景的信息查询,对非工作时间的查询,对过量的查询还有报告超期保存,工行都会实时监控,一旦系统发现违规、自动报警的,由管理员及时去核查,并交由该用户上级去核实
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使公众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尤其是信息安全事件的影响,让银行面临的声誉风险压力倍增。
不容乐观的是,在数据大集中已经成为潮流的今天,信息安全风险也在急剧集中,银行重要客户的数据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产生身份冒充、钓鱼诈骗等违法事件将极难防范。 如何既守住信息安全底线,又保障业务健康发展,是摆在众多银行面前的一道难题。
这也是为什么在银行的IT基础设施里几乎看到安全产品的“全家福”的原因,各种防火墙、WAF、IDS、IPS、DLP应接不暇。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没能避免数据泄露、钓鱼欺诈的事件发生。
让人不禁要问,银行信息安全防护之路在何方? 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要从这些传统的检测机制上寻找原因。可以说,传统的防御机制都是在牺牲了无数“小白鼠”之后,对这些已知的攻击特征做的针对性防护机制,但相信哪个黑客也不会傻到用路人皆知的攻击手段,冒着被全球追捕的危险去打银行的主意。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能否力挽狂澜? 在攻击者与防御者一直处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状态下,SIEM/SOC的产品出现了,其建立在早期的日志管理之上,更多的关注日志采集后的分析、审计并发现问题,将日志分析的功效发挥出来。 这给安全防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毕竟攻击者在每个环节下都会雁过留痕,通过数据分析,如果真的能把隐匿在数据海洋中的攻击者或者潜在攻击者“揪”出来,那么攻击方在暗处,防守方在明处的不利局面将被彻底扭转。
但往往事实总是与愿违,受限于技术约束,传统的安全分析大都仅针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推论到剩余的数据集合上。 而随着高级威胁和欺诈行为的不断进化,越来越需要对全量数据,甚至是相关的情境数据进行分析。
并且当银行每天的数据量高达TB级时,SIEM/SOC的瓶颈出现了,庞大的数据量和多样性迅速成为“骆驼背上的稻草”,并且会产生很多误报。 大数据开始一度成为热词,这也让银行业尝到了甜头。
利用大数据分析不仅可以挖掘客户的消费习惯做精准营销,还可以在安全防护能力上更上一层楼。借助大数据安全分析技术,能够更好地解决天量安全要素信息的采集、存储的问题。
不过这似乎与传统数据分析除了在数据处理能力上,其他差异并不是那么直观。 毕竟信息安全十多年来一直在利用网络流量、系统日志和其它信息源的分析甄别威胁,检测恶意活动,而这些传统方式跟大数据有何不同还是不太清晰,如果大数据安全分析仅是这样,那么想在安全领域力挽狂澜显然是不够的。
如何做好大数据安全分析 其实不然,在一个较为完备的基于大数据安全分析的解决方案中,通常会有一个大数据安全分析平台作为整个方案的核心部件,承载大数据分析的核心功能,将所有分散的安全要素信息进行集中、存储、分析、可视化,对分析的结果进行分发。 注意,是所有的安全要素,而并非仅仅是安全设备,无论是终端的、主机的、应用的、网络设备的、安全设备的,还是第三方云上的,通过收集这些全量数据进行统一的存储、分析和展现,从而发现里面的异常行为,并进一步找到未知的安全威胁。
这种思路常见于美国FireEye、PhantomCyber等公司的解决方案,当然也包括中国的HanSight。 做大数据分析,数据质量也非常关键,如果提供分析的数据本身就有问题或者错误,那么分析结果必然有问题。
具体来说,如果IT人员仅针对海量日志进行分析,可能由于攻击者将关键日志抹除,或者故意掺入假日志,反而会让基于日志的大数据安全分析误导。 这时,IT人员很强调对原始网络流量的分析,将这些流量转换为元数据,然后进行大数据分析,配合日志分析,效果更佳。
能够更加智能地洞悉信息也是大数据安全分析的优势之一。以银行业为例,黑客通过一些手段伪装成真实合法的用户进行资金划转,但上一笔记录是北京,而五分钟之后的记录发生在广州,这对于银行系统来说,只要是合法用户的操作,就不会干预。
但显然在五分钟的时间里除了超人,没人能做到从北京直接到广州。通过用户异常行为的安全分析引擎,便会将这种违约交易进行阻挡,防患于未然。
对于黑客攻击网银系统经常使用的“低频暴力破解”手法,大数据安全分析也带来了奇效。所谓低频暴力破解就是利用手机银行在后台服务端可以多次密码试错的情况下,不停的撞库进行破解。
而利用大数据安全分析便对这些仿制的原始IP查封,加入到黑名单。 不仅如此,大数据安全分析的发展还将改变传统的网络安全防护架构、安全分析体系,并深刻变革现有的网络安全业务模式。
包括 SIEM、日志分析、欺诈检测、威胁情报在内的多种服务都在积极拥抱大数据安全分析技术。 大数据安全分析已成为安全业务模式变革的催化剂。
而也正是如 HanSight这样的团队努力下,让大数据安全分析开始崭露头角,使银行安全防护的道路逐渐明朗了起来。
一、银行卡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银行卡?银行卡有哪些功能?银行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银行卡按账户性质可分为信用卡和借记卡。其中,信用卡按是否向发卡银行交存备用金分为贷记卡、准贷记卡两类。
