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放水期间怎么钓呢?
时机的选择
刚刚开始放水,鱼儿惊魂未定,不易开口。此时不要急于动竿,先放它一马。持续放水的第二天,鱼儿觉得放水并没有给它带来危害,会逐步放松警惕性,增加安全感,加之觅食的需求,自然慢慢离开藏身之处。
钓位的选择
1.上游浅水处。小水面如此,大水面也如此。水库放水时,鱼儿顺水而下者极少,逆水而上者为多,它们视放水口为危险区,离之越远越好。此时,上游的浅水区就成为钓鱼的好去处。
2.水库支流的沟沟汊汊处。此处远离大水面,水流较缓,且有草、石作依托,鱼儿会有安全感。
一、要建立拦鱼设施水库在放养经济鱼类之前,必须在水库所有的进、出水口建好拦鱼设施,并加强日常管理和保养维修,以防发生逃鱼事故。水库拦鱼设施,主要有网拦鱼设施,电拦鱼设施和竹、木栅拦鱼设施三种。网拦鱼设施具有拦鱼效果好,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安装管理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拦鱼网的网长和网高均要比拦截处的实际宽度和深度分别增加10~15%,网目大小要因放养鱼类大小而定,水平缩结系数一般取0.6~0.7,通常采用打桩式和抛锚式两种方式安装固定。电拦鱼设施是根据鱼感电后能回避的原理设计的,当鱼游向电栅,遇到一定强度的电场,即会受到电的刺激改变自己的游向,而起到拦鱼作用。竹、木栅栏拦鱼设施具有取材方便、建造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但经不起大流量洪水的冲击、安全性能差,现在很少使用。
二、要放养经济鱼类
1.选定种类。我国大多数水库中浮游生物数量多,因此,鲢鳙鱼是主要的养殖对象,为了充分利用其他饵料资源,还可放养以食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鲤、鲫和草食性的草鱼、鳊鲂等。
2.鱼种的质量。投放水库中的鱼种,如果规格小,入库后常密集成团游泳,难以吃到饵料,觅食能力差,生长也缓慢,同时它们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力差,易被凶猛鱼类捕食,使成活率低,回捕率不高,直接影响水库的鱼产量。反之,投放鱼种的规格大些,上述情况将会明显的改变,而且放养规格大的生长速度快,但另一方面鱼种规格越大,所需生产成本越高,因此各地可根据自己的条件,水库大小、凶猛鱼类的危害程度,作适当规定。我国目前对鱼种规格的要求一般是:鲢鳙11.5~13.2厘米,草鱼13.2~14.8厘米,鲤、鲂鱼6.6~8.3厘米。投放水库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游动活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3.放养的密度。小型水库,因其面积小、养鱼管理比较方便,水不深、有利于饵料生物的繁殖和鱼类的生长,凶猛鱼类数量少,易于清除,从事养鱼生产可分为“稀放粗养”和“密放精养”两种方式。“稀放粗养”方式一般每亩放养13~14厘米的鱼种80~100尾,其中鲢鱼占40%,鳙占50%,草鱼占4%,鲤、鳊鱼各占3%左右。“密放精养”式的小型水库,养殖品种、数量、搭配比例均应根据饵料、肥料的多寡,库水的营养状况以及生产者的管理能力来决定,一般主养鲢鳙鱼,适当搭配其他鱼类,每年每亩放养13~14厘米的鱼种300~400尾,其中鲢占50%,鳙占30%,草鱼占10%,鲤鱼、鳊鱼各占5%。大中型水库因面积大、水深、库容大、鱼类的生态条件极为复杂而且又很难控制,主要依靠库内天然饵料进行粗养,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主要根据水库的营养类型决定。富营养型水库,每亩可放110~140尾,其中鲢鱼占35~40%,鳙鱼占50~55%,草、鲤、鳊等可占5~15%;一般营养型水库,每亩可放养80~110尾,其中鲢鱼占30~35%,鳙占55~60%,草、鲤、鳊等可占5~15%;贫营养型水库,每亩可放50~80尾,其中鲢鱼占25~30%,鳙鱼占60~65%、草鲤、鳊等可占5~15%。
