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基坑开挖前应先检查周边环境,确保不存在安全隐患,施工中要注意密切观察施工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认真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2)基坑开挖原则为“土方分层开挖、垫层随挖随浇”。其中,有支护的基坑在开挖时应“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3)多台挖掘设备在同一作业面进行机械开挖时,间距须大于10m;在不同台阶同时开挖,应验算边坡稳定性,上下台阶挖掘机前后相距要保持30m以上;挖掘机距离下面的边坡要有一定安全距离,防止翻车事故。 (4)无法用机械开挖时应适当放慢挖机的开挖速度,尽量保证人工挖土速度能跟上挖机速度,同时二者须错开时间和地点,以确保安全,挖出的土方装满后要及时运出。
(5)合理安排夜间施工项目,防止土方超挖。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照明,在危险地段须设置红灯警示标志。
(6)雨季开挖应根据现场情况,优先安排易翻浆地段施工。在地下水丰富及地形低洼处等不良地段,应在优先施工的同时,集中人力、机具,分段突击,完成一段再挖一段,切忌将施工散铺到全线,大挖大填。
土方工程施工中安全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因土方坍塌造成的事故占每年因工死亡人数的5%左右,成为五大伤亡之一。
1.土的分类及鉴别方法
根据土的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可分为碎石类土、砂土和黏性土。
根据土的沉积年代,黏性土可分为:老黏性土:一般黏性土:新近沉积黏性土。
根据土的工程特性,可分出特殊性土如软土,人工填土、素填土、杂填土等。
2.边坡稳定及支护
基坑开挖后,其边坡失稳坍塌的实质是边坡土体中的剪应力大于土的抗剪强度。而土体的抗剪强度又是来源于土体的内摩阻力和内聚力。因此,凡是能影响土体中剪应力、内摩阻力和内聚力的,如土的类别、土的湿化程度、气候的影响、基坑边坡上面附加荷载或外力等,都能影响边坡的稳定。
为了防止坍方,保证施工安全,当土方挖到一定深度时,边坡均应做成一定的坡度。土方边坡的坡度是指其高度与底宽度之比,即土方边坡坡度的大小与土质、开挖深度、开挖方法、边坡留置时间的长短、排水情况、附近堆积荷载等有关。开挖的深度愈深,留置时间越长,边坡应设计得平缓一些,反之则可陡一些,用井点降水时边坡可陡一些。
当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其挖方边坡可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挖方深度应根据土质确定,采用直立壁挖土的基坑(槽)或管沟挖好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和安装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坑壁的稳定情况。
在基坑或管沟开挖时,常因受场地的限制不能放坡,或者为了减少挖填的土方量,缩短工期以及防止地下水渗入基坑等要求,可采用设置支撑与护壁桩的方法。
3.排水
基坑开挖后要采取措施预防基坑被浸泡,以免引起坍塌和滑坡事故的发生。在制定土方施工方案时就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土方开挖及地下工程要尽可能避开雨季施工,当地下水位较高、基坑较深时,应在枯水期施工,避免在地下水位以下进行土方施工;为防止基坑浸泡,除做好排水沟外,要在坑四周做挡水堤,防止地面水流人坑内,坑内要做排水沟、集水井以便抽水;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和其他土方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和挖方的深度和尺寸选用集水坑或井点降水。
4.土方开挖及安全措施
土方开挖的准备工作包括:勘查现场,清除地面及地上障碍物;做好施工场地防洪排水工作,场地周围设置必要的截水沟、排水沟;保护测量基准桩,以保证土方开挖标高位置与尺寸准确无误;备好施工用电、用水、道路及其他设施;对于深基坑,要先做好挡土桩。
土方开挖前,要根据土方开挖的深度和工程量的大小,选择机械和人工挖土或机械挖土的方案。如开挖的基坑(槽)比邻近建筑物基础深时,开挖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坡度,以免在施工时影响邻近建筑物的稳定,如不能满足要求,应采取边坡支撑加固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要临时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脚至坑边距离应按挖坑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类别确定,在边坡支护设计时应考虑堆土附加的侧压力。为防止基坑底的土被扰动,基坑挖好后要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要预留15~30c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去。
土方开挖时要做好的安全准备工作。人工挖基坑时,操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大于2.5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挖土方前对周围环境要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进行作业。深基坑四周设防护栏杆,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
原发布者:weisss480