贷记卡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准贷记卡是指持卡人须先按发卡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
银行卡的功能主要包括:一是支付功能。银行卡可以替代现金的支付功能介入商品流通,减少现金流通量,节约交易成本。
持卡人可在指定特约商户购物消费,用银行卡结算购物款项和其他各类服务性消费支出。二是储蓄功能。
持卡人凭银行卡可在发卡机构的各地分支机构存取现金,对于借记卡和准贷记卡,发卡机构按照活期储蓄存款利息计息。三是转账结算功能。
持卡人凭卡可在银行柜面、自助终端或网上银行办理个人资金转账业务。四是消费信贷功能。
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消费过程中,发卡机构允许持卡人在规定限额进行短期透支,这是发卡机构向持卡人提供的消费信贷。银行卡是银行业务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产物,其快速发展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一是有利于减少现金使用,减少病菌携带及其他不卫生行为,促进社会公众健康支付习惯的形成。二是培育公众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三是简化收款手续,防范伪钞风险,为交易提供快捷、便利、安全的支付结算服务。四是优化金融服务结构,促进金融服务和支付工具创新。
五是有利于刺激消费,促进商品销售,繁荣经济。(二)如何申请、使用和保管银行卡?个人申领银行卡,应向发卡机构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经发卡机构审查合格后,为其发行银行卡。
单位申领银行卡,应凭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许可证申领单位卡。银行卡只限经发卡机构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
单位人民币卡账户的资金一律从其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入,不得存取现金,不得将销货收入存入单位卡账户。银行卡易受外力和环境影响受损,保管不当会出现变形、断裂、磁性减弱、磁条损坏、消磁等现象,无法正常识别或读取信息,造成银行卡失效。
因此,建议将银行卡放在带硬皮的钱夹里,并防止尖锐物品磨损、刮伤磁条或扭曲折坏。多张银行卡不要紧贴一起存放,两张银行卡不要背对背叠放一起。
银行卡要尽可能远离电磁炉、微波炉、电视、冰箱等电器,不要和手机、电脑、磁铁等带磁物品放在一起。二、银行卡风险防范知识 (一)使用银行卡刷卡消费和ATM取款有哪些注意事项?持卡人使用银行卡刷卡消费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是刷卡时不要让卡片远离自己的视线,并留意收银员刷卡的次数。
二是不要随意在空白账单或未填妥金额的签账单上签名,注意签账单是否有两份重叠,认真核对签账单上的金额及币别是否有误。三是签账单的签名式样应与银行卡背面的签名保持一致。
四是完成交易后尽量保留签账单的存根联,以便与对账单核对。五是刷卡消费时只要未成功打印POS单据均视为不成功交易。
当发生不成功交易时,可对卡片的状态和账户余额进行查询,确认卡片状态是否正常以及不成功消费金额是否入账。持卡人在进行ATM取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是注意周围环境,输入密码等重要数据时应适当遮挡,以防旁人窥视。
二是取款时尽量避免输错密码,以防吞卡。三是当屏幕提醒取卡和现金后,应及时取走。
四是仔细清点现金,并与打印的客户通知书核对。五是出现金额不符或吞卡、吞现金时,按机器上提示电话及时与银行联系。
(二)持卡人如何防范银行卡风险?为防范银行卡风险,建议持卡人做好以下防范措施:一是安全保管银行卡。装有银行卡的钱包应随身保管,切勿丢失。
对暂时不用的银行卡,要保管好,不可随意放置,以免被他人窃取后盗刷。在公共场所应保管好银行卡,防止被盗窃;不要将银行卡、密码和身份证存放在一起,防止同时被盗或遗失后被人冒领。
不可随意泄露银行卡卡号和密码,也不要将银行卡转借他人。银行卡遗失或被盗后,要及时办理挂失手续。
二是确保银行卡密码安全。新办卡要立即修改原始密码;不要使用生日、电话号码或简单的数字(如123456)作为卡密码;持卡人应经常更改密码;不要轻易将卡的密码告诉他人;输入密码时,小心旁人窥视。
三是确保银行卡信息安全。用卡操作完毕后,将凭条取走或撕毁处理;妥善保管银行卡签购单、对账单等凭证;不回复要求提供卡号的可疑邮件或短信;不在公共场所使用的电脑里留下卡号;认真核对银行卡对账单,发现不明交易速即联系发卡银行。
四是安全使用网上银行。持卡人应注意保护网上银行登录密码、交易密码等身份认证信息;不随意登录有安全隐患的网站或网页,不下载不明的软件程序;不随意打开来路不明的电子邮件;不在网吧或他人电脑上使用网上银行。
三、银行卡支农惠农产品 (一)什么是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是指农民工在打工地将工资收入存。
农村信用社加大了对信息科技的投入,使农信社网络信息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总体上讲,各级农信社领导对信息工作比较重视,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健全,机房管理比较到位,设备运行比较正常,软件管理比较规范,数据资料保管比较完好,密码使用管理比较严格,安全保卫设施基本达标。可以说,相对于专业银行来说,农信社正处于“奋起直追”的阶段。