三、要确定水库养鱼周期从鱼种投入水库养殖时起,至捕捞起水经历的时间叫水库养鱼周期。由于各水库的自然条件不一,如面积的大小,水肥瘦的不同,鱼的生长速度也不尽一致,为了使投放的鱼种在养殖周期内达到商品规格,每个水库应当确定合理的养鱼周期。一般较大型水库,养鱼周期应长些,适于采用3~4年,中小型水库多数较肥,凶猛鱼类容易控制,入库鱼种成活率高,鱼生长快,在库中养殖1~2年,达到商品规格后即可捕捞起水,这样可以加快水库的使用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在水库鱼种的放养上,要做到:“因水放鱼,合理密养。”
水库养鱼的特点是:鱼类 的生长全部或主要依靠水体的天然饲料。因此,必须认真研究饲 料资源的综合利用,做到合理放养,使水体的饲料资源全面又合理 地转化为鱼产品,从而获得尽可能高的鱼产量。
合理放养密度就 是“因水放鱼”,要求鱼类的品种、规格、密度等指标同水库的天然 饲料资源相适应,既能充分利用饲料资源,又不影响天然饲料维持 再生产。 首先,要正确估计水库养鱼面积。
在生产上,一般根据常年 平均水位时的面积作为养鱼水面。尤以历年6~10月份的水面面积计算放养量最切合实际。
因为1~5月份,刚投放鱼种,鱼体相 对较小,一般情况下,饲料和空间均能满足鱼种的生长要求;11~ 12月份,鱼类的个体虽然较大,但由于水温降低,鱼类的代谢水平 也随着降低,摄食强度减弱,而且陆续起捕成鱼,饲料和水体对鱼 类生长的制约作用并不明显。 而6~10月份,水温升高,鱼类活动 量大,新陈代谢旺盛,摄食较多。
鱼体生长较快,如放养密度过大, 天然饲料和水体同鱼类生长的矛盾就会突出;反之,则会浪费水体 的生产力。因此,依据这段时间的水库面积制定放养量是比较适 宜的。
其次,是要选择适宜的品种。 在决定放养鱼类的品种时,要选 择其食性与水体饲料资源相适应的品种。
多数水库的天然饲料构 成以浮游生物为主,还有较多的外源性有机碎屑和细菌,底栖动物 和水草的生物量相对较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以滤食性和杂 食性鱼类为主,适当搭配草食性鱼类。
按目前情况来看,以选择 鲢、鳙鱼作为主要放养对象较适宜。为了合理地利用水层和饲料 资源。
还应该搭命其他不与主养品种争饲料的混养品种。在建库 初期,旱草和水草资源丰富,可适当多养草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 类;水库中的底栖动物可适当搭配些鲤、鲫鱼类来利用。
还可以混 养细鳞斜颔鲴等经济鱼类。由于各水库的自然条件不同,各种鱼 类搭配比例,必须因地、因水制宜,并逐年加以调整。
鳙鱼比鲢鱼 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回捕率高,因此应多放些。一般鳙鱼占总放 养量的50%~60%,鲢鱼占20%~40% •草、妨、鲤、鲫鱼等共占 10%~20%。
水质经常混浊的水库,鲢、鳙鱼的搭配可各一半。第三,要尽量放养大规格鱼种。
水库养鱼放养大规格鱼种, 这是夺取水库渔业高产的关键措施。由于水库面积大,自然环境 条件比较复杂,应尽快放养大规格鱼种,才能有较高的生长率、成 活率和回捕率。
人库鱼种不但要求规格大,而且要求体质健壮。 优质鱼种应该是规格整齐,头小背宽,身体肥满,体色光泽好,行动活泼。
第四,要掌握合适的放养密度。一般大型水库的鱼种放养 量,以每亩放养50~100尾为宜,中型水库可放200~400尾。
如 属富营养型水库,天然饲料充足,可增加放养量。采用人工投饲施 肥的小水库,在便于管理的条件下,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和池塘养 鱼基本相同。
