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钻机应放置平稳、坚实,并应用自动微调或线锤调整挺杆,使之保持垂直。
2.启动前应检查并确认钻机各部件连接牢固,传动带的松紧度适当,减速箱内油位符合规定,钻深限位报警装置有效。 3.启动前,应将操纵杆放在空挡位置,启动后,应作空运转试验,检查仪表、温度、音响、制动等各项工作正常,方可作业。
4.作业中,当需改变钻机回转方向时,应待钻机完全停转后在进行。5.钻孔时,当机架出现摇晃、移动、偏移或钻头内发出有节奏的响声时,应立即停钻,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施钻。
6.作业停电时,应将各控制器放置零位,切断电源,并及时将钻杆全部拔出,使钻头接触地面。 7.钻机运转时,应防止电缆线被缠入钻杆中,必须有专人看护。
8.钻孔时,严禁用手清除螺旋片中的泥土。发现紧固螺旋松动时,应立即停机,在紧固后方可继续作业。
【插板机的使用技巧介绍】 9.作业后,应将钻杆及钻头全部提升至孔外,先清除钻杆和螺旋叶片上的泥土,再将钻头按下接触地面,各部制动位,操作杆放倒空挡位置,切断电源。
潜孔钻机是指冲击凿岩工具潜人孔底进行凿岩穿孔的凿岩设 备。
冲击器的回转适依靠安在潜孔钻机上的回转机构传动的。它主 要用于中等硬度以上岩石的地下或者露天矿山钻凿大直径深孔。
露天潜孔钻机的安全使用要求如下。(1)露天潜孔移机时,使用履带架距台阶边缘不得小于3m, 钻头距地面不得小于500mm,机身各部位距高压线不得小于3m。
(2)露天潜孔钻机有高钻架及普通钻架两种。钻具质量大、尺 寸长,起落大架时,大架前后严禁站人,同时检査钢丝绳的破断及 首尾固定情况,主、被动轮是否啮合良好,确认后方可起落。
(3)露天潜孔钻机启动工作、移位、接卸钻杆及吊装工作之前 均须发出安全信号。 (4) 开机前应完成日常保养的规定项目,并对操作机构、制动 装置、电器部分以及滑架、回转机构、行走部分等进行全面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5) 检查风源、电源、除尘设施是否安全可靠。(6) 作业前,必须查看作业区有无塌陷的危险,并注意台阶边 缘的稳固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7) 上下坡时坡度不得大于14°,上下台阶时应放下大架,牵 引轮在后面。(8) 运转时不得反复过载、倒转电动机,在运转过程中,不得 切断电源。
(9) 严禁在高压线下作业。
当密集地训练却得不到进步,这时候该检讨训练课程是否过于频繁,在未给予身体足够的时间恢复,即开始下一次的训练。
如此攀登者的体能反而随着次次的训练而逐渐衰退。 正确的训练方法应该是在身体自前次训练恢复并达到超补偿后(约24至36小时)再开始下一次的训练,才能使体能持续稳定地进步。
此外,训练的份量必须配合体能的进步而逐渐增强,才能给予身体足够的刺激,使体能有长期的进展,不致停滞在高原期。 第一天训练胸部、背部,第二天训练肩部、臂部,第三天柔软度及有氧训练,第四天开始重复前三天的周期。
如此各部位在训练后均有两天的休息,可避免过度训练及运动伤害的发生。 一星期至少要有一天休息。
留一些时间让选手在激烈训练后恢复体力或肌肉能源是必要的。休息方式亦可采用训练三天后休息一天,而后再训练六天后休息一天之方式循环。
钻孔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桩位放样,整理平整场地,布设施工便道,设置供电及供水系统,制作和埋设护筒,制作钻孔架,泥浆的制备和准备钻孔机具等。
§3。2。
1-1场地整理 施工前,施工场地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对于处在水中的钻孔桩基础都必须搭设施工平台,桩基处在旱地时,清除杂物后夯压密实即可。
§3。2。
1-2本标段钻孔桩均使用钢护筒,采用3mm-5mm钢板制作。为保证其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和中部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
本合同段的钻孔桩直径为ф120cm和100cm。根据钻孔桩直径,我们所做的护筒直径为145cm和125cm。
护筒埋设时,其轴线对准测量所标出的桩位中心,护筒周围和护筒底接触紧密,保证其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 §3。
2。1-3泥浆的制作 制浆前,先把粘土尽量打碎,使其在搅拌中容易成浆,缩短成浆时间,提高泥浆质量。
制浆时,可将打碎的粘土直接投入护筒内,使用冲击锥冲击制浆,待粘土已冲搅成泥浆时,即可进行钻孔。 多余的泥浆用管子导入钻孔外泥浆池贮存,以便随时补充孔内泥浆。
§3。2。
1-4钻机就位 埋设好护筒后,即可进行钻机就位,本标段使用的钻机为卷扬机牵引式冲击钻和冲抓钻。就位时,只要使钻锥中心对准测量放样时所测设的桩位即可,其对中误差不得大于5cm。
§3。2。
2钻孔工艺 §3。2。
2-1冲击钻钻孔工艺 A。开钻前应注意的事项 开钻前,在护筒内多加一些粘土。
地表土层松疏时,还要混和加入一定数量的小片石,然后注入泥浆和清水,借助钻头的冲击把泥膏、石块挤向孔壁,以加固护筒角。 为防止冲击振动使邻孔坍塌或影响邻孔已灌注砼的凝固,必须等邻孔砼灌注完毕并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方可开始钻孔。
冲击钻孔时宜用小冲程,当孔底在护筒脚下3-4m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大冲程。 在钻孔桩上部淤泥段,考虑采用冲抓钻:一方面可防止坍孔,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加快施工进度。
B。钻机安装处事先整平夯实,以免在钻孔过程中钻机发生倾斜和下陷而影响成孔的质量。
钻机必须固定牢固,严禁在钻孔过程中钻机移位。钻孔时,随时察看钢丝绳的回弹情况,耳听钻锥的冲击声,以判别孔底情况,掌握勤松动,少量松绳的原则;孔内水泥浆水平面须高出护筒脚至少0。
