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古诗文 » 溪亭 -林景熙

溪亭 -林景熙

分类:古诗文 作者:学习鸟 日期:2023-02-25 11:20 浏览:6 次

溪亭
作者:林景熙 朝代:宋代

译文
在秋天清凉之时,我更觉愁思郁结,到溪亭观览风光,到黄昏还徜徉着不想离去。
翘首遐观,我只见初月挂在高高的树上;微风吹过,恰似觉得酣酒已经醒了一半。
林中落叶飘零,野地空阔寂寥,独行无绪,唯有枯坐,细数着那空中的点点萤光。
忽闻渔歌唱晚,不知起于何处,放眼眺望,远汀之外孤灯隐现,想必是渔歌放处。

注释
①溪亭:临溪水的亭子。张祜《题上饶亭》:“溪亭拂一琴,促轸坐披衿。”
②汀:水边平地,小洲。屈原《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

赏析
  在诗歌中,假如能在实在描画客观景象的同时,又把诗人的某种共同感触倾泻在景象描绘之中,使读者从思维上受到感染,艺术上得到享受,这就需求诗人在思维深度和艺术造诣两个方面下功夫。林景熙的《溪亭》诗正是借景抒情,到达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佳作。

  溪亭,指临溪水的亭子。唐张祜《题上饶亭》诗:“溪亭拂一琴,促轸坐披衿。” 宋李清照《如梦令》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首联破题。“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标明全诗以溪亭为中心,逐个描绘周围的清秋初月的风光。乍读起来,似有恬静闲适的形象,细细品味,又觉否则。诗人徙倚溪亭,观览风光,思绪纷披,直至日暮,尚徜徉不下。“馀思”,是指诗人在南宋消亡之后,时时所怀有的旧君故国之思,同那种多愁善感的“悲秋”有着本质的差异。不了解首句所要表达的意图,就会把全篇当作单纯写景之作。只要真实领悟到诗人在特定的前史环境下的心思状况,才干透过迷蒙的风光去探究诗人的悠悠孤愤和高尚品质。这种破题法,既无“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诗家法数·律诗要法》)的气度,也没有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而是语淡辞婉,直叙其事,于平平之中留下意馀象外的情韵。

  颔联紧承一二句。“高树月初白”,是说高高树巅挂着一弯皎白的初月,切上联“日暮”。“微风酒半醒”,在微风吹拂之下,诗人酒意初醒,与上联“馀思”呼应。月上高树,周围一片冷清幽寂。当此之时,诗人心绪不宁,“馀思”萦绕,难以去怀,从其半醉半醒的精力状况,正说明他慨叹至深。

  颈联写诗人举止。“独行穿落叶”,踽踽独行之状如见,“穿”字尤妙。“枯坐数流萤”,独坐穷极无聊,只得藉数流萤以遣闷,其侘傺不平的心情能够想见,用一“数”字,更见生动。这两句诗把其杂乱的对立心情注入形象鲜明的画面,不难看出,其间隐现着诗人对日子的感触和年代乱离的影子。注家评曰:“此联本平,然用‘穿’、‘数’二字,便觉精力振竦,所谓五言诗以第三字为眼,是也。”足见诗人用字之工。

  末联写景。“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一声声悠长的渔歌,打乱了诗人的冥思遥想,举目四顾,只要远处水面上飘动着一点若有若无的灯火,此情此景,倍添凄凉孤寂,蕴含着国破家亡、飘流无依之感。

  通观全诗,以景传情,用赋有象征意义的景象描绘,寄寓诗人的慨叹馀思,情韵深长,颇具特色。

相关推荐:
  •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杜甫
  • 卜算子·咏梅 -陆游
  • 春日 - 朱熹
上一篇:山花子·春愁 -陈子龙 下一篇:澳洲幸运10计划全天计划免费一码_专业的澳洲幸运10计划
学习鸟

我们是专业的WordPress网站建设团队,提供高品质的WordPress主题。新主题微信公众号:www-xintheme-com,欢迎热爱WordPress的每一位朋友关注!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古诗文分类

动物 咏雪
文言文 月亮
歌颂 爱国
爱意 高中

对牛弹琴文言文寓意
文言文《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描写瀑布的诗句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精选
《核舟记》原文、翻译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479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