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传统习俗小人的!中国真是地大物博,什么习俗都有。如果年纪小,有太多的习俗真的是不知道。
人活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人不犯过小人。从命理学来看,一个人命理中若出现“五鬼”、“阴煞”、“卷舌”、“绞煞”等,十之八九会明犯小人。而从面相上来看:如果额头平坦、眉毛稀疏、鼻梁骨中凸、脸颊无肉的话,也比较容易遇到小人。
华人社会,向来都有拜虎爷或打小人的仪式。古代以夏历计算,流传下来的二十四个节气,惊蛰为一年中的第二个节。
在农历二月建卯为惊蛰节,当日阴气日盛,天地阴阳之气相冲动,渐寒穿转暖之间,春雷震响,激荡的春雷隆隆地把蜇伏眠的昆虫动物惊醒,所以称为惊蛰日,此节为白虎开口日,即拜虎爷求财日。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时间为每年3月5日或6日,其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所以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在古代,惊蛰这天,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每个角落,用香味驱赶蛇虫鼠蚁和霉味,渐渐的,变成了如果不顺心就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也就是我们说的“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港片中经常出现“打小人”的场景,一个老年妇女,坐在地上,拿着一只鞋敲打纸做的小人,嘴里还得念念有词:“打你个小人头……”。
那么什么是小人呢?
小人是指那些喜欢挑拨离间,惹是生非的人,也可以象征无故惹来的是非或恶运,而通过打小人的仪式,以祈求消灾解困,化险为夷。
打过“小人”之后,还要撒芝麻、绿豆和茶叶,表示把四方“小人”驱走,这一年就可以顺顺利利了。
目前广东、香港现还保留这个惊蛰日打小人的习俗。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气温开始回升,雨水增多。
“春雷惊百虫”:春雷从南方开始响起来,北方从清明前后也开始响春雷。草长,虫生。
“冷惊蛰,暖春分”:惊蛰时节正值乍寒乍暖之际,早晚多添衣物。
▼吃“虫子”
惊蛰之日起,气温回暖,万物生长,虫子苏醒,许多地方为了防害虫便以各种食物来代表虫子并吃掉它们,表示消灭害虫,保佑一年无虫害。
惊蛰:打小人
“平地一声雷,四起爬虫走蚁。”
古时,人们会用清香、艾草等熏香来驱赶蚊虫,久而演变成驱赶霉运的方法,这就是“打小人”的由来。
后来有妇人用木拖鞋拍打纸制小人,并念念有词,比如“打你个小人头”等,祈求新的一年事事顺心。
教你打小人!
据说,“额平、眉稀、鼻凹、颊贫”的人容易命犯小人。
怎么做呢?
用红色的纸扎一个小人,纸上写上小人的名字,用鞋子狂打小人。
打完小人之后,各种撒芝麻、绿豆、茶叶,意在把四面八方的小人都驱走。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