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fungus)属于植物界,真菌门。
它没有根、茎、叶的结构,因而不能利用无机物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营寄生生活或腐生生活。除少数单细胞类群外,真菌大多有分支或不分支的菌丝体,能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
真菌适宜于在潮湿、温暖的环境繁殖;在有氧、温度合适、且有一定湿度的条件下,空气中飘散的真菌增多。所以真菌变态反应的发生,也有地区性和季节性的特征。
一般在夏季,特别是霉雨季节,真菌变态反应的发病增多。但是它的地区性和季节性特征不像花粉症那样明确。
例如,在冬季,过度加热的房间或车间,特别是加湿的,空气中真菌飘散量也很多,也可以形成流行高峰。真菌感染主要是内源性感染(如白色念珠菌),亦有外源性感染(如曲霉菌),此类感染与机体抵抗力,免疫力降低及菌落失调 一般皮肤真菌感染除头癣和甲癣外,大多数真菌感染症状都较轻微,常用抗真菌霜剂治疗。
很多疗效较好的抗真菌霜剂可不需处方在药店购买。一般不用抗真菌粉剂。
抗真菌药物的活性成分有咪康唑、克霉唑、益康唑和酮康唑等。 一般霜剂每天涂敷两次,治疗持续到皮损消退后7~10天。
如果霜剂停用太快,感染并未消除,皮疹又会复发。 抗真菌霜剂要在使用几天后才显效,其间可用皮质类固醇霜剂缓解瘙痒和疼痛。
可用市售的低剂量氢化可的松霜剂,浓度更高的氢化可的松需要医生处方。 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有助于抑制真菌繁殖,促进皮肤愈合。
感染处应经常用肥皂和水清洗,擦干后扑撒滑石粉。避免使用含玉米粉的粉剂,因为它能促进真菌生长。
如果真菌感染有渗液,可能并发了细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治疗。
涂敷抗生素霜剂或口服抗生素。稀释醋酸铝溶液或怀特菲尔德软膏也可用来使渗液的皮肤干燥 疾病名称: 手癣 (鹅掌疯) 疾病介绍: 手癣为手掌的皮肤癣菌感染,若仅累及手背,出现环形或多环形损害,则仍称为体癣。
手癣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双手长期浸水和摩擦受伤及接触洗涤剂,溶剂等是手癣感染的重要原因,患者以青、中年妇女为多,其中许多人有戴戒指史。 发病机理: 手癣多来自于搔抓足癣,股癣和头癣等的直接接触传染或甲癣及手背部体癣的蔓延,手癣的病原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约占55.6%,其次为石膏样毛癣菌,约占22.7%.白色念珠菌也可引起与手癣相同的损害。
临床症状: 有二型:水疱鳞屑型,起病多为单例,先以手掌的某一部位开始,特别是掌心,示指及无名指的掌面,侧面及根部,开始为针头大小的水疱,壁厚且发亮,内含清澈的液体,水疱成群聚集或疏散分布,自觉瘙痒,水疱干后脱屑并逐渐向四周蔓延扩大形成环形或多环形损害,边缘清楚、病程慢性、持续多年,直到累及全部手掌并传播至手背和指甲,甚至对侧手掌。有时水疱可继发感染形成脓疱。
角化增厚型:多由水疱鳞屑型发展而成,患者有多年病史,常已累及双手,皮损无明显的水疱或环形脱屑,掌面弥漫性发红增厚,皮纹加深,皮肤粗糙,干而有脱屑,冬季易皲裂,裂口深而有出血,疼痛难忍,影响活动,促使手掌角化增厚的因素除皮肤癣菌外,还与长期搔抓、洗烫、肥皂、洗涤剂,各种化学物品和溶剂刺激以及不适当的治疗有关。 诊 断: 起病于手掌某一部位,缓慢扩大,最终累及大部、全部甚至两侧手掌,损害为红斑,水疱、鳞屑和角化增厚,应考虑诊断为手癣,真菌学检查阳性即可确诊。
辅助检验: 刮取鳞屑,挑取疱液加10%koH镜检,可见分枝分隔的菌丝,但角化增厚型手癣直接镜检阳性率低,需反复检查,取鳞屑或疱液接种于沙氏琼脂上,保温培养,2周内有菌落生长,根据菌落形态和镜下特征可以鉴定菌种。 治 疗: 水疱鳞屑型可外用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锁辛搽剂等;角化增厚型可作复方苯甲酸软膏,咪康唑霜或10%冰醋酸浸泡;有皲裂者,可加用尿素脂等。
皮损消退后应继续搽药至少2周;手部搽药次数应适当增加,特别是洗手后加搽软膏或霜剂,病程久者或局部治疗效果差者可口服灰黄霉素,酮康唑等;或氟康唑50%mg/日或150mg/周顿服,连服2-4周;伊曲康唑200mg/日顿服,连服一周;疗霉舒250mg/日,连服2周。【简单版】: 通常说的脚气是足部真菌感染,不及时控制会波及其他部位,治疗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主要有达克宁、兰美抒、贵州神奇、华陀膏等多种,只要坚持使用,症状消失后继续使用一周维持通常可以治愈。