5m以上,以免泥浆面荡漾损坏护筒脚孔壁,但比护筒顶面低0。3m,防止泥浆溢出;冲击过程中勤抽碴,勤检查钢丝绳和钻头的磨损情况,预防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C。抽碴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钻床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1)工作前要对钻床和工、夹具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方可操作。
(2)工件装夹必须牢固可靠。钻削小工件时,应用工具夹持,不准用手拿着钻。工作中严禁戴手套。
(3)使用自动走刀时,要选好进给速度,调整好行程限位块。手动进刀时,逐渐增加压力或逐渐减小压力,以免用力过猛造成事故。
(4)钻头上缠有长铁屑时,要停车清理,用刷子或铁钩清除,严禁用手拉。
(5)精绞深孔、拔锥棒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手撞在刀具上。
(6)在刀具旋转时,不准翻转、夹压或测量工件。手不准触摸旋转的刀具。
(5)使用摇臂钻时,横臂回转范围内不准站人,不准有障碍物。工作时横臂必须夹紧。
(8)横臂及工作台上不准堆放物件。
(9)工件结束时,将横臂降到最低位置,主轴箱靠近主轴,并且要夹紧。
(1)提升架的基座要求牢固稳定,配重采用标准预制混凝土块,并码放整齐,重量必须大于3倍吊装重量。
(2)孔底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在腰间捆绑安全绳。
(3)下孔作业人员必须利用爬梯上下,禁止利用吊装出渣筒吊装人员上下。
(4)及时清理孔口周围的虚渣,避免虚渣高过孔口锁口,防止孔口石渣、石块坠落至孔底,避免人员伤亡。
(5)每次作业前检查卷扬机制动、钢丝绳是否有磨损,对出现断丝、破股的钢丝绳及时更换。
(6)为保证井孔内人员的安全,石块外运过程中在操作面上方搭设防砸棚,防砸棚面积小于桩孔面积的一半,既能够使石块顺利外运,又能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同时每次出渣时应保持石渣离孔口不少于10cm。
(7)加强临时用电管理,禁止私拉乱扯电线。
(8)作业施工前应认真查清地质情况,确认无承压水层,开挖过程中如果有水渗漏,使用水泵排水,确保人员能够正常作业。夜间停工时,操作工具吊起至水面以上,防止工具泡水。如出现破碎岩层或裂隙,按照设计方案施工混凝土护壁即可。
扩展资料
其它打孔方法
1、钻孔爆破法
钻孔爆破法一直是地下建筑物岩石开挖的主要施工方法。这种方法对岩层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开挖成本低,尤其适合岩石坚硬的洞室施工。
这一方法从早期由人工手把钎、锤击凿孔,用火雷管逐个引爆单个药包,发展到用凿岩台车或多臂钻车钻孔,应用毫秒爆破、预裂爆破及光面爆破等爆破技术。
施工前,要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工期要求以及施工设备、技术等条件,选定掘进方式。
2、螺旋钻成孔法
以动力螺旋钻钻孔,提钻后灌砂成砂柱。适用于陆上工程,砂井长度10m以内,且土质较好,不会出现缩颈、塌孔现象的软弱地基。优点是设备简单机动,成孔规则。缺点是灌砂质量较难掌握,不太适用于很软弱的地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螺旋钻成孔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钻孔爆破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钻
风钻工的作业,存在着机械伤害、触电、物体打击、粉尘、高处坠落等岗位危险。在作业时,务必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专项工程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并熟记作业要点及其特性,掌握好相应的安全防范技能;进入作业场所后,要进行重新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和不安全因素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要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安全用品,在做好自我防范的同时,还要认真贯彻联保互保。同时对以下针对性措施必须经常对照执行:
1、开挖人员达到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支护是否牢固,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定,如有松动的石、土裂痕应先予以清除或支护。
2、机械凿岩时,宜采用湿式凿岩机或带捕尘器的凿岩机。
3、站在渣堆上作业时,应注意渣堆得稳定,防止滑坍伤人。
4、风钻钻眼时,应先检查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完好;管子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漏风;钻杆有无不直以及钻孔堵塞现象;湿式凿岩机的供水是否正常;干式凿岩机的捕尘设施是否良好。不合要求者应予修理或更换。
5、带支架的风钻钻眼时,必须持支架安置稳妥。风钻卡钻时应用板钳松动拔出,不可敲打,未关风钻前不得拆除钻杆。
6、电钻钻眼应检查把手胶套的绝缘盒防止电线脱落的装置是否良好。电钻工必须手戴绝缘手套,脚穿绝缘鞋,并不得用手导引回转钢杆,不得用电钻处理被夹住的钉子。
7、在工作面内不得拆卸、修理风、电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