水库养鱼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一、建立拦鱼设施 水库在放养经济鱼类之前,必须在水库所有的进、出水口建好拦鱼设施,并加强日常管理和保养维修,以防发生逃鱼事故。
水库拦鱼设施,主要有网拦鱼设施,电拦鱼设施和竹、木栅拦鱼设施三种。网拦鱼设施它具有拦鱼效果好,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安装管理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
拦鱼网的网长和网高均要比拦截处的实际宽度和深度分别增加10-15%,网目大小要因放养鱼类大小而定,水平缩结系数一般取0.6-0.7,通常采用打桩式和抛锚式两种方式安装固定。电拦鱼设施是根据鱼感电后能回避的原理设计的,当鱼游向电栅,遇到一定强度的电场,即会受到电的刺激改变自己的游向,而起到拦鱼作用。
竹、木栅栏拦鱼设施具有取材方便、建造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但经不起大流量洪水的冲击、安全性能差,现在很少使用。 二、经济鱼类放养 1.放养种类的选定。
我国大多数水库中浮游生物数量多,因此,鲢鳙鱼是主要的养殖对象,为了充分利用其它饵料资源,还可放养以食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鲤、鲫和草食性的草鱼、鳊鲂等。 2.放养鱼种的规格和质量。
投放水库中的鱼种,如果规格小,入库后常密集成团游泳,难以吃到饵料,觅食能力差,生长也缓慢,同时它们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力差,易被凶猛鱼类捕食,使成活率低,回捕率不高,直接影响水库的鱼产力,反之,投放鱼种的规格大些,上述情况将会明显的改变,而且放养规格大的生长速度快,但另一方面鱼种规格越大,所需生产成本越高,因此各地可根据自己的条件,水库大小、凶猛鱼类的危害程度,作适当规定。我国目前对鱼种规格的要求一般是:鲢鳙11.5-13.2cm,草鱼13.2-14.8cm,鲤、鲂鱼6.6-8.3cm。
投放水库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游动活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3.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
大中型水库因面积大、水深、库容大、鱼类的生态条件极为复杂而且又很难控制,主要依靠库内天然饵料进行粗养,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主要根据水库的营养类型决定。富营养型水库,每亩可放110-140尾,其中鲢鱼占35-40%,鳙鱼占50-55%,草、鲤、鳊等可占5-15%;一般营养型水库,每亩可放养80-110尾,其中鲢鱼占30-35%,鳙占55-60%,草、鲤、鳊等可占5-15%;贫营养型水库,每亩可放50-80尾,其中鲢鱼占25-30%,鳙鱼占60-65%、草鲤、鳊等可占5-15%。
对小型水库,因其面积小、养鱼管理比较方便,水不深、有利于饵料生物的繁殖和鱼类的生长,凶猛鱼类数量少,易于清除,从事养鱼生产可分为“稀放粗养”和“密放精养”两种方式。“稀放粗养”方式一般每亩放养13-14cm的鱼种80-100尾,其中鲢鱼占40%,鳙占50%,草鱼占4%,鲤、编鱼各占3% 左右。
“密放精养”式的小型水库,养殖品种、数量、搭配比例均应根据饵料、肥料的多寡,库水的营养状况以及生产者的管理能力来决定,一般主养鲢鳙鱼,适当搭配其它鱼类,每年每亩放养13-14cm的鱼种300-400尾,其中鲢占50%,鳙占30% ,草鱼占10%,鲤鱼、鳊鱼各占5%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46秒