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早期快速诊断并及时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血培养是目前诊断血流感染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方法,血培养标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故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应掌握如下要点。(1) 采血时机:尽可能在患者寒战开始时,发热高峰前30~60分钟内采血;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液标本,如患者已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集血标本。
临床往往存在经验性用药后病情未得到缓解时才会考虑血培养,但是由于已经应用了广谱抗菌药物,细菌大多被杀灭或抑制,血培养结果往往为“无细菌生长”,因此,掌握正确的采血时机至关重要。(2) 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
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内取血,除非怀疑有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因为导管常伴有定植菌存在。 (3) 采血工具:建议采用商业化的真空血培养瓶。
如果血培养瓶的储存温度为 2~8丈,应先将血培养瓶在室温放置30分钟左右,平衡至室温再采血。同一部位采集两瓶血培养时不建议更换针头。
(4) 采血次数、血培养瓶的选择:对于成人患者,应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每个部位需氧和厌氧培养各一瓶。 对于儿童患者,应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分别注人儿童瓶,一般不需要厌氧瓶,除非怀疑患儿存在厌氧菌血流感染。
(5) 采血量:成人每次每培养瓶应采血5~10ml(合计20~40 ml);婴幼儿根据患儿的体重确定采血总量,每培养瓶(儿童瓶)采血2~4 ml。 采血量是影响血培养检出阳性率的重要因素,采血量过少会明显降低血培养阳性率。
国内大多数医疗机构不能完全做到双侧部位采血、留取双套血液标本,这不利于血培养阳性率的提高。(6) 皮肤、血培养瓶消毒:为减少皮肤、培养瓶口等对血培养造成的污染,在穿刺前,应对皮肤和培养瓶口进行消毒并充分干燥,以减少假阳性的发生概率。
(7) 避免采血管内空气注人厌氧血培养瓶。(8) 避免在静脉留置导管连接处(如肝素帽处)采集血标本。
避免标本污染。
采血过程注意事项
采血而要注意的问题包括:采血部位、采血时患者的体位、止血带的影响、输液的影响、抗凝剂的种类和量的影响。
1.采血部位
不同采血部位采集的血标本,会检测出不同的结果。同一患者同一项目,今天从手指采集血样,明天从静脉采集血样,是不合理的。从同一患者手指、静脉采集的血标本用于血常规,结果就不一样。
2.止血带的影响
止血带压迫时间40秒,总蛋白增加4%、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增加16%;超过3分钟,局部血液浓缩,血清铁,血清钙、酸性磷酸酶(ACP)、血钾升高,乳酸升高,PH值减低。
3.患者体位
患者在卧位、坐位、立们不同姿势,护士采集的标本,检验结果不同时。正常人立位血浆总量比卧位减少12%左右,引起红蛋白(Hb)、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脂类、蛋白等值变化。止血时间过长会引起凝血系统变化,反复攥拳会使血钾升高。
1。
末梢采血时,务必清洁消毒,待干燥后穿刺,用1次性采血器。婴儿可取自脚后跟两侧处,一般不取手指,采血中不可用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液,使血液易于凝固和稀释,出现误差。
2。采静脉血时止血带结扎过久,可引起误差。
如以结扎1min的样品结果为基数,则结扎3min,可使血浆总蛋白增加5%,胆固醇增加5%,铁增加6%,胆红素增加8%,乳酸则不能使用止血带。 3。
血清标本应避免溶血,并及时分离血清,如需隔日检验,应封口后冰箱储存。 4。
采血用针头过细会使血K+升高。 5。
要特别注意采血不能在输液的同侧进行,更应杜绝在输液管内采血,因输液成分会影响检测结果(使相应的结果偏高,如输K+、Glu时,可使所测K+、Glu明显增高),或使血液稀释结果偏低。 6。
血气和pH值测定的血液以动脉血为原则,且不可漏气。细胞培养的样品要采用无菌技术,防止污染。
7。标本采集后,必须在试管或容器上帖上检验申请单号码、住院病人应有床号、姓名,且应当场核对无误。
血标本采集前患者的注意事项如下: (1)患者状态。
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因运动能影 响许多项目的测定结果。 (2)饮食。
多数试验要求在采血前禁食12h,因为饮食中的 不同成分可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3)药物。
药物对检验的影响非常复杂,在采样检查之前, 以暂停各种药物为宜,如某种药物不可停用,则应了解可能对检 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4)体位。
体位影响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和组织间液因体 位不同而平衡改变,则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物质的改变较为明显,例如由卧位改为站位,血浆白蛋白(ALB)、总蛋白(TP)、酶、CA、胆红素、总胆固酯(TCH)及甘油三酯(TG)等浓度增 高;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RBC)等 亦可增加。 (5)时间。
还应考虑患者的生物钟规律,特别是激素水平分 析,如女性生殖激素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胆固醇则在经前期最 高,排卵时最低;纤维蛋白原在经前期最高,血浆蛋白则在排卵 时减少。生长激素于入睡后会出现短时高峰。