同时需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鞋子要透气性好。 【完全版】: 脚气(脚臭)是由于身体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细菌、霉菌分解下产生秽臭。
出汗促使细菌容易繁殖,因此脚臭常与多汗症伴发。 自疗注意事项: (1) 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脚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
(2) 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 (3) 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如脚汗、脚癣等。
(4) 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5) 情绪宜恬静,激昂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脚臭 (6) 本症以外治法为主。
自治疗法: (1) 将脚放在50-60℃的热水中多烫几次,每次15分钟,每日1-2次。 (2) 用重。
皮肤科检查、细菌培养 一、体格检查
重点检查皮损的分布部位、皮损的种类、数目、大小、形态、表面及基底情况,颜色、水疱内容物及其颜色、排列特点及边界是否清楚。
辅助物理检查有:
1、玻片压诊法:将玻片用力压在损害上10~20秒,炎症性红斑及血管瘤颜色可消失。
2、皮肤划痕症:用钝器划皮肤,如在划过处产生风团,称为皮肤划痕症阳性。
3、感觉检查:包括温度觉、触觉及痛觉等。
4、滤过紫外线检查:如黄癣病头发呈暗绿色荧光,白癣呈亮绿色荧光。
5、棘层细胞松解现象检查法(尼氏征):推移水疱向周围扩散,正常皮肤被推动及水疱间外观正常的皮肤补擦掉即为阳性。
二、实验室检查
1、皮肤组织病理检查:部分皮肤病有其特有的病理改变,可依此确诊与鉴别诊断。
2、皮肤试验。
(1)斑巾试验:用于检查接触性过敏原。
(2)划痕试验或皮贡试验:用于测定某种物质是否具有过敏反应(Ⅰ型)。
(3)麻风菌素试验:用于判断麻风病人免疫情况。
(4)癣菌素试验:有助于癣菌疹诊断。
3、微生物检查:皮肤真菌、麻风杆菌、疹虫检查有助于相应皮肤病的诊断
皮肤病是很常见的生活疾病之一,有了皮肤病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只有全面检查皮肤病,才可以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皮肤病需要做哪些检查,皮肤病检查项目有哪些,今天就让我们看看皮肤病检查,相信病人尽早治疗皮肤病会有所帮助。
1、皮内实验:由操作者将患者的左上肢或右上肢暴露出来,也可以用后背部经消毒处置皮肤后,将准备好、按顺序的特异性抗原依次作皮内注射。待15分钟后观察受试区的皮肤反应, 阳性反应为皮肤红斑丘疹、风团, 视反应大小程度,判断反应级别,,从而根据病情程度来决定治疗方案和手段。
有些高敏感患者在受试区出现皮丘、红斑、红晕处瘙痒尤甚、伪足并引发皮肤全身等症状,需要高度警惕,决不可大意,并且应当事先备齐抢救药物等。 2、点刺试验: 或称“穿刺”或“挑刺”试验,是用特制的点刺针或普通的点刺针, 将事先滴在前臂处抗原挑破, 不引起出血为宜,然后观察15 分钟。
点刺试验方法简单、方便、安全快捷,易于接受,近年来做此试验者逐渐增多。 3.斑贴试验:此种试验方法近20 年来发展较为迅速,是由于该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标准化进程的推进,故而推广较为方便,且试验结果准确性较高。
斑贴试验是将测试的抗原物质与皮肤直接接触,在斑试小室的罩盖下,封闭数小时, 依次按上下顺序进行斑贴试验。观察斑贴试验的反应,通常是在斑贴后48 小时进行,也有在12 小时或4 小时后, 视反应情况适时观察。
有人在48 小时内,如阴性反应也可延长至72 小时或更长时间的观察,以发现患者较长的迟发反应。判断斑贴试验的过敏反应和刺激反应,以皮肤接触斑贴小室处出现红斑、水肿、伴有密集的小丘疹、水疱或糜烂、瘙痒明显、反应强烈时并向周围扩散。
斑贴试验的假阳性需要进行分析。准确的斑贴试验过敏原是诊断与治疗的重要依据。