但农信社目前信息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思想滞后,对信息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县联社领导和多数基层信用社领导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第一学历比较低,加上没有受过严格的“科班”培训,对许多工作“凭经验定方案”,思维模式落后,管理手段陈旧,对新生事物接受的比较慢,因而对信息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对网络信息的概念,尤其是对 IT 技术的发展知之甚少,对未来科技信息将对信用社的业务发展产生哪些影响比较模糊;对安全信息工作检查比较少,检查时无从下手,力不从心;不能像研究储蓄存款、盘活收息那样经常研究信息工作;少数领导对数额较大的信息科技资金投入有一种“舍不得”的感觉。
(二)科技人才匮乏,科技队伍尚未形成。目前县联社和乡镇信用社的科技人员大多是由原来的信用社职工经过短期培训转化而来的,极少有科班出身、专业对口的大专毕业生,且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百分比远远低于专业银行。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知识,他们很难承担日益繁重的科技任务。
部分县联社虽然设立了信息科,但人员配备不足,技术队伍力量比较薄弱;个别县级联社目前尚未成立信息科,甚至有联社的只有一名科技人员;还有些县联社没有专业的科技人员,科技工作大多由其他业务科室代替,致使一兼多职,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从事计算机管理工作,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信息化网络的运行。据有关资料显示,某一个地市独立成立科技科的县联社只占联社总数的 31 %。县级联社尚且如此,可见基层信用社的科技人员是多么缺乏了。
(三)目前尚未形成适合农村信用社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农村信用社科技信息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许多规章制度是套用其他专业银行的模式。但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服务范围是地域是十分辽阔的广大农村,服务对象是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农民,因此,农村信用社的机构设施、网点布局、周边环境、硬件建设、服务手段、安全条件等基本要件与专业银行有很大的区别。由此可见,用专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来管理农村信用社是行不通的。以省为单位联网后,原来各县市自行制定下发的管理制度有些已不适应新系统的需要,尤其是不适合基层信用社的需要。
(四)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撑。科技信息是一个动态概念。当今年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成果日新月异,系统软件不断更新。农信社的科技信息工作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不断地更新换代设备,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后续资金作为支撑。但目前农信社由于种种原因,业务经营步履维艰,少数县市频临亏损,对今后的资金不断“追加”感到力不从心。
(五)基层工作人员执行制度不到位。由于人员水平限制和制度观念淡薄,有些信用社实际操作人员对执行制度存在有不认真、不到位、不严肃的现象,表现为:个别人随意离开工作岗位,而且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不及时签退;操作员密码过于简单,有的只有两位,不能按要求及时更换 ,操作员使用授权密码不规范;有的登记薄设置不全,登记内容不科学、不连续、不完整;各类报表和档案没有及时装订和保管,存在着“散、乱、差”的现象。
(六)附属设施不到位,网络运行存在隐患。要实现网络的正常运行,除了主机、主部件之外,还需要相应的附属配件,但有些县联社却忽视了这一点。例如有些县市主干线路无备份;发电机的配备普遍不足,一旦停电,长距离的路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发电机的调配;有些网点地线接地不规范,没有安装防雷设备,没有配备 UPS 不间断电源;少数营业网点对设备随意摆放,线路凌乱,没有理顺、固定;有些网点网络设备运行环境较差,防震、防潮、防火、防鼠等防范措施不到位,个别网点设备上还落有灰尘;有些用作管理的计算机尚未安装杀毒软件,或虽已安装但不能及时升级;有些县联社没有配备专职计算机安全员,有的虽然配备了计算机安全员,但却没有按要求定期对所辖网点进行认真检查,或检查但无检查记录;有些基层信用社终端配置低,和其它设备不兼容、不匹配;有些机房还存在有辐射性、强磁性、易燃性物品,对正常营运形成了潜在威胁。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