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周期有多久,水泥浇筑要达到3个月以上再铺实木板,因为实木怕湿气,水泥虽在十几天就能凝固,但湿气没有全部恢发。
如果过早的全部封死。很容易返潮将踏板泡坏; 2、现浇水泥前,设计要做好,特别是步高的分布,不能简单的根据现有水泥楼面的高度来计算,还要根据完成面的高度来来计算。
特别是起步步高与之后一步步高要当心,设计时注意; 3、浇法,搭模板、布钢筋就不多说了,常规的东西,注意一点,浇楼梯一定要连台阶的三角一起用混凝土,有些不负责任做法是下面斜平板用混凝土浇,上面三角就用红砖或空心砖砌起来。这样虽整体牢度没问题,但这样的踏板面是不好固定踏板栏杆的。
4、剩下的就是水平、误差问题,不要误差太大就好,10MM到20MM吧。 5、浇筑完成后,应随时将混凝土顶面仲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需着重注意以下。
1) 混凝土浇筑前模板、钢筋应经检查验收合格。2) 核查混凝土各部位的强度等级和特殊技术要求,检查 送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标识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观察混凝土 流动性是否正常,如坍落度过小,可以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适当流化处理;如有离析现象,必须返工处理,使混凝土恢复 流动性和黏聚性后再进行浇筑。3) 浇筑混凝土结构宜由远而近,在同一区域内的混凝 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
4) 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应超过2m,以避免产生离析现象。超过2m时应设置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串筒下料口应垂直浇灌面。
当混凝土浇筑局度超过8 m时,则应采用带节管的振动串筒,即在串筒上每隔2-3节管安装一台振动器;或在柱、墙模板上的适当部位留置下料、振捣洞口。在往窄而深的模板内下料时,宜在其顶部下料处设置轻便的卸料斗、漏斗或挡板,防止下料时混凝土洒落模外。
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 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浆,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混凝土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 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伴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到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4、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振捣不实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5、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支撑不牢固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快把结构工程师站 2、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时间。养护的目的是为混凝土硬化创造必要的湿度、温度等条件。
常采用的养护方法有:标准养护、热养护、养护,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采用相应的养护方法。 5、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
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浇筑混凝土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1. 混凝土入模,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当浇筑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于1.5M。
2. 混凝土必须在5小时内浇筑完毕(从发车时起),为防止混凝土浇筑出现
冷缝(冷缝:指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超过初凝时间而形成的施工质量缝),两次混凝土浇筑时间不超过1.5小时,交接处用振捣棒不间断的搅动。
3. 浇筑过程中,振捣持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振捣器插点
呈梅花形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40CM。保证不漏振,
不过振。
4. 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先浇筑梁混凝土,从梁柱节点部位开始,保证梁柱节点部位的振捣
密实,在用赶浆法循环向前和板一起浇筑,但不得出现冷缝。
注:(1)梁柱节点处不同标号(强度等级相差10MPA)的混凝土进行混浇时,先浇筑高标号
混凝土,再浇筑低标号混凝土,且始终保持高标号混凝土浇筑高度高于周边低标号混凝土浇
筑高度。(2)加强梁柱节点等钢筋密实处的振捣,振捣采用直径30MM振捣棒,振捣间距为
100—200,避免出现混凝土蜂窝等严重质量问题。
5. 混凝土浇筑快要完成时,应估算剩余混凝土方量和剩混凝土量,联系搅拌站进行合理调度。
6.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刮杠刮平表面,刮平后用毛刷进行拉毛(附拉毛处理:用水泥和混凝
土界面处理剂和成水泥砂浆,将以上水泥砂浆通过拉毛滚筒或者笤帚,抹到墙面上,形成刺
状突起,干燥后即成拉毛。主要作用是加强粘接能力;现在的毛坯房墙面一般不需要拉毛处理即可贴砖,但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墙面比较光滑,则需要做拉毛处理。)
7. 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压抹及三次抹压后,及时进行覆盖养。待混凝土终凝后,先洒水充分
润湿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并经常检查塑料薄膜表面,但薄膜表面无水珠时,应再
洒水。地下3层至地下夹层顶板养护时间为7天,地下1层顶板养护时间为14天。
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
浇筑混凝土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1、混凝土入模,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当浇筑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于1.5M。
2、混凝土必须在5小时内浇筑完毕(从发车时起),为防止混凝土浇筑出现冷缝(冷缝:指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超过初凝时间而形成的施工质量缝),两次混凝土浇筑时间不超过1.5小时,交接处用振捣棒不间断的搅动。
3、浇筑过程中,振捣持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振捣器插点呈梅花形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40CM。保证不漏振,不过振。
4、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先浇筑梁混凝土,从梁柱节点部位开始,保证梁柱节点部位的振捣密实,在用赶浆法循环向前和板一起浇筑,但不得出现冷缝。
5、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压抹及三次抹压后,及时进行覆盖养。待混凝土终凝后,先洒水充分润湿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并经常检查塑料薄膜表面,但薄膜表面无水珠时,应再洒水。
地下3层至地下夹层顶板养护时间为7天,地下1层顶板养护时间为14天。
6、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压抹及三次抹压后,及时进行覆盖养。待混凝土终凝后,先洒水充分润湿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并经常检查塑料薄膜表面,但薄膜表面无水珠时,应再洒水。地下3层至地下夹层顶板养护时间为7天,地下1层顶板养护时间为14天。
扩展资料:
混凝土浇筑所需材料
水泥:P.S32.5矿渣硅酸盐水泥。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砂:细砂。混凝土低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5%,高于C30 时含泥量不大于3%。
石子:粒径16-30mm,混凝土低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2%。高于C30时不大于1%。
混凝土外加剂:FJ-1泵送剂。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掺量经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砼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砼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砼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10cm,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凝结时间小于2h时,则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柱的混凝土浇筑
1、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2、柱高在2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2m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口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
3、柱子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应当经过计算确定,并且应当计算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量,用专制料斗容器称量,保证混凝土的分层准确,并用混凝土标尺杆计量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振捣人员能够看清混凝土的振捣情况。
4、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5、浇筑完后,应及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梁、板混凝土浇筑
1、梁、板 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既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2、和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1m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3mm处,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侧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3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此处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4、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面,
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
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浆,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混凝土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
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伴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到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4、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振捣不实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5、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支撑不牢固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9.57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