4、皮肤划痕试验:用塑料棒、曲别针或其他的钝器物适当的外力划过皮肤,阳性反应者可出现以下三联反应,即划过后10 秒内出现红色条状丘疹,系真皮内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化学介质, 使毛细血管扩张; 待30 秒左右条状丘疹增粗并伴红晕系小动脉扩张所致; 再待几分钟后条状丘疹隆起, 呈苍白丘疹状条形, 而且是水肿状。此种三联反应称为“皮肤划痕症”, 多见荨麻疹病。
5、滤过紫外线检查:滤过紫外线检查也称“伍德氏灯”。是高压汞灯发射光源,,而且通过含镍物质氧化物虑片后发出的320—400nm 长波紫外线,照射于皮肤损害部位,可见特殊颜色的荧光,用来诊断某些皮肤病。
譬如查头癣病, 可以区别患黄癣病者, 用此灯一照, 可以见到暗绿色荧光;癣呈亮绿色荧光; 红癣呈红色荧光。色素减退的白癜风色素沉着, 经此灯照射后为蓝白色斑片。
6、真菌检查:真菌检查的方法是皮肤病中很常见的一项检查方法。主要依靠标本、皮屑、毛发、甲屑、分泌物、痂皮用75% 乙醇擦后检查浅部真菌; 深部真菌需要检查尿液、痰液、粪便、口腔及阴道分泌物, 或者是血液活体检查组织。
将标本放入载玻片上, 加一滴10% KOH 溶液,盖上载玻片,微火加热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看是否有真菌感染。在显微镜下可见到孢子、菌丝等以明确诊断,如标本不纯,或是未检查出真菌而又怀疑有真菌感染时,可以进一步用真菌培养方法来检查,必要时用。
以上就是对皮肤病检查项目的相关介绍,皮肤病很多是小病,往往自己护理就可以好,但是少数较重就可能引起危险并发症,会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有皮肤病不能自己处理,就需尽早到医院检查治疗,切勿影响身体健康,希望本文对了解有所帮助。
皮肤病患者在皮肤病治疗过程期间,除了依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外,还需在个人方面做好日常生活保健,如生活、饮食、卫生方面的合理安排也十分重要。
下面我们就从七方面来说一下皮肤病注意事项。 第一,如湿疹、荨麻疹、瘙痒症等禁止用手搔抓患处(如挤水疱、搔抓皮肤等),否则更容易让病菌侵入使皮肤受损,病情加重,甚至引发中毒感染。
第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遇事心平静气,避免精神过度紧张。长时间工作后一定要注意休息,进行调整。
第三,不要让皮肤长时间处于忽冷忽热的状态,这些如在强烈的日光下和寒冷、炎热、大风等气候恶劣的状态更容易使皮肤发痒、红肿,或者使原有皮肤病的皮损加重,严重的还会出现糜烂、流水,尤其是急性皮肤病患者更要注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李军友 第四,尽量少吃豆制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吃一些动物脏器、瘦肉等,少吃油腻食品,禁食鱼、虾等海产品,少喝酒,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
第五,治疗过程中如发现有新的变化,或者用药后有不良反应时,要及时与医生说明,更换其它药物。 第六,注意口腔、眼睛及外阴部位的卫生,尤其是这些部位发生溃疡的患者,更要注意经常用水清洗。
第七,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听从医师叮嘱,不可随意更换药物或停止治疗。如有问题及时反馈。
上述从七方面来叙述了皮肤病注意事项,让人们更好的认识皮肤病,了解皮肤病,从本质上减少患皮肤病的可能。
检查室必须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否则可影响检查的正确性。
一般在室温(20℃左右)下检查,光线以自然光线为宜。检查时必须尽量暴露患处,应对全身各部位皮损均进行检查,不可只检查主诉的局部皮损。
有时在主诉以外的某些皮损常可作为诊断依据。在检查时最好能暴露全身或依次解衣检查。
观察皮损时常需从各个不同角度或不同距离进行观察,例如观察皮损全面分布情况,一般宜相距一米左右。若仔细观察皮损的特征,则宜距离较近。
检查皮损时首先要辨认出主要皮损类型,如斑疹、丘疹、水疱等,然后仔细观察其特征并注意其发展情况,切忌笼统含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0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