土方开挖要求1、土方开挖要求:(1)基坑周围6m范围内堆载不得超过15kpa。(2)挖土次序严格遵循“分层开挖,先撑后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进行分区开挖,挖至坑底标高后,及时浇垫层,浇注后在进行相邻区块的开挖土方开挖方法:机械开挖加人工配合修土,即底板、地梁、大尺寸承台在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200-300mm时改用人工开挖修土,承台区域及钻孔桩(或管桩)有高于基底标高较多的桩身周围土方全部用人工开挖修土,千万不能让挖斗碰撞桩身,以免影响桩身质量。基础土方开挖后若发现塘泥,经建设、设计、监理同意后用好土或级配砂石进行置换,分层夯实回填至基底标高。2、挖土时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必须严格按预定挖土方案顺序进行开挖,不得任意改变;(2)挖出的土必须随时运出,不得堆在基坑四周,土方车辆不得在基坑边行驶、停留;(3)土方开挖时要有专人指挥,快到基坑底时,要随时测量挖土深度,避免超挖;(4)在挖土过程中要加强监测,如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止开挖,会同建设、设计、监理及其他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研究,严禁冒险施工;(5)土方开挖到设计标高要求后,要及时跟进后续工作,减小基坑露置时间。3、土方施工时的安全要求(1)在挖土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书面安全生产技术交底,交底和被交底双方签字认可,以确保安全生产施工;(2)在基坑开挖区四周要有安全围护,并在夜间要有红色照明警示灯。基坑照明电线必须用橡胶电缆,严禁
土方工程施工中,需要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1、组织措施:
(1)首先由承包单位的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根据本工程的地质勘探报告,有针对性的编制一个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其中要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安全技术措施,首先要经过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审核通过后,报工程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2)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单位要逐级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施工工长要编制安全技术交底,并下发到施工班组,施工班组要下发到一线的工人,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的签字确认工作。
2、技术措施:
(1)临边防护措施:由于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所以,在基坑周边要做好临边栏杆的防护,以免出现上部坠物和人员坠落。
(2)边坡支护措施:由于基坑内部存在人员清理基坑土方、机械设备在基坑底部施工的情况,所以,要做好边坡支护的工作。比如采用锚杆支护、挡土墙支护等。
(3)安全防范措施:要求参与土方施工的施工管理人员和工人,一律正确佩戴安全帽,临边作业,要正确佩戴安全带。
需要注意的是:
1、在土方工程的夜间施工中,能见度低,极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所以,要排专人负责夜间施工的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
2、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第3.0.3.2条的规定:
在土方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挖掘土方时,必须由上往下进行,禁止采用掏洞、挖空底脚和挖"伸悬土"的方法,防止塌方事故。
多人同时挖土操作时,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横向间距不得小于2m,纵向间距不得小于3m。禁止面对面进行挖掘作业。
用十字镐挖土时,禁止戴手套,以免工具脱手伤人。 挖掘土方作业中,如遇有电缆、管道、地下埋藏物或辨识不清的物品,应立即停止作业,设专人看护并立即向施工负责人报告。
严禁随意敲击、刨挖和玩弄。 基坑、基槽的挖掘深度大于2m时,应在坑、槽周边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第三章的有关规定。
深基坑挖土时,操作人员应使用梯子或搭设斜道上下,禁止蹬踏固壁支撑或在土壁上挖洞蹬踏上下。 从基坑、基槽内向外抛土时,应抛出离坑槽边沿至少1.Om,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
深基坑挖土时,应按设计要求放坡或采取固壁支撑防护。 在设有支挡工程的地质不良地段作业时,除考虑分段开挖的同时,还应分段修建支挡工程。
作业中,作业人员不得在阶坡及深坑和陡坎下休息。作业时,应随时观察边坡土壁稳定情况,如发现边坡土壁有裂缝、疏松、渗水或支撑断裂、移位等现象,作业人员应先撤离作业现场,并立即报告施工负责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待险情排除后方可继续作业。
在斜坡面上挖土作业,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坡面挖掘夹有石块的土方时,必须先清除较大石块,在清除危石前应先设置拦截危石的措施。 作业时,坡下严禁车辆行人通行。
在滑坡地段开挖时,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自亡而下进行,严禁全面拉槽开挖,弃土不得堆在主滑区内。开挖挡墙基槽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分段跳槽进行,并加强支撑,及时砌筑和回填墙背,在作业时应设专人观察,严防塌方。