胆红素、血清铁以 清晨取尚。
注意事项:采血前应向患者耐心解释,以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心理。
如遇个别患者进针时或采血后发生眩晕,应立即拔出针头让其平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必要时可给患者嗅芳香氨酊、针刺(或拇指压掐)人中和合谷等穴位。
若因低血糖诱发眩晕,可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或嘱患者口服糖水即可,如有其他情况,应立即找医生共同处理;应防止血标本溶血。造成溶血的原因有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压脉带捆扎时间太长,瘀血过久;穿刺不顺损伤组织过多;溶血后的标本,不仅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比积降低,还使血清(浆)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因此必须避免,为了避免瘀血和浓缩,压脉带压迫时间不可过长,最好不超过30秒:抽血时,只能向外拉,不能向静脉内推,以免空气注入成气栓,造成严重后果。
注意事项:采血前应向患者耐心解释,以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心理。
如遇个别患者进针时或采血后发生眩晕,应立即拔出针头让其平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必要时可给患者嗅芳香氨酊、针刺(或拇指压掐)人中和合谷等穴位。
若因低血糖诱发眩晕,可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或嘱患者口服糖水即可,如有其他情况,应立即找医生共同处理;应防止血标本溶血。造成溶血的原因有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压脉带捆扎时间太长,瘀血过久;穿刺不顺损伤组织过多;溶血后的标本,不仅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比积降低,还使血清(浆)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因此必须避免,为了避免瘀血和浓缩,压脉带压迫时间不可过长,最好不超过30秒:抽血时,只能向外拉,不能向静脉内推,以免空气注入成气栓,造成严重后果。
1、最佳采血时间: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尽可能在寒颤和发热初起前30分钟-1小时为好。采血的环境应相对洁净。
2、静脉穿刺消毒:严格按照皮肤消毒步骤操作(建议使用洗必泰)。
血液培养必须特别强调严格消毒,避免皮肤表面或环境细菌造成污染。
3、培养瓶的消毒:弃去瓶顶塑料帽,用75%乙醇棉球消毒瓶顶橡皮塞,待干60秒。
4、采得的血首先应注入需氧瓶,然后再注入厌氧培养瓶,有利于更好地分离出真菌、绿脓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5、采血装置和最小采血量:
成人: 10ml/瓶。
新生儿:1~3ml/瓶。
6、常规血培养应该包括至少一个需氧培养瓶和一个厌氧培养瓶,称为“1套血培养”。
7、采集后的转运应≤2 小时,常温转运,禁止冰箱保存。
8、采集频次:应该24小时采3套,以提高阳性率。
生化检验用的血液标本可来自于静脉、动脉或毛细血管。
静脉血是最常用的标本,静脉穿刺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毛细血管采血主要用于儿童,血气分析多使用动脉血。
(一)静脉采血法 1.采血步骤 采血前要核对病人姓名、年龄、性别、编号及检验项目等,按试验项目要求,准备好相应的容器,如空白试管、抗凝管或促凝管等。病人应取坐位或卧位,采血部位通常是前臂肘窝的正中静脉。
若用普通采血法,采血后应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 2.注意事项 (1)很多生化成分受膳食影响,因此,采血前要确认病人是否空腹。
(2)避免充血和血液浓缩:采血时应动作迅速,尽可能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用止血带压迫时间最好不超过半分钟,否则将使生化结果升高或下降。
(3)若病人正在进行静脉输液,不宜在输液同侧手臂采血;若女性病人做了乳腺切除术,应在手术对侧手臂采血。 (4)采血的体位:体位改变可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血液中的许多指标发生改变。
一般采取直立位采血,其二标本的测定值比卧位高5%~15%。因此,采血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坐位或卧位),以及体位的一致性。
(5)采血时只能向外抽,决不能向静脉内推,以免注入空气,形成气栓而造成严重后果。 (6)防止溶血:造成溶血的因素有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穿刺不顺利,组织损伤过多;淤血时间过长;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注入速度过快产生大量泡沫;震荡过于剧烈等。
若用普通注射器采血后,未取针头直接将血注入真空管内,也易造成溶血。体内溶血属合格标本,但应在报告单上注明。
(二)动脉采血法 肱动脉、股动脉、桡动脉以及其它任何部位的动脉都可以作为采血点,但多选择肱动脉和桡动脉。在摸到明显搏动处,按常规消毒,左手固定搏动处,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成60°角刺入,血液将自动进入注射器内。
(三)真空采血法 双向针一端插入真空试管内,另一端在持针器的帮助下刺入静脉,血液在负压作用下自动流入试管内。由于在完全封闭状态下采血,避免了血液外溢引起的污染,并有利于标本的转运和保存。
标准真空采血管采用国际通用的头盖和标签颜色显示采血管内添加剂种类和试验用途。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