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使用后各部件的消毒处理方法如下: (1)呼吸机外置回路:一人一用一消毒或高压蒸汽灭菌, 长期使用呼吸机管道者每周至少更换管道一次,怀疑污染时随 时更换。
(2)细菌过滤器:长寿命(100次)细菌过滤器一人一灭 菌,长期使用者每周灭菌一次。 (3)换能器:一人一用一消毒,长期使用者每周消毒一次, 不可拆卸的流量传感器按照呼吸机厂家要求进行清洗更换。
(4)空气进口过滤网及风扇过滤网每周用自来水清洗一次, 晾干备用。 (5)呼气阀(盒):一人一用一消毒,长期使用者每月清洗 消毒一次。
1. 呼吸机消毒的原则 只有严格对呼吸机进行消毒,才能减少和避免交叉感染。
呼吸机的消毒应先彻底清洗,如面罩、管道和加温湿化器等,可先用清洗剂冲洗,将其中的分泌物、痰痂、血渍和其他残留物彻底清除,然后消毒。 消毒后经蒸馏水冲洗晾干备用。
整个消毒处理过程中要避免物品的再次污染。消毒时各种连接部件应脱开,以达到充分消毒的目的,以化学消毒剂消毒后的呼吸机管路应用蒸馏水清洗,建议不用自来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2. 呼吸机的清洁和消毒方法 无创呼吸机的消毒主要指对呼吸机的面罩及管路和湿化器进行消毒。 注:头带不需要消毒和灭菌。
在另一个病人使用之前,彻底清洗头带是可以接受的方法。面罩的清洁① 将面罩的各个部件浸泡在去垢液中,每个部件使用软毛刷清洗一分钟,请特别注意所有的孔穴和裂缝。
② 每个部件漂洗2次,并在水中剧烈振动,然后晾干,不得暴露在阳光直射下。
呼吸机消毒的一般方法,可分三部分来进行消毒。
面罩、管路、直接与SABS病人呼吸系统相连部分,是受污染最直接、最严重的部分,需要更换或进行浸泡消毒,做到万无一失。管路、面罩等耗材,如属价格低廉的,可按一次性医用废弃物销毁处理。
呼吸机内部的气路系统是吸人室内被污染空气的部分,可以用环氧乙烷熏蒸法或是利用可以杀死SAILS病毒的气体,让其通过气路系统进行消毒。
电路、机壳、控制部分,也受到室内空气的污染,这部分可以用防腐、防水的消毒剂进行熏蒸、喷雾、擦洗的方法。由于各个厂家的呼吸机型号不一样,消毒后,电路指标应符合国家CB97061管理和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标准,即医用电子仪器的安全标准。
根据我们的了解,目前普通采用的消毒方法有三种:蒸气高压、环氧乙烷消毒法和紫外线杀菌。高压锅由于有蒸气,温度和湿度较高,不能采用;紫外线照射不能覆盖到所有地方也不可取;液态消毒剂擦拭消毒,只适用于仪器表面;环氧乙烷在10.8℃时就由液体挥发成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加温到50℃,湿度50-60%,连续8-12h,根据防疫部门认定,环氧乙烷能有效的杀死各种病毒和细菌,这种方法能够用于对呼吸机的消毒。为了清除残留在管路中的有毒气体,呼吸机在使用前只要通电充气1h就可将残留在管路中的有毒气体清除干净。建议有关部门检测合格后再用于病人。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中心病毒研究所的专家最近对SARS病毒的研究,认为SARS病毒在脱离生物体后,常温下存活时间为2-3天。所以,用于SARS病毒的呼吸机和其他医疗器械经过上述消毒和一定的处理后,我们认为是可以利用的。
常用家庭氧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氧对人体非常重要,健康人在正常状态下,自然地呼吸空气,并利用其中的氧气,维持新陈代谢需要。
在患病或某些异常状态时,就要在家中或诊所、医院通过一定设备吸入氧气。常用的吸氧方法有:(1)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法:这种吸氧方法设备简单,使用方便。
鼻塞法有单塞和双塞两种:单塞法选用适宜的型号塞于一侧鼻前庭内,并与鼻腔紧密接触(另一侧鼻孔开放),吸气时只进氧气,故吸氧浓度较稳定。双塞法为两个较细小的鼻塞同时置于双侧鼻孔,鼻塞周围尚留有空隙,能同时呼吸空气,病人较舒适,但吸氧浓度不够稳定。
鼻导管法是将一导管(常用导尿管)经鼻孔插入鼻腔顶端软腭后部,吸氧浓度恒定,但时间长了会有不适感且易被分泌物堵塞。鼻塞、鼻导管吸氧法一般只适宜低流量供氧,若流量比较大就会因流速和冲击力很大让人无法耐受,同时容易导致气道粘膜干燥。
(2)面罩吸氧法:可分为开放式和密闭面罩法。开放式是将面罩置于距病人口鼻1~3厘米处,适宜小儿,可无任何不适感。