在电杆附近挖土时,对于不能取消的拉线地垄及杆身,应留出土台。 土台半径为:电杆1.0-1.5m,拉线1.5-2.5m,并视土质决定边坡坡度。
土台周围应插标杆示警。 在公共场所如道路、城区、广场等处进行开挖土方作业时,应在作业区四周设置围栏和护板,设立警告标志牌,夜间设红灯示警。
1、施工前,应对施工区域内存在的各种障碍物,如建筑物、道路、沟渠、管线、防空洞、旧基础、坟墓、树木等,凡影响施工的均应拆除、清理或迁移,并在施工前妥善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2、大型土方和开挖较深的基坑工程,施工前要认真研究整个施工区域和施工场地内的工程地质和水文资料、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质量和分布状况、挖土和弃土要求、施工环境及气候条件等,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严禁盲目施工。
3、山区施工,应事先了解当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等,如因土石方施工可能产生滑坡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在陡峻山坡脚下施工,应事先检查山坡坡面情况,如有危岩、孤石、崩塌体、古滑坡体等不稳定迹象时,应妥善处理后,才能施工。
4、施工机械进入施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备等,应事先做好检查和必要的加宽、加固工作。开工前应做好施工场地内机械运行的道路,开辟适当的工作面,以利安全施工。
5、土方开挖前,应会同有关单位对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进行检查和鉴定,对可能受开挖和降水影响的邻近建(构)筑物、管线,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整个施工期间,加强监测其沉降和位移、开裂等情况,发现问题应与设计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及时处理。
相邻基坑深浅不等时,一般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否则应分析后施工的深坑对先施工的浅坑可能产生的危害,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6、基坑开挖工程应验算边坡或基坑的稳定性,并注意由于土体内应力场变化和淤泥土的塑性流动而导致周围土体向基坑开挖方向位移,使基坑邻近建筑物等产生相应的位移和下沉。验算时应考虑地面堆载、地表积水和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等不利因素,决定是否需要支护,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在基坑开挖期间应加强监测。
7、在饱和粘性土、粉土的施工现场不得边打桩边开挖基坑,应待桩全部打完并间歇一段时间后再开挖,以免影响边坡或基坑的稳定性并应防止开挖基坑可能引起的基坑内外的桩产生过大位移、倾斜或断裂。
8、基坑开挖后应及时修筑基础,不得长期暴露。基础施工完毕,应抓紧基坑的回填工作。回填基坑时,必须事先清除基坑中不符合回填要求的杂物。在相对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进行,并且分层夯实。
9、基坑开挖深度超过9m(或地下室超过二层),或深度虽未超过9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测,施工方案必须由单位总工程师审定,报企业上一级主管。
10、基坑深度超过14m、地下室为三层或三层以上,地质条件和周围特别复杂及工程影响重大时,有关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要协同建设单位组织评审后,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1、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项目,防止挖方超挖或铺填超厚。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安设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红灯警示。
12、土方工程、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文物、古迹遗址或化石等,应立即保护现场和报请有关部门处理。
13、挖土方前对周围环境要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进行作业。
14、人工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保持2~3m,并应自上而下挖掘,严禁采用掏洞的挖掘操作方法。
15、上下坑沟应先挖好阶梯或设木梯,不应踩踏土壁及其支撑上下。
16、用挖土机施工时,挖土机的工作范围内,不得有人进行其他工作,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大于l0rn,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
17、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现象,要及时进行支撑或改缓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边坡的变化。
18、机械挖土,多台阶同时开挖土方时,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根据规定和验算确定挖土机离边坡的安全距离。
19、深基坑四周设防护栏杆,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
土方开挖施工安全知识有哪些?