密闭面罩法是将面罩紧密罩于口鼻部并用松紧带固定,适宜较严重缺氧者,吸氧浓度可达40%~50%,感觉较舒适,无粘膜刺激及干吹感觉。但氧耗量较大,存在进食和排痰不便的缺点。
(3)经气管导管氧疗法:是用一较细导管经鼻腔插入气管内的供氧方法,也称气管内氧疗。主要适宜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肺间质纤维化等所致慢性呼吸衰竭需长期吸氧而一般氧疗效果不佳者,由于用导管直接向气管内供氧,故可显著提高疗效,只需较低流量的供氧即可达到较高的效果,且耗氧量很小。
(4)电子脉冲氧疗法:是近年开展的一种新方法,它通过电子脉冲装置可使在吸气期自动送氧,而呼气期又自动停止送氧。这比较符合呼吸的生理状态,又大大节省了氧气。
适宜鼻塞、鼻导管和气管内氧疗。(5)机械通气给氧法:即用各种人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时,利用呼吸机上的供氧装置进行氧疗。
可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供氧浓度(21%~100%)。氧疗的氧源一般多用氧气钢瓶,并安装有压力表表明瓶内的储氧量,供氧时安装流量表,根据需要调节氧流量。
大多数大医院现在采用中心供氧,开关设在墙壁上,更为方便。 吸氧的主要注意事项有:(1)密切观察氧疗效果,如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或缓解,心跳正常或接近正常,则表明氧疗有效。
否则应寻找原因,及时进行处理。(2)高浓度供氧不宜时间过长,一般认为吸氧浓度>60%,持续24小时以上,则可能发生氧中毒。
(3)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给予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呼吸抑制使病情恶化,一般应给予控制性(即低浓度持续)吸氧为妥。(4)氧疗注意加温和湿化,呼吸道内保持37℃温度和95%~100%湿度是粘液纤毛系统正常清除功能的必要条件,故吸入氧应通过湿化瓶和必要的加温装置,以防止吸入干冷的氧气刺激损伤气道粘膜,致痰干结和影响纤毛的“清道夫”功能。
(5)防止污染和导管堵塞,对鼻塞、输氧导管、湿化加温装置,呼吸机管道系统等应经常定时更换和清洗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吸氧导管、鼻塞应随时注意检查有无分泌物堵塞,并及时更换。
以保证有效和安全的氧疗。
具体如下:(1) 使用中的呼吸机的外置气路每周常规清洗消毒2次;每位患者呼吸机使用结束后外置气路即要清洗消毒1次。
(2) 清洗前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3) 拆开外置气路的各处连接,仔细检查管道内有无痰痂、血渍等污物的残留,如无则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如有则应用含酶液浸泡后用专用刷子彻底清洁干净。
(4) 消毒前换戴橡胶手套。(5) 将洗净的管路及附件完全浸泡在2%戊二醛碱性溶液中,管路不应有死弯,中空物品腔内不应有气泡存在。
浸泡时间为45分钟。(6) 戊二醛的浓度要每周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并且使用的期限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所规定的有效期。
(7) 消毒完成后的管路和配件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晾干后装人清洁塑料袋中,干燥保存备用。
1、平时加强对呼吸机的清理,外壳最好每天使用软布擦净。
2、空气滤网每48-72小时就要用清水洗净表面尘埃后,再用力甩干或烘干;或者用吸尘器吸尽灰尘,然后放回原位。
3、呼吸机内部传感器、压缩机、电路板是特殊电子零件,不能用水冲洗也不能用消毒液浸泡,以免损坏其性能,因而需在厂家售后人员指导下用70%的酒精棉球十分小心地轻轻擦干净。
4、凡是联接于患者与呼吸机之间的各螺纹管、联接管、接头、湿化器呼气瓣和鼻罩等均应每天彻底清洁消毒。
5、如果太忙,可以使用一些专业的呼吸机消毒产品,比如说最近进入中国市场的呼吸机卫士,它可以同时对呼吸机内外同时进行消毒,简单快捷。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