1、开挖深度超过2m时,其边缘上面作业视为高处作业,要设置警告标志。
2、开挖沟槽时,挖掘深度超过1.5m,应根据土质情况进行放坡或支撑防护。
3、高陡边坡处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绑系安全带;严禁上、下双重作业;弃土下方和有滚石危及的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下方有道路的,作业时严禁通行。
4、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坍迹象危及施工安全时,应暂停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告领导处理。
5、滑坡地段的开挖,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进行,严禁全面拉槽开挖;弃土不得堆在主滑区内;开挖挡墙基槽也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间部分跳槽进行,并加强支撑,及时砌筑和回填墙背;施工中要设专人观察,严防塌方。
6、落石与岩堆地段施工,应先清理危石和设置拦截设施后再行开挖。
7、岩溶地区施工,应认真处理岩溶水的涌出,避免突发性坍陷。
8、泥沼地段施工,应制定和落实预防人、机下陷的安全技术措施;挖出的废土应堆置在合适的地方,避免造成人为的泥石流。
9、土方施工机械作业应符合机械施工规程的规定。
10、弃土场及时砌筑防护及排水设施,选址符合安全要求。
1、土方开挖施工安全技术(1)、工地的出入口应设置安全岗,配备专人指挥进出车辆。
(2)、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3)、机械挖土与人工清槽要采用轮换工作面作业,确保配合施工安全。
(4)、距基槽边线5米内不准机械行驶和停放,不准堆放其它物品。(5)、在挖土机工作范围内,不许进行其它作业。
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6)、对支护体进行临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7)、夜间施工要有足够 的照明度,进出口处专人指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挖机回转范围内不得站人,尤其是土方施工配合人员。(8)、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
(9)、施工机械一切服从指挥,人员尽量远离施工机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员,待回应后方可接近。(10)、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
(11)、土方开挖应沿桩四周平均开挖,不得在一侧开挖,防止土层挤压工程桩,造成断桩。(12)、土方开挖过程中工程桩四周留出30cm用人工开挖以防止挖掘机磁撞工程桩,造成断桩。
2、防高处坠落安全技术基坑周边用钢管扣件搭成高度1000mm的栏杆,立杆埋深不小于500mm,露出自然地面的围护栏杆全部刷红白相间的油漆,并张挂警示牌和警示旗。
1、土方开挖施工安全技术
(1)、工地的出入口应设置安全岗,配备专人指挥进出车辆。
(2)、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
(3)、机械挖土与人工清槽要采用轮换工作面作业,确保配合施工安全。
(4)、距基槽边线5米内不准机械行驶和停放,不准堆放其它物品。
(5)、在挖土机工作范围内,不许进行其它作业。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
(6)、对支护体进行临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7)、夜间施工要有足够 的照明度,进出口处专人指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挖机回转范围内不得站人,尤其是土方施工配合人员。
(8)、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
(9)、施工机械一切服从指挥,人员尽量远离施工机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员,待回应后方可接近。
(10)、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
(11)、土方开挖应沿桩四周平均开挖,不得在一侧开挖,防止土层挤压工程桩,造成断桩。
(12)、土方开挖过程中工程桩四周留出30cm用人工开挖以防止挖掘机磁撞工程桩,造成断桩。
2、防高处坠落安全技术
基坑周边用钢管扣件搭成高度1000mm的栏杆,立杆埋深不小于500mm,露出自然地面的围护栏杆全部刷红白相间的油漆,并张挂警示牌和警示旗。
无论是人工开挖还是机械开挖,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的规定,土方开挖都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在土方开挖施工前,必须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编制土方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开挖深度超过5米或者其它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仍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畴的土方工程还必须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并严格按论证通过的开挖方案进行组织施工。
要对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及周边建筑物、管线等进行必要的监测和保护。在土方开挖过程中的施工顺序、方法必须和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施工中采取减少基坑回弹变形的措施,设法减少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变化,减少土体的暴露时间,防止地基土被水浸泡。必要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基础施工阶段回填之前,均应保证降水或者隔水设施正常运行。
在挖至设计标高后,尽快浇筑垫层和底板。开挖过程中,不得出现负坡或者垂直坡面,防止边坡坍塌。
如果是排桩支护,还应考虑土方开挖时的桩身的应力释放效应,宜预留一定应力释放时间,再开挖土方。而且土方的开挖宜分层进行,均匀开挖,尽量减少开挖时的土压力差,以保证排桩安全和边坡稳定。
由于土方开挖方式直接影响支护结构的安全,因此土方开挖必须要配合基坑支护施工,尽可能使支护结构均匀受力,减少变形,保证基坑边坡